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06

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海子)

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

我所能看见的妇女
水中的妇女
请在麦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头
如一束芦花的骨头
把它装在琴箱里带回

我所能看见的
洁净的妇女,河流上的妇女
请把手伸到麦地之中

当我没有希望
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零乱的骨头
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带回它
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1986(?)

=====

海子的这首莫扎特,有自我安魂曲的味道。可惜我对莫扎特的《安魂
曲》至今还未通神格物,得好好学习。

清漳河勾起的回忆(李庄)

清漳河勾起的回忆

李庄

  抗日战争期间,一阕名歌《在太行山上》,道尽太行万千好处,我时时都想吟诵的。但太行也有一个天生弱点:缺水,太缺水,缺到没有到过太行山的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我在太行深处几个山村住过,那里没有山泉,没有河流,没有水井,村民都吃旱井储存的雨水。那真是一种奇妙的创造:在山石间选块黄土斜坡,挖个几十米的深井,口小肚阔,像个坛子。内壁用胶泥涂匀,防止渗漏。下雨天打开井口,注满雨水,用石板、胶泥封紧,不使蒸发。一个山村挖十多口旱井,编了号,按照乡规限量取水,真能作到涓滴必争。

  部队、机关住在村里,绝对不许同村民争用旱井中水,都是自行到有山泉处汲运。水少人多,只能配给。早晨,炊事员分水,一人一碗,刷牙洗脸,自行调剂。这使不大不小的困难度过了,人的生存能力实在是大。

  1943年秋天,我们从左权县一个山村向涉县的桃城村转移。九十华里,背着背包,未到目的地已精疲力竭了。前边有人突然喊道:“水,水,大家注意,水!”长途行军,需要鼓励,这水比曹操发现的梅子管用得多,鼓劲,提神,于是背包轻了,腿也硬了。潺潺流水,粼粼波光,木构小桥,青白踏石,直把人们带进一个神话世界。太行山还有这种地方!难道到了江南水乡?不是江南,胜似江南。那鲜红的柿子压弯枝桠,常常碰到行人的头。那碧绿的胡桃发出阵阵清香,江南有么?

  渠水是从清漳河截了来的。从此我们便在清漳河边住下来。

  这大概是太行山最不缺水的地方。灌溉田亩,饮育人畜,还供人沐浴洗衣。后者也不是小事,特别对我们这些穿军衣还不很久的“学生仔”。诗人高咏写过组诗《清漳儿女》,受人喜爱。我不大读新诗,对他的大作却常常看看。记得有一首写村姑在漳河边浣衣,其中有句“微风抚摩她挽起的秀发,淡然一笑,红手儿又泡进绿水里”。有人说这诗(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我却没有看出来。高咏当时二十多岁,中等身材,江南人秀丽的面孔,戴一副金丝眼镜,举止儒雅,在当时很招人注目。他以国新社记者身份在太行敌后工作,写过不少歌颂太行军民的诗歌、通讯。不幸同许多烈士一起,在反“扫荡”战争中牺牲了。因当时战斗紧张、环境动荡,追悼会也来不及开,他的作品也散失了。谨利用这个机会,写这几句,怀念这位青年诗人。

  太行山,人们的印象是山高谷深,巍峨险峻。清漳河边可不同:风光不同,景物不同,甚至村名都不同。我们驻村叫桃城,周围十多里内,温村、长乐、赤岸(一二九师刘伯承、邓小平司令部驻地)、弹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驻地)、悬钟……都十分文雅。我请教村中长者,这些村名是何人何时起的?都不记得,只说老辈子就这么叫。这也是一种文化,比我在太行深处住过的一些村庄的大名:狼卧沟、刀把咀、胡家疙垴、大小羊角好听多了。

  说这些题外话,其实都是为袁鹰兄出的一个题目作铺垫:没有清漳河的水,就没有我们当时那种大概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茶文化”。

  自从上了太行山,就同茶绝缘了。买不起,也买不到。不需要它帮助消化,也不需要它辅助营养——这两个问题,每天吃的那些野菜都解决了。因此,慢慢也就忘断了茶。

  但是出现了奇迹。漳河水渠边,生长一种野薄荷,一年生草本植物,两尺多高,叶子狭长,有薄荷的淡淡清香。晒干,揉碎,装在旱烟斗里,当然比不上正牌烟叶,但比公认的优等代用品桑叶要好。吸到嘴里,凉凉的,有点辣,略带苦头,但无邪味,且不“要火”(有的烟叶常常在烟斗中自行熄灭,需重新点燃,当地乡民谓之“要火”)。这宝贝还有一个大优点:生命力很强,在渠边自生,任君采摘,不发生违犯群众纪律的问题。

  说不清是谁有了更重要的发现,它不仅能代烟,而且能代茶,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茶叶。取几片新鲜叶子,在渠水中洗净,用滚水泡开,立刻出现一碗淡绿茶汤。叶子舒展展的,横在饭碗里。这碗口阔底平,从不委屈它们那颀长的身子。茶味微苦,但不涩;有些凉,但不刺人;还有些甜,不知来自清漳河水,还是茶叶本身。这哪是代用品,简直是正儿八经的茶叶。

  从此,我们的“精神会餐”更丰富了。

  “精神会餐”是我们重要的或唯一的业余享受。工作完了,睡眠之前,夏夜在打麦场上,冬夜围着泥堆的火炉,谈论今古。内容涉及各人家乡的美食、特产、名胜、文物以及各人有过的好朋友、意中人,总之是令人神往的事物。这种“会餐”,互相补益知识,鼓励热爱生活,为美好前途奋斗。在紧张的艰难的又深具信心的集体生活中,不失为一件好事。

  由此想到几年前看过的一些描写战争生活的影片。在纵横交错的堑壕中,突然出现一棵小花或一只小鸟,受到战士的怜惜、爱抚,引起许多思念、憧憬,作出无畏、豪迈的文章。这大抵是外国影片的创造,我们移植过来的。但我总觉得不大真实。我未同敌人打过“交手仗”,但跟着战士爬过战壕。那是生死搏斗的地方,炮弹随时可能飞过来,机枪随时可能扫过来,哇哇怪叫的敌人随时可能冲过来。这时士兵要作的两件事,一是加固工事,二是抓紧时间休息,准备下一轮的厮杀,谁有那种闲情逸致。

  但人总有七情六欲。部队休整期间,就像我们在不是反“扫荡”的“和平”时候,来一点“精神会餐”,谈值得思念的事物,谈胜利以后的美妙安排。这是一种心态、一种享受、一种精神力量。我们顺利度过艰难岁月,它也有一份功劳。

  非常可惜,在我们的“精神会餐”中,茶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过春节,大抵能够吃到一次猪羊肉,但喝不到一碗什么茶。茶在我们记忆中消失了,实在对不起它。

  在漳河边,冬季品茶兴味最浓。夏天,公务员提半桶开水,从伙房走到我们办公室,热气渐渐散失,用它泡薄荷茶,叶子展不开。那水桶是半截煤油桶,打水、盛菜通用,水的杂味盖住茶的香味,只能解渴用。冬季不同,一个两尺多高的泥堆火炉蹲在房子中央,大大的搪瓷缸放在火上,冒出阵阵热气,发出咝咝轻声。灯是有了缺口的饭碗,贮半碗核桃油,旧棉絮做的灯芯从缺口探出头来。“一灯如豆”是文人笔法,我们这灯的光焰总有枣儿大,照在农舍的泥墙上,深沉,幽邃,比现今那电灯满室、一目了然的华屋古朴得多。大家围着火炉坐下,用滚开的水把薄荷叶泡得展展的,颜色看不清楚,香味却很浓郁。品茶是享受,解渴也是享受,这时我们终于能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了。太行山冬夜很长,我们的“精神会餐”,或曰无题谈论的范围也拉得很广。大家都搞文字工作,大体也不出这个范围。二十多岁年纪,读书本来不多,手头书籍更少,这种议论因而常常变成记忆力的竞赛。

  由于一场争论,帮我记住一首戏作。我喜爱古典诗词,不很懂,偶尔也诌几句,看看无大意思,不想保存下来。这首《忆江南》中有句:“梦里依稀传心话,醒来口角有余香”,是思念一个人的。前一句,亦“借”亦“偷”,记不起原主谁人,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太行山祝捷、过节有时也有点酒,柿子、枣儿酿的,性子很烈。也兴划拳,只是谁赢拳谁喝酒,因为酒少人多。这时当然无酒,我们以茶当酒,想起词主者奖一杯。无书据,无佐证,谁知是谁想对了?大家争胜,只好各饮一杯。

