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ne 2009

为胡适辩护的刘半农(张耀杰)

为胡适辩护的刘半农
作者: 张耀杰
2009-06-17 16:45:28
来源:南方周末

■背后风景
刘半农去世后,围绕他与胡适的公私恩怨引出了许多是非,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鲁迅、周作人、沈尹默的相关回忆。晚年周作人甚至以当事人和见证人的身份,一再把刘半农与胡适之间善始善终的公私交往,曲笔改写为胡适对于刘半农的“看不起,明嘲暗讽”
刘半农原名寿彭,改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1891年5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澄江镇西横街,比同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的胡适年长6个多月。
1901年,11岁的刘半农进入父亲刘宝珊与同乡杨绳武等人联合创办的翰墨林小学读书。正是在这所既学汉语又学英语的半新半旧的小学校里,他初步接触到了来自欧美各国的现代文化,从而为日后成长为学贯中西的博学通才打下了基础。国文教师刘步洲自定标点符号的大胆尝试,也为刘半农在《新青年》时代积极参与白话文写作与新式标点符号的运用埋下了伏笔。
1907年,17岁的刘半农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就读于常州府中学堂,同学中有后来的国学大师钱穆、创办《国故》月刊的张寿昆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瞿秋白。1911年,刘半农、钱穆、张寿昆、瞿秋白等人因参与学潮被开除学籍,刘半农只好回到母校翰墨林小学,任小学教员。辛亥革命爆发后,刘半农先与二弟刘天华一起加入本地的青年团体以响应革命,随后又离家赴清江地区参加革命军,在一个作战旅担任文书和英文翻译。1912年初,刘半农脱离军队回到故乡,不久带着从妻弟朱组绶家里借到的五块大洋,与二弟刘天华一起来到上海,加盟李君磐创办的专演文明戏的开明剧社,刘半农任编剧兼演员,刘天华任音乐指导。
为了赚取足以维持生存的稿费,刘半农很快成为一名鸳鸯蝴蝶派文学家。在这种情况下,是《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1916年10月,《新青年》2卷2号发表以刘半侬署名的《灵霞馆笔记》,其中收录了爱尔兰诗人的爱国诗歌,包括约瑟·柏伦克德的《火焰诗七首》及《悲天行三首》、麦克顿那的《咏爱国诗人三首》、皮亚士的《割爱六首》及《绝命词两章》。接下来,《新青年》以《灵霞馆笔记》为标题,连载了由刘半农用比较浅显的白话文翻译的一系列诗歌和散文,与该刊连载的胡适日记《藏晖室札记》相得益彰。
正是基于思想观念上的一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文科学长陈独秀,破格录用了连中学都没有正式毕业的刘半农。1917年9月,刘半农只身来到北京,与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胡适几乎同时进入北大,然后又一同投入已经陷入停顿的《新青年》杂志的复刊工作。1917年10月16日,他在写给钱玄同的回信中写道:“文学改良的话,我们已锣鼓喧天地闹了一闹;若从此阴干,恐怕不但人家要说我们是程咬金的三大斧,便是自己问问自己,也有些说不过去罢!……比如做戏,你、我、独秀、适之,四人,当自认为‘台柱’,另外再多请名角帮忙,方能‘压得住座’;‘当仁不让’,是毁是誉,也不管他,你说对不对呢?”
这是有据可查的关于组建《新青年》编辑部及同人团队的最早动议。正是在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四大“台柱”的联合推动下,由陈独秀一个人主编的《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的4卷1号开始,转变为由六名北大教授轮流编辑的同人刊物。
1918年11月23日,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去世,他和妻子江冬秀于25日启程回安徽绩溪奔丧。1919年1月22日,钱玄同在日记中记录了胡适的思想动向:“适之此次来京,路过南京、上海,不知怎样,挨了人家的骂,一到就和独秀说,有人劝我,为什么要同这帮人合在一起,……”
这则日记没有写完就被涂抹。两天后的1月24日,钱玄同又在日记中写道:“午后三时半农来说,已与《新青年》脱离关系,其故因适之与他有意见,他又不久将往欧洲去,因此不复在《新青年》上撰稿。”接着这段话,钱玄同还介绍了刘半农的精神面貌:“半农初来时专从事于新学。自从去年八月以来颇变往昔态度,专为在故纸堆里讨生活,今秋赴法拟学言语学。照半农的性质实不宜于研究言语学等等沉闷之学。独秀劝他去研究小说、戏剧,我与尹默也很以为然。日前曾微劝之,豫才也是这样地说。”
事实上,已经开始复古的刘半农,并没有因为与胡适意见不合而“与《新青年》脱离关系”。他与胡适的后续交往,更是《新青年》同人中善始善终的一个范例。
1934年3月8日,刘半农在日记中专门写下为胡适辩护的一段文字:“上午续编中小字典。下午到北大上课。去冬为研究所事,逵羽来谈,曾言及适之为人阴险,余与适之相交在十五年以上,知其人倔强自用则有之,指为阴险,当是逵羽挑拨之言。曾以语孟真,孟真告之孟邻。今日孟邻面诘逵羽,不应如是胡说。逵羽大窘,来向余责问。余笑慰之。”
“孟真”就是胡适的学生、中央研究院语言历史研究所所长兼北大教授傅斯年。“孟邻”即北大校长蒋梦麟。“逵羽”是当时的北大教务主任樊际昌。正是在刘半农的劝说下,樊际昌消除了对于胡适的误会,他的后半生一直作为得力助手追随蒋梦麟,到台湾后曾任农复会秘书长兼总务处长。
1934年6月19日,为完成瑞典地理学会纪念考古学家斯文赫定七十诞辰的征文,同时也为自己的《四声新谱》和《中国方言地图》收集资料,刘半农率领助手白涤洲、沈仲章、周殿福和工友梅玉,赴西北地区进行田野考察,因感染回归热于7月10日返回北平。他先被中医施今墨误诊为重感冒,又被首善医院院长方石珊误诊为黄疸病,后经协和医院董事、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出面,于7月14日上午住进协和医院并被确诊为回归热。
在7月14日的日记中,胡适写道:“早起得半农夫人电话,说半农从绥远回来,发热不退,昨日下午方石珊来诊,说是黄疸病,劝他进协和医院。半农最恨协和,没有去。今天病似更重了,所以她要我去看看。……我送他到医院,因家中约了一位德国神父,所以我赶回去了,请樊逵羽陪他进去。”
下午3点钟,胡适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得知刘半农已经病逝:“我大惊,打电话告知梦麟,坐车去邀他同去。到医院时,他们已把半农尸体搬到冰室去了。刘夫人母女号啕,见了我们,跪下去恸哭。我们都很伤心。好容易先把她们送回去。北大庶务组人来了,购买棺木等事都有人料理了。我们就在医院聚谈:幼渔、郑颖孙、逵羽都在座。……冬秀常劝我莫荐医生,我终不忍不荐。今天半农夫人与其弟都对我责怪协和,我安然受之,不与计较。”
1934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在景山东街二院大礼堂隆重举行刘半农追悼会,由北大校长蒋梦麟主祭,胡适、周作人、钱玄同、魏建功先后介绍刘半农的生平事迹,并由刘半农的三弟刘北茂致答谢词。据当事人回忆,当胡适谈到刘半农的学术成就和病死经过时,在场师生失声痛哭。作为《新青年》旧同人和北大老同事,胡适还在所送挽联中写道:“守常惨死,独秀幽囚,新青年旧日同伙又少一个。拼命精神,打油风趣,老朋友当中无人不念半农。”
刘半农去世后,围绕他与胡适的公私恩怨引出了许多是非,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鲁迅、周作人、沈尹默的相关回忆。晚年周作人甚至以当事人和见证人的身份,一再把刘半农与胡适之间善始善终的公私交往,曲笔改写为胡适对于刘半农的“看不起,明嘲暗讽”。这种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说法,迄今为止依然在以讹传讹地广为流传,致使《新青年》同人团队的整体面貌被涂改得模糊不清、混乱不堪

