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05

郑和下西洋

自动开始,自动结束 郑和下西洋之谜

十五世纪初,中国进入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郑和乘世上最大的“宝船”,浩浩荡荡向西洋海域进发。由这一壮举,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外交、贸易关系,双方的文化交流历久不衰。明成祖死后,情况大变,下西洋之举被指责为浪费国帑,中国航海业迅速滑坡。

郑和是明成祖的亲信内监。郑和本姓马,远祖是中亚回教徒,随忽必烈征战云南定居于此。郑和从小当了明朝的俘虏,送人宫中成为宦官,分派到燕王朱棣府邸,因聪明乖巧,受到赏识。燕王推翻建文帝取得政权后,郑和因随同燕王“靖难”有功,赐姓郑,官居正四品的“内官监太监” 。永乐元年(1403),郑和师从成祖的谋臣、道衍和尚姚广孝, 皈依佛教,别名三宝(三保),也被称为“三宝太监”(三保太监)。 │
明成祖即位后,派了蒋宾兴、王枢等人到东南亚一带宣谕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希望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联系,也借此炫耀大明帝国的国威。随后,成祖以郑和为使节,开始了一连串大规模的海上活动,有七次,前后延续二十八年,因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旧称西洋,因此这些航海活动总称“郑和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郑和首次奉成祖之命下西洋,随行副官侯显也是一位能干的内监。随行人员中有阿拉伯语翻译数位,因为苏门答腊以西都是回救国家,随从中有人对阿拉伯文化较为熟悉,或本人就是回教徒,如马欢、郑崇礼等人。随同郑和下西洋的马欢撰有(瀛涯胜览)、费信有(星槎胜览》、巩珍有(西洋番国志),对下西洋的过程和西洋各国有详尽描绘,保存了珍贵文献资料。
郑和首次出行,统帅都指挥使二人,指挥九十三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若干,共有士兵二万七千八百多人,二百零八艘船只。从太仓刘家港出发,经过福建长乐,首站到达占城国首都,以下航站依次是爪哇苏鲁马、苏门答腊南部旧港、马来半岛西岸的满刺加。在满刺加,船队稍事休整,设立兵营、仓库,储藏贸易货物,而后继续西行,到达锡兰山,绕过印度半岛向北到达葛兰、柯枝,终点站是古里。郑和部分随行船队分成两队,一支继续向西北航行,到达伊朗,绕过阿拉伯半岛进入红海,终点是回教圣地麦加;另一支向西南航行,直达非洲东海岸。
郑和船队与所到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参与到当地的政治斗争和贸易体系之中。首次航行到苏门答腊旧港,打败前来夺宝的当地华人首领陈祖义,随船押解到南京正法。第三次航行,打败抢劫船物的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尔,攻占锡兰首都,活捉国王及其妻小,押回南京,明成祖另立亚烈苦奈尔的亲戚为王。满刺加国成为明王朝最忠实的藩邦,明朝公主下嫁满刺加苏丹,从永乐三年(1405)到正德六年(1511),双方来往贡使不断,当地到今有三保山、三保祠等古迹。与中国发生朝贡贸易的还有苏门答腊、阿鲁等国,南洋商人经常跟随自己国家的贡使到中国贸易。明政府为管理日益增多的来往商人,
在宁波、泉州、广州三地各设一人提举市舶司,免费提供食宿,为这些贡使商人享受免税的优惠待遇。中国文化因此影响到东南亚一带,三佛齐等国成为明朝的属国。印尼的伊斯兰学者哈姆加认为“印尼和马来亚伊斯兰教的发展,与中国的一位穆斯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位穆斯林就是郑和将军”。明代中后期,中国商人到东南亚经商也十分踊跃,尤其是东南沿海福建一带,有不少中国人移民到当地,虽然未必是郑和下西洋的直接影响,但与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开放风潮大有关联。
明成祖时,郑和七下西洋,分别是永乐三年(1405)、五年(1407)、六年(1408)、十年(1412)、十九年(1421)、二十二年(1424),航行时间一到二年不等。永乐二十二年(1424),明成祖去世,其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他听从朝中某些大臣的意见,认为下西洋过于浪费、收效不大,宣布停止·F西洋的活动:不到一年,仁宗病,宣宗朱瞻基继位,改年号宜德,作为明王朝开放政策的余波,宜德五年(1431)十二月再次派郑和下西洋,二万七千余人分乘六十一艘船只从南京起航出发,郑和在返航途中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此后明朝开始关闭帝国的大门,明中期进一步实行海禁政策。
据有关资料记载,郑和宝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树立九根大桅杆,由位于南京龙湾的龙江船厂制造。排水量约为一万四千吨,载重量在七千吨以上,论形制之巨大的制作之精良,在世界上首届一指,有关研究人员已成功复制郑和宝船。载于茅元仪(武备志)中的(郑和航海图),绘制地图二十余幅,是中国首部航海图。
郑和下西洋证明了在十五世纪,中国具有世界领先的航海科技和船只制造技术,比欧洲地理大发现早一个世纪,基本与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处于同一时间段。但是,中国很快失去了下西洋的动力,以后再无大规模的海上征伐与贸易。
我们至今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确切原因,有人认为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有人认为是为了搜寻明朝建国前割据东南一方的张士诚或方国珍的余部,也有人认为是为了促进海上贸易,建立海上大联盟。不管原因如何,中国自动开始了航海的黄金时代,也自动结束了一段灿烂的海上航行史。

=====

最近郑和下西洋被喧染得很凶,说学者考证出最大的宝船有一百三十
二米长,五十三米宽。我这里《郑和下西洋》书上说:

由于明代及其后的海禁政策,在正式的官方档案资料中无法查考郑和
宝船的实际大小,今人只能通过宋元时期海船的记载和明代官船的实
际记录推算其大小。

上文中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明代一尺约0.301米,一丈
是十尺,故而得出一百三十二X五十三的数字。。。

今年美国国家地理第七期用此做文章,写道:

All the ships of Columbus and da Gama combined could have been stored
on a single deck of a single vessel in the fleet that set sail under Zheng He.

隔了个度量衡,隔个一个语言,这卫星越放越凶。。。

这里是郑和船队航行图。

我想到这一百三十二乘五十三,应该是有标准四百米跑道的田径场那
么大的规模。最近还有日本与美国学者把郑和的船队航线划过了南非
好望角的,学者嘛,放卫星就好,恐怕都不想知道一个标准的足球场
有多大。

前回人间引鲁迅语说中国罗盘风水的事,我引了郑和的船队,事隔三
年,这郑和被炒上了天,我也想泼点凉水。

Aristotle – Physics and Metaphysics (For Ah-Shan)

Aristotle – Physics and Metaphysics (Phillip Cary)

Scope: Aristotle, the second most influential philosopher in the West after Plato, was also Plato’s student. He criticized Plato’s theory of forms, because it so completely separated the essence of things and the things of this world. Aristotle modified Plato’s notion of form to create a science of nature or physics. His key idea was to explain the nature of change by reference to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causes: form(“formal cause”), matter (“material cause”), goal(“final cause”), and cause of motion(“efficient cause”).

I.Who was Aristotle?

A.Aristotle was perhaps the greatest mind that ever lived. In addition to being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er of the Western tradition(after Plato), he also invented the sciences of logic, physics, zoology, and botany and coined the term for metaphysics.

B. He was a student in Plato’s Academy, which was the first school called an academy. Evidently, the Academy was a place of open discussion, because the evidence is that Plato had to modify his theory of forms, probably in response to criticism by someone close to him, most likely Aristotle.

C. Aristotle criticized Plato’s theory of the forms.

1.The son of a physician, Aristotle wanted a science of nature, i.e., of the world of things
that grow and change and move.
2.He argued that Plato’s theory of unchanging forms that are separated from the material world would not provide knowledge of how things change.

II.Aristotle invented the term “physics” for his science of nature.

A.It comes from the word physis, Greek for “nature”.

B.A “nature” or physis, means a kind of thing.

C.Because the root verb(phuo) means “to grow”, nature for Aristotle meant a thing that moves, changes, or (especially) grows.

D.Hence, a science of nature is about how things move, grow, and chang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nature”. For example, stones fall, plants grow, animals move around, and human beings reason.

E.Because the Greek term for “science” simply means “knowledge”, the meaning of the phrase “science of physics” for Aristotle’s orginal student would be “knowledge of growing things”.

F.For Aristotle, “movement” was a general term that included growth and any process of change. (Movement in space is “loco-motion”, i.e., local motion, movement with respect to place.)

G.Given this conception of movement, we can say that physics, for Aristotle, was the science of movement, i.e., knowledge of the processes of change in the natural world.

H.”Physics” is thus precisely the kind of knowledge Aristotle wanted but that Plato’s theory of forms couldn’t give him.

III.Aristotle’s thinking addressed the issues of form and matter.

A.Embodied form.

1.Aristotle “corrected” Plato’s theory of forms by insisting that forms in nature are not separate from matter. (Form is, as it were, “embodied” in matter.)

2.Matter means “material”, the stuff out of which a thing is made (as a house is made out of wood, which is its material).

3.Hence, a natural thing, for Aristotle, was a “composite” of form and matter.

4.”House” is what it is (form” and “wood” is what it’s made of (matter).

5.For Aristotle, “form” was the essence or nature of a thing, corresponding to its definition.

B.Art and nature.

1.In Aristotle(and all classical thinkers), art is to nature as artificial is to nature – hence, a carpenter building a house is an “artist”.

2.Thus, “art” (techn in Greek) for Aristotle did not mean only “fine arts” but also the useful arts; carpentry is an art, as is any skill by which humans make something.

3.Artificial things, too, are composites of form and matter (e.g., a house made of wood).

4.Artificial things are distinguished from nature things in that they do not grow according to their own nature but according to the form in the mind of an artist (e.g., the “blueprint” of the house that the carpenter has in mind as he builds it).

C.Form as essence.

1.For Aristotle, a thing is defined by its form, not its matter; the form of a house is “house”, not “wood”.

2.Hence, the essence of a thing is its form.

3.Aristotle would also say that the essence or form is the definition of a thing, the “what it is”.

4.The essence or form of an artificial thing can exist separate from matter,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D.Form as soul.

1.The matter of a living thing is its flesh, whereas the form or essence is its soul.

2.The soul is the nature of a living thing, its principle of life, growth, and movement.

3.In ancient biology, all living things (including plants) had soul, because “soul” was synonymous with life. (A body without soul is a corpse.)

4.For Aristotle, the soul of a living thing was both its principle of life and its principle of movement, because different things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souls or natures,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ways they move and grow.

5.What every human has that plants and animals don’t have is a rational soul, capable of reasoning.

6.Nonrational animals (“brutes” in the ancient terminology) by nature cannot reason but can move around; hence, they have “locomotive” souls, those that are capable of local motion (what we would simply call “movement”).

7.Plants, which are incapable of local motion, have nutritive souls: the kind of “movement” nature to palnts is nutrition and growth.

IV.Aristotle’s physics, or science of moving things, was organized around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causes”, i.e., four different ways of answering the question “why is this so?” Only the first one is what we now would call a “cause”.
A.”Efficient cause”: the cause of being and movement.

1.The artist causes the being (and “growth”) of a house.

2.A living thing is brought into being (and, thus, caused to grow) by its paren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generation”, or begetting.

3.As the carpenter causes the house to grow according to a form in his or her mind, so does the natural thing grow according to its own form, imparted to it by its parent.

4.Thus, a parent animal imparts to its offspring a soul corresponding to its nature or species (human nature, horse nature, dog nature, and so on).

5.This form, soul, or nature makes the animal what it is (human, horse, dog) and makes it grow into that kind of thing (human, horse, dog).

6.That which gives form to something is its cause of being or cause of movement, called (not by Aristotle but by the later Aristotelian tradition) its “efficient” cause. The word “efficient” has its old meaning of “bringing about an effect”.

7.Hence, “efficient cause” means “cause that has an effect” –the sort of thing we nowadays just call a “cause”. Aristotelian philosophy has three other kinds of cause, or in Aristotle’s terms, “modes of explanation”.

B. “Final cause”: the end or goal of a process.

1.The end of a process of growth is its purpose or goal (telos in Greek).

2.The later Aristotelian tradition called this goal the “final cause”, i.e., the end of a process taken as explaining why it happened this way.

3.In Aristotle’s own terms, the end was “that for the sake of which” a process occurs.

4.Thus, the adult form of an animal is the end of its process of growth, that for the sake of which the child is growing.

C.”Material cause” is the matter “out of which” something is made.

D.”Formal cause” is the form or essence, the “what it is”.

V.For Aristotle, all movement was a process of change from potential to actual (e.g., from child to adult).

A.The actual is the end; the potential is the power of the form at work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cess; and movement is how the form gets from one to the other.

B.All natural movement, for Aristotle, is a process by which something becomes what it is (attains its actual form), as a child becomes human by growing to adulthood.

1.Even natural locomotion (sheer physical movement) is a process aimed at an end: each element moves naturally toward its place of rest (stones gravitate downward; fire, upward).

2.In contrast to modern physics, in Aristotelian physics, all natural motion is for an end; it is teleological (from the Greek word telos).

&&&&&

Aristotle: Physics, Book 2,
Aristotle: Metaphysics, Book 1, Book 12, chapters 6-10.