  第二句出自我手,不需引书据典,随口就可评判。有人说不错,有人说不佳,特别是那个“有”字。于是争相“改正”,有人说应该用“留”,有人说不如用“泛”,有人说最好用“染”,意思是“连你的那个人也写进去”。最后问我本人的“高见”。文章当然是自己的好,我说还是不如那个“有”字。“不行,不行,太不谦虚,停饮一杯!”一人提议,众人响应。打油已毕,举碗同饮。莘莘青年,在我们党领导的根据地中,真不知人间有忧愁事。

1991年

=====

在网上找诗人高咏的资料,只找到这篇,渴望读他的组诗《清漳儿女》。

音乐神童莫扎特的伦敦行(BBC)

音乐神童莫扎特的伦敦行

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莫扎特与家人在1764年4月至1765年7月曾在英国首都伦敦居住。今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年,BBC中国网为大家介绍莫扎特当年在伦敦的轶事。
1761年,当时只有不到五岁的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他的洗礼登记名字是:Joh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的创作和表演音乐的天分受到他当宫廷乐师的父亲的注意。他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决定向欧洲其它地方的王公贵族展示他的儿女(莫扎特的姐姐南内尔(Nannerl)弹奏键盘出色)的音乐才华。

1763年,莫扎特一家人从莫扎特的出生地奥地利萨尔斯堡出发,经过数个月辗转到了法国首都巴黎,在巴黎为法国王室和贵族演奏后,利奥波德·莫扎特决定把行程伸延至英国首都伦敦。

当时的伦敦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城市,音乐市场活跃而且有利可图。莫扎特一家在1764年4月从法国加莱港渡过英伦海峡抵达英国。

伦敦居所

莫扎特一家在伦敦的一年多投宿过不同地方。其中一处在塞西尔巷 Cecil Court。塞西尔巷在今天的伦敦地铁站 Leicester Square 后面,非常接近伦敦唐人街,现在是印刷品和古董书店林立的伦敦旅游景点。

据纪录,幼年的莫扎特在旅程中不时生病,他一家人抵达伦敦后情况也没有改变,甚至连父亲利奥波德也病倒了,他的情况并一度严重。

因为这个原因,利奥波德带着家人迁移到当时属于伦敦市郊的切尔西(Chelsea)的一个医生朋友家,希望那儿比较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对家人恢复健康有帮助。

这个切尔西并非现在的伦敦切尔西。在18世纪的切尔西就是现在伦敦的优雅住宅区 – 贝尔格雷维亚(Belgravia)。

第一首交响曲

1765年,八岁的莫扎特在贝尔格雷维亚的伊伯里街180号(180 Ebury Street)写成了第一首交响曲:Symphony in E flat, No. 1 (K.16)。

现在于这座房子的外墙挂有一小块蓝色牌匾纪念莫扎特曾在那儿居住。在伊伯里街附近有一座年幼莫扎特拿着小提琴的铜像。

莫扎特一家在1764年抵达伦敦后不久,英王乔治三世和夏洛特王后邀请他们到御前表演,那次演出的报酬是24基尼金块(Guinea – 英国货币的旧称)。

乔治三世与王后非常喜欢这位来自奥地利的小音乐家。莫扎特在伦敦的一年多时间,数次获邀请到御前表演。

伦敦的庆祝活动

尽管莫扎特这次欧洲行大部分是为王室和达官贵人表演,伦敦的普罗大众也有机会欣赏他的音乐。

现在伦敦苏豪区(Soho)的Frith Street 一带就是莫扎特当年表演的场地之一。

根据研究莫扎特生平的专家所说,利奥波德·莫扎特安排儿子每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在那儿的一家卖女性束身内衣店的楼上弹奏羽管键琴(Harpsichord),收费是半克朗(Crown – 英国旧硬币,一克朗等于25便士),莫扎特还会应公众要求即席为没有低音的小曲创作伴奏旋律。

为纪念音乐家莫扎特诞辰250年,伦敦将会在今年举行多个特别的音乐会。

伦敦爱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在去年9月已开始纪念莫扎特诞辰,今年将继续办有关的音乐会。

伦敦爱乐团

在1月27日莫扎特诞辰当天,BBC交响乐团在伦敦三个剧院演奏包括Symphony No. 41(“木星” 交响曲)的曲目。

BBC交响乐团

英国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在1月31日上演全新编排的莫扎特歌剧《菲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

另外,皇家歌剧院还上演比较少公演的“牧羊人之王”(II Re Pastore)。

http://www.bbc.co.uk/china/lifeintheuk/story/2006/01/060124_mozart_in_london.shtml

海枣与凤凰(理想国)

海枣与凤凰

南方周末   2006-01-26 15:26:44   


马丁·路德用12年时间,将《圣经》翻译成德语

  ■理想国
  □冯象
  
  焦布林(David Jobling)等(编):《后现代圣经文选》(The Postmodern Bible Reader),Blackwell,2001。
  马瑞思(Richard Marius):《路德传》(Martin Luther:The Christian Between God and Death),哈佛大学出版社,1999。
  