父亲节碎语 Magical Mystery Tour

父亲节碎语

今天是父亲节,早晨还在床上翻厄瓜多尔,孩子闯进来,给父亲节的
礼物。两盒CD壳,正面一首Cinquain体的诗,背面一幅画,里面一张
照片,封底是一个签名。当然这里面都有小学老师的用心。

我很钟意大一点的一首小诗,My “Dad” Cinquain Poem by Bruce

Special
Works hard
He reads books
Likes to eat Tofu
Sports

昨天学完钢琴课上植物园,天阴雨,一路上放the Beatles的Magical
Mystery Tour,很有点飞行。第二首歌,The Fool in the Hill,第
三首Flying……

到第四首Blue Jay Way,孩子都跟着唱,这么怪异的变调呢?恐怕是
Meditation,我便问他们,知不知道Don’t be long什么意思?当然
知道,Don’t take too much time,don’t wait too long。我说,
字面是这个意思,但把be与long中间的空格去掉呢?Belong,什么是
Belong呢?就是归属于。我说这首歌Meditation,就是不归属于。

看,唱起来就有没空格了。这是歌的妙趣!

Please don’t be long please don’t you be very long
Please don’t be long for I may be asleep.

写诗也这样,表面是一个意思,字后面还有意思,这诗就高明了。就
象Hey Jude,拿一首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歌创作好了,
心情也好了,这个他们同意。

Nothing you can sing that can’t be sung…..

最近小一点的每晚都要做一点Meditation,是巴利文Chanting的慈经
,禅坐是跟就近的韩国禅寺的师傅学的。

我又问,知不知道The Fool in the Hill中的Fool是谁?不知道。我说
就是Guru Maharashi。噢,是Beatles的老师,那怎么会是Fool呢?
我说这个Fool is not a real fool,他在山顶上Meditation呢!

Day after day,
Alone on the hill,
The man with the foolish grin
Is keeping perfectly still.
But nobody wants to know him,
They can see that he’s just a fool.
And he never gives an answer.

But the fool on the hill,
Sees the sun going down.
And the eyes in his head,
See the world spinning around.
……

Across the Universe里的Jai guru deva也还是他的弟子 om. Om
is a magic word.