=====

上回与阿姗讨论数理科学之类的时候提到亚里斯多德,阿姗问亚里斯
多德不是哲学家吗?我一直未作答,现在抄一份提纲作答。

再说两句:

一)西方的传统,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比如亚里斯多德,就是
对老柏拉图全面的批判。再说物理学就是对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的批判
。别的数不胜数,如叔本华对康德,贝多芬对海顿与莫扎特。

二)就是讨论的传统。这个在孔子的论语和佛经中也有,但那些弟子
们只是问答而已,没有展开辩论。在柏拉图的对话录里面就不一样了
,苏格拉底是平等对话的一员。记得有一桌关于伦理“公正”的讨论
,当时就有三种观点:A)强者的逻辑,B)弱者的呼声,C)共同
的利益。。。

Justice consists of the right ordering of reason, spirit,
and desire, with reason ruling over all. –Socrates

###

我也愿咖啡里会有更多平等的讨论,哪怕是强烈的辩论。。。

从左倾斗士到汉奸总编(钱钢)

从左倾斗士到汉奸总编

南方周末   2005-10-27 12:14:49

在这张为日军新闻检查官送行的照片中有陈彬騄,但究为何人,不敢确认,可能是左起第一人

  ■旧闻记者
  □钱钢
    
  日本投降,国人狂欢,他却逃到日本去了。
  《申报》总编辑陈彬騄的一生大起大落,留下诸多谜团。有人说他很早就已是日本特务。果真如此,那他进入《申报》,发动改革,使《申报》“向左转”,应当是居心叵测的大阴谋。然而我读那些署名“彬”或“騄”的批评蒋介石、爱国反日的社评,觉得他更像真的民主斗士。
  他的故事要是拍成电影,会好看。上海有个著名的哈同花园,陈彬騄的母亲曾在富商哈同的夫人身边服务。因为这一层关系,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陈彬騄,在哈同花园附属的女校当了教师。可是20岁的他犯了“有损师表”的过失,被辞退。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时任天津南开学校总务长的他是热血男儿,因参加“三一八”反帝示威,遭军阀政府通缉。1931年,经黄炎培引荐,他得到《申报》老板史量才赏识。
  曾在申报工作多年的胡憨珠写过《申报与史量才》一文,据称,陈彬騄当时要求史量才给他革新的自由权力。史量才则要求陈彬騄为了事业不要一切名义,以“养媳妇”的身份低头服小,踏进编辑部再说。
  陈彬騄会做人。他谦恭、忍让,渐得总编辑张蕴和的信任。他开始清扫《申报》的保守习气,首先让《申报》社评尖锐、泼辣、议论时政。由他署名的社评,其实是由一套班底所写。他的“笔阵”中,共产党员有胡风、艾思奇等七八人之多,其他的知名人士还有陶行知、邹韬奋等。他还动手改造副刊,《申报》“自由谈”面目一新,鲁迅的杂文是著名的“匕首和投枪”。
  《申报》鼓吹民主,批评政府,惹怒蒋介石。1932年,蒋介石发动对江西红军的围剿,《申报》连发3篇社论,三论《剿匪与造匪》。蒋介石下令“禁止申报邮递”,指名黄炎培、陶行知和陈彬騄离开《申报》。年底,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陈彬騄和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林语堂等9人任上海分会执行委员。陈彬騄的名字,从此被列入特务的暗杀名单。
  1936年,陈彬騄移居香港,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一天,一辆高大的敞篷马车停在《申报》报馆门前。陈彬騄由日本占领军撑腰,出任《申报》总编辑。
  此时的陈彬騄突然变成了另一个人。他主持的“伥传媒”,不遗余力鼓吹“大东亚圣战”(本专栏曾多次介绍)。他替日军做宣传,并非只当传声筒,还有许多“创意”。他曾以“旧报新钞”为栏题,连续刊载1905年《申报》有关日俄战争的报道,吹嘘日军武力。他的老友邹韬奋先生秘密来上海治病,他发现后向日军告密,韬奋险遭不测。
  有两类中国人,一类人,低调,守恒;另一类,高调,善变。胡适是前一类,在抗日的问题上,直到战争全面爆发,他都不“主战”,但大战一旦开始,就坚决抗敌。陈彬騄是后一类。他一生的巨大转折———如果他确实是发生了“转折”,而不是一个老牌间谍———是个极大的谜。在第一次进入《申报》的激进时期,他极力鼓吹新闻自由,认为新闻纸是“人民之喉舌”,其关键在于“有独立之生命”,“屹然生存,守正不阿”。几年后,他天天撰写的是《警察保甲化,保甲警察化》一类让中国人当顺民的社评。
  据说,就是在客居香港的几年里,他和日本“战略家”过从甚密,开始为日本人做事。
  战争结束,他逃到日本,后“在东京郊区的一家精神病院中以狂疾毙命”。他疯了。

=====

这是另一个胡兰成?读胡兰成写的“雁荡兵气”,有四九年前后一段
时间南方城乡清新冷静的描述,比张的秧歌和赤地恋要踏实。

那段时间的笔触就剩下这一对夫妇的了,胡是张的弟子,青出于蓝却
胜于蓝。张很聪明。。。

胡后来也由香港转道日本,理由是新政权不惜顾人。

这陈彬騄也是三国演义的产物吧。

圣经里有没有密码(理想国)

圣经里有没有密码

南方周末   2005-10-27 12:14:48

  ■理想国
  □冯象
  
  宽侄:
  上星期忙,复信迟了。《达芬奇密码》有什么漏洞,我得听你讲呢。我好几年没看闲书了。美国的排行榜消息,国内媒体和读者比我们灵通;生活在这儿反而对流行品牌不太敏感。刚来美国时,我的老师波士夫人让她家老三来看我,约了在哈佛广场碰面——这“广场”(square)实际应译作“街口”才对——老三说:你看,这是地球上语言最多最密集的一个角落,什么国家的人都有!我四下望去,可不,再时髦奇特的人物、产品,来到这儿也就普普通通不抢眼了。
  倒是另外一本“密码”,也是压垮排行榜的,可以跟你聊聊,叫作《圣经密码》。作者是个记者,报道的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大新闻”:以色列学者证明,希伯来语《圣经》里有“藏了三千年的密码”,乃是关于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灾变事件人物,包括世界大战、纳粹屠犹、广岛原子弹、恐怖分子袭击等等的确切信息,即预言。
  记者说,这“密码”最先是一位布拉格的犹太拉比(教士)注意到的,他发现《创世记》开篇每隔50个字母取一字母,连读便是torah,摩西所传上帝之“法”。而且这“法”字还以同样方式出现在《出埃及记》、《民数记》和《申命记》中。这一发现引起了从俄国移民以色列的Eliyahu Rips博士的兴趣,他和朋友一起编了电脑程序,用32位历史上有名的拉比的名字和生卒日期来验证,结果百分之百成功,拉比们的生平“密码”全在经文里!请哈佛、耶鲁和希伯来大学的数学家鉴定,都认为不是巧合。有一名美国国安局退休密码专家还重新设计程序,输入拉比们的生卒地,也证实无误。于是Rips他们把这项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双向匿名审稿的美国学刊《统计科学》(9:3/1994)。
  Rips的方法并不复杂:先将经文剔除现代标点、音符和词语间隔,得到一串304805个希伯来字母的序列。输入电脑,自动排成一个个矩阵(matrix),用以检索两条或多条字母组合(即词语)是否相交、相连或相邻。字母组合无阅读方向限制,只需呈“等距字母序列”(equidistant letter sequences)即可。例如,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名字yzhqrbyn八个字母(读作:yizhaq rabin),仅出现一次,在64×4772字母的矩阵中。与之相交有一字母组合:rwzh'shryrzh,可读作“将要行刺的凶手”(rozeh'asher yirzah,语出《申命记》4:42)。两条“密码”合起来便是预言:“拉宾/将遭凶手暗杀”。记者声称,发现这一凶信后曾托友人转告拉宾,但未获重视。次年(1995)11月4日,一极右分子从背后向总理开枪,预言兑现。
  此书面世即全球热销,媒体酷评如潮——其实噱头很简单。原来,希伯来字母只有辅音和半元音,在矩阵中形成无数等距组合,读法(加入元音、划分词语)便十分灵活。换言之,任何长达30万字母的序列,“密码”都不会少。后来上网一查,果然。有人用《战争与和平》的希伯来语译本依样画葫芦检索,也有不俗的发现,包括连希伯来语经文都告阙如的“基督密码”:“人子/拿撒勒人”(bar'enash/hannazari,《新约》中耶稣的称号)。好笑的是,用美国小说《白鲸》检索,成绩亦不让《圣经》,甚至预告了记者先生将因亵渎上帝之法在开罗或雅典被刺!若以《摩西五经》与《白鲸》对查,则《五经》透露“白鲸/内有密码”(mwbydyq/ysh qwdb);而《白鲸》却显示“五经/内无密码”(torah/no codein)和“圣经/无密码”(thebible/no codes)。
  不过,宽宽,我今天想到同你讨论的,是畅销书背后的一个问题。记者在前言里声明自己不是教徒,只信数学原理;仿佛《圣经》中许多常人忽略的教导和启示,所谓“密码”,是要通过统计方法或检索“非偶然巧合”的等距字母组合才能显示的。看似科学,却是迎合这个世俗化时代的大众趣味和消费习惯。
  经文充满奥秘,本是古人的通说。只是古人不必抛开信仰而诉诸电脑程序、科学实验来获取经文的教导,寻求上帝对当前或未来事件的启示。相反,信仰是认真领会启示的必要条件。所以即便奥秘得之于巧合,也是神意的表现:耶和华之道对于特定个人和群体的眷顾,总是寓偶然于必然的。恰如圣保罗所言:经文虽然说的是摩西和以色列人的事,实际上一字一句都是“专为儆戒我们而写的”(《哥林多前书》10:11)。故奥秘即安排,巧合乃教训,只待生活在“末世”的人们去发现、遵循。
  这话也许不太好懂,可以圣奥古斯丁(354-430)《忏悔录》卷八“皈依”一段说明。
  奥古斯丁30岁那年,到米兰宫廷教授修辞学;事业蒸蒸日上,母亲为他选了一位10岁富家嗣女订婚(当时女子满12岁可出阁)。可是奥古斯丁想献身教会,放弃教职与婚姻情欲。犹豫了好久,非常矛盾。一天,心里又自责起来,恍恍惚惚走进园子,仆倒在无花果树下大哭:还要等多久,明天、明天才到尽头?为什么不能现在?
  突然,隔壁人家传来一个稚气的声音,像是儿童歌唱:拿起来读,拿起来读!他吃了一惊,心说,这是什么游戏儿歌,怎么没听见过?脑海里却闪现一幕圣安东尼(250-356)的故事:圣人偶入教堂,正逢人念:“去,变卖你的家产,分给穷人,你就有财宝在天国;然后再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9:21)。忽觉得耶稣这话就是对自己说的,遂散尽家产,隐居修道,皈依了圣言。想到这儿,奥古斯丁猛然醒悟:那儿歌是上帝的指示!忙止住眼泪,起身去把福音书拿来,急急翻开,映入眼帘的是这一句:“不可荒宴醉酒,不可沉迷淫乐,不可争风嫉妒;相反,应穿上(induite,比喻受洗)主耶稣基督,拒绝依从肉体、堕入欲壑”(《罗马书》13:13以下)。
  他只感到一片光辉照进心底,犹疑不决的黑影消散了。
  《圣经》里有没有密码呢?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见证,应该是有的。只不过,那密码,或诫命教导和预言的启示,不在等距字母序列的电脑矩阵,而是明明白白写在经文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页——每一次捧起、翻开、诵读之中。

=====

这写理想国的冯象真让我看上了,等我老了也写一部理想国。

这冯先生讲的,有读易的趣味!

尼伯龙根的指环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尼伯龙根的指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是瓦格纳的一部四幕乐剧,被他称为”舞台节庆典三日剧及前夕”,其中包括前夕《莱茵的黄金》、第一日《女武神》、第二日《齐格弗里德》以及第三日《诸神的黄昏》(Ragnarok)。

目录
1 作品背景
2 剧情大纲
2.1 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
2.1.1 第一景
2.1.2 第二景
2.1.3 第三景
2.1.4 第四景
2.2 女武神(Die Walküre)
2.2.1 第一幕
2.2.2 第二幕
2.2.3 第三幕
2.3 齐格弗里德(Siegfried)
2.3.1 第一幕
2.3.2 第二幕
2.3.3 第三幕
2.4 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
2.4.1 序幕
2.4.2 第一幕
2.4.3 第二幕
2.4.4 第三幕

作品背景

中世纪时基督教在整个欧洲盛行,过去在地方上流传的一些北欧神话被视作邪教清理,现在残存的较为著名的有英格兰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瓦格纳的《指环》就出于这部中世纪德国的民间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北欧神话与其他的古代神话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北欧神话中神的身上有着人性的一面,他们不是全能的、所向无敌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其本身也要面临灭亡的命运。《诸神的黄昏》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于尽、转换新生的思想。当时,瓦格纳将这部叙事诗整理后打算写成歌剧脚本,却招来很多反对,多数人认为这样庞大的脚本无法配成音乐。但瓦格纳成功了,他以二百多个主导力量贯穿全剧,采用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 起初,瓦格纳只是选取了故事的一部分作了《齐格弗里德之死》(Siegfrieds Tod),也就是后来《诸神的黄昏》的前身,这部作品是以布仑希尔德引齐格弗里德进入瓦尔哈拉天宫作为结局的,不久,瓦格纳觉得不满意,认为缺乏更深一层的伦理意义并且无法在劇院里演出,所以他增加了一部《青年齐格弗里德》(Der junge Siegfried,成为《齐格弗里德》的基础),并将结局改得含有深奥的玄学意味。最后,为了使全剧完整,又补充了《女武神》及序剧《莱茵的黄金》。从音乐上来看,《女武神》与《齐格弗里德》最精彩,而《莱茵的黄金》较为优美,《诸神的黄昏》则显示了瓦格纳多年来所形成的思想。 由于瓦格纳的歌剧乐队编制庞大,所选择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强度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极端措施保证聆听效果,故瓦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亚大公为他的《指环》能够上演特别出资建造拜罗伊特剧院(又名节日剧院,1872年5月22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多,于1875年竣工),其设计专为配合瓦格纳的要求,它将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8月,《指环》全剧于该剧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两次,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首演的指挥是汉斯•里希特。当时,演出盛况空前,几乎整个欧洲的音乐人士都齐聚这个莱茵河边的小地方,甚至到了拜罗伊特发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剧情大纲

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

第一景

前奏曲音乐缓缓的开始,如平静的莱茵河水面。一连串的低音仿佛终年沉于河底的岩石,两个”自然的动机”相互纠缠涌出,接着出现了起伏音阶状的”波浪的动机”,三者结合掀起了水花。