  宽侄:
  临出门收到你的习作,恰好让我们在飞机上轮着读,比看好莱坞电影有劲,谢谢!伯母说个别论断的分寸把握似有瑕疵,提了意见,附上供参考。
  文章之道,熟能生巧;但又不能太巧,流于雕琢或圆润甜腻(这是浮华时代的通病)。要注意保持并锤炼一种朴素自然甚至粗犷的风格。只有个性化的不驯服的文字才是有力量的,而力量是艺术丛林的基本法则,没有例外的角落。所以我不改你的文字,让你慢慢领悟。
  至于论说或思维的精确,可以通过翻译来训练。不知你注意没有,现代汉语文学的主将多也是出色的译家,这恐怕不是巧合。
  太平洋上空还看了一本《后现代圣经文选》。内有一篇讨论德国批评家本雅明(1892-1940)的翻译理论,讥讽“启蒙/现代主义”的立场是:意义像条鱼,翻译便是将它从这文本捕来放进那文本里去。而本雅明认为,文本的意义不可能一网打尽;毋宁说语言是原意之“真谛”的牢笼,翻译则是译文与原文两个文本间的对峙。通过字对字的冲击(直译)打破语句之墙,解放那被囚禁的“真谛”,将它再现于文本之间。所以伟大的翻译,例如马丁·路德(1483-1546)的译经,乃是一“再造原意”的历史事件,充满了“令人战栗的奥秘”(mysterium tremendum)。你看,说得多有诗意!由此想到,翻译可刺激想象训练思维———本雅明是认认真真译过诗的。
  翻译视为“对峙”,等于说译文有独立于原文的价值,是文本呈现“真谛”于其中的那个意义世界的一扇门。换言之,翻译不仅使译文与原文对峙,而且还冲击了先前的一切译本,因为“真谛”的牢笼是原文与旧译一道看守的。于是,考证名物、辨析误译也可看作这场对峙的一翼了,如上回讲传教士母语不精,纸草变蒲草的闪失(见《南方周末》2005.9.22)。我这儿再举一例,仍用《圣经》里常见的一种植物:海枣。
  海枣(希伯来语:tamar,希腊语:phoinix)又名椰枣、波斯枣,是产于近东和北非的常绿大乔木。“羽状复叶丛生在茎端。浆果长椭圆形,形似枣子,可鲜食或作蜜饯……由茎浸出的液汁,可制砂糖或酿酒”(《辞海》海枣条)。经文中多有描述:如摩西率以色列子民出埃及,到叶林绿洲安营,那里有十二股清泉和七十株海枣(象征以色列十二支族、七十长老,《出埃及记》15:27)。又如以色列人渡约旦河攻占的迦南重镇耶利哥,多海枣,称海枣城(《申命记》34:3)。海枣还是以色列诗意的象征(《以赛亚书》9:13),节庆与和平的标记,如住棚节子民折海枣枝、柳枝敬拜上帝(《利未记》23:40)。《新约》记载,耶稣骑驴入圣城,百姓手持海枣枝(ta baia ton phoinikon)向“以色列的王”欢呼(《约翰福音》12:13),更是脍炙人口的一幕。
  可是,和合本等中文旧译把海枣一律误作“棕榈”或“棕树”。我查了一下,这洋相应也是肇始于传教士译经误读钦定本;不求甚解,把palm tree等同于中国南方常见的棕榈了。英语palm可泛指棕榈科(palmae)树木,包括棕榈、椰子、槟榔、油棕、海枣等。但钦定本说到palm,都是date palm的简称,即海枣(《牛津大词典》palm条)。棕榈另有希伯来名deqel,但不是《圣经》词汇。所以,这误译只能出自对钦定本而非原文的误读。
  和上次一样,我给你讲一点历史语言学知识吧。海枣的拉丁学名叫phoenix dactylifera,源于希腊语,意为“结枣的腓尼基树”(以产地命名,犹如英语china,瓷器;希腊人称迦南/古巴勒斯坦一带为腓尼基,Phoinike)。希腊语“枣”(daktylos,本义手指,转指海枣),经由拉丁语(dactylus)传入欧洲中世纪俗语,英语“海枣”的词源便是(符号“>”表示语词演化方向):古普罗旺斯语datil>古法语date>英语date,海枣。
  或许你注意到了,海枣那借自希腊语的学名像是英语的“凤凰”(phoenix)。不错,“凤凰”也来自希腊语,直译“腓尼基鸟”,与海枣是同一字。当早期基督徒听到福音书上说“海枣枝”和“以色列的王”的时候,在他们心里,是要把海枣与复生的凤凰,与腓尼基/迦南即以色列的福地,以及救世主的来临,他们的全部希望,都系在一起的。但他们绝不会想到棕榈。
  上文提及马丁·路德。译经之初,他的希腊语和希伯来语造诣未深,困难不少;但他刻苦好学,天资极高。当时荷兰大学者伊拉斯谟(约1467-1536)刚校订了希腊语《新约》,并以拉丁文译注,路德从中获益良多,尽管伊氏是他最厌恶的论敌之一。当然,《新约》的内容他是烂熟于心的,仅用11周就完成了德文初稿。但整部《圣经》前后持续了12年,边学边译,修订达11次之多,直至逝世。他除了钻研原文,还写信虚心求教,包括德语表达的问题。因为他长期在寺院生活,不熟悉百姓的生活语汇,而经文里有许多牧民、农家和商人的故事。天道酬勤,1522年9月他的《新约》问世,初版3000(一说5000)册立即售罄,当年12月重印,尽管书价相当于一匹好马。路德译经的直接目的,是要揭露罗马教会的腐败,驳斥官方学说而重现经文的“真谛”。而上帝之言一旦从教士的专利变为芸芸信众自由意志的“拯救史”(Heilsgeschichte),宗教改革就此发轫,欧洲分裂,高地德语(现代标准德语)率同德意志民族意识巍然崛起:“再造原意”果然是“令人战栗”。
  我读的是已故马瑞思(Richard Marius)老师的《路德传》(1999)。马老师生前为哈佛的学生写作总教习兼剧院顾问,在英语系则讲授马克·吐温和福克纳。永远打着领结,彬彬有礼,一派南方(田纳西州)绅士风度。他是希腊裔,早年曾钻研神学,当过浸礼会牧师。后来进耶鲁读文艺复兴史博士而激发了学术兴趣,生活因此转向,终于以两本探究伟人性格与信仰历程的传记《莫尔传》(1983)和《路德传》享誉学界。
  2005年11月

=====

昨天提利未记,今天理想国又来了。这凤凰与海枣,够火烈的。

利未记第十一章,转给KC

利11:1 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

11:2 你们晓谕以色列人说,在地上一切走兽中可吃的乃是这些,

11:3 [b]凡蹄分两瓣,倒嚼的走兽,你们都可以吃[/b]。

11:4 但那倒嚼或分蹄之中不可吃的乃是骆驼,因为倒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

11:5 沙番因为倒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

11:6 兔子因为倒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

11:7 猪因为蹄分两瓣,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

11:8 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

11:9 水中可吃的乃是这些,凡在水里,海里,河里,有翅有鳞的,都可以吃。

11:10 凡在海里,河里,并一切水里游动的活物,无翅无鳞的,你们都当以为可憎。

11:11 这些无翅无鳞,以为可憎的,你们不可吃它的肉,死的也当以为可憎。

11:12 凡水里无翅无鳞的,你们都当以为可憎。

11:13 雀鸟中你们当以为可憎,不可吃的乃是,雕,狗头雕,红头雕,

11:14 鹞鹰,小鹰与其类。

11:15 乌鸦与其类。

11:16 鸵鸟,夜鹰,鱼鹰,鹰与其类。

11:17 鴞鸟,鸬鹚,猫头鹰,

11:18 角鸱,鹈鹕,秃雕,

11:19 鹳,鹭鸶与其类,戴鵀与蝙蝠。

11:20 凡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你们都当以为可憎。

11:21 只是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中,有足有腿,在地上蹦跳的,你们还可以吃。

11:22 其中有蝗虫,蚂蚱,蟋蟀与其类,蚱蜢与其类,这些你们都可以吃。

11:23 但是有翅膀有四足的爬物,你们都当以为可憎。

11:24 这些都能使你们不洁净。凡摸了死的,必不洁净到晚上。

11:25 凡拿了死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

11:26 凡走兽分蹄不成两瓣,也不倒嚼的,是与你们不洁净,凡摸了的就不洁净。

11:27 凡四足的走兽,用掌行走的,是与你们不洁净,摸其尸的,必不洁净到晚上。

11:28 拿其尸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这些是与你们不洁净的。

11:29 地上爬物与你们不洁净的乃是这些,鼬鼠,鼬鼠,蜥蜴与其类。

11:30 壁虎,龙子,守宫,蛇医,蝘蜓。

11:31 这些爬物都是与你们不洁净的。在它死了以后,凡摸了的,必不洁净到晚上。

11:32 其中死了的,掉在什么东西上,这东西就不洁净,无论是木器,衣服,皮子,口袋,不拘是作什么工用的器皿,须要放在水中,必不洁净到晚上,到晚上才洁净了。

11:33 若有死了掉在瓦器里的,其中不拘有什么,就不洁净,你们要把这瓦器打破了。

11:34 其中一切可吃的食物,沾水的就不洁净,并且那样器皿中一切可喝的,也必不洁净。

11:35 其中已死的,若有一点掉在什么物件上,那物件就不洁净,不拘是炉子,是锅台,就要打碎,都不洁净,也必与你们不洁净。

11:36 但是泉源或是聚水的池子仍是洁净,惟挨了那死的,就不洁净。

11:37 若是死的,有一点掉在要种的子粒上,子粒仍是洁净。

11:38 若水已经浇在子粒上,那死的有一点掉在上头,这子粒就与你们不洁净。

11:39 你们可吃的走兽若是死了,有人摸它,必不洁净到晚上。

11:40 有人吃那死了的走兽,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拿了死走兽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

11:41 凡地上的爬物是可憎的,都不可吃。

11:42 凡用肚子行走的和用四足行走的,或是有许多足的,就是一切爬在地上的,你们都不可吃,因为是可憎的。

11:43 你们不可因什么爬物使自己成为可憎的,也不可因这些使自己不洁净,以致染了污秽。

11:44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你们也不可在地上的爬物污秽自己。

11:45 我是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耶和华,要作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11:46 这是走兽,飞鸟,和水中游动的活物,并地上爬物的条例。