第五首,Your mother should know,小的说他喜欢,大的不喜欢,
问我,我说也不怎么喜欢。小的不高兴,大的兴灾乐祸,我解释各人
的兴趣爱好可以不一。比如我喜欢Blackbird,你们就不喜欢。

小的真的很喜欢Your mother should know,最近一直唱。周二学校
Talent show,他一人抱着一只大Yellow submarine在舞台上唱Yellow
submarine,那么小的年纪,真让我欣喜。小的有唱歌天赋,Beatles
的歌词唱唱全能记住,嗓子也好。我就没这个记忆力。

在植物园,我让他们记植物名,并写生作诗,小的作了一首勿忘我的
诗,很描述:

Forget-me-not

Pretty flower
it has an eye ball
in the middle
it’s purple
on the outside
yellow
a circle
with blue petals
it’s a diddle

去年初夏,我给他们一人准备一本自然笔记本,一只背包,British
airway送的。当时正赶上植物园达尔文二百年辰庆活动,参观仿制的
Dawn House,记了第一批笔记。现在两人的本子上已记得很多,从最
初歪斜的名称到现在复杂的拉丁名。他们对拉丁名热衷,记好了一种
植物便唱着自作的歌,I want more, I want more……

今天早餐后,小的在钢琴上拿the Beatles的歌谱弹Your mother should
know的旋律,指法不好。我就教他怎么安排最有效的指法,移位,并
把换指的指头数记在谱下。这样右手弹好了,再跟他说和声,比如Am
,Fmaj7, A7/E, Dm,在钢琴上的左手位。谱上方是吉他的指位,钢琴
当然要自己分配。他问吉他谱中的黑点点,我只好拿出吉他来给他示
范,Am三指按二三四弦,三个黑点点,A7两指按二四弦,二把位两个
黑点点,可以弹各种节奏型或分解和弦,并一边唱一边示范。果然就
好听了。流行歌曲还是吉他伴奏好听,但他的手太小,还不行。

只好学习左手钢琴,我给他安排不同和弦,有的要转位,有的换节奏
型,不容易记。只好把谱写出来了,这样他就可以左右手练习了。

最近看了列侬的资料片Imagine,里面列侬就自弹钢琴自唱,小的也
希望能弹好左右手,便跟着一起自弹自唱了。

Father
funny, nice
listening, caring, helping
helps me
Daddy

http://www.mayacafe.com/forum/topic1sp.php3?tkey=1243473929
&

Happy Father’s Day for all the Fathers in Cafe!

地下铁 subway Calle Ocho music

地下铁

地铁轰隆隆飞
充满湿气的地铁站台
地铁车厢
拥挤的人群

萤光灯,萤光屏
晃动的脑袋,眼睛
人手握一只电子小玩意
专注,旁若无人

地铁一阵风
一群人上,一群下
各自拨弄着手中电玩
还都插着耳机

几对美丽的眼眸
灵巧的手指,都沉醉于
电玩中跳动的东西
一刻不能宁静

巴士上却不是这样
巴士慢,许多老人、小孩
在热情地攀谈:
今天天气哈,阳光!

06/19/09

====

纽约地铁破旧,这是肯定。以前地铁里人读书,睡觉,现在我发现人
手都是一只Ipod,Blackberry或数不清的别种电子小玩意。

有位搞金融的朋友跟我说:下一轮经济复兴,要在苹果上做文章。果
然这Ipod,Itouch,Iphone风迷。纽约的一家苹果门市人头济济,
今年生日,我赶了个时髦,买了个Itouche,没怎么玩。但发现街市
杂志广告,都用Itouch的界面了。。。

我说什么来着,就是如今人手一刻也不能息。让我想起庄子说:

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
不乐,皆囿於物者也。

惊弓之鸟颤,一刻也不息的鼠,一条冷静的蛇。又想到日本武士道,
如今的人们还真要一点自然,一点Meditation!

读史笔记:一神教

读史笔记:一神教

在古老的北方
太阳神庙的祭司学校
宇宙之神--阿顿
蒙生。埃克那顿

超乎一切的热情
将新神教设立为国教
摒弃死后生活幻想
祖神,巫术迷信

誓与之不两立
正义,真理,秩序
你唯一的神
无限力量的象征

上帝,一切生命
无不蒙受你的恩泽
创造者,保护者
无论埃及内外

你的大能由光线见证
太阳辐射,科学
知识,智慧,真理
沐浴正义与光明

06/17/09

====

读《摩西与一神教》,确实感受到弗洛伊德的大才,也给我诗意。按
弗氏论证,最先一次,也是最纯正的一次“一神教”是古埃及埃克那
顿抬升的太阳神教--阿顿教。我个人对埃及史没有一点研究,也不
打算近期研究,但埃克那顿的赞歌,生活于正义与光明之中,很能唤
醒我诗意。这个,就连歌剧“魔笛”也一样采用,那是共济会!

当然,这源初的一神教也对别的传统神教进行残酷的迫害,象摩西下
了西奈山,惩处筑金牛的人。这个诗中没提,这里再点一下。

自然笔记:安乐死

自然笔记:安乐死

离开了维也纳
居住了七十九年的城市
日常生活心理分析
作梦的解析

少女杜拉的故事
性变,幼儿性欲,青春期
图腾与禁忌
快乐原则的彼岸

抑制,症状与焦虑
潜意识,自我
与本我,幻象的未来
拜物教--文明

及其不满,俄狄普斯
摩西与一神教
图腾餐。达尔文的墓碑
离开了歌德的梦魅

思想室息,病情恶化
弗洛伊德感觉到死期将近
口腔烂光读驴皮记
饥饿,注射玛啡

06/16/09

====

读马克思谈性,又想到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谈性是源于女性神经症者
找他拥抱,以后少女杜拉一例,再以后寻找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为
他的潜意识寻找根底。谈了一生的性,最后嘴巴都烂光掉了。。。

马克思谈性,可谓社会学层次上的,什么共产共妻,方壶哉引的那些
也是。原来共产主义是很性,很开放的嘛。又说到达尔文,这是专业
的谈性,生物学内谈,自然无可厚非。据说这三位是最先谈性的三位
大哲学家:)