莱茵河底。光线射入水中,幽亮的蓝绿色一层一层的暗下去,最深的地方几乎无可辨认。河水轻柔的流动,水仙们悠闲地围着河底的石头嬉戏,随着她们的游动带起了”波浪的动机”。弗格林德与姐妹们唱起了歌,赞美神圣的莱茵河水(”少女的动机”)。听到少女的歌声,尼伯龙根族的侏儒阿尔贝里希(Alberich,男中音)从阴暗的地下岩洞中爬出来,怀着激动的情欲他向少女们表示好感。少女们只是嬉笑他,诱他来追逐,可是无论阿尔贝里希如何努力,他都无法接近在水中自由来去的少女,便诅咒自己软弱无能(”侏儒的动机”)。这时阳光从河底反射上来,透出耀眼的金色光芒(”莱茵黄金的动机”),水仙们发出胜利的欢呼,唱起了黄金的赞歌。阿尔贝里希向她们打听那光从何处来,水仙们说是她们所守护的莱茵的黄金,这黄金有着奇异的魔力,谁能拿到用它做成指环,便得到统治世界的权力,但只有弃绝爱情的人才能够拥有(”少女的动机”/”黄金的动机”/”指环的动机”的变型/”禁欲的动机”/”侏儒的动机”等)。弗罗斯希尔德嘱咐她的姊妹们不要多言,因为怕被恶人听去。阿尔贝里希心中起了贪念,脸上露出了凶像,乘水仙们不注意跳入水中,他高声发誓从此没有爱情要过禁欲的生活,并伸手抓住了河底的黄金,随即消失在地的深处。惊慌的少女们尖叫着去追,却已来不及了,只听到阿尔贝里希诡异的笑声渐渐远去,(”禁欲的动机”/”指环的动机”)。当空中焦躁的声音全部安静,水面上升起了雾,遮蔽了所有。

第二景

瓦哈拉城附近的山顶空地。清晨,阳光温暖的照耀大地,远处沐浴着日辉的瓦哈拉城雄伟精美(”瓦哈拉的动机”),众神之王沃坦(Wotan,男中音)与妻子婚姻女神弗里卡(Fricka,次女高音)眺望刚刚建成的瓦哈拉城,心中无比喜悦。但他们想起了与巨人的约定(”契约的动机”),由于众神当时急于建瓦哈拉城,所以请来巨人法索尔特(Fasolt,男中音)与弟弟法弗纳(Fafner,男低音),并约定建成后将司青春与美的女神福瑞雅(Freia,女高音)赐给他们作为报酬,为此沃坦与弗里卡相互指责,一个为了荣耀,一个则想留丈夫在身边(”弗里卡的动机”)。这时被两个巨人追逐的福瑞雅跑来(”巨人的动机”),巨人要求沃坦依约交出福瑞雅(”福瑞雅的动机”),沃坦感到无奈(”洛戈的动机”,希望狡猾的火神帮他解决难题,一开始就是洛戈想出将福瑞雅作为酬劳的)。争执中(”瓦哈拉的动机”/”契约动机”的变形/强烈的”福瑞雅的动机”),雷神多纳(Donner,男中音)与福瑞雅的兄弟幸福神弗罗(Froh,男高音)赶来,他们想用雷鸣抵御巨人,沃坦阻止了他们。专门作些阴谋勾当的火神洛戈(Loge,男高音)出现,他为了找出福瑞雅的替代品交给巨人跑遍了世界,现在他讲起了莱茵黄金被盗一事,并在巨人面前将这黄金的魔力吹得天花乱坠。动心的巨人便要求把福瑞雅换成金指环,沃台却拒绝,因为他也想将指环占为己有(”少女的动机”/悲哀的”黄金的动机”/”指环的动机”/低弱的”福瑞雅的动机”)。巨人带走福瑞雅作为人质,要众神拿指环来交换。福瑞雅是司青春与美的女神,众神只有吃了她亲手种的金苹果才能够永享青春,所以一旦她随巨人离开,众神的脸上便开始出现了阴影(”青春的动机”),沃坦立刻决定下到侏儒的地下世界,去夺回指环来换回青春。

洛戈领着沃坦降到终日昏暗不见阳光的地下,那里弥漫着刺鼻的烟雾,隐约中红色的火焰闪动,打铁的声音不绝于耳(”指环的动机”,象征着阿尔贝里希获得权力后的邪恶)。

第三景

地底之国,尼伯龙根。阿尔贝里希怪声叱责弟弟米梅(Mime,男高音),要他交出用莱茵黄金打造的隐形头盔(”隐形盔的动机”)。米梅吓得将头盔落在地上,阿尔贝里希抢过来戴好,并念起咒语,整个人消失。阿尔贝里希问米梅是否能够看见他,米梅回答看不见,于是他便乘机鞭打米梅,可怜的米梅痛得缩在地上。欢喜的阿尔贝里希高叫着自己将成为尼伯龙根的主人,并表示所有的侏儒要作他的奴隶(”尼伯龙根的动机”)。
沃旦和洛戈从一条隧道走来,他们看见受伤的米梅,米梅告诉他们阿尔贝里希已将莱茵黄金制成的指环与隐形头盔,并统治着尼伯龙根。这时腰间系着隐形头盔的阿尔贝里希赶着一群侏儒出现,他命令他们建造宝库。看见沃旦和洛戈令他吃惊,一边责骂米梅不应该放生人进来一边呵斥侏儒退下。受到洛戈花言巧语的引诱,阿尔贝里希说起了自己的野心,他要统治整个世界,包括天上的众神(”指环的动机”)。听完,狡猾的洛戈假装不相信头盔的力量,并邀请阿尔贝里希表演,上当的阿尔贝里希为了证明就变成一条巨蛇。洛戈则说大不稀奇,他见过天上的巨人,问阿尔贝里希能否变小,于是阿尔贝里希又变成一个蟾蜍。一旁的沃坦乘机用脚踏住蟾蜍,然后夺下隐形头盔,将现了原形的阿尔贝里希手脚捆住,带回天上(”弃爱的动机”/”奴役的动机”)。

第四景

瓦哈拉城附近的山顶空地,云雾遥绕。阿尔贝里希哀求愿用所有财宝换得自由,他对着指环命令侏儒从地下搬来尼伯龙根族的宝藏,但沃坦坚持要他交出指环。阿尔贝里希的脸扭曲起来,用凄厉的声音诅咒得到指环的人(”憎恨的动机”/”诅咒的动机”),沃坦从他的手中强行夺走指环,阿尔贝里希带着怨恨隐入地中(”奴役的动机”)。浓雾飘散开,众神前来迎接沃坦,巨人也带着福瑞雅走来,她的出现唤回了青春。巨人要求宝物的数量要与福瑞雅等高,多纳和弗罗便开始堆宝物,甚至加上了隐形头盔还不能够令巨人满意,他们提起指环。沃坦不愿意,这时智慧女神埃尔达(Erda,女低音)出现,她警告沃坦,要他放弃指环(”埃尔达的动机”,类似于莱茵的动机/切分音中含有”诅咒的动机”,与”众神黄昏的动机”相互交织)。无奈的沃坦只得交出指环,福瑞雅欢喜的跑回众神身边(”奔跑的动机”)。两个巨人开始为指环争执,竟打起来,最后法弗纳将法索尔特杀死,从奄奄一息的哥哥手中得到指环(”憎恨的动机”与”诅咒的动机”)。目睹了这场悲剧,沃坦感到不安,在他的心中埋藏了一种黑色的力量,是所有接触过指环的人所遭受的诅咒(”诅咒的动机”)。

雷神多纳爬上岩顶,敲打雷鸣,云雾消失殆尽,电光闪过,天空中出现彩虹,连起一条通向瓦哈拉的走廊(”彩虹的动机”/”瓦哈拉的动机”)。众神赞颂威严的瓦哈拉,然后踏上彩虹的天梯。戒指的诅咒缠绕着沃坦,他想到生养一群半神为他拿回指环(”宝剑的动机”),这时忧伤的莱茵少女呼唤传来,她们恳求沃坦归还黄金(”黄金的动机”),但沃坦没有理她们,继续令众神走向瓦哈拉(辉煌的”彩虹的动机”/”瓦哈拉动机”)。

———————————————————————-

女武神(Die Walküre)

第一幕

前奏曲低音弦乐器奏出一串由弱至强的音阶引出”暴风雨的动机”,这段激烈的旋律逼真的表现出暴风雨来袭的情景,之后配器的效果渐渐雄厚起来,到最高潮时低音大号(contra-tuba)与两个定音鼓(tympani)奏出ff的巨响来,接着木管乐又吹出了”多纳的力量”。高潮过后,逐渐平静。

森林深处,洪丁(Hunding,男低音)的家。房子造得十分粗陋,周围是一片槐树。墙壁是几块简单的木板,上面挂了一张手工编织的壁毯。房间当中是一个大火炉,外面雷声阵阵,微弱的火光包裹着阴冷的房间。这时大门被推开,齐格蒙德(Siegmund,男高音)站在门口(倦怠的”齐格蒙德的动机”),脸上露出疲惫的神色,似乎正在逃亡。他察看了这无人的房间,步履蹒跚,最后到火炉旁的一张熊皮上躺下(低微的”暴风雨的动机”)。听到响声的齐格林德(Sieglinde,洪丁的妻子,齐格蒙德的孪生妹妹,女高音)从里屋走出来迎接丈夫,心中怀着恐惧,因为自己是被抢来被迫与他成婚的,而不是出于爱情。看到一个陌生人在房间里躲避风雨,样子可怜,便同情起来,并府身去照看他(”齐格林德的动机”)。齐格林德扶着齐格蒙德的头喂他喝水,两个人都不知到对方就是自己多年前失散的亲人,但血缘的联系是微妙的,齐格林德不自觉的温柔,而齐格蒙德感到无比幸福(”齐格蒙德的动机”与”齐格林德的动机”)。他们相互凝视,一种异样的熟悉感抓住了他们(”美的动机”/”爱情的动机”)。齐格林德清理了伤口,并询问陌生男子是如何受伤的,稍微恢复过来的齐格蒙德回答说伤势并不重,他因剑被毁而逃离战斗,在暴风雨中无尽的奔跑消耗尽了他的体力,本来他已经绝望,可现在,善良的女主人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齐格林德的动机”)。齐格林德递一杯酒给齐格蒙德,他喝完后说自己即刻要走,因为害怕将灾难带给她。见齐格蒙德要走,挽留的话脱口而出,齐格林德表示在这屋子里从来就只有忧愁(”维尔塞族的动机”),说完她又觉得害羞,便低着头,齐格蒙德便留下,默默注视她。

听见洪丁牵着马走进了马厮的声音使齐格林德浑身瑟缩(号角吹出”洪丁的动机”),她起身迎接丈夫。洪丁手持长矛走进来,面孔凶恶,一边呼妻子准备晚餐一边打量陌生人,两个人的面貌异常相似使他疑心,便询问齐格蒙德的来历。齐格蒙德忧伤的说起了往事(”维尔塞族的动机”),但是出于谨慎而没有说自己的名字,只是讲自己从小生长在森林中,于父亲靠打猎为生,但一次家中受到袭击(”洪丁的动机”,预示两者间的牵连),敌人杀了母亲,并拐走了孪生妹妹,从此便只得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与父亲也分散了,为了寻找父亲就过着流浪的生活(”瓦哈拉的动机”,预示其父为众神之王沃坦,但是齐格蒙德并不知道,之前的战斗都是沃坦故意安排的,以此来锻炼齐格蒙德)。齐格蒙德继续说,前几天他遇到一个少女,她的兄弟们逼迫她与她不爱的人结婚,她恳求齐格蒙德帮助,他无意间杀死了她的弟兄们,结果被人追杀(”洪丁的动机”,预示追杀他的就是洪丁),争斗中他的剑与盾都折毁了,便只好逃走,幸而善良的齐格林德收留他。听到这里,洪丁表示被齐格蒙德所杀的正是他的族人,今天晚上允许齐格蒙德保住性命,但明天要准备好决斗。齐格林德脸色苍白,偷偷在丈夫的酒中倒入迷药,并暗示齐格蒙德窗外槐树的方向,那棵树上插着一把剑(”剑的动机”)。
夜已降临,火炉中的木块坍陷了下去,火星跳跃,然后完全熄灭,房间变得沉默。独自坐在阴影中的齐格蒙德正在焦虑,他没有武器,而一场战斗正在等着他,命运竟把他带到了仇人的家里。这时他想起父亲曾经许诺在危难时给他剑(”宝剑的动机”),他呼唤父亲的名字,呼唤宝剑。月光渐渐明亮,在屋子里洒了一层幽幽的银白色,齐格林德走进来,洪丁吃了安眠药睡得很熟。齐格林德指着门外老槐树上的宝剑说,自己被迫与洪丁成婚的那夜,有一个奇怪的老人出现,他将一把宝剑插入树中,只留出了剑柄,并宣称如若拔出剑便归他,此后无数勇士去试却都未果,现在她相信齐格蒙德能够做到(”瓦哈拉的动机”/”剑的动机”/”维尔塞英雄主义的动机”)。齐格林德表示她希望齐格蒙德能为她复仇,齐格蒙德将她抱在怀中。这时门被风吹开,夜色十分柔美(”爱的动机”),齐格蒙德对着星空唱起了”冬日寒风已逝”,齐格林德回应”你就是我的春天”,他们的面前出现了福瑞雅的幻影(”福瑞雅的动机”,德国神话中的司爱与爱的女神)。齐格林德仔细辨认齐格蒙德的面孔,他们多么相似啊,从容貌的声音,她再一次问起齐格蒙德的身份(”瓦哈拉的动机”与”维尔塞的动机”)。齐格蒙德说出父亲的名字,齐格林德认出了他,喊出他的名字。齐格蒙德走到槐树前(”维尔塞族英雄主义的动机”),握住剑柄(”契约的动机”/”弃爱的动机”),竟很容易的就拔了出来(”宝剑的动机”),他将这剑取名为”诺顿克”(Notung,德语意为生于危难中的意思)。齐格蒙德热情的紧紧拥抱住齐格林德(”爱的动机”),他们的命运注定要联系在一起,从此便共生或亡(”剑的动机”)。

第二幕

前奏曲,弦乐器奏出”宝剑的动机”与”奔跑的动机”相融合后的变形,铜管乐器引”女武神的动机”亮相,另外还隐含着”美的动机”,后面衬着用喇叭逼真还原的骑马声与呼喊声。
荒凉的岩石山。披挂盔甲的沃坦身边是同样穿着战衣的布仑希尔德(Brunnhilde,女高音),沃坦命令布仑希尔德要帮助齐格蒙德战胜洪丁。