11:47 要把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可吃的与不可吃的活物,都分别出来。

=====

单列开也是怕坏了大家谈吃之兴。多知一些食趣无妨。

回族的禁忌习俗

回族的禁忌习俗

回族的禁忌习俗,主要有三大类: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等;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下面就一些主要禁忌习俗的来源、发展等作一概要论述。
  一 回族的禁猪习俗
  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
  回族为什么禁食猪肉呢?这得从古阿拉伯的习俗说起。犹太教、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在阿拉伯半岛就已经有禁食猪肉的习俗,因为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且多为沙漠,不利于猪的生长和发展,猪的传染病很多。所以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闪米特人以牧羊、驼为主,不养猪。古埃及人也视猪是不洁和厌恶之物。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一书中记载埃及、中东的所见所闻:“在埃及人的眼里,豚是一种不洁的畜类,如果一个人走路时偶然触着了一只豚,他立刻要赶到河边,穿着衣服跳到河里去,即使牧豚人是土著的埃及人,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说明古埃及人当时禁猪很严格,不但不吃猪肉,连摸、碰猪都不行,而且对牧猪人也讨厌。犹太教创立后,为了适应当时阿拉伯地区禁养猪的习俗,把禁食猪肉当作戒律写进圣经《旧约全书》中的《利未记》第十一章中:“凡蹄分两半,倒嚼走兽,你们都可以吃……猪因为蹄分两半,却不反刍,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这里强调的戒律,已不是一般的卫生清洁,而具有浓厚的宗教的圣洁观念。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为了消除频繁的战争,促进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统一,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禁食猪肉的习惯,吸收了犹太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列入《古兰经》中,先后四次反复强调。如《古兰经》第三章一百七十二节中指出:“他(指安拉)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古兰经》在强调禁食猪肉的时候,也说明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活命适当吃一点,真主是宽恕的。这些禁令都是以安拉的名义颁布的,穆斯林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不能有半点的怀疑。由于伊斯兰教的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习惯,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使伊斯兰教逐步扩大,传播于亚、非广大地区。我国唐人杜环在《经行记》中讲到:“大食法不食猪、狗、驴、马等肉。”
  唐宋时期,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到中国经商,因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把禁食猪肉的习俗也带到了中国。宋人朱或在《萍洲可谈》中已记载了这一习俗:“至今番人但不食猪肉而已……非手刃六畜则不食。”经过几百年历史的发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成为后来的回族。十三世纪初叶,由于成吉思汗西征而被迫东迁的中亚、西亚、波斯、阿拉伯等地的穆斯林,后来也基本都发展成为回族。他们对伊斯兰教的戒律特别重视,严格遵守其规定,并逐步发展成一种风俗习惯,“西域夷人安插中原者,多从驾而南,号色目种,隆准深眸,不啖豕肉……诵经持斋,归于清真”。可见,元时江南一带聚居的回族已形成不吃猪肉的习惯。明代开始时,由于回族建功立业,加上明武宗时,后宫娶了“白皙而美”的回族女子,对回族在一个时期内还比较亲近,回族的风俗习惯也受到了尊重。在正德年间有“禁民间畜猪,著为令”之事。但后来,回族在政治上受到压迫,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受到限制和歧视,甚至诬蔑。这说明明末回民不食猪肉的风俗习惯,已遭到统治阶级的破坏。
  清代,回民不吃猪肉的风俗习惯更是受到嘲弄和污蔑。统治阶级在残酷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后,为了区分出回民与汉民,以是否吃猪肉来检验,以致引起更多回民的反抗与斗争。
越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回民越保持自己的习惯。清代著名的回族学者刘智在他的《天方典礼》中解释《古兰经》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时说:“猪是畜类中最污浊的,其性贪,其气浊,其心迷,其食秽,其肉无补而多害,乐从卑污,有锯牙,好攫,啮生肉,愈壮愈惰,老者能附邪魁为祟,乃最不司食之物也。”
  国民党统治时期,回民不吃猪肉同样遭到污辱。《南华文艺》公然刊载文章,造谣说回族清真寺里供有猪像,这是回族的祖先等等,引起了回民的强烈反抗,以至发展到全国回族的反抗运动。
  回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在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歧视的斗争中,对猪的禁止更加严格。
  现在我国回族群众不仅禁吃猪肉,而且还禁养猪,甚至从思想意识和感情上反感和见不得猪。有些回民见了猪就背转过脸,有些嗅到猪肉味就恶心、呕吐。碰到卖猪.肉的铺子、饭馆,就赶紧躲开。凡是做过猪肉的锅、碗、盆、筷、案板等一律不用,也不去接触。在不得已用时,要用火烧锅,用滚开水烫碗、盆等。宁夏、甘肃等地的回族连“猪”字提也不提,把猪称作“狠宰惹”,把猪肉称作“孩代丝肉”或“大肉”,猪油称作大油。对猪和猪皮制作的系列产品也很少用。如不用猪鬃、猪毛刷子,不用猪毛牙刷,不用猪油制作的肥皂、香皂。宁夏径源、西吉、同心、吴忠,甘肃临夏、平凉等许多回民聚居地的回民连猪皮鞋、猪皮夹克也不穿,甚至有些属猪相的自称为属黑的,姓朱的因与猪谐音,也改为姓黑的。这一切已成为我国回族人民一项重要的风俗习惯。
  二 回族禁食自死物及其他习俗
  回族在饮食方面,除了禁食猪肉外,还禁食狗、驴、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禁食凶猛禽兽和自死的牛、驼、羊等牲畜,禁食一切动物与飞禽、家禽的血,禁食非穆斯林和诵非真主之名屠宰的动物等。
  回族这种严格的禁食习俗,也与伊斯兰教有很大关系,《古兰经》第五章第三节中强调指出:“对你们列为禁戒的是自死物、血、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下的动物,但宰后才吃的仍然可以,禁止你们吃神石上宰杀的……凡为势所迫,而无意犯罪的(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因为真主确实是至赦的,确实是至慈的。”
禁食血液。在伊斯兰教还未产生之前,古阿拉伯人就把血液作为一种宗教禁忌。他们认为人的灵魂存在于血液之中,吃血是渎神行为。
  禁食自死物,是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一种经验,怕食物中毒,后来被写进《古兰经》,带上了宗教色彩。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刘智在解释禁食自死物等规定时说:“自死物不可食的原因有二:一是凡物自死必有毒。二是一切生物均有二性,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本然之性对人生有益,而气质之性是由血气而生,为贪恶嗜欲之性,有累于人心者也,所以生物必宰而后食,这是为了去其血气。”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发展,非常注意饮食的选择。清代我国回族学者刘智在他的《天方至圣实录》中指出:“六畜中可以驱使而不可食者三,马、骡、驴也;可以驱使而复可以食者二,驼与牛也;只可供食不可驱使者,羊也。”这就逐步养成了回族不吃自死物、血液的习惯,也养成了不吃马、骡、驴肉的习惯。现在回族对那些性情恶劣,喜吃污秽,形状怪异、暴目、锯牙、钩爪、吃生肉者皆不吃。如虎、狼、豹、狸、狮、猿、猴、猫、鹰、鹞、鸷、刺猬、熊、蛇、田鸡、黄老鼠等等,对这些东西一律不吃,除非在万般无奈,保全生命时,可以少吃一点维持生命,但不能吃饱。