弗洛伊德一生思想,著述丰富,有水准。打自转道伦敦后就没有任何
思想能力了,接着就病情恶化,一年就死了。他的死是安乐死,看到
他一生的作为,我也觉得他死得安乐!小诗一首作记。

Homo floresiensis: the Hobbit

Homo floresiensis: the Hobbit

Homo floresiensis is a species of dwarf human discovered at the Liang Bua cave on the Indonesian island of Flores in 2003 (Brown et al. 2004, Morwood et al. 2004, Lahr and Foley 2004). H. floresienses was only about 1 meter in height and fully bipedal, with a very small brain size of 417cc. The skull has human-like teeth with a receding forehead and no chin. floresiensis fossils have been discovered from 38,000 to 18,000 years ago, though archeological evidence suggests it lived at Liang Bua between at least 95,000 and 13,000 years ago. It used stone tools and fire, and hunted pygmy elephants (mostly juvenile ones), Komodo dragons, and the giant rats found on Flores. Its discoverers believe that floresiensis is a dwarf form of Homo erectus – it is not uncommon for dwarf forms of large mammals to evolve on islands.

The most complete floresiensis fossil, LB1, consists of an almost complete skull and a partial skeleton consisting of leg bones, parts of the pelvis, hands and feet, and some other fragments. LB1 was an adult of about 30, probably female judging by the pelvis. Males could have been larger, though the other fossils found so far indicate only individuals about the same size as LB1. Because of the damp condition and young age, the bones of LB1 have not fossilized (i.e. had not turned to stone), and reportedly had the consistency of mashed potatoes.

The brain size of the floresiensis skull is extraordinarily small, at 380cc. This is as small as any australopithecine ever discovered, and fairly typical for a chimpanzee. (Chimps range from about 300 to 500cc, averaging about 400cc, but are physically bigger than floresiensis.) This is smaller than would be expected even for a dwarf form of Homo erectus, and suggests there was active selection for a small brain size for some reason. (Human pygmies, incidentally, are nothing like H. floresiensis; their brains are almost as large as those of normal-sized humans)

There has been some speculation that the stone tools found with it were actually made by Homo sapiens, mainly because it is hard to believe a creature with such a small brain could make such sophisticated stone tools. There is no other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is, however, and if it were not for the small brain size, there would be no hesitation about assuming floresiensis made the tools because of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ools and the fossils. The same tools are found through the entire deposit (from 90,000 to 13,000 years ago) and, interestingly, they are not like any stone tools made by Homo erectus.

Skull of LB1 compared
with a modern human Because evolving from erectus to floresiensis is such a drastic reduction in body size, there has been some speculation that floresiensis might actually have evolved from something smaller, such as the Dmanisi hominids found in Georgia, some of which have brain sizes between 600 and 700 cc, smaller than the 800-900cc typical of early erectus.

Flores was also in the news in 1998, when Mike Morwood (who is also involved with this new find) announced the discovery of stone tools at another site on Flores dated at 840,000 years. It was assumed at the time that this was evidence of Homo erectus, since erectus was the only pre-sapiens hominid known to have existed in Indonesia. Because Flores is thought to have always been separated from Java by a deep sea passage, this indicated a hitherto-unsuspected ability of H. erectus to cross sea barriers. The possibility now exists that the hominid responsible for this early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might not have been Homo erectus, but something else such as a Dmanisi hominid or a partly evolved form of floresiensis.

Modern humans arrived on Flores between 55,000 and 35,000 years ago, and presumably interacted with floresiensis, though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this at Liang Bua. However Indonesian folklore tells of creatures called Ebu Gogo which were small, inarticulate, and walked with an odd gait. This sounds remarkably suggestive of floresiensis, but it could easily be coincidence – if floresiensis had been found in Ireland, we’d possibly be wondering if they were leprechauns.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DNA, particularly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might be able to be retrieved from the bones. Their relatively recent age and the fact that the bones have not been been fossilized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this can be done, but the tropical climate of Indonesia reduces the chance of success. High temperatures degrade DNA, and the Neandertal fossils from which mtDNA have been extracted all came from much colder climates than Indonesia. We will have to wait and see whether mtDNA can be successfully extracted from LB1. If so, it should prove very enlightening. (Some creationists are predicting that it will show floresiensis to be modern humans, but if, as Brown et al. believe, they descended from Homo erectus, the mtDNA of floresiensis should be even more different from modern humans than the Neandertals were.)

The discovery of H. floresiensis does not change the broad picture of human evolution, including our lineage – it was certainly not ancestral to us. But since it is the most extreme example of human adaptation ever found, it suggests that humans are more subject to evolutionary forces than we tend to think. And the fact that floresiensis lived so recently and yet has been unknown until now suggests that there could be other surprises waiting in the human family tree.

http://www.talkorigins.org/faqs/homs/flores.html

把马克思的著作目录一下

这些天读马克思,中文的,发现书目名称混乱得很。上网查找,包括
中文维基都是错误,比如中文维基给的四篇:

《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
《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前后有三:《19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而不同的
手稿分别导致不同作品的产生:第一个手稿产生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和《共产党宣言》、第二手稿产生《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则产生
《资本论》。