女武神是智慧女神埃尔达为众神之王沃坦所生的九个女儿,最得沃坦宠爱的布仑希尔德是她们的首领。女武神们骑着生有翅膀的骏马在天空中飞驰,将在战场上死去的英雄抬到盾牌上用飞马带回瓦哈拉天宫,那里是战士的天堂。布仑希尔德兴奋得接受了父亲的命令(”女武神呼声的动机”)。沃坦的妻子弗里卡出现,她是婚姻的保护者,听到洪丁的祈祷(”洪丁的动机”),她来找沃坦理论,要求他交出私通的齐格蒙德兄妹俩。沃坦一开始振振有词,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春天的礼物,应该寄予同情(”爱情的动机”)。弗里卡十分愤怒,沃坦解释自己生下维尔塞族的目的,神界流行着贪婪权力的通病,所以他希望人间的英雄去将莱茵的黄金归于原主,以此消除那可怕的诅咒。但弗里卡不相信他,难道人比神更强大?而且如果放任他们这种背叛爱情的行为,不是令她这个婚姻女神被人耻笑吗。无奈的沃坦被迫答应收回送给齐格蒙德的剑,并且发誓不再保护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但心中充满了阴影(”剑的动机”/”不愉快的动机”/”契约的动机”)。沃坦看到自己的后代即将面临的毁灭感到绝望,他是众神之王,也是悲愁的主人(变化后”弃爱的动机”,预示着阿尔贝里希的诅咒)。布仑希尔德抛开手中的武器,伏在父亲的膝边,眼中流露出关心的神色(”爱的动机”)。沃旦拍拍她的手,说起了往事(”齐格蒙德的动机”)。原本他寄希望于女武神,希望她们召来的战士能够保卫瓦哈拉,但预言家预言尼伯龙根的阿尔贝里希已经娶妻,并生有一子,一旦那个孩子从巨人那里拿回了指环,众神必将衰败,只有一个不借助神力凭自己的意志战斗的英雄才能不受诅咒的束缚拿回指环(”不安的动机”)。为此沃旦乔装成维尔塞,与一凡间女子结婚,生了孪生兄妹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两人,并磨炼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解救神界。现在唯有他的剑能够救齐格蒙德,却被弗里卡阻止,看来命运将背离众神(”前夕”中用过的力量先后出现)。想到这里,沃旦怀着怨恨命令布仑希尔德为弗里卡而战,使洪丁得胜。布仑希尔德为齐格蒙德感到悲哀,她慢慢弯下腰拾起武器,骑上飞马(和缓的”女武神的动机”)。

山谷中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正在逃亡(”奔跑的动机”),后面不断传来追赶的号声,齐格林德已经精疲力竭,齐格蒙德扶她坐在一棵树下休息,恐惧几乎毁了这可怜人的神智,她哭喊着自己是个不洁的女人,齐格蒙德紧紧的抱住她,发誓要将手中的剑刺进洪丁的身体(”剑的动机”/”维尔塞的动机”)。齐格蒙德深情的安慰怀中的妹妹,说不再跑了,他要在这里等待洪丁,并且表示他相信父亲宝剑。齐格林德一时求哥哥不要管她,独自脱身,一时又颤抖着牢牢抓住齐格蒙德,说不要抛下她(微弱的”美的动机”)。终于,齐格林德在极度的不安中崩溃昏过去,齐格蒙德温柔的抱着她,仔细的照看她(”爱的动机”)。四周十分安静,但是齐格蒙德的心中却很混乱(”命运的动机”/”死的动机”)。这时布仑希尔德出现,她诚恳的注视着齐格蒙德(变化后的”瓦哈拉的动机”),并向齐格蒙德解释了他们父亲沃坦的事情,说他将随她回天上去见沃坦,但是齐格林德却必须在人间过完她的生活。齐格蒙德拒绝了,布伦西尔德警告他死亡的结局,但齐格蒙德不相信,于是布仑希尔德将沃坦对弗里卡的承诺告诉他,说剑注定要折断,并表示自己会保护齐格林德。齐格蒙德指着齐格林德说她已是自己的妻子,如果不能在一起,不如死亡,说着要拔剑刺杀齐格林德。布仑希尔德感动了,她阻止了齐格蒙德,并宣布要不顾一切的违抗父亲的旨意来保护他们的生命,令齐格蒙德赢得胜利。
齐格蒙德最后吻了一吻齐格林德,坚毅的拔出剑想山顶走去准备迎战,不久消失在迷雾中。齐格林德醒过来,她看不见齐格蒙德,但听到他与洪丁打斗的声音,便艰难的寻着声音前去。洪丁倒地,齐格蒙德正要挥剑(”契约的动机”/”剑的动机”),空中一片红光,沃坦出现,他用长枪碰触齐格蒙德的剑,剑断成两半,洪丁乘机将剑刺入齐格蒙德的胸膛(”命运的动机”)。一旁的齐格林德尖叫着昏倒,布仑希尔德立刻用盾保护她,将她抱上飞马逃离(”女武神的动机”)。愤怒的沃坦随即杀死了洪丁,并去追赶布仑希尔德(”契约的动机”/”不愉快的动”)。

第三幕

前奏曲著名的”女武神之骑”的音乐开始,生动有力,铜管乐器奏出”女武神的动机”。
岩石山顶,女武神的磐石。天空中,八位女武神骑着飞马驰骋,她们要在这集合,布仑希尔德来了。看到她,众人欢呼起来,但是他们惊讶的发现布仑希尔德的马上却带着一个人间女子,而不是死去的英雄。布仑希尔德仓皇急促地告诉她们所发生的事情,并说沃旦正在追她。她的姐妹们同情她,也惧怕沃坦。象征沃坦的暴风雨已经到来,布仑希尔德赶紧叫齐格琳德躲藏起来,悲伤的齐格林德却要她别管自己,表示在这个没有齐格蒙德的世界宁愿一死。布仑希尔德劝她活下去,为了她腹中齐格蒙德的孩子(”齐格弗里德的动机”的变型),并要她向东去,那是变成了大蛇的法尔弗看守莱茵的宝藏的地方,沃坦无法靠近那里(”指环的动机”/”大蛇的动机”),最后将齐格蒙德的断剑交给她,要她锻造成新剑传给孩子。齐格林德祝福布仑希尔德,保证会好好养育孩子(”齐格弗里德的动机”)。

齐格林德走后,女武神们将布仑希尔德藏起来。沃坦到来,他不理睬众人的求情,甚至凶暴的咒骂她们,把她们赶走(”不愉快的动机”)。这时,布仑希尔德勇敢的走到父亲面前,她愿意接受惩罚,沃坦宣布取消她女武神的资格,驱逐她到人间,并且昏睡在这岩石山顶,任由第一个发现她的男子摆布。布仑希尔德伤心的倒在地上,她开始对沃旦解释自己的行为(”布仑希尔德申诉的动机”)。布仑希尔德说自己因为受到了感动而帮助齐格蒙德与齐格林德,并且也考虑了父亲的意愿,难道他不是想救齐格蒙德的吗?最后布仑希尔德告诉沃坦说齐格林德已怀有齐格蒙德的孩子,那就是他所期待的英雄。沃坦已经息怒,不愿使他为难,布仑希尔德请求沃旦在她睡去的地方的周围燃起只有不会恐惧的人才能够跨过的烈火,让英雄来唤醒她。沃坦答应,他温柔的亲吻布仑希尔德,沉痛的与她告别,他轻轻将沉睡过去的女儿放在地上(”安眠的动机”/”维尔塞的动机”/”齐格弗里德的动机”),用盾把她盖起,然后唤来火神洛戈(”洛戈的动机”/”火焰的动机”),立刻,布仑希尔德被火焰包围(”命运的动机”)。

———————————————————————-

齐格弗里德(Siegfried)

第一幕

前奏曲沉稳平缓的旋律引出”沉思的动机”,这个力量表现了米梅的密谋,接下来的音乐都环绕着这个力量展开。首先弦乐奏起了”尼伯龙根的动机”,此处音乐慢慢生动起来,接着是管乐的”指环的动机”,暗指米梅的目的,到达高潮的时候小号吹出的”剑的动机”,渐缓。

森林中的一个洞穴里,终日传出敲打铁器的声音,尼伯龙根族的侏儒米梅正在铸剑,可是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他每铸好一把剑就被齐格弗里德(Siegfried,男高音)弄断。米梅希望齐格弗里德能够杀死变成大蛇的法弗纳,为他取得指环,因此他急于早日造出把新剑(”沉思的动机”/”宝剑的动机”/”瓦哈拉的动机”)。这时,披着兽皮的齐格弗里德进来(”号角的动机”),见他牵着捕获的一头熊,米梅吓得滚倒在地,而齐格弗里德则觉得有趣,直到米梅表示新剑已铸好,齐格弗里德才将大熊放回森林。然而新剑又被齐格弗里德击碎了,他责怪米梅无用(”青年人力量的动机”)。伤心的米梅哭着讲起他是如何养育齐格弗里德的(”米梅的动机”/”美的动机”),但齐格弗里德早已听得不耐烦了(”齐格弗里德的动机”),他说自己一点也不喜欢米梅,指出米梅面目可憎,他们两个人长得不一样,并说林中的野兽都成双成对,齐格弗里德问起父母的事情(”向往爱的动机”)。米梅无奈,终于说出实情(”养育之歌”),多年前他救了一个在森林中昏倒的女人,她在山洞中生下齐格弗里德后不久便死了,那女人的名字叫齐格林德,至于他父亲则不知是被谁杀害的。齐格弗里德说没有证据自己无法相信(”剑的动机”/”沉思的动机”)。米梅拾起地上折断的剑说是齐格蒙德的遗物(”剑的动机”),齐格弗里德仔细的审视起断剑,并要求米梅必须将剑铸造成新的。齐格弗里德走出山洞(”流浪之歌”,”年轻人力量的动机”),他心里想一等剑铸好就离开米梅,要过像鸟一样自由的生活。
无法铸好剑的米梅感到沮丧(”绝望的动机”),扮作流浪者的沃坦出现在他面前(”流浪者的动机”),他请米梅问他三个问题,愿以自己的头颅作赌注(”契约的动机”)。米梅便问(”沉思的动机”):那个种族住在黑暗的地下?沃坦回答说:是尼贝尔海姆的尼伯龙根族的侏儒。并且他还讲出抢走莱茵黄金的阿尔贝里希,以及拥有魔力的指环(”指环的动机”)。米梅的第二个问题是(”巨人的动机”):地上住着哪一族类?回答说:巨人,受到阿尔贝里希的诅咒,弟弟法弗纳为了指环杀了哥哥法索尔特,现在变成一条巨蛇看守尼伯龙根的财宝(”蛇的动机”)。第三个问题是(”瓦哈拉的动机”):天上为谁的领地?流浪者回答他:沃坦,他与众神住在瓦哈拉统治世界。流浪者答对了米梅的三个问题,现在轮倒他问米梅(”维尔塞的动机”):这世上哪一族的人血亲间互相残杀?米梅回答道:维尔塞族,他讲到齐格蒙德是沃坦的儿子,是沃坦亲手葬送了他,现在维尔塞族中最勇敢的人是齐格蒙德的儿子齐格弗里德。沃坦再问(”剑的动机”):有一个尼伯龙根人将齐格弗里德养育成人,想靠他杀死巨人取得指环,齐格弗里德要用什么武器才能打赢大蛇?回答说是齐格蒙德留下的一把断剑。最后一个问题是(”齐格弗里德的动机”):谁能够重新铸好这把剑?这下米梅为难了,他答不出来(”绝望的动机”/”年轻人力量的动机”)。最后流浪者预言道会有一个英雄将剑铸好,并说米梅的性命将失在这个人的手上(”齐格弗里德的动机”)。

流浪者走后,米梅坐在地上发呆,心里十分恐惧(”火焰的动机”与”蛇的动机”,恐惧的动机)。齐格弗里德哼着歌回来,他看到米梅奇怪的表现就问他怎么不铸剑,神志不清的米梅却只一味说着恐惧,齐格弗里德便问他什么是恐惧。这时米梅清醒过来,他讲起火焰与变作大蛇的法弗纳,而齐格蒙德毫无畏惧,他只是催米梅快快铸剑好让他早日出外闯荡,学习恐惧。见米梅无意铸剑,齐格弗里德便自己动起手来,他一边生火一边唱起了”锻造之歌”(”号角的动机”/”诺顿克的动机”),他奋力挥起了铁锤,每一下敲打都激得火星四溅(”年轻人力量的动机”),剑浸入水里发出嗤嗤的声音,火光照亮了他充满喜悦的脸。眼看剑将铸成,米梅便在心中盘算,他想等齐格弗里德杀死大蛇后就骗他喝下毒药,乘他昏睡,自己再将他杀死,于是在一旁开始煮一锅加入毒药的汤。终于剑铸成了,齐格弗里德高举起剑欢呼,一剑劈去,竟将铁砧劈成两半(”剑的动机”,”诺顿克之歌”)。

第二幕

前奏曲提琴与定音鼓奏出”巨人的动机”的变型,以此代表法弗纳,接着低音号加入进来,奏出预示危险的”蛇的动机”,之后是木管的”指环的动机”与长号的”诅咒的动机”,结尾处,”憎恨的动机”将旋律推向高潮。

黎明前,森林的深处,法弗纳的洞穴口。阴影中,阿尔贝里希窥探被夺去的宝藏,一心想要再夺回来(”憎恨的动机”)。风吹开了树枝,一缕光照射过来,沃坦穿着流浪者的衣服出现,阿尔贝里希认出了他,怨恨的咒骂他,沃坦说出米梅的阴谋后离开。这时齐格弗里德与米梅走来,阿尔贝里希立刻躲起来。米梅对齐格弗里德描述着大蛇的可怕之处,但齐格弗里的觉得厌烦,便赶他走,米梅退到不远处,心里希望齐格弗里德与法弗纳同归于尽。齐格弗里德坐在一棵树下等待大蛇醒来,他忧愁的想起了自己的身世(”维尔塞的动机”的变型),这时森林中发出微微萧萧的响声打断了他(”森林的窃窃私语,Waldweben”,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清晨万物苏醒的声音令他着迷,小鸟聚在他身边唱着听不懂得歌(”小鸟的动机”),想回应它们齐格弗里德吹起了用芦苇作的笛子,却无法模仿鸟鸣声,便吹响了自己的号角(”号角的动机”/”齐格弗里德的动机”)。嘹亮的号叫声惊醒了大蛇,它爬出洞穴(”蛇的动机”),齐格弗里德走上前问他何为恐惧,大蛇便张开嘴露出獠牙威胁他(”巨人的动机”),接着他们打起来。最后,齐格弗里德把剑插入大蛇的心窝(”剑的动机”/”齐格弗里德的动机”),巨蛇痛苦的卷曲起来大声咆哮(”憎恨的动机”),当它倒下的时候血溅在齐格弗里德的手上,他把手指举到唇边舔,一瞬间,他听懂了小鸟的语言。小鸟告诉齐格弗里德指环和隐形头盔的事情,齐格弗里德谢过它们,走进洞中寻找。