  回族对可以食的牛、羊、骆驼、鹿、鸡、鸭、鹅、鸽、鹑、兔等畜禽,也要请阿匐或懂得宰牲规戒的穆斯林来宰,形成了宰牲定制,即宰前,要洗大净和小净。如宰牛、羊、驼时,须用绳子捆绑其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并将这些可食畜禽摆成头南、尾北、面西的姿势,宰牲时必须先念诵真主名,俗称“道太斯米耶”:“比思敏俩习,安拉乎艾克白尔!”即:“以安拉之名,安拉至大!”然后切断畜禽的食管、血管、气管,待控净血液之后方可剥皮或拔毛收拾,禁止用滚水烫皮、烫毛。回族不吃非穆斯林宰杀的牛、羊、鸡等畜禽。
  回族这种特别讲究的宰牲习惯,从古至今一直没有改变过。在元代,成吉思汗开始制定了一条重要的禁令严格禁止用断喉法杀羊,凡宰羊必须按蒙古族的破腹法宰之,违者要处以死刑。到了元太宗窝阔台和元世祖忽必烈仍然坚持这条禁令。由于这条禁令有悻于回族宰牲的风俗习惯,所以,遭到了回族的抵制和反对。他们不向朝廷献贡物,迫使统治者收回了这条禁令。
  回族对食海里的动物也有很多讲究,不吃形状不端的水族鳞蚧、螃蟹、鲂鲨、鲸、鳘等,不吃那些食小鱼的大鱼。要吃有头有尾、脊有刺、腹下有翅、身上有鳞的鱼。如鲤、鲫、草、链等鱼。对这些鱼类吃时也不屠宰,认为鱼的血气在水,离开水,血气之性即无,更重要的是穆罕默德曾说过:“我们可以食用两种非屠宰动物:鱼和蚂蚱。”回族一般不多吃鸽子肉,传说鸽子保护过穆罕默德,所以回族当中有“吃鸽子肉要用金刀来宰”的说法。
  三 回族禁烟酒习俗
  回族不喝酒,在家里也不备酒具,家里来客人一律不摆酒,有时为了接待客人,在参加宴会时,别人敬酒和碰杯时,回族多以水、橘子汁、高橙等饮料代替。有些回族本身就不愿意和饮酒者同桌聚餐。回族对酒不像对猪那样憎恶,城市里的回民现在也有喝酒的,但他们都背过父母去喝。回族禁酒主要是受了伊斯兰教的影响,因为饮酒为伊斯兰教所严禁。古代阿拉伯人素有饮酒的习惯。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以后,遇到几次喝酒的人,开始,有人去问穆罕默德许可不许可?穆罕默德回答说:“他们对于饮酒和赌博问你,你说其中都会有大罪,对人都有益处,而其害处比益处更大。”没有明确禁酒。后来有人继续喝酒,而且劝说不听,酒醉后呕吐、胡说,不能礼拜等等。穆罕默德说:“众信的人们哪!你们酒醉的时候不要作礼拜,直到你们知道自己所说的是什么话。”这就是说在礼拜外的时间还可以喝酒。后来饮酒者继续饮酒,且酒醉后,出手打人,伤害他人和物,并相互成为冤家。穆罕默德曾命令用蜜枣树枝和皮鞭抽打饮酒者。在阿布·伯克尔时代鞭笞饮酒者 40鞭,后来鞭笞 80鞭。最后穆圣开始下禁令,并且以安拉的名义写进《古兰经》:“众信的人们哪!饮酒、赌博、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恶魔惟愿你们因饮酒和赌博而互相仇恨。”
  回族由于受《古兰经》的影响,严格禁酒,毫无变通办法。长期以来,养成了不饮酒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认识到酒的危害。笔者调查时,回族群众认为,酒是一种麻醉饮品,饮酒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在历史和现实当中,因饮酒耽误国家大事、败家、丧身、违法乱纪、为非作歹、毁坏自己声誉的不胜枚举。所以,回族认为饮酒是不光彩、不应该的,必须严格禁止。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教育,不许饮酒。现在回族无论是烈性酒,还是甜酒、啤酒,都在禁止之列。
  回族也不抽烟,认为抽烟,特别是抽鸦片是一种犯罪,所以过去回族抽鸦片的很少,“百里无一”,男女老少皆知道它的毒害。因此,长辈对晚辈,妇对夫都常常进行劝导教育、敲警钟。如回族民间有一首歌谣就是妇劝郎不要抽鸦片:“你不要抽洋烟,抽上洋烟光花钱,到老受艰难,一时发了痛,浑身乏瘫困,走在人前短精神,说话无人听。”回民抽纸烟的也不多,即使有,也多是城市里面的年轻回民。现在遇到结婚等喜庆日子,适当准备点纸烟,招待兄弟民族。回民不抽烟,这是一种卫生习惯。他们认为,抽烟一是痰多、肮脏、不卫生;二是抽烟可致肺癌等多种疾病,对人的健康十分不利,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三是抽烟的人寿命短。据有关专家统计,25岁以上的人,每天抽40支烟,其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短8岁,所以回族群众不喜欢抽烟。有的回族老人还反对别人到自己礼拜的屋抽烟。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说:“惟人事方面则汉人身体孱弱,衣服褴褛,鸦片残害后的苍黄瘦脸,挂在多半的汉人头上!凡是身体壮实,衣服整齐,骑高骡大马者,都是回回。”
  由于回族不抽烟、不喝酒,所以回民一个个红光满面,面目清秀,身体强壮,不吐痰,不喘息,即使年届古稀的老人,也能照常骑自行车,参加劳动,因此,长寿老人颇多。在1983年人口普查中,宁夏共有22位百岁老人,其中22位就是回民,而回族人口还不到全区人口的三分之一。
  四 回族禁求签、玩赌、拜偶像习俗
  回族禁止求签、玩赌、拜偶像。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让阴阳、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也不去给别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风水阴宅,不求仙方神药,不搞驱鬼治病等等。回民认为求签、算命等这一切都是不正当的污秽行为。因为回民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认为人的命运是真主安排的,人的一切都由真主前定,所以不搞其他的迷信活动。
  回族禁止拜任何偶像,在回民聚居的村寨一般不搞人头雕塑像,家里忌摆各种人物和动物塑像,墙上也不愿挂人头画像,只挂山水风景画。有的回民家虽挂了人物或动物画像,但礼拜时,在画像的眼睛上盖一张白纸。因为回民只信真主不信其他一切神灵,也不去崇拜一切偶像,养成了在家里不摆偶像的习惯。
  回民还严禁玩赌,认为玩赌对己、对别人、对社会都不利,认为玩赌是“核俩目”,所赚之钱不劳而获,是不义之财,使不得。过去回族当中也有个别人玩赌,其结果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新中国成立前,有首回族民歌形象地表现了“十人玩赌九人穷”的下场。如“一病未好百病危,腰子曲得像笼袢,头上枕的半截子砖,屁股上盖的是窟窿毡”。
  回民当中如发现玩赌的,左邻右舍相劝,父母抡起棍子追打。由于众回民皆反对玩赌,所以现在回民当中玩赌的人极少。
  回民还禁忌放高利贷,认为放高利贷使不得,但现在民间有人却实行变通办法。另外回民还禁止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妇女袒胸露臂;忌汉民到回民家借餐具;回民还禁止男子戴金饰,不许过度装饰,严禁扎青(黥墨、文身)、拔部分眉毛,等等。
  五 回族禁忌民俗的特点
  回族的禁忌民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全民性。回民虽然大分散、小集中在全国各地,但基本上是全民性的禁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等,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物,禁饮酒等。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城市也有极少数与汉民杂居的回民饮酒,甚至也有个别吃猪肉的。但这种全民族性的禁食习俗,却是回族特点的一种主要表现。
  第二,稳定性。回族从唐代信仰伊斯兰教的先民开始,到元明时代形成为一个民族,一直发展到今天,虽然受到了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也受到了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诬蔑、强迫与镇压,但回族的禁忌习俗仍未改变,而且形成为一种老规矩,代代相传。特别是回族的禁食习俗每遇到一次歧视、诬蔑或镇压的时候,回族人民总是强烈反抗,顽强斗争,更加保持这种禁食习俗。这似乎成了一种传统,体现了回族的民族心理,也充分说明回族的禁食习俗靠强迫命令是难以改变的。只有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回族人民对有些禁忌习俗自己认为需要改变时,才能逐步改变。
  第三,回族的禁忌习俗,虽然源于伊斯兰教,但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有的已超出了伊斯兰教原有的含义,变成了本民族的一种传统习惯。如《古兰经》中只规定穆斯林禁食猪肉,尚未规定不用猪毛刷子,不穿猪皮鞋等,但现在回民养成了一种习惯,一闻到猪肉味就感到不舒服,厌恶猪身上的一切东西。这就像北京有些汉族厌食蛇肉、青蛙肉一样,属于正常的生活现象和习惯,不能简单地把回族的禁忌习俗看成是宗教信仰,更不能看成是封建迷信。
  第四,不能简单地把回族的禁忌习俗说成是落后的习惯。关键要看它的社会效果如何,是否对健康有害,对社会是有害还是无害。如回民不抽烟、不喝酒、不玩赌、不信卜卦等,这都是文明进步的表现,是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对社会道德、社会秩序有好处的。至于说不吃猪肉就是落后,这更是错误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斯维尔德洛夫、卡阿诺维奇等他们都不吃猪肉,但他们都是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很多,他们都不吃猪肉,不能说他们都是落后的。总之,我们必须正确地、实事求是地、不带任何偏见地去看待回族的禁忌习俗。