也就是说,这些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作品,产生自马克思不同阶段的手
稿。

有人把《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论》混同一谈,看来不对。《资
本论》的全名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而我选集中除了《政
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序言,恩格斯的引介以外,还真没找到批判
,这不能不说是遗憾。英文网上查,好象批判只出过一版,一册。看
来只有把《批判》与《资本论》混同一谈,但是列维斯特劳斯有特别
引介,当然,他老智头应该不会有错。那别的马克思的著作呢,只好
用英文搜引来的作凭籍: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184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On the Jewish Question, 1843
犹太人的问题
Notes on James Mill, 1844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1844
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
The Holy Family, 1845
神圣家族
Theses on Feuerbach, 184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The German Ideology, 1845
德意志意识形态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1847
哲学的贫困
Wage-Labor and Capital, 1847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1848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Napoleon, 1852
路易波拿巴与雾月十八
Grundrisse, 1857
Preface to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1859
导言
Writings on the U.S. Civil War, 1861
Theories of Surplus Value, 3 volumes, 1862
剩余价值论
Value, Price and Profit, 1865
工资,价格和利润
Capital, Volume I (Das Kapital), 1867
资本论
The Civil War in France, 1871
法兰英内战
Critique of the Gotha Program, 1875
哥达纲领批判
Notes on Wagner, 1883
Capital, Volume II [posthumously published by Engels], 1885
Capital, Volume III [posthumously published by Engels], 1894

看来中文的马克思不是原版的,恐怕源于俄国。幸好马克思有大量英
文著述,在英文世界中显得更全面。

在这里先目录一下,以方便更好的阅读。

弗洛伊德过时了吗?(黄瑞成)

弗洛伊德过时了吗?
http://www.cnphenomenology.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62/c3

作者:黄瑞成

弗洛伊德是20世纪声名显赫的犹太人思想家之一,由他开创的心理分析学说在其晚年就已发展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心理分析运动”,如今更已广泛伸展到诸现代学 科领域。汉语学界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了对弗氏著述的译介,到了20世纪80年代,压抑已久的汉语知识人从弗氏关于梦、性和压抑的理论中寻找慰藉,弗 氏的著述于是得以大量翻译。然而时光流转,对弗氏理论的研究在不断追逐西学新潮的汉语知识界却未能拓展和深化,”弗洛伊德那一套东西早就过时了”之类的说 法不绝于耳。一位作心理医生的业内人士告诉我:弗洛伊德早就过时了,弗氏后学容格、弗罗姆等人对他的批评和对东方文化特别是东方宗教的赞赏不就是证明?

弗洛伊德那一套东西真的过时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得先搞明白弗洛伊德那一套究竟说了些什么。

1935年弗氏对他早年出版的《自传》作了修订和增补,其中有一段话说:”无论是那时(中学时–笔者注)还是晚年,我对医生这一职业并无特别的偏 好。倒是一种对人而不是对物的好奇心,使我改变了想法;可是,我那时还不懂观察乃是满足这种好奇心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可见弗氏致力于医学也是出于”对人 的好奇心”,或者说弗洛伊德从来就没想着仅仅做个医生。事实上,作为医生的弗洛伊德也只给屈指可数的几个有贵族家世的人和亲友作过心理分析,而没有给人民 看过病。弗氏在给《自传》所加的〈补记〉中说:”我这辈子沿着自然科学、医学和精神疗法绕了一个圈子,最后兴趣又回到了早年刚能思考问题时就使我为之入迷 的文明问题上。”弗氏还说:”我差不多从识字的时候起,便迷上了圣经故事,正像我很晚才发现的那样,这对我的兴趣爱好具有长久的影响。”看来受”圣经”长 久影响的对”文明问题”的研究才是弗氏学说的要害。然而,弗洛伊德思想的问题意识究竟何在?其”文明问题”所指为何?”圣经的长久影响”又体现在何处?回 答这些问题是搞清”弗洛伊德过时与否”的关键。

[一]

欧洲的现代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制度是在”19世纪”建立起来的。也正是在此历史阶段,由”启蒙运动”发端的现代性问题的刺激与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冲动空 前激化,导致歧异而惶惑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处境。其后果之一就是神经官能症、歇斯底里和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紊乱现象在欧洲的蔓延。

福柯认为:”一个社会会在它的成员所展现的心智疾病之中正面地自我表达。”如果说知识人的病态精神状况即是时代精神品质的反映,那么 1897-1903年韦伯的精神崩溃、尼采30岁以后精神病的断续发作及1889年1月的精神分裂、梵高1890年的精神崩溃和自杀、1895年声誉卓著 的文学家王尔德因性倒错被判监禁、1913年荣格的精神危机,等等就是例证。弗洛伊德的现代性理论正是以此”心理病态”现象为介入点而建构起来的。

如今福柯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大师,在汉语学界如日中天,他的评价或许可为弗氏正名。福柯以为”整个19世纪的精神医疗,实际上会聚于弗洛伊德”,弗洛伊 德实为现代以来恢复”疯狂和理性之对话关系”的第一人。福柯在《古典时代疯狂史》中细密审慎地追溯了从中世纪晚期欧洲的普遍焦虑开始,经过文艺复兴时期” 疯狂形象”的滥觞,”疯狂”在”古典时代”被理性主义所”监禁”,最后在19世纪为实证主义心理学所”捕获”的历史。福柯的”古典疯狂史”研究不是关于古 典时代”疯狂”问题的实证史,而是古典时代的”疯狂观念”史,尽管这一研究是建立在庞杂的历史实证材料考究之上的。福柯”疯狂史”研究的经典性就在于他揭 示出所谓”神经官能症”、”歇斯底里”和”精神分裂症”等等”心智疾病”或”心理病态”,乃是”历史性”的概念,是现代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话语建构。或 者说现代人将”疯狂”视为一种”心智疾病”,这在古典时代以前的古人那里乃是闻所未闻之事。如此说来,弗洛伊德的理论对象–“心理病态”或”心智疾 病”–本质上乃是被现代理性扭曲了的”疯狂”,弗氏的理论指向实乃现代欧洲的精神分裂。这么看来,说”弗洛伊德过时”云云,就近乎无知。