米梅跟在齐格弗里德的身后走出来,阿尔贝里希拦住他,两个人争执起来。这时齐格弗里德带着指环与隐形头盔从洞中走出来(”指环的动机”/”莱茵黄金的动机”/”少女的动机”),看见他阿尔贝里希恐惧的溜走。小鸟飞过来,它们叮咛齐格弗里德要当心米梅。米梅端着有毒的汤走来,他强迫齐格弗里德喝汤,看穿他的齐格弗里德一剑将他刺死(”号角的动机”/”尼伯龙根的动机”与”诅咒的动机”)。齐格弗里德疲倦的靠着树坐下,他感到十分孤独,他抬头问树上的小鸟在哪里他能找到一个朋友(变化过的”号角的动机”)。小鸟唱起关于沉睡在被烈火包围的岩石山上的布仑希尔德的故事(”小鸟的动机”),这打动了齐格弗里德,他请求小鸟带他去找布仑希尔德(”喜悦的动机”)。

第三幕

前奏曲,”自然的动机”与”女武神的动机”融合,”契约的动机”解释了布仑希尔德沉睡的惩罚,并隐含着”众神黄昏的动机”,背后伴着女武神在空中骑马的声音,”命运的动机”作为高潮结束前奏曲。

岩石山荒凉的山脚处。阴郁的黑夜,暴风雨肆虐。扮作流浪者的沃坦唤醒沉睡中的智慧女神埃尔达(”埃尔达的动机”),他询问众神的未来。智慧女神的周围缠绕着光的丝线,她睁开眼睛,只说齐格弗里德与布仑希尔德能够摆脱诅咒(”爱情的动机”),对于众神的命运却避不作答(”瓦哈拉的动机”)。失望的沃坦十分苦闷只得将埃尔达送回梦乡,他已厌倦了与命运抗争,他隐隐的感到有一种新的力量将改变现状,神的时代正在衰败。

小鸟引着齐格弗里德来到岩石山(”小鸟的动机”),沃坦执枪横加阻拦,急于见到布仑希尔德的齐格弗里德觉得讨厌,便挥剑去劈(”剑的动机”),没想到竟砍断了象征众神之王沃坦权利与力量的长枪,沃坦看着齐格弗里德满意的离去(”契约的动机”)。山顶上一圈火焰熊熊燃烧(”火焰的动机”/”洛戈的动机”),红色的火光照亮了黑夜,齐格弗里德吹响了他的号角,无畏的踏进烈火中(”齐格弗里德的动机”),火焰在他的面前消退,最后化为了云烟飘散。天空变得晴朗,齐格弗里德发现了在盾牌下沉睡的布仑希尔德(”女性的动机”/”安眠的动机”),他将盾牌搬开,用剑割开头盔(”剑的动机”),终于看见美丽的布仑希尔德(”福瑞雅的动机”/”弗里卡的动机”),这是他第一次看见女人,心里又惊又喜(”维尔塞的动机”/”喜悦的动机”),情不自禁的府身亲吻布仑希尔德。布仑希尔德醒来,唱起了赞美阳光的歌(”觉醒的动机”/”感谢的动机”/)。凝固的美丽慢慢生动起来,金色的头发在风中飞扬,眼神高贵,布仑希尔德问将她唤醒的英雄是谁(”齐格弗里德的动机”),齐格弗里德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命运的动机”)。两个人相互凝视,心里欢喜,说着甜蜜的话语(”热情的动机”),接着布仑希尔德讲起了往事,她是如何违抗沃坦来帮助齐格弗里德的父母(”维尔塞族的动机”/”申诉的动机”),以及齐格蒙德与齐格林德之间的爱情,还说了瓦哈拉天宫的情形(变化后的”瓦哈拉的动机”)。齐格弗里德的心已经陷入了爱情,可是这种陌生的感情令他不安(”为难的动机”),而布仑希尔德也在为被永远的驱逐出女武神行列的命运感到悲伤,但强烈的爱情驱散了他们心中的阴影(”纯洁的动机”),人性中美好的感情如一道暖流注入彼此的心中(”幸福的动机”),两个人立下了永远相爱的誓言(”爱情的动机”)。

———————————————————————-

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

序幕

前奏曲旋律缓慢的流转,出现”觉醒的动机”,”波浪的动机”以及”埃尔达的动机”。
布仑希尔德之岩,夜神秘的气息向无尽之处蔓延。三位灰发的命运女神(Norns,女高音/次女高音/女低音)一边编织金色的生命之线(”命运女神的动机”),一边说着过去的故事。讲到未来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女神预言道沃坦将用那支被齐格弗里德砍断的长枪刺死火神洛戈(”瓦哈拉的动机”),瓦哈拉将变成一片火海(”瓦哈拉的动机”),神界的末日来临(”命运的动机”)。这时,金线缠绕起来,为了理清线,三个人向不同的方向用力,命运之线突然断开(”众神黄昏的动机”)。惊恐的女神们拾起断线去找她们的母亲智慧女神埃尔达(”诅咒的动机”/”安息的动机”)。

齐格弗里德全副武装出现,布仑希尔德拉着她的骏马走在后面(”女武神之骑的动机”/”布仑希尔德的动机”/”英雄的动机”)。他们正在热烈的相爱,并订下了婚约,齐格弗里德将从巨人处得到的指环戴在布里希尔德的手上,布仑希尔德将自己还是女武神时候所骑的骏马格雷茵(Grane)送给他。齐格弗里德向她告别,他要去山下探险,布仑希尔德目送爱人远去(”爱的动机”),山下传来了齐格弗里德的号角声(”无畏的动机”)。

幕间曲,管弦乐描述出齐格弗里德在莱茵河上的航行(”英雄的动机”/”莱茵黄金的动机”)。

第一幕

莱茵河畔,季比宏人的城堡。城堡的主人龚特尔(Gunther,男中音)、他美丽的妹妹古特鲁妮(Gutrune,女高音)和他的异父兄弟哈根(Hagen,阿尔贝里希的长子,男高音)在谈话(”哈根的动机”/”季比宏的动机”)。哈根是个诡计多端的人,跟父亲阿尔贝里希学得了魔法,并且知道指环的故事。现在他正在讲沉睡在烈火中的布仑希尔德的故事,赞美她的容貌,说只有最勇敢的人才能够得到她,这激起了龚特尔对于布仑希尔德的兴趣。但是龚特尔为如何得到美人感到烦恼,狡猾的哈跟隐瞒了齐格弗里德与布仑希尔德已成婚的事实,安慰龚特尔说可以请齐格弗里德帮忙。接着他便谈起了齐格弗里德的英勇事迹,说他能够越过烈火带出布仑希尔德,一旁的古特鲁妮的心中对那未曾谋面的英雄生出了向往之情。哈根他交给古特鲁妮一剂忘情水要她给齐格弗里德吃(”迷药的动机”),这药水使齐格弗里德忘记布仑希尔德而热恋上古特鲁妮。

不久,齐格弗里德坐一条小船到来,哈根热情的欢迎他。看见齐格弗里德,古特鲁妮彻底的爱上了他,心中原本有的一点犹豫也消失殆尽,她立刻退下去准备将哈根给她的药水掺进招待客人的酒中。龚特尔赞美齐格弗里德的英姿,说愿意把家族交给他管理,齐格弗里德表示身边除了隐形头盔没有带什么贵重的东西来交换,尼伯龙根的宝藏还在巨人的山洞中,至于戒指他已送给一位女子。这时古特鲁妮捧着酒壶出现(”古特鲁妮的动机”),她倒了一杯酒献给齐格弗里德向他致意,齐格弗里德庄重接过酒杯,当他喝下这杯中之物,瞬间,他忘记了布仑希尔德,以及他们的爱。他抬眼,看到面前美丽的古特鲁妮,着魔般的爱上了她,他询问她的名字,并立刻向她求婚。龚特尔说起自己的心上人布仑希尔德,这个名字现在对于齐格弗里德来说毫无意义,当他听完龚特尔的烦恼,表示自己愿意冲进火中为龚特尔带回布仑希尔德,只要龚特尔肯将妹妹嫁给他。于是两个用刀划开手掌(”契约的动机”/”诅咒的动机”),将各自的血滴在酒中,立誓结为兄弟,并喝下了混着血的酒(”哈根的动机”)。接着,齐格弗里德与古特鲁妮告别,动身去为兄弟带回妻子。

岩石山上,布仑希尔德看着手上的指环思念起齐格弗里德(”齐格弗里德的动机”),甜蜜的回忆令她的唇边露出了笑容。这时一个女武神瓦尔特洛德(Waltraute,次女高音)出现(”不愉快的动机”),她请求布仑希尔德把指环归还给莱茵河的少女,以结束诅咒的命运。但布仑希尔德不愿意,因为指环象征着她与齐格弗里德的爱情,她不舍得(”爱情的动机”)。女武神离开后,天空昏暗起来,暴风雨降临。
远处传来了齐格弗里德的号角声,布仑希尔德高兴地准备去迎接,却见一个陌生的人跳进火焰中,那是戴着隐形头盔变作龚特尔的齐格弗里德(”隐形头盔的动机”/”季比宏的动机”)。布仑希尔德想借指环之力保护自己,但是齐格弗里德征服了她并抢走指环(”诅咒的动机”)。那一夜他们两人在山洞中度过,为了忠于兄弟,齐格弗里德将剑插在他与布仑希尔德的当中以示清白(”剑的动机”/”布仑希尔德的动机”)。

第二幕

前奏曲,”憎恨的动机”自始至终控制着旋律,呈现了复杂与不安的感情。
季比宏城堡的大厅。月光朦胧,哈根靠着一根石柱睡觉,他手中握着长矛,梦中他看见了自己的父亲阿尔贝里希,侏儒吩咐自己的儿子一定要从齐格弗里德手中夺得指环(”谋杀的动机”/”诅咒的动机”/”指环的动机”)。

天亮了,齐格弗里德归来,他对众人诉说自己的成功,并要哈根准备[[[婚礼]],于是哈根吹响号角召集臣民(”季比宏的动机”/”婚礼喧闹的动机”)。不久龚特尔带着脸色苍白的布仑希尔德出现,莱茵河两旁的人群热烈的欢迎他们,龚特尔宣布说自己与布仑希尔德、古特鲁妮与齐格弗里德将在今晚一同举行婚礼。听到齐格弗里德的名字,布仑希尔德惊讶的抬头,果然看见他就在不远处,布仑希尔德激动的盯着他看,不知所措的走向他,但又立刻恐惧的退回来,而旁边的龚特尔感到奇怪(”命运的动机”/”沉思的动机”)。忘记一切的齐格弗里德平静的问:布仑希尔德怎么了?布仑希尔德几乎要昏倒了,她绝望的想:齐格弗里德不认识我了。看她身体摇晃,齐格弗里德伸手扶她,这时布仑希尔德看见了他手上的戒指(”指环的动机”/”诅咒的动机”),她明白了那个从她手中夺走指环的人不是龚特尔,而是那个送同一个指环给她的人,她的丈夫(”憎恨的动机”)。但她不知道哈根的诡计,看到爱人要娶古特鲁妮令她嫉妒,她转头向龚特尔讨指环,见他茫然便嘲笑他受骗上当,并说出了自己与齐格弗里德的婚约(”申诉的动机”/”憎恨的动机”)。在场的众人惊讶的叫起来,齐格弗里德否认了布仑希尔德的话,为了证明他说的是实话,他指着哈根的枪发誓(”谋杀的动机”与”哈根的动机”),如果他说的是谎话,他必死于这枪头之下。布仑希尔德气得脸色青白,大步走到人圈中来,把齐格弗里德抓住枪头的手推开,用自己的手握住枪头。”令名的守护者,神所用的武器啊,”她高声喊道,”我要谨以钢铁的尖头致齐格弗里德于毁灭,我必祝福你那致他于毁灭的尖头,因为他背弃了所有他的誓约,他以证明他是一个背信的人了。”

当人们散去,龚特尔,布仑希尔德与哈根三个人留在大厅中,他们各怀心事(”怀疑的动机”/”憎恨的动机”/”谋杀的动机”)。哈根一边对布仑希尔德表示同情,一边激尊严受损的龚特尔去杀齐格弗里德,但他顾虑到妹妹,布仑希尔德便责怪他懦弱。哈根向布仑希尔德打听齐格弗里德的弱点,布仑希尔德说在他的背后有一块致命的要害。于是哈根提议明天一起狩猎,当齐格弗里德冲在前面的时候,就用枪刺他的背,并对外人宣布是被野猪咬死了。另外两个人同意。这时,齐格弗里德与古特鲁妮头戴花冠,携手出现在门口。盛大的婚礼开始(”婚礼喧闹的动机”),看着自己亲手指导的好戏上演哈根邪恶的笑着。

第三幕

前奏曲延续了上一幕的婚礼动机,并用”号角的动机”引出本幕。

莱茵河畔的森林。狩猎中,齐格弗里德跑得太快,现在正在岸边等待其他人。莱茵水仙游到他面前,求他归还指环,并说指环会带来死亡,不知恐惧为何物的齐格弗里德没有理她们,被拒绝的少女们消失在水中。号角声带来了龚特尔与哈根,他们的侍从摆出酒席,哈根递给齐格弗里德一杯酒,并要他讲一些自己有趣的经历。齐格弗里德于喝了一口酒开始讲,但哈根在那酒中加了令人恢复记忆的药汁,一边讲他一边回忆起布仑希尔德,于是脱口而出说自己是布仑希尔德的丈夫,龚特尔听得震惊。两只乌鸦从他们的头上飞过,哈根问他是否能听懂乌鸦的语言,齐格弗里德转头去看乌鸦(”诅咒的动机”),哈根乘机把他的枪尖向着齐格弗里德的背上刺去(”死的动机”)。齐格弗里德用他最后的全副力量把他的巨盾举起,正要向哈根抛去时,他已力竭,盾落下来,他倒在盾上(”命运的动机”)。众人惊恐的叫起来,哈根面无表情的离开,齐格弗里德用最后一丝力气呼唤布仑希尔德的名字(”爱情的动机”),他看到布仑希尔德在向他招手(”命运的动机”)。众人悲哀地、木然地围绕齐格弗里德的尸体站立着。天已黑了,月亮在这场面上放射着青白凄凉的光。听从龚特尔的默默的吩咐,侍从们把齐格弗里德的尸体抬起,走成一行庄严的行列,抬过了山坡(”齐格弗里德的送葬进行曲”)。