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91071.html

====

帮KC找旧约的食禁,找到了这篇,先贴一下。

放在另一线是怕坏了废名那一线的吃趣!

范长江这一段可圈可引:

>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说:“惟人事方面则汉人身体孱弱,衣服褴褛,鸦片残害后的苍黄瘦脸,挂在多半的汉人头上!凡是身体壮实,衣服整齐,骑高骡大马者,都是回回。”

常见修辞格

常见修辞格

修辞格又称辞格、修辞方式,是为了提高修辞行为的效果而运用的组织语言材料的策略性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映衬、拈连、仿拟等修辞格侧重语义变化,是追求语言形象上的创造的策略;对偶、排比、回环、顶真、反复等修辞格侧重语形的呼应变化,是追求语句组织上的创造的策略。

一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来比况不同类的另一事物或情境。
比喻是扩大话语的意义空间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运用比喻,可以用浅显的、具体的比喻深奥的、抽象的,也可以用抽象的、深奥的比喻具体的、浅显的。被比的事物与作比的事物应该是不同类的,两者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相似点。两者的距离越远,越能获得意外的效果。
比喻的基本类型是明喻,由此有衍化出暗喻、借喻、博喻、撇喻等。

(一)明喻
明喻是最典型的比喻。在结构方式上最为完整:本体(被比的事物)、喻体(作比的事物)、比喻词(“像”、“如”、“若”、“似的”、“好像”、“如同”、“仿佛”、“一样”等)都出现,有时还可以顺势写出两者的相似点;在语义关系上也最为显豁,一般不容易与其他修辞格混淆。如果用A表示本体,用B表示喻体,那么明喻的基本格式是:A像B。有时也有B像A。例:
①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朱自清《梅雨潭》)
②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钱钟书《围城》)

(二)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而比喻词不出现的比喻。常见的有利用判断关系构成“A是B”,利用修辞关系构成“A的B”,利用并列关系构成“A,B”等。
(1)“A是B”型。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②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
(2)“A的B”型。例:
芜秽的心田里只是误会的蔓草,毒害同情的种子,更没有收成的希冀。(徐志摩《泰戈尔》)
(3)“A,B”型。例:
生得又高又胖并不就是伟人,做得多而且繁也决不就是名著。(鲁迅《由聋而哑》)

(三)借喻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借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在形式上与借代有相似的地方。例如把“家庭”比作“女人的领土”,“眼泪”比作“珍珠”和“露”:
①柔嘉到底是个女人,对于自己管辖的领土比他看得重。(钱钟书《围城》)
②说呵,是什么哀怨,什么寒冷摇撼你的心,如林叶颤抖于月光摩抚,摇坠了你眼里纯洁的珍珠,悲哀的露?(何其芳《圆月夜》)

(四)撇喻
表面说的是本体与喻体的不相似,但本体与喻体的这种“不相似”之所以需要撇除,正是以对两者相似性表示认同为前提的。其结构方式为:“A不像(不是)B”。例:
① 鸿渐的心不是雨衣材料做的,给她的眼泪浸透了。(钱钟书《围城》)
② 我不是火,不能给你光和热;
同时,我也不是黑暗,不能把你的光辉衬托。
我不是水,不能湿润你干裂的唇,
我不是花,不能点缀你寂寞的生活。(何其芳《诗的自白》)

(五)博喻
博喻是一连串的喻体描绘同一个本体,或者用一连串相关的喻体描绘一连串相关的本体。其结构方式为:“A像B1,像B2,像B3……”或者:“A1像B1,A2像B2, A3像B3……”例:
①在这绝壁的边沿站着一个丈夫,一个不凡的男子,怪石一般的峥嵘,朝旭一般的美丽,劲瀑似的桀傲,松林似的忧郁。(徐志摩《拜伦》)
③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舒婷《致橡树》)

二 比拟
比拟就是把物拟作人、把人拟作物或者把甲物拟作乙物来表现。比拟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叙述对象的属性,以抒发感情表示褒贬,并增加话语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比拟容易和比喻混淆,一般说来,比喻离不开用另外的事物(喻体,通常由名词或名词性结构担任)引发想象,而比拟作比时那另外的事物是不出现的,只是用与那另外事物相关的词语(通常是动词、形容词、量词等)来引发想象。
比拟又分拟人和拟物。
(一)拟人
拟人就是直接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例:
这辆车年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钱钟书《围城》)
(二)拟物
拟物就是直接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
①美国博士几个子儿一枚?我问他。(老舍《牺牲》)
②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徐持《哥德巴赫猜想》)

三 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的基本作用是强化事物的特征,提高言语行为的经济性。运用借代,必须注意明确性原则,避免误解。
借代和借喻都是借别的事物来代替本体,其区别是:(1)构成的基础不同: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喻体与本体有某方面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比如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具体和概括的关系等等,但不包括“相似”这种关系);(2)作用不同:借喻着重在“喻”,用喻体来打比方;借代着重在“代”,干脆用借体称代本体;(3)借喻可以改造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却不能。
借代常见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借代,此外,还有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借代等等。
(一)部分与整体之间一类的借代
其中又有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概括、名号代本体等等。例:
①征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
②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鲁迅《药》)
③即使那桃花有车轮般大,也只能在初上去的时候,暂时吃惊,决不会每天做一首“桃之夭夭”的。(鲁迅《华盖集续编》)
④洗了家伙,到自己屋中坐下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老舍《骆驼祥子》)
(二)原因与结果一类的借代
其中又有作者代作品、产地代产品、结果代本体等等。例:
①读点鲁迅。(报)
②他买了两瓶绍兴,乐滋滋地往回走。(报)
④ 好吧,咱们多勒勒裤腰带吧。(老舍《正红旗下》)

四 夸张
夸张就是故意“言过其实”,对某些事物的特征、作用、程度、数量等方面加以夸大或缩小。
夸张可以突出对象的特征,渲染主观的感受。运用夸张关键是要让人看到其“假定性”,知道是夸张,而不会误以为是事实。
夸张有尽量往“大”里说的,有极力往“小”里说的,还有在时间上尽量提前的等等。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②只要他发的好心,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红楼梦》)
③丹唇未启笑先闻。(《红楼梦》)

五 双关
双关是让一个词句同时关涉到两个方面。它主要是利用词句的多义、语音的相同(或相近)或语境的相似构成的。
双关的话语语言比较含蓄,语义比较丰富。运用双关常常要利用语言的歧义,但又要注意双关与一般歧义的区别。
(一)语义双关
是利用词句固有的多义或临时的多义(如比喻性使用)构成的双关。例如:
匪徒们走上了这几十里的大山脊,他没有想到包马蹄的麻袋片全蹋烂掉在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
(二)语音双关
即谐音双关,是利用语音上的相同或相似建立的双关。例如: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三)语境双关
是利用语境条件,一句话同时关涉到两个对象的双关。即平常所谓的“指桑骂槐”。例如:
院子里,强英在喂猪。
水莲和仁芳哼着歌子回到家里。
强英白了她们一眼,挖一勺猪食骂一句:“死东西,哼呀哼的,看把你们自在的!”两头猪抢食吃,她用勺子敲黑猪,骂道:“再叫你这张狂嘴称霸道!”又用勺敲白猪,骂道:“再叫你大白脸耍心眼!”
水莲皱皱眉头没吱声。仁芳……(辛显令《喜临门》)

六 映衬
映衬是把相关(或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通常是两个,有时也可以是两个以上)放在一起说,相互衬托、相互对比。
(一)反衬
是主次分明的一种映衬,就是把相关或相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主次分明地放在一起,以次要的烘托主要的,让主要的更加鲜明突出。例如: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蝇。
(二)对衬
又叫对比、对照,是把相互对照、相互对立的事物在一起作对比的一种映衬。例如: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七 拈连
拈连就是甲乙不同的两个事物连着说时,临时把用在甲事物的词语趁势拈来连用到乙事物上。
拈连可以加强上下文的联系,同时还有“移花接木”之趣。例如:
①水调数声持酒听,午睡醒来愁未醒。(张先《天仙子》)
②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赵令畤《锦堂春》)

八 仿拟
仿拟就是对现成的固定词组、句子、篇章甚至语体临时性地加以仿照。
仿拟可分为两类:
(一)被仿出现的仿拟:
① “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
“哈哈哈!”酒店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阿Q正传》)
②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声,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岂但读而已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鲁迅《这个与那个》)
(二)被仿不出现的仿拟:
① “鸡”不可失。(广告词)
②才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陋官铭》,仿拟古典名篇《陋室铭》)

九 对偶
对偶就是把一对结构相同或者相似、字数相等的词组或句子连接一起来表达相关或相对的意思。对偶分正对、反对和串对。
(一)正对
是两个意思相关的对称句子或词组构成的对偶。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二)反对
是两个意思彼此对立的对称句子或词组构成的对偶。例如: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②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三)串对
又叫流水对,是由两个内容连贯或者有递进、因果等关系的对称句子或词组构成的对偶。例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十 排比
排比就是用并列的词组或句子在语形上组织得具有某种相似性(如结构相似、字数相等、话题的关键词语相同)。例如:
天有情,天亦老,春有意,春须瘦。云无心,云也生愁。(乔孟符《扬州梦》杂剧第一折)