[二]

弗氏处身于一个犹太人和犹太教越来越成为问题的时代和地域。弗氏不断提到他的父亲因为是犹太人而被当众羞辱的事,这一事件就是欧洲犹太人真实处境的写 照。年轻的弗洛伊德热爱科学,是妄图通过”价值中立”的经验科学来摆脱对犹太人的歧视,然而弗氏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因犹太人身份而遭受的仇视和由此而来的精 神压抑之中。也正是在犹太人的命运终于到了生死攸关的时侯,弗氏对犹太人和犹太教的思索达到了高潮。

在《摩西与一神教》中,弗氏运用现代圣经考古学、人类学和语源学的分析工具,探讨了犹太教和犹太民族的起源和本质问题。弗氏的惊世骇俗之举,在于他将 犹太教的来源归于埃及人摩西灌输给犹太人的埃及阿顿一神教,将犹太教严苛的律法主义和道德禁欲主义归于犹太人谋杀”父亲-摩西”的巨大负罪感,将耶稣看成 是摩西第二,从而将基督教看成是这种巨大负罪感导致的结果。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弗氏平生关注的所谓”文明问题”就是”犹太问题”?

弗氏在《摩西与一神教》中不厌其烦地重述了他在《图腾与禁忌》中关于文明起源的想像:人类最初是一个由一位暴虐的父亲统治的小群体,儿子们联合弑杀了 父亲,此后却陷入相互仇视。为了相安无事他们建立了种种仪轨来限制每个人的行为,这便是伦理、法律和宗教的起源。这不正是弗洛伊德的”自然状态”学说?

弗洛伊德明确说过:发现”心理病态”是”精神冲突和压抑的产物”,乃是心理分析理论的独特价值之所在。现代的”心智疾病”与古代的”疯狂”在本质和程 度上有着巨大差别。现代以来过度的精神或价值纷争,是”心理病态”加剧的直接原因,而精神或价值冲突在现代之所以加剧,在西方就在于犹太-基督教传统价值 信仰的失落–这一现代性问题的要害。弗洛伊德以古希腊和史前神话为资源,提出本能及其压抑理论来批判基督教文明史,是古老的希腊思想与基督教信仰之冲突 的回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心理病态”的蔓延作为一种现代现象其根源是否就像弗氏所说的那样,是人的自然本能在文明史–特别是基督教文明中受到压 抑的结果呢?

由舍勒的现象学人类学看,如果历史上的基督教信仰是自由的认信或作为传统的信仰,那么说基督教伦理是人之”心理病态”的祸首就没有根据;但如果历史上 的基督教信仰是强力压制下被迫的”信仰”,说基督教伦理是人之”心理病态”的前因就不无理由。事实是在基督教历史上以暴力胁迫而达成”信仰”的情形虽不是 没有却也是十分少见,因为一个完全处于暴力控制之下的宗教能存在两千年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即便想像出这样一个宗教,那么这一宗教的压抑所导致的”心理病 态”,要等到两千年之后方才爆发出来也是不可思议的。可见弗氏将现代的”心理病态”归罪为基督教伦理是站不住脚的。而现代以来基督教伦理被颠覆的命运众人 皆知,要将一桩现代人所造成的事态归罪于基督教伦理,实为一个”时代错误”。

舍勒对现代伦理的研究表明,标榜”博爱”的现代市民伦理的本质恰恰是”怨恨”,而这一现代市民伦理的出现,是现代人的本能冲动颠覆基督教的”爱理念” 的结果,舍勒称其为”道德领域的奴隶造反”。由”怨恨”所支配的现代伦理关系或人际关系,已不再是基于”人格之爱”的共契关系,因此在现代人际关系之冲突 中,偶在个体的受伤就不可避免,其后果无非有二:一是”心理病态”,二是个体或群体的暴力行动。依我看,暴力行动和”心理病态”在暴发时都具有”歇斯底 里”的特征,而在未发时又都具有焦虑和隐忍的特征,正因为其有共同的社会学和心理学根源。可见”心理病态”的蔓延并非一种孤立的的现代现象,而是整个现代 性问题的一个表征。

从心理学层面看,”心理病态”的本质是”自我认识的偶像”。由于人的生存状态就是人与人的冲突–即施米特所谓”政治”状态,而政治状态的本质乃是价 值冲突–存在价值的冲突,因此存在价值的冲突作为政治状态不可避免。可见解决”心理病态”或疯狂,固然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但其关键却在于能否在价值上达 成共契。价值共契作为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事关正义,也就是说价值共契只有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方才普遍可能。正义的社会就是合乎价值之自然秩序的社会。一个 价值秩序混乱的社会是非正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非但价值的共契十分脆弱,而且往往存在激烈的价值冲突,因此是”心理病态”或疯狂的社会与政治根源。