季比宏城堡大堂。古特鲁妮深夜谛听,盼望听见一些表示狩猎归来的声音。哈根狠毒地报告古特鲁妮说齐格弗里德已经死了。她听了之后,伤心得几乎要发疯了,她对龚特尔大加责骂。龚特尔指此事为哈根所为,哈根却毫不在意,并且向龚特尔要求齐格弗里德的指环。龚特尔不答应,哈根立刻拔剑相向,交锋没有多久他就把龚特尔杀死了。他刚刚要从齐格弗里德的手指上取下那指环的时候,那死者的手忽然做出威吓的样子举了起来,众人--连哈根也在内--都被吓倒了。布仑希尔德神情庄肃地从后面走了上来。当她在莱茵河畔眺望的时候,她从莱茵水仙的口里得知哈根的毒计,才明白自己和齐格弗里德都成了牺牲者;她的神态因带着悲壮的气魄而愈显得高贵。在她心目中,古特鲁妮的悲哀不过是幼儿的啼哭而已。当古特鲁妮发觉迷药使齐格弗里德忘却的是布仑希尔德时,她神魂迷乱,倒在龚特尔的身上。哈根倚枪而立,沉湎在毒辣的遐想里。布仑希尔德庄严地转身向着众男女们,吩咐他们堆起火葬的柴堆来。管弦乐发出魔焰的力量的颤动的和声,女武神之骑的动机在其中掠过。那时布仑希尔德的容貌因爱之动机而显出特异的表情,她注视着那死去的英雄。在爱的谈话的动机中,回想起以往的柔情。她的目光从死者的身上移到天上,在瓦尔哈拉与布仑希尔德的申诉两个动机的乐声中她痛骂神界的不公。诅咒的动机以后,在布仑希尔德说出:”安息吧,你!安息吧,你!啊,神啊!”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到瓦尔哈拉的动机与神界的危机的动机美丽地结合在一起。瓦尔哈拉天宫将归没落了,以人类的爱替代了贪婪的时代即将开端了。只有到了那时,沃旦的危机才告结束。造成这种剧烈的变化的是布仑希尔德将以自身的牺牲赎清从莱茵女仙手中攫取莱茵黄金以来神所犯的一切罪过。布仑希尔德在悠美的流动的莱茵河水的音乐中,说出她是如何从莱茵女仙那里得知哈根的毒计的。她把那指环戴在手指上,然后转身向搁置着齐格弗里德的遗体的柴堆。她从人群中一人的手中夺取了一枝巨大的火把,抛在柴堆上,柴堆立刻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她殉身的时机越来越迫近了,“赎罪的动机”越来越显著起来。布仑希尔德骑上了她那匹神驹(格雷茵)。当那雷电交加的时候,它常驮着她在云间飞驰而过。那马一跃就把她带进灼灼的柴堆中去。莱茵的河水泛滥着,顺着水流,莱茵女仙游到了火堆的旁边,她们从布仑希尔德的指间把指环取去。哈根看见全盘计划的目的物被她们得去了,立刻跳进水中追踪在她们后面。其中有两个女仙用手臂绕住他的颈子,把他拖进了洪流,另外一个女仙得意洋洋举起了那指环。天上照耀着一片浓重的红光,诸神的黄昏到了。神权时代已经到了末日,瓦尔哈拉天宫在烈火中燃烧。代表它的那庄严堂皇的动机再度响出,但好像是些颓垣残壁一样,在“舍身赎罪的动机”面前崩溃了。“齐格弗里德的动机”在管弦乐中发出了巨响,随后“舍身赎罪的动机”再度发现,鄙陋的神国灭亡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的爱高于一切的时代,因布仑希尔德的舍身而现出了曙光。

=====

七格半醉中谈指环,云里雾里的。我把维基百科的指环条转到这里来
,让大家对这部亦神亦鬼的歌剧有个大概的了解。。。

德国的那部著名史诗叫《尼伯龙根之歌》,讲北欧英雄的间故事,辞
章优美,没有装神弄鬼的东西。

理查.斯特劳斯

理查.斯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理查·斯特劳斯(1864-1949)从『唐璜』举行初演的1888年到『玫瑰骑士』上演的1911年, 欧洲音乐家中为人谈论最多的, 恐非理查·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莫属了。人们认为他的交响诗是惊世骇俗的现代主义之绝响,而他1905年的『莎乐美』及1909年的『意勒克特娜』也激起了公愤与诽谤。理查.史特劳斯的新音乐之不见容于保守派人士本非意外。

这位驰名于当世的理查·斯特劳斯非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同时也是世界上伟大的指挥家之一。其新作往往比旧作引发更大激荡。继『唐璜』之后, 他做了更著重细节的说故事音诗, 戏剧效果愈益突显增强, 管弦乐团的规模也日复一日扩展。他非但撷选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乐团, 自认是乐团无上的君长, 而且他的音乐总是嘈杂聒噪, 充满了不和谐音。他藉音乐讲述故事, 听众可以从中听到咩咩的绵羊叫声, 也可以听到飕飕的风声。他无疑是不道德的。

理查·斯特劳斯在『玫瑰骑士』以前的作品, 都营造了兴奋刺激的气氛。『玫瑰骑士』一出, 即发生了某些转变。有些论者认为,理查·史特劳斯继『玫瑰骑士』之后的作品出现了退步的迹象: 反反覆覆, 只不过把他多年经验累积的技术, 一仍旧贯的全部表露出来而已。反之, 也有人坚认此时的理查.史特劳斯已然蜕掉交响诗浮滥的煽情主义, 开始制造一长串新歌剧, 一步步达到晚年睿智、机巧、圆熟又深奥的佳作。

理查·斯特劳斯日后指出, 『莎乐美』(1905)与『意勒克特娜』(1908)完成后他已走到尽头, 下一步即是美感的万劫不复, 所以他必须立刻抽身而退: 「在我毕生的作品中, 这两出特别与众不同。在我撰写它们的同时, 已经把和声、心理上的复调音乐 (指意勒克特娜的母亲克莱婷所作的梦) 与现代观众的感受力, 都试验到了极限。」爱乐大众对理查.史特劳斯继『玫瑰骑士』之后作品的一般看法–也是乐坛大多数人的反应–都趋向于接受纽曼之先为「天才」, 后为「才气」的评价。在此之前理查·史特劳斯一直是□动人心的高手, 他在一出歌剧后必定再推出一出更溢出常轨的歌剧, 不断翻新不断哗众取宠。一旦他不能在大胆煽情上超越先前的作品, 大众的反应就会一落千丈, 理查.史特劳斯歌剧的首演也就不再持续成为国际间瞩目的焦点。

他的妻子是他创制一连串动听歌曲的最大原动力。他对宝玲的情爱表现在这些歌曲上, 由她演唱, 史特劳斯则坐在钢琴前面伴奏。这些歌曲之一也就是1886年的『月夜情歌』 至今仍然享誉不衰。理查.史特劳斯终其一生始终未曾搁置创作歌曲, 世上如果少了像『歇息吧!!我的灵魂』、『赛西利亚』、『秘密的邀请』、『清晨』、『美丽的境界』 『向晚之梦』等这些优美的歌曲, 必定会失色不少。对许多人来说, 其中最优美四首歌就是他在1948年创作的声乐与乐团珠联璧合的『最后四首歌』。

理查·斯特劳斯音乐生涯的第一个进境发生于1889年, 起因是音诗『唐璜』。值此之际欧洲作曲家对交响诗形式都跃跃欲试。交响诗在浪漫时代末期受人看重的程度, 不亚于大协奏曲之于巴洛克时代。前卫派人士普遍不喜欢交响曲形式, 许多人认为, 贝多芬已经抢先一步把他们要说的话说尽了, 交响曲的生命到此为止。另辟蹊径之道是扩制李斯特式交响诗, 而理查.史特劳斯恰好是这个时代所亟需的英雄。紧接著『唐璜』而来的一连串交响诗, 引得全欧爱乐者竖耳聆听:『死与变容』(1890)、『狄尔愉快的恶作剧』(1895)、『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96)、『唐吉诃德』(1898)、『英雄的生涯』(1899)、『家庭交响曲』(1904)。1905年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最晚推出, 却尝到了败绩。这几阙交响诗在规模上有越来越壮观、□动的趋势。不过也许它们的音乐价值恰好与规模及创制日期先后成反比。如果我们谘询音乐家们的看法, 说不定会发现, 理查·史特劳斯最早的五阙作品, 竟得到最高的评价

基本上这些乐曲都是衍生自李斯特, 所不同的是, 李斯特的交响诗大多是非常概括性的标题, 理查·史特劳斯却创制不折不扣的叙述性音乐, 交响诗中细节的描述越来越多。他强调, 标题不只是精确的生活事实之理性描述, 因为这正与音乐的本质背道而驰。音乐必须藉一种断然的形式加以保存。当理查·史特劳斯在创制一连串的交响诗时, 从未觉得有依赖古典形式的必要。他素来主张「新思想必须寻觅新型式以资表达」。大致而言, 他的形式结构还算是相当成功。姑且不论其音乐素材的潜在价值如何, 理查·史特劳斯只要开始著手, 必定会全力以赴地寻求能够配合得宜的自由形式–姑且不论是经过整修的奏鸣曲形式、变奏曲形式或回旋曲。他的技巧真可说是纯熟灵巧, 也是音乐史上最具才思的谱配管弦乐圣手。虽然他的乐谱在同时代人士眼中「现代」风味十足, 不过其所代表的却是一种垂老时代的尾声, 而非另一个崭新时代的肇始。自理查·史特劳斯以后, 就很少作曲家再涉足于音诗, 到了二十世纪的今天, 音诗更是绝迹了。被当时作曲家视为折衷方式的交响诗, 于今看来和大协奏曲一样, 都是老掉牙的东西–甚至有更颓圮嫌疑, 因为大协奏曲至少在1920年到1935年间, 享受了一段突萌新芽的喜悦, 而交响诗却是复兴无日了。

在谱制交响诗的同时, 理查·斯特劳斯也创作了一部带有华格纳风, 名为『甘特朗』的歌剧。但自1905年的『莎乐美』一出, 出自理查·史特劳斯之手的歌剧, 才能像他的交响诗一样触动人心。『莎乐美』的主题大纲和它的剧乐一样出名。人人急著一睹莎乐美要如何向已被割离尸身的约拿丹人头示爱, 也目不转睛地观赏她如何把七层面纱一层层揭除。这出歌剧与1908年推出的『意勒克特娜』都是理查·史特劳斯超越自我的新方向, 企图跨越后期浪漫主义的堡垒, 重新寻觅和声、新颖有力的旋律, 以及可能引导他从事更多冒险犯难的急进风格。这两出歌剧非但在当时惊世骇俗, 甚至到了今天也会为人们带来震撼。然而外界所给予它们的反应, 让理查.史特劳斯不禁畏缩不前,不再试用参差的和声与心理的描绘。就是这两种特质的推波助澜, 才使得『莎乐美』 与『意勒克特娜』成为本世纪最震撼人心的两大歌剧。

『意勒克特娜』的搬演撮和理查·斯特劳斯与雨果·范·霍夫曼斯达尔这对工作夥伴。两人的合作25年如一日, 陆续推出『玫瑰骑士』(1911)、初版的『纳克索斯岛的雅丽安妮德』(1912)、『没有影子的女人』(1919)、『埃及的海伦娜』(1928)、『阿拉贝拉』(1933)。霍夫曼斯达尔对理查·史特劳斯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 一直是个疑窦。霍夫曼斯达尔后来把这位作曲家的风格引导向另一种充塞著象徵主义的文人歌剧。而理查.史特劳斯发乎本性的音乐倾向是外向、猛烈、震撼、煽情, 但是他一旦被霍夫曼斯达尔牵著鼻子走, 就误入一片对他夸张的方式并不尽恰切的寓言与象徵之灰色地带。故而他们合作之歌剧中, 唯有『玫瑰骑士』和『意勒克特娜』能享有声誉。

两人最成功的作品首推『玫瑰骑士』, 这一点毫无疑问。剧作家认为『玫瑰骑士』「悖离华格纳令人难以忍受的肉欲嘶叫」。反华格纳主义于是渗透进入『玫瑰骑士』之中, 尽管其中仍不乏华格纳风的残馀, 但却是经过不同审美法则表现出来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剧本带著浓郁的德意志风味, 『玫瑰骑士』却拥有华格纳永远也无法达到的锤炼手法, 在两性关系的描绘上尤其如此。『玫瑰骑士』没有心理学家容格所谓的原始基型, 而只有人世间的点滴琐事, 它不用冗长的叙事体, 而以维也纳的华尔滋代替。

『玫瑰骑士』后的理查·斯特劳斯开始被人视为不合时宜的人物。此时的欧洲已经另辟蹊径了, 然而理查·史特劳斯却仍然固守自己的窠臼。在某方面而言, 这是每位作曲家无可避免的遭遇, 因为「乐如其人」; 不同的是, 贝多芬、莫札特或萧邦都会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和心胸, 愈求专精深刻, 希望能言之有物、另创新意。但理查·史特劳斯一连串歌剧中, 却看不到如此的自我成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他为小型管弦乐团创制了一连串的沈思之作–双簧管协奏曲(1946)、第二号法国号协奏曲(1942), 为23把独奏弦乐器的『转变』(1945), 另外还有『最后四首歌』。观众对这些作品有褒有贬, 有些人听出了作曲家最后的特质– 对浪漫主义的临别一瞥, 以及这位作曲宗师在臻至圆熟之后所作的冥想。其他人却嗤之以鼻, 认为这些乐曲不过是以优异的伎俩重复旧有的窠臼, 本身全无新意可言。

无论如何, 可以确定的是理查·史特劳斯对新乐派的作曲家毫无影响, 甚至有大部分人厌恶与鄙夷他的作品。在新一辈人士眼中, 他的交响诗俚俗, 管弦乐配曲太嚣张, 一望即知劣作; 而他的大部分歌剧也令人望而生厌, 浓重一再反覆, 充塞著虚伪的象徵主义与佯装的哲学。理查.史特劳斯的悲剧, 也是一位把效果置诸于实质之上的音乐才子之悲剧。