十一 回环
就是把两个字词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言语片断紧紧连在一起。回环可以给人以循环往复的意趣,还可以构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或相互对立的关系。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十二 顶真
顶真又叫“连珠”,就是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或者段落与段落之间,用前一单位末尾的词语或分句作为后一单位的开头来巧妙连接。例如: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

十三 反复
就是有意重复使用同一词句。
(一)连续反复
就是连续重复使用同一词句。例如:
盐早追在后面大声说:“如何不吃饭呢?如何不吃饭就走呢?哪有这样的道理?”(韩少功《马桥词典》)
(二)间隔反复
就是有规律地间隔性重复同一词句。例如:
这半年我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泪揩了,血消了;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
连“杂感”也被“放进应该去的地方”时,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鲁迅《而已集序》)

=====

这里找到一些常见修辞格。

走访“世界的尽头”:直布罗陀(BBC)

走访“世界的尽头”:直布罗陀

BBC中文网记者 沈平

“直布罗陀!?听过这个名字,在那里?好像很神秘哟。” 这是一位朋友的话,我莞尔一笑。的确,直布罗陀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即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希腊神话中,这是世界的尽头;在现实世界里,她是一个战略要塞。

如果摊开世界地图,你会发现在地中海的最西端,欧洲大陆和北非几乎连接在一起,这里掐守着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咽喉,而直布罗陀就把守着这扇大门。

直布罗陀原属西班牙,1704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2004年刚庆祝占领 300 周年。这个弹丸之地人口不到三万,英文是官方语言,但是当地人也讲西班牙语。

英式风情

由于之前已经在北非的摩洛哥待了近两个星期,当踏上直布罗陀见到红色的双层巴士和邮筒、还有高冒警察,竟有点”回到家”的感觉。走在这里唯一的”大街”,每隔几条街就遇到一家英式酒吧,还有那些精致典雅的维多利亚建筑,此情此竟,几乎忘记了自己身处在西班牙南部。

这里使用的是”直布罗陀英镑”,币值等同英镑,而硬币的款式也跟英镑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上面印有 Gibraltar 字样。理论上来说,在英国是不能使用”直镑”的,但是由于那些硬币从外观几乎看不出分别,我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没用完的”直币”在伦敦给花光了(当然也保留了几枚作纪念),希望不会造成英国货币市场的混乱。

我从摩洛哥乘船抵达直布罗陀时正好是周末晚,一批批打扮异常暴露的少女成群结队外出消遣,虽说西方人都很早熟,但从身高体形判断,她们当中很多看起来可能只是小学生。

望着那些尚未发育、也就十一、二岁的女孩穿着超短裙、低胸透视衫,再配以鲜艳的红唇和大耳环,我实在无法以”性感”来形容。这在我去过的欧美国家当中还真算是个”奇观”,内心不禁一阵感叹,也许是我太过古板。

名字由来

英国人习惯把直布罗陀称为” The Rock “,因为这里立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占去整个城市的大部分面积,成为这里的标志。事实上,直布罗陀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也跟这块”石头”有关。

公元 771 年,北非摩洛哥一位穆斯林司令塔里克(Tariq )横渡直布罗陀海峡在此登陆,进而大举入侵西班牙南部。这块岩石于是便被名为”塔里克山”(阿拉伯语为Jabal al Tariq ),后来就变成了英语的Gibr-al-tar 。

表面上来看,这块大石头平平无奇,但里边其实大有乾坤,英国人早在18 世纪末就在面向西班牙的一端开凿了一个个炮眼,守卫”边疆”。

接下来的两个多世纪军方又不断扩建隧道,加上那些原来的天然山洞,迄今隧道总长度达 50 多公里(而整个直布罗陀的面积也才6 平方公里),据说里面还藏有核生化武器。我沿着山路四处转时,就经过许多大小不一的出入口,但都是大门深锁,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

直布罗陀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占据山头的猴子,据说牠们是阿拉伯人在公元 9 世纪带到这里来,另一种说法是英军从北非带来的。

如今牠们已经成为了岩石的”主人”,贪婪地向游客索要小吃,甚至还把手伸进缆车管理员的库袋偷东西吃。传说当岩石上的猴子消失的时候,也就是英国人统治结束的时刻,因此牠们都受到良好的照顾。

归属争议

对于西班牙来说,自己脚低下存在着一个英国殖民地,的确不是一件乐事。因此过去三个世纪以来,她一直没有放弃收回主权的要求,从早期的短兵相见,到二战后的外交途径,但都不成功。

弗朗哥政府更在1969 到1985 年间封锁了与直布罗陀的边境,撤走当地的西班牙工人,中断与直的通讯和交通联系,禁止英国飞机飞越西班牙领空,企图孤立这座城市。

我在入住的旅馆询问了一位在那儿兼职的小青年是否愿意”回到西班牙的怀抱”,他摇摇头说:”不想,西班牙不是我们的祖国。”

其实他的想法确实代表了当地的心声,1967 年的公投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居民都一致赞成继续作为英国领土;而在2002 年的另一次公投,又有99% 居民反对由英国和西班牙共同管理直布罗陀。

作为一名外人,我觉得造成目前僵局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直布罗陀人的”国家认同感”。

英国在1704 年占领这里后,驱逐了大批原有的西班牙居民,并从外地大量移民。从人种上来说,现在的”直布罗陀人”其实是意大利、马耳他、西班牙、英国等人混血后的后裔;再加上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这儿的人跟西班牙很难有一钟血浓于水的感情。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西班牙在直布罗陀海峡对岸的摩洛哥也占据了两处”领土”:Ceuta 和 Melilla,如果西班牙真的成功收回直布罗陀,那么摩洛哥也自然有权要求西班牙交还这两块领土,马德里政府不得不有点投鼠忌器。

站在直布罗陀山顶远眺,毗邻的西班牙边境小镇、北非摩洛哥的海岸线、还有地中海和大西洋,尽收眼底。心中一阵感触,所谓领土、边疆其实都是人为界定的,撇开政治、经济、战略等因素,如果直布罗陀人安于现状的话,为什么一定要逼他们作出选择呢?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430000/newsid_4432800/4432820.stm

====

直布罗陀不可小趣!可惜还未去过,读BBC记者的游记。

记得电影DAS BOOT里面德国潜艇穿行的场面。这第二次世界大战,包
括拿破仑的第零次世界大战,海军怎么能跟英国比呢?

有时我都不相信有“世界大战”这种神话。。。

古典音乐:西方不亮,东方亮(荣筱箐)

古典音乐:西方不亮,东方亮

南方周末   2006-01-19 15:37:01

  □荣筱箐 发自美国

   游戏机、iPod、电脑……现在的孩子们不断地按下各种按钮,我们当年按的是钢琴琴键……这令他们失去了深入感受音乐的能力,这实在很危险

  ———旧金山交响乐团指挥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

  
  旧金山交响乐团指挥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的工作室桌面上,一副中国麻将工艺品显得十分抢眼。这是华裔作家谭恩美刚送的礼物,算作对交响乐团2月在上海演出的祝福。
  相对于它的很多同行,旧金山交响乐团的中国行已经算是晚了一步。在过去10年里,绝大部分欧美著名古典音乐团体已经在中国举行过音乐会,其中很多已成为中国观众的常客。这股热潮在最近5年更是有增无减,从三大男高音在紫禁城放歌到瓦格纳的巨制《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保利剧院全本上演,从伦敦交响乐团在北京的首演到柏林爱乐乐团时隔26年重返上海,耳熟能详的名家、名曲越来越成为中国爱乐者的家常便饭。
  