[三]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与犹太-基督教思想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在西语学界已是一个被广泛地讨论过了的老问题。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要义,是通 过对个体成长史、特别是早期成长史上心理创伤经历的回忆,可以达到治疗”心理病态”的目的,只有摆脱社会或政治现实的强力才能走向”心理病态”的解脱;而 犹太-基督宗教的忏悔学说指明:忏悔(其意识本质也是回忆)可以使个体从发生史的强力(人之本能)中获得自由,即在上帝的恩典中找到人的自由开端。可见弗 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是根植于古老的犹太-基督教的忏悔学说的现代理论。我以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犹太-基督教传统中还有一个基于”爱之共契”原则,为时代或历史中的罪恶”共同忏悔”的学说;忏悔的公共性或公共性忏悔发生于个体间的共契关系之中, 其意向是通过公开悔罪来表达忏悔的决心,同时也是罪责共担或责任共负的表达。相对于此,心理分析理论也有一个对时代或历史中的群体–如民族个体的”心理 病态”作出分析的问题。虽然弗洛伊德对群体–特别是教会的心理分析的结论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现代性问题,但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心理分析理论的这一方维, 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在政治之维上,施米特所谓”人类事物的秩序”或”尚未损害、尚未败坏的自然”就是伊甸园中的自然,而对这一秩序或自然的追本溯源正是犹太-基督教忏悔 学说的精髓。基于价值之自然秩序的社会秩序最终凝结成团契,这种团契的范型就是中世纪的修会。”中世纪修会团契”的精神纽带就是上帝信仰和上帝之爱,以及 由此达成的”兄弟/姊妹情谊”。”兄弟/姐妹之爱”由上帝之爱–神圣之爱来涵养,但”兄弟/姊妹情谊”的现实达成则是通过忏悔–“位格的开放”:包 括”对上帝的开放”和”对兄弟/姐妹的开放”。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理论局限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技术性的分析,未能深入到由绝对价值所引导的忏悔。其次,具正、负两面性的移情,是无明确价值意 识的共契努力,它未能达到对内涵价值的楷模的追随。犹太-基督教思想认为罪乃是人的本质存在状态,忏悔是人在上帝的恩典中摆脱罪恶的唯一道路;而”自由忏 悔”和”追随楷模”的完美范型在中世基督教之中。弗氏理论的局限就在于他潜在地排斥这一犹太-基督教传统,这种排斥影响了他的视界。

1938年,流亡伦敦的弗洛伊德在将宗教归结为神经症的同时,却由衷地赞美”笃信上帝”,然而又认为信徒的真理只是”历史的真理”,并坦言他不信全能 上帝的存在。这是一个致命矛盾,然而这矛盾的确又并非弗洛伊德一人所独有。尼采之后,也许现代人可以自觉地发起一场向传统的伟大回归,而这一场并非只是期 待中的回归本身就是现代向古代的”忏悔”。

原载《东方》杂志2002年第12期

zt: 写林彪的张爱玲?(读史笔记五十四)

写林彪的张爱玲?(读史笔记五十四)(2009-04-30 16:53:32)标签:《小团圆》 文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bc2ed0100d8ec.html

1992年3月12日,张爱玲在写给宋淇夫妇的信中说:“还有钱剩下的话,我想用在我的作品上,例如请高手译。没有出版的出版,如关于林彪的一篇英文的,虽然早已明日黄花。(《小团圆》小说要销毁。)这些我没细想,过天再说了。”时下人们都在争论《小团圆》要不要“销毁”,我的兴趣倒在“关于林彪的一篇英文的”——以写男女私情见长的张爱玲怎么写起林彪了呢?她又会怎样写林彪呢?

张爱玲给人的感觉是向来“不讲政治”,她在1946年就宣称:“我所写的文章从来没有涉及政治,也没有拿过任何津贴。”(《有几句话同读者说》)因为“不讲政治”,所以也就不擅长写政治人物——一部《色·戒》,明明现实中“皆有所本”,但她却偏不承认;因为“不讲政治”,也使她不擅长写历史——一部《小团圆》,明明是絮絮叨叨的“自传”,却写成了拉拉扯扯的“小说”。

“不讲政治”让张爱玲一夜成名。当年她在上海“出道”时,到处投稿,作家柯灵曾告诫她注意所投稿报刊的政治倾向(比如,苏青主编的《天地》杂志,就由汪伪高官陈公博和周佛海资助),但张爱玲崇尚“出名要趁早”,并不把柯灵的话当真,她的作品在鱼龙混杂的报刊上大量发表,成就了她在上海孤岛时期“著名青年女作家”的声誉。

“不讲政治”也为张爱玲带来了麻烦。她在抗战胜利后被进步报刊列为“文化汉奸”一事,让她一直穷于应付,耿耿于怀。至于错位的“张胡恋”,更给她带来一生的伤痛。

对早年张爱玲来说,成也“不讲政治”,败也“不讲政治”。她在战后不得不用“梁京”的笔名发表作品,甚至于解放后也不得不以“梁京”的名义出席上海市文代会,这对于有着强烈“出名”欲望的张爱玲来说,是多么难堪和无奈!

“不讲政治”让张爱玲五味杂陈。不知道她后来离开上海是否出于政治考虑,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离开大陆以后,张的作品细嚼起来隐隐有了一些政治味道,在美国大出风头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如此,《色·戒》也如此。至于现在解密的《小团圆》中,也不乏政治细节的描写,这些描写,是张爱玲抛弃了“不讲政治”的信条,还是吸取了“不讲政治”的教训?我们来读《小团圆》中三处政治细节(以下所引皆为简体字本页码)——

一个细节表明她的厌恶:

九莉有点不好意思,像夸口似的笑道:“我不看报,看报只看电影广告。”(第20页)

这不啻是张爱玲政治主张的内心独白。接下来,她笔锋一转,写了剑妮与茹璧吵架:剑妮说:“这是汉奸报,”抓着就撕。茹璧说:“不许你污蔑和平运动!”……“汉奸报!都是胡说八道!”