=====

Here is the list of operas he had:

Operas: Title (date and place of 1th performance)

Guntram
op. 25 (10.5.1894 Weimar Hoftheater)

Feuersnot
op. 50 (21.11.1901 Dresden Hofoper)

Salome
op. 54 (9.12.1905 Dresden Hofoper)

Elektra
op. 58 (25.1.1909 Dresden Hofoper)

Der Rosenkavalier
op. 59 (26.1.1911 Dresden Hofoper)

Ariadne auf Naxos
op. 60 (25.1.1912 Stuttgart Hoftheater)

Die Frau ohne Schatten
op. 65 (10.10.1919 Vienna State Opera)

Intermezzo
op. 72 (4.11.1924 Dresden State Opera)

Die Aegyptische Helena
op. 75 (6.6.1928 Dresden State Opera)

Arabella
op. 79 (1.7.1933 Dresden State Opera)

Die Schweigsame Frau
op. 80 (24.6.1935 Dresden State Opera)

Friedenstag
op. 81 (24.7.1938 Munich State Opera)

Daphne
op. 82 (15.10.1938 Dresden State Opera)

Die Liebe der Danae
op. 83 (1940; 14.8.1952 Salzburg Festspielhaus)

Capriccio
op. 85 (28.10.1942 Munich State Opera)

遇罗克的几首小诗

无题

物去人飞陋室留,
斯人知唱不知愁。
愿问斯人今何去?
远到天边撼地球。

游仙  咏香山鬼见愁

巨石抖,
欲把乾坤搂,
千古奇峰人共有,
豪杰甚或阿斗。

山上绿紫橙黄,
山下渺渺茫茫,
来路崎岖征路长,
那堪回首眺望。

无题

千倾雪原泛夜光,
诗情人意两茫茫。
前村无路凭君踏,
路亦迢迢夜亦长。

赠友人

攻读健泳手足情,
遗业艰难赖众英。
清明未必牲壮鬼,
乾坤特重我头轻。

=====

自立能否解解这“乾坤特重我头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全世界都一样(南方周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全世界都一样

南方周末   2005-10-20 16:41:59

博尔赫斯说的话是垃圾。———斯图尔·阿兰  娄林伟/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全世界都一样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秘书长斯图尔·阿兰专访
      
  □本报记者 夏榆 实习生 纪冰冰
  
  10月17日,在瑞典驻华大使馆的协助下,本报记者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秘书长、评委斯图尔·阿兰和惟一精通汉语的评委马悦然进行了全国惟一的专访。“沈从文活到1988年10月就肯定能得奖”,“在文学奖的整个赛场上,如果有人出政治牌,他就出局,没有任何黄牌警告”……详细讲解诺贝尔文学奖的游戏规则的同时,针对长期以来中国作家的“诺贝尔情结”,两位评委也有话说。
  
  斯图尔·阿兰满头银发,连眼睫毛也是银色的。他走路很缓慢,从瑞典驻华大使馆一楼到二楼,距离不到20米,他足足走了5分钟,他的语速也很缓慢,但一开口,就显露出一个老人的威仪。
  作为瑞典学院院士、前任秘书长、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斯图尔·阿兰在过去一直承担着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发言人的责任,他也是致力于维护诺贝尔权威性及公信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者。他写作的关于诺贝尔文学奖内幕的书《诺贝尔文学奖》被翻译成英文出版,这本书和前任诺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的《诺贝尔文学奖内幕》成为姊妹篇。
  10月17日,本报记者跟斯图尔·阿兰进行了一次关于诺贝尔文学奖内部实况的对话。关于诺贝尔中选或落选的指导原则,关于院士的辞职风波,关于评委的保密能力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被世人非议的政治倾向,斯图尔·阿兰一一作解。
  
  很多人不相信我们能独立
  记者:10月6日,应该是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公布的日子,为什么时隔一个星期之后才宣布结果?推迟公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否因为存在大量的争议?
  斯图尔·阿兰:如果有原因的话,就没有所谓“原因”和“真正原因”的区别。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事实上根本没有推迟公布,根据我们的原则,每年10月中旬是公布结果的日子。我需要补充一点,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有什么问题,诺贝尔奖有5个奖项,其他奖项———物理、化学、和平、医学———的评奖委员会,今年决定提前颁布,而文学奖评委会没有做这个决定。所以,在10月10日到20日之间能够公布奖项都是正常的,并没有什么问题。
  记者:我很想知道诺贝尔文学奖中选或落选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斯图尔·阿兰:本周四我在北京大学作的讲座将要谈到这个问题,我将花一个小时介绍诺奖评奖的过程。
  记者:现在我们可以花几分钟的时间讲讲其中最重要的那个原则吗?
  斯图尔·阿兰: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某位作家能够获奖,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这也是惟一重要的原因,和其他的别的东西都没有关系。什么能保证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文学奖的评奖机构是瑞典学院,它是完全独立的,独立于其他任何组织,独立于议会、政府、公司、教会等各种机构,我们是一个15人组成的小小的小组,经济完全独立,自己选举自己的成员,不需要任何人来任命,所有这些要件保证我们能够真正地独立。如果瑞典首相接到一个电话,请他为某个人说情,他是不会给我们打这个电话的,因为他非常清楚我们的工作程序。
  记者:诺贝尔奖的独立性是著名的,可能很少有人不相信它的独立性。
  斯图尔·阿兰:真的吗?可我不这么认为,我不认为全世界都认同诺贝尔的独立性。我已经被选为学院成员13年,我同时还是执行主任,在这13年当中,我被邀请到很多国家去过,也向他们宣传诺贝尔文学奖的情况。每次,当我告诉他们,我们的委员会是独立自主的时候,他们就会笑,嘴巴就翘上去了(做了一个嘴巴上翘的鬼脸),他们不相信我们是独立的。为什么?因为法国、匈牙利、西班牙等等的文学委员会都不是独立的,都要依靠政府,他们不相信在瑞典有这样一个独立的委员会的存在。
  记者:诺奖的评审过程的保密工作被外界关注。每次在颁奖之前,全世界的媒体都在预测结果,但是预测总是落空。
  斯图尔·阿兰:(笑)这很有意思。我们有非常严格的双重的保密原则。从1786年开始,所有瑞典学院的成员都要对学院发生的每一件事保密;同时根据基金会的规定,作为基本原则,任何一件和诺贝尔奖有关的事情都要保密50年。每个人都要遵守这两项原则,因此可以保证不会泄露跟评奖有关的任何消息。你可以想象,如果某位获奖人的名字要是被出版商提前知道了后果会是什么样子。
  
  他们为何不当评委?
  记者: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克努茨·安德隆教授宣布退出瑞典文学院,原因是他对去年的文学奖授予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有异议,你怎么看安德隆教授的退出?
  斯图尔·阿兰:很简单。他假装是在今年离开学院,其实他不是今年才想离开的,他不参加学院的工作已经有10年之久了。我们的委员会有一系列作品,有10本书,他写了其中一本。每个成员都和出版商有合约,我们所有成员的书都由这个出版商出,他不喜欢这个出版商,希望是另一个出版商出,这里面有个协调问题,所以今年他找了个理由离开了学院。可以说他不是辞职了,而是离开了他的工作。
  记者:安德隆教授的退出会对评委会的工作造成压力吗?瑞典学院原来有18位院士,有3名院士因1989年印裔英国作家拉什迪的《撒旦诗篇》激起的风波辞职,今年又多了一位退出者。减少到14名成员的评委会怎样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
  斯图尔·阿兰:我感到遗憾的是,几乎所有记者都对成员离开的事件发生兴趣,而很少关注学院的工作结果。而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文学奖设立100多年来,我们有个规定就是投票必须有至少12人参加,每位获奖者必须有超过半数以上的人支持,这是我们的原则。我们还有14人呢!所以我们的工作没有任何问题。再补充一点,我们文学院非常支持印度的拉什迪。关于他获奖的问题,当年有一些组织写信或者活动,希望通过政府给我们施加压力,但是瑞典文学院从来不接受来自政府的压力。为了表明这点,当时政府转交我们的信件我们没有任何签字,也没有任何理会,关于这件事,我们瑞典学院出了一份自己的新闻通稿,明确表示我们支持拉什迪。我们的评委每周开一次会,这周发生的事情下周我们就马上回应了。
  这件事情发生两年后,我们邀请拉什迪作为尊贵的客人来瑞典学院做客,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友好的谈话,他非常热情并且正式地向我们表示感谢,感谢我们对他和自由世界的支持。
  很有意思的是,那3位评委为何就在拉什迪事件后离开?跟刚才原因一样,他们并非因为这个事件本身离开的。其实是在那之前两年,1987年,学院内曾经发生特别大的分歧和特别激烈的争论,但我今天无法告诉你我们为什么争,争论的都是一些小事,但争论是非常大的。他们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表示了他们的意图,但是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可以让世人比较清楚地了解,这和安德隆教授是一样的,他等到结果公布两天前离开了。

哈罗德·品特在三天之内过完75岁生日、摔伤缝了9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用政治牌就会出局
  记者:除了关注评委退出事件,其实记者们更关注诺贝尔奖的公信度。我们知道评委是投票表决,可是人们还是发现一个地区平衡的问题。博尔赫斯就曾说过,“诺贝尔奖就是一个地区性的政治平衡的产物”。您的看法呢?
  斯图尔·阿兰:这是垃圾,很明显是错误的。你看足球吗?足球比赛中,红牌之前有黄牌警告。在文学奖的整个赛场上,如果有人出政治牌的话,那他就会出局,没有任何黄牌警告。这么多年来,谁能谁不能获奖,最重要的依据是纯文学的因素。每个人对最终获奖结果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有的会认为和政治有关,但这不是我们的初衷。如果我们允许有政治因素掺杂进去的话,我可以告诉你,那就是我们诺贝尔文学奖的末日了。
  记者: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曾经留下一些明显的遗憾。评委会如何克服审美评价原则带来的偏差?
  斯图尔·阿兰:我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全世界都一样。评奖委员会的发展经过了100多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比较完善,而评奖程序构建的基础是每个成员的大量阅读,这是我们的重要工作。我们每天要读很多作家的很多作品,读一遍不够,还要再读,然后是讨论,全部成员一起来讨论。诺贝尔文学奖只是我们委员会每年颁布的50个奖中的一个,还有其他好多文学奖项———瑞典文学奖、瑞典芬兰文学奖、戏剧奖……
  首先,我们所有成员都要大量阅读作家的作品;第二,我们要读与作家有关的其他作品,比如他们的传记采访等,即不仅看这些作家的书,还要看对他们的评价;第三,涉及到语言的问题,如果需要,我们还会特别邀请相关专家来帮助我们解决语言上的问题。所有这些一起,构成了文学奖评奖程序的基础,我们认为这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必须承认,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而这是具有最终决定性的。文学不像自然科学那么客观,肯定会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在里面,但是我们通过上述措施,已经尽量把主观的因素降到最低了。
  我们谈了很久,迄今为止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你没有问,谁有权提名?
  记者:谁有权提名?
  斯图尔·阿兰:有4种人可以有提名的权利,第一是瑞典学院成员,第二是全世界大学里的文学或语言学教授,第三是以前的获奖者,第四是各国作家协会的主席。每年我们收到很多提名,工作量很大,接到很多的提名名单,如果把重复的去掉,每年大约有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作家被提名。
  记者:谢谢你解释这个问题,让我们清楚了诺奖更多真实的情况。
  斯图尔·阿兰:我很感谢你,如果你能把诺贝尔奖的真实情况告诉中国读者,我会很高兴。
  记者:我最后一个问题是,在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历史上,中国本土作家是缺席的,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语言障碍还是表达的难度?
  斯图尔·阿兰:我无法为100年前评委们的选择作出解释,但我可以为这50年来的事情做一些解释。每届文学奖都很少有中国作家被提名。最后的获奖者是建立在世界范围的提名基础上的,基数小则机会就会少。为何如此?我觉得我们无法解释,应该你们来解决你们自己的问题。
  20年前有一位中国作家非常有可能获奖,但是很遗憾他去世了。5年前,高行健获奖了。有人说他不是中国的,他是在法国获奖的,我要说的是,瑞典学院对他住在哪个国家不感兴趣。我们看的是作家,我们不看国家只看作家。比如库切,他在南非、澳大利亚、美国都生活过,现在也不在南非。有的获奖者甚至根本就没有国籍。
  (本采访由瑞典驻华大使馆潘蟩女士担任翻译,谨致谢意)
  
  贴身文学诺贝【25-28版】  
  本专题编辑 风端 孟汤 实习生 肖昕

  2004年6月29日,品特夫妇出席《华氏911》伦敦慈善首映本报
  资料图片

=====

这一期周末没什么东西,转一篇。

慢船下蒲甘(fuge)

慢船下蒲甘

fuge @ 2005-10-06 18:45

  我从曼德勒的“内河航运办事处”得知,明天去蒲甘的船,没有快船,只有慢船。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满脸抱歉:“星期四,星期四有快船。”

  我说那就坐慢船好了。对方说:“明天早上五点直接到江边码头,五点半开船。”

  守在办事处门外的人力车夫见我出来,便对我说:“您坐慢船去蒲甘对吧?明早四点半我准时在您旅馆门前等候。请问您住哪家旅馆?”他不仅猜到我打算乘明天早上的慢船,而且已经替我预先算好了从旅馆出发的时间。他希望现在就跟我成交,明早四点半搭他的三轮车去码头。“要价不多,”他不好意思地说,两千缅币就足够,说好了,四点半他准时出现在旅馆门口,最重要的是,不要转而接受其他三轮车夫的服务。

  但这个人没有按时出现。我等到四点四十,只好放弃,另外拦了一部三轮车。天还是黑的,竟已有不少车夫在街上兜圈子找生意了。这一位约摸四十岁,英语说得不差,很健谈。我说去jetty,他应声:jetty!jetty!一边奋力踩车,一边回过头来问我国籍、年龄、职业、收入、婚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说他的名字叫Prince。我没听清,他就又大声说了两遍:Prince!Prince!