“汉奸报!都是胡说八道!”这表明了张爱玲的政治立场。后来,她又写了两个人物来补充这个立场,一个是到满洲国做官的五爷,混得并不得志;另一个是为日本人做事的表大爷,被暗杀了,“就在功德林门口,两个穿白衬衫黄卡其裤的男子,连放几枪逃走了,送到医院里拖了三天才死了。都说是重庆方面的人。”(第131页)这就为九莉最终对邵之雍的憎恶埋了伏笔。

另一个细节表明她的理解:

九莉的历史老师安竹斯,是张爱玲欣赏的一个人物。张爱玲以别人的口吻这样介绍他:

“嗳,爱玛,讲点一八四八给我听,他们说安竹斯喜欢问一八四八,”赛梨说。(第18页)

1848年是什么年份?作者在书中没有展开,但熟读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世界编年史上有两件大事: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诞生。

还需要进一步介绍吗?

“他常戴一根红领带,不过是旧砖红色,不是大红。如果是共产党,在讲台上的言论倒也听不出,尽管他喜欢问一八四八,欧洲许多小革命纷起的日期。”(第44页)

张爱玲对安竹斯的描写充满感情,这让人联想到她的第二任丈夫、美国人赖雅,这是一个资深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虽然后来觉得理想幻灭,但对共产党、共产主义一直不愿谴责。有人回忆过这样一个细节:1966年,中国国内爆发“文革”,美国《新闻周刊》上有专题报道,张爱玲拿给赖雅看,但赖雅认定美国杂志的报道不会正面,便拒绝阅读。第二年,76岁的赖雅去世。

再一个细节表明她的疑惑:

荀桦乘着拥挤,忽然用膝盖夹紧了她两只腿。……刚才没什么,甚至于不过是再点醒她一下:汉奸妻,人人可戏。(第213页)

对于荀桦(原型应为柯灵)这个人物,是《小团圆》中最费解的人物,一是他对九莉有恩,九莉也投桃报李救了他,为什么后来又会在车上“调戏”九莉呢?他是不是共产党?一直是九莉要追问的,直到最后也没有答案,但解放后他却“在文化局做了官了”(第280页),这一直是九莉的政治疑问,也可以说是张爱玲一生的政治疑惑。

读《小团圆》前,有朋友已叮嘱我:“没啥好看的,远不如《倾城之恋》。”这反倒让我好奇!我深知,凡是文学爱好者皱眉的,就有可能会让史学家眼睛一亮。文学欣赏,往往看重人物的爱恨情仇、情节的起伏跌宕、文字的行云流水。而史学考证不同,枯燥的字里行间、不经意的笔墨流淌、絮絮叨叨的细节再现,就能还原鲜活的历史。

目前人们对于《小团圆》的评论,多从男女情感入手,或直接从“盛邵恋”来对应“张胡恋”,其实,《小团圆》读到一半,邵之雍才在人物的对话中不起眼地登场,“盛邵恋”虽是《小团圆》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唯一重要的部分。我个人认为,要品出张爱玲的某些人生感觉,不妨从她描写的政治细节入手……

末了,我和所有具有历史感的人们一样,等待着那篇“关于林彪的一篇英文的”问世。

====

是啊,我读《小团园》,也一直着磨张爱玲怎么写林彪,找了几天也
找不到,英文的。只有这一篇给了我答案,等待。。。

>凡是文学爱好者皱眉的,就有可能会让史学家眼睛一亮。

我觉得此作从宏观上看是很大方的,尤其是对张学者。当然,细节就
不足了。

Francis Bacon: A Centenary Retrospective

Francis Bacon: A Centenary Retrospective
May 20, 2009–August 16, 2009
Special Exhibition Galleries, 2nd floor


The first major exhibition in New York in twenty years devoted to one of the most compelling paint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ancis Bacon: A Centenary Retrospective features some 130 works–sixty-five paintings and as many archival items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collections from around the world–that span the entirety of the artist’s full and celebrated career. Marking the centenary of the artist’s birth in Dublin in 1909, the exhibition brings together the most significant works from each period of Bacon’s career, focusing on the key subjects and themes that run through his extraordinary creative output. The presentation afford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to date of Bacon’s sources and working processes, offering a reevaluation of the artist’s work in light of a range of new interpretations and archival materials that have emerged since his death in 1992.


Painting, 1946
Oil and pastel on linen; 77 7/8 x 52 in. (197.8 x 132.1 cm)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Purchase, 1948
Digital Image ©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Licensed by SCALA / Art Resource, NY
© 2009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 ARS, New York / DACS, London


Head VI, 1949
Oil on canvas; 36 11/16 x 30 1/8 in. (93.2 x 76.5 cm)
Arts Council Collection, Southbank Centre, London
© 2009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 ARS, New York / DACS, London


Study of a Baboon, 1953
Oil on canvas; 78 1/8 x 54 1/8 in. (198.4 x 137.5 cm)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James Thrall Soby Bequest, 1979
Digital Image ©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Licensed by SCALA / Art Resource, NY
© 2009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 ARS, New York / DACS, London

View more images from this exhibition:
http://www.metmuseum.org/special/francis_bacon/centenary_image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