  黎明前是曼德勒一天中供电最充足的时候,四下安静,不再听到柴油发电机的呜呜声。每晚七八点用电紧张的高峰期,那些备用发电机的嗡鸣是这个城市特有的一种市声。

  早起的茶馆店家已在忙碌,白炽灯下白亮的面团正被用力揉搓、摔打,茶炊冒出白蒸汽。三轮车经过沉睡的街区,透过人家的铁栅看见日光灯下横躺在木板上的身体,安睡在灯光下,任电流白白地浪费。在这个处处节俭的城市,这是少有的奢侈了,却无人享用。我知道人们并非有意浪费。他们入睡的时候供电尚未恢复,在沉沉睡梦里,电不知不觉地回来了。

  路过市场时出了点事。“王子”在不准拐弯的地方拐了个弯,马上有警察追上来拉住车头,二话不说,扒下“王子”的车牌。“王子”耸耸肩,一副大无畏的样子:“两块车牌,前天拿走一块,现在又拿走一块!什么世道!”

  临近江边是一片穆斯林街区。早祷已过,清真寺里人影憧憧,来来去去的光脚板,忙碌但没有声响。

  经过一座佛寺,笑面佛端坐在日光灯下,衣袍上满是暗金碎片,荧光闪动。

  天忽然就亮了。船已等在码头边,两层甲板上睡满了人。我付过车钱,在岸边露天茶铺吃了一壶茶、两根油条,买票上船。

  我被带到上层甲板左舷的指定位置。所有外国人都集中在那一带,与缅甸人隔开。缅人横七竖八躺坐在地上,外国人每人发给一张粉红色的塑料靠背椅,像某种特权,却是拘束得很。

  六点不到,船开了。二十分钟后经过实皆,岸边古塔俨然。倦意终于袭来,我移开塑料椅,展开沙滩浴巾在甲板上躺下,取出眼罩耳塞,如临大敌般开始睡觉。

  我被雨水浇醒时,左舷的人们正忙不迭地撤往右舷。江面密布雨点,雨水从左边斜射过来,大家避之不及。斜风骤雨里,江上有一条尖头小船急速上行,船头立着两个健硕男子,赤裸上身,下穿笼基(筒裙),一左一右动作协调地划着长篙,轮番刺入水底探测航道。船尾另有一人掌舵。眼前这伊洛瓦底江令我想起三年前的湄公河航程来。也是顺流而下,也曾看见这样仪式般地探测航道的船只。只是我看见的湄公河宽度不及伊洛瓦底,江岸也没有缅甸平原这般辽阔。

  船到一处村庄,上来一群卖水、卖芒果的女摊贩,嘴里说着“Scusa, scusa”(注:意大利语,借光、劳驾),可见此地多见意大利团队游客。出于避洪的考虑,江村一般设在距岸较远的地方,进村道路从码头迤逦延伸到陆地深处。江船离埠后,那些女人头顶竹筐肩扛米袋走回村子,长长一路都是她们的背影。

  这趟慢船也有一班团队游客,六个叽叽喳喳的西班牙人,带一名翻译。他们一刻不停地说笑忙碌,不论是断崖上吃草的黄羊还是江边洗澡的孩子,都能引得他们啧啧赞叹,无景可看时这些人就端着相机到两层甲板上拍照,互相拍,也拍船上的缅甸人。拍完,又从背包里掏出糖果、圆珠笔分给缅甸小孩,再拍下他们争抢礼物的画面。

  翻译是个矮个子白白净净的缅甸人,二十出头的样子,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午饭时间,他从一只大旅行袋里取出一个个饭盒发给西班牙游客,盒饭有十几份,多余的几份他送给了上层甲板的两位和尚和几个外国散客,包括我。“日本人?”他笑眯眯地问我。说的是英语。

  他对我别有一种亲切的态度,大概因为我是外国游客中唯一的亚洲人。我说我是中国人。他惊喜地接口说他的祖辈来自福建,他还会讲几句福建话,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呷饱未?呷饱了。”

  我翻译成英语告诉他那是闽南话:吃饱了没有?吃饱了。他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饭盒里有炸鸡腿、煎鱼块和一根香蕉,还有一个三明治,中间竟然夹着一片奶酪。奶酪在这个贫穷的热带国家想必是奢侈品了。

  我们边“呷”边聊。翻译说他很羡慕我可以到国境外旅游。他会说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但从来没有机会去说这些语言的国家看一看,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

  他眯起眼眺望空阔的江景,然后收回目光,低声告诉我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些外国人什么也不懂,”他说,“他们以为佛教就是喇嘛教。”

  和以往在泰、老、柬一样,我又一次体会到上座部佛教徒温和隐忍的性情,和他们内心深处的骄傲。我们中国人惯常把他们的教派称做“小乘佛教”,实在是一种蔑称。时常得提醒自己,不可在谈话中让Hinayana这个词脱口而出,而要代之以Theravada。

  船到木各具(Pakokku),一群光屁股小孩在瓢泼大雨中嬉水,一筐筐蒙着帆布的货物从船上卸下,不知何物。

  我被上船卖织巾的女人盯上了:“五千一条!只要五千!”她缠住我不放:“要不这样吧,你身上穿的汗衫送给我,织巾只卖你两千。”这个木各具的村妇,英语表达竟然十分清楚流利。我开玩笑说:“T恤脱下来给你,那我穿什么呀!”

  码头上站着一些搬运工,清一色的光脊梁,黝黑皮肤上淌着一道道水,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卸完了货,他们低头拧着湿透了的笼基,有的挽起笼基,折成短裤的样子。

  在这个地方,伊洛瓦底江中下游人民的生活用度,很大程度上依靠着上游的供应,各种工具、用品都是来自曼德勒,来自更远的云南,而下游出产的似乎只是芒果、织巾之类,代表着这个国家如同江水一样悠长的,农耕岁月。

  过去的一千多年里,缅人溯着伊洛瓦底江把国都逐步往上游搬,从卑谬到蒲甘再到曼德勒附近的实皆、敏贡、阿瓦。到现在,这些城市全部成了废都。

  我终于用五千缅币买下木各具女人的两条织巾,一条橙黄,一条暗紫。

  突然雨停了。戏水的孩子们没了兴致,扑通跳进江里安静地浮着。木各具女人告诉我,坐快船可以直达蒲甘古城,慢船仅到距离蒲甘五公里的良乌(Nyaung U)为止,客船当晚返回木各具过夜,次日清晨返航曼德勒。上水要走两三天时间,一般游客嫌慢不愿乘,所以通常的游览路线总是顺流而下。

  我倒觉着上水的航程才真正是寂寞而悠然的慢船行旅。如果再有机会来缅甸,如果有大把的时间随意挥霍……应该逆着伊洛瓦底江,作一次缓慢的、散漫的航行。

  同船的外国散客有两个讲法语的男青年,他们告诉我,他们曾经搭快船沿反方向走过这段伊洛瓦底江。逆流而上的快船比起顺流而下的慢船可要慢得多了。这奇怪的一对,一个是墨西哥人,生活在巴黎,另一个是巴黎人却在日内瓦生活。后者告诉我,他有两本护照,法国护照用来进入美国,瑞士护照用来对付“禁运国家”──缅甸、伊朗之类。聪明的做法。

  这个变色龙和我谈起不久前巴厘岛法院重判澳洲贩毒者的案子。他认为那个被发现行李藏毒的女孩肯定是无辜冤枉,肯定是别人把毒品塞进了她的背包。这条新闻我在曼谷邮报上也读到过,那个可怜的女孩被判了二十年。同样的罪行在西方不会罚得这么重。

  “所以在出境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东西,有没有多了什么。”他认真地说。

  接着又说:“你知道缅甸是如何对待犯人的吗?”

  他说,缅甸很多地方是军阀割据,地下埋了很多地雷。禁止手机就是因为害怕用手机制造爆炸。缅甸人抓来犯人俘虏,把三五人绑成一组让他们去排雷。怎么排呢?是用身体去试。如果一组犯人触了地雷,炸死了当然就白白炸死了,没炸死的、炸残废的则会当场获释。如果没碰上地雷,那就继续试下去。

  我漠然地听着。他忽然叹道:“缅甸没有女人。很多天没女人了。”我明白他的意思,我说,那就去曼谷好了,曼谷女人多的是。他点头称是,说缅甸其实也不是没有女人、更不是没有毒品,只是怕缅甸的地雷。

  “所以说,出境的时候一定得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东西,看看有没有被人放了什么进去──二十年哪!”他又一次这样说。

  这个有双重国籍的,唠叨而可怜的人令我厌烦。不知道他那个墨西哥朋友怎么受得了这样的旅伴。

  我终于从包里拿出Hollinghurst的书,不再与他搭腔。身旁一对沉默的中年男女,估计是夫妻,男的也在看小说,封面一望而知是Amitav Ghosh写英殖民时代缅甸的《玻璃宫殿》,典型的旅行读物,他的妻子或女朋友(不,不可能是女朋友,一定是夫妻──看两人冷淡无语的样子,肯定已婚而不是恋爱关系)安静地望着江水。我猜这一对是德国人或北欧人。男的始终阴沉着脸,女的神情平静而忧伤,这一路上她与我交换过几次友好的目光,但谁也没有开口说什么。

  这对四十多岁的夫妻让我想起几个月前在广州的一天晚上,我独自到一家饭店吃宵夜,邻桌是一对三十出头、比我年轻一些的男女,女的很漂亮,男的也精神,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可爱的男孩,实在是完美不过的“核心家庭”,但他们使我感到悲哀。丈夫和妻子,各自吃着面前的食物,彼此没有哪怕一个眼神一句言语的交流,只是庄重而冷漠地吃着他们的食物。他们的孩子,什么也不想吃,使劲地忍着哈欠,忍着时间。

  现在,在这个缺电而贫穷的国家,在雨季的伊洛瓦底江,我回想起那个灯火通明碗盏狼藉的午夜饭店。

  The sorrow of coupledom──如果让我形容的话。

  天色暗了下来,我从小说里抬起头来,那对夫妻仍旧并排坐着,男人换了本大开本的书看,大概是杂志,女人仍旧望着江面出神。

  旋而雨又落下,这次是从右舷飘入。避到右舷的人们被迫再一次迁徙,搬回左边。这么来回折腾几次,蒲甘也就快到了。

二○○五年八月写
前半部分发表在《南方人物周刊》
二○○五年十月增补后半部分

http://fughetta.yculblog.com/post.902378.html#followups

=====

This is a nice piece.

《吉尔伽美什》译介

古巴比伦的12块泥板

———————————————————

文:破空而来/redwind

  《吉尔伽美什》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史诗。吉尔加美什是传说中乌鲁克城的国王,在苏美尔人最古老的国王名录中记载着他的名字。公元前3000年前后,吉尔加美什的神话传说就在苏美尔人中广为流传。古巴比伦第一王朝建立后,在全面继承苏美尔人的文明时,巴比伦人对吉尔加美什的神话传说也加以再创造,并以史诗方式写定。这部史诗成形的时间约在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公元前19—18世纪)。公元前11世纪,喀西特—新巴比伦时期,乌鲁克的诗人也对史诗加以编写。最后的文本编定于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本,是在亚述国王阿述尔巴尼帕尔所拥有的尼尼微图书馆编定的。史诗《吉尔加美什》共三千余行,用楔形文学记述在12块泥板之上。公元1872年英国考古学家乔治.司密斯从清理尼尼微宫殿遗址出土的泥板残片中,偶尔发现了史诗中“洪水神话”的有关部分,这是史诗第11块泥板。1873年他再度到尼尼微发掘,又发现了“洪水传说”的其余部分。司密斯最后确定这部史诗由12块泥板组成。以后有不少学者参与了对这部史诗的文本解读,逐渐弄清了每块泥板的内容,并于20世纪20年代;陆续翻译了全部史诗。从发现到全面解读,整整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我国学者赵乐牲于1981年将这部史诗翻译成中文。近年来,有些文章初步论述了这部史诗,表明中国学界对这部史诗的研究已经起步。
  史诗从情节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苏美尔乌鲁克城俊美的吉尔加美什王以及他建造乌鲁克城的功绩,同时描写了他的专横和残暴(是女人就上),构成了他两重人格的基本特征。在民众的怨恨中,天神创造了一个可同吉尔加美什对抗的善良英雄恩启都来到人间,恩启都是半人半兽茹毛饮血的野人。吉尔加美什听信了猎人的要求,派了神庙中的神娼去同恩启都交配,借以消耗恩启都的精力。恩启都同美丽的神娼交配了六天七夜后,在她的引导下具有了人性和智慧。善良的恩启都同勇猛的吉尔加美什进行了一场搏斗,未分胜负,他们互相敬佩并结拜为友,成为一体。
  第二部分记述了吉尔加美什和恩启都受命去除掉占据杉树林的凶恶怪物芬巴巴的艰险历程。他们在神的帮助下除掉了怪物,解救了被怪物霸占的女神伊什坦尔。伊什坦尔对吉尔加美什产生爱意,并要求做他的妻子,被吉尔加美什断然拒绝。吉尔加美什数落伊什坦尔对爱情朝三暮四,对情人弃如敝履的丑恶习性,惹恼了伊什坦尔。他到自己的父亲,天神阿努那里,要求要用天牛去咬死吉尔加美什。吉尔加美什同恩都启杀死了凶恶的天牛,在宫廷中举行了胜利庆典。
  第三部分记述吉尔加美什和恩启都杀死天牛之后所遭受的厄运。众神决定对吉尔加美什与恩启都给予惩罚,让两人之中死掉一个。众神最后决定让恩启都死去(寓意让人类的野性,天性死去)。好友的死亡令吉尔加美什悲痛万分,他感受到死亡的恐惧,认识到人的命运不可逆转,于是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关于“生与死”问题的解答。在乐园太阳神舍马什告诉他:你所探索的永恒的生命不会获得。
  第四部分叙述吉尔加美什找到了远祖之神乌特那庇什牟,请教如何获得永生的方法。乌特那庇什牟告诉吉尔加美什,大海中有“长生不老草”,谁获得它,谁就能使生命永恒。吉尔加美什就勇敢地沉下深海,取得了长生草。但是,在他准备把草带回乌鲁克城并让全城的人都能吃到这草时,长生草被蛇叼跑了,吉尔加美什绝望地回到了乌鲁克城。史诗的结束部分即第十二块泥板记述的故事被某些学者认为是后来增补的,它通过吉尔加美什同恩启都的灵魂的对话,描述了远古时代人们想象中的死亡之所即阴间的恐怖情景。

                     ——《吉尔加美什》的哲学美学解读

=====

今天听《圣经与西方文明》,第一章公然讲的《吉尔伽美什》,好样
的!在网上找赵先生的译序与后跋,都不果。

上回DASHA说正在读这个,能否谈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