  3600万琴童苦练功
  在中国乐迷欣赏到越来越多的世界级演出的同时,这个古老东方国度沸腾的热情也正在成为西方古典音乐界的一剂强心针。在古典音乐发源的西方国家,这一音乐种类经过几个世纪的风光已经开始呈现日落趋势。对18、19世纪“古董”曲目的过分依赖造成观众大量流失,本世纪初网络泡沫破灭的后遗症导致政府资助和私人捐赠大幅缩水,这些因素令很多欧美乐团经营陷入困境。在美国,半数以上乐团财政入不敷出;在英国,专门播放经典音乐的BBC三台的听众只占所有广播听众的1.4%;在澳大利亚,大批乐团纷纷以合并的方式来缩减开支。
  古典音乐在中国却正炙手可热。英国著名作曲家麦克斯维尔·戴维斯最近在接受“女皇音乐大师”授勋后发表演讲指出:“古典音乐在西方国家正面临着严重危机,而在亚洲它却发展得生机勃勃,先是开始于日本,之后又随着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得到继续,韩国,现在是中国。”
  郎朗、李云迪等新星在国际乐坛上的迅速升起,为年轻的爱乐者和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描绘了一幅灿烂前景。在欧美音乐人正为如何培养年轻的古典音乐观众而忧心忡忡时,3600万怀着大师梦的中国琴童在各种音乐院校中苦心练功,这个人数相当于美国人口的12%,是音乐之乡奥地利全国人口的4倍多。当欧美古典音乐乐器生产厂家为逐渐下降的销量犯愁,广州的珠江钢琴厂却跃居为世界产量第一的钢琴生产商。中国古典音乐唱片的销售业绩更令欧美同业艳羡。目前,中国的唱片销售中有10%来自古典音乐,这个比例是欧美国家平均数字的一倍以上。
  这些都让欧美的交响乐团怦然心动,包括即将起程的旧金山交响乐团。作为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旧金山交响乐团以曲目的多元化和创新性在欧美古典音乐界独树一帜。富有冒险精神的指挥托马斯在1995年入主乐团后为乐团注入开放的思维,他鼓励乐手在演奏中将古典音乐大师进行个性化还原,以美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拉近古典音乐与观众的距离,他甚至曾经与摇滚乐队合作将从未听过古典音乐的年轻观众吸引进音乐厅。这些努力使乐团逐渐走出199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成为目前美国屈指可数的经济状况稳定的交响乐团之一,也使托马斯本人获得古典音乐权威杂志《留声机》颁发的2005年度音乐家的殊荣。
  虽然未曾涉足中国大陆,曾多次到日本和香港演出的托马斯对亚洲观众在欣赏古典音乐时表现出的热情印象很深:“在美国,现场观众很外向、很兴奋,但是在亚洲,观众们很安静、很庄重,你会认为他们非常严肃地对待这场演出,这会让你格外用心。”他认为:“亚洲观众对古典音乐仍然处于认识和学习的阶段,这使古典音乐在亚洲保持上升趋势。”
  这种说法得到为英国《金融时报》和《留声机》撰稿的资深音乐评论家司马勤(Ken Smith)的认同。司马勤一直对亚洲文化市场非常关注并多次赴中国考察,中国朋友还因此为他起了这个音意俱佳的中文名字。他指出,中国事实上是世界上惟一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的古典音乐市场,其发展路线与当年的美国非常相似。
  司马勤说,一个世纪前美国的古典音乐相对于欧洲像个坐冷板凳的“替补队员”,但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看到卡内基音乐厅这样的音乐场馆像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硬件设施带动了软件的发展,乐团的数量、演出场次都开始迅速增长。在之后的100年中,古典音乐界新的思想和运作模式,从指挥在音乐间歇与观众的现场对话到乐团以自己的品牌发行唱片,都是始自美国。古典音乐的重心发生转移,欧洲开始显得落寞。“这正是仍在今天的中国看到的景象。”他说。
  
  合同跟着乐队跑
  大规模兴建音乐厅是否物有所值,在中国的城市规划者中尚存争议,但抛开造价与回报的问题不谈,新兴音乐厅对国际乐团的吸引力却是显而易见。1994年,指挥家祖宾·梅塔和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率以色列爱乐乐团来上海演出时,上海没有一家像样的音乐厅,演出只好勉强在市政府大礼堂举行。帕尔曼对当时在对外演出交流公司负责引进文化项目的钱世锦说:“上海有世界上最好的观众和世界上最差的剧场。”4年以后,上海大剧院落成,之后上海音乐厅、东方音乐厅也相继开门迎客。现任上海大剧院总经理钱世锦说,大剧院开业至今近8年,共接待国际音乐团体的演出684场,占剧院所有演出的三分之一,1998年此类演出只有28场,去年达到120场,目前剧院已经开始洽谈明后年的演出项目。
  中国的古典音乐热与官方的倡导和扶持密切相关,欧美国家政府虽然也有扶持艺术的专门机构和资金,但大都对所有艺术门类一视同仁。而在中国,古典音乐被冠以“高雅音乐”的美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部分来提倡,使听古典音乐会一定程度上与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挂起钩来,这也为国际音乐机构在华演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有利环境。
  与之相辅相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中国经济崛起为西方企业和财团提供了巨大商机,它成为艺术交流的催化剂。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意识到,无论是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或是正在寻找着陆点,资助著名艺术团体赴华演出带来的新闻效应远比投资广告划算得多。旧金山交响乐团此次在香港和上海两地的巡演,轻易地得到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他们多次表示希望更多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在内的美国商家的赞助。澳大利亚西澳交响乐团今年5月赴中国5个城市进行的巡演,也已经得到壳牌和BP等大型石油公司的赞助,因为在演出进行的同时,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首批液化天然气也将抵达。“这种软宣传的效应,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大企业开始积极地向中国推介西方艺术,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音乐评论家司马勤说。
  
  狂热会在一夜间消退吗?
  与此同时,业界人士在为中国古典音乐市场的繁华图景喝彩的同时,也对这幅欣欣向荣的景象能否持续心存疑虑。“从‘文革’期间被禁到现在势如破竹,给人的感觉是,古典音乐一夜之间就在中国发展起来了。但越是这样,人们越担心这种狂热会在一夜之间消退。”司马勤说。
  事实上,对于目前音乐市场的潜在危机,中国的经营者们最清楚不过。国外演出团体来华演出往往开出天价,使很多音乐会的票价甚至比欧美地区还高,令中国爱乐者对着演出海报望洋兴叹。票务市场的混乱也使音乐会对于真正的爱乐者往往是“一票难求”,令人发出到底是谁在看音乐会的疑问。“越来越多的外国乐团想来中国演出,但演出中介市场的不健全使引进的乐团鱼龙混杂,”钱世锦说,“而且很多乐团来中国演出完全抱着赚钱的目的,但问题是牞我们的市场到底有多大的承受能力牽目前最紧迫的就是使市场尽快进入有序发展的轨道。”
  在一些西方音乐评论家看来,中国能否像当年的美国一样挑起古典音乐的大梁,更重要的并不是目前的市场,而是能否培养并留住具有创新意识又独当一面的音乐人。中国培养出的音乐家以过硬的基本功和对音乐的执著,在西方音乐界已经赢得普遍赞誉,托马斯说,他对此次中国行的一个重要期待就是与更多的中国音乐家合作,“他们那种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视音乐为生命的精神让我非常敬佩。”托马斯说。但中国是否有能力留住这些音乐人,情况就似乎不那么乐观了,司马勤说:“中国学习音乐的年轻人很多。但他们中的很多人最后都是在欧美国家的乐团中工作。”
  “你们将来是否回国工作?”面对这个问题,在旧金山交响乐团工作的4位中国乐手都小心地寻找措辞,对他们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这4位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的乐手代表了两代人,小提琴手莫春明和中提琴手刘韵杰是1985届毕业的同班同学,小提琴手储韵和赵晨则是比他们小十几岁的学弟。在美国每个知名交响乐团中,都不难发现一两张中国面孔,莫春明和刘韵杰同班的24名同学中只有两位毕业后留在国内乐团。4人中大部分都是旅美后第一次随团回国演出,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一身唐装的刘韵杰用流利的英语形容这次演出对4人的意义是:“Dream comes true”牗美梦成真牘。莫春明也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小时候长大的弄堂和记忆犹新的淮海路的街景。
  但谈及将来回国工作的可能,4人都显得沉默起来。国内乐团的待遇,追求经济效益给乐手带来的压力,乐手在外兼职把乐队工作当成副业成了接下来的话题。对于这个也许他们曾在心中自问过无数次的问题,答案仍然是模糊的。“也许吧,在将来。”刘韵杰说。

=====

这古典音乐风水轮轮转到东国去,本也不奇怪。林肯中心能见到的东
方面孔就很多嘛,还有最近中国钢琴家辈出,有人自许为莫扎特第二
,也有人要为秦始皇谱歌剧。

不过,牛皮不是吹的。有好的音乐与歌剧,那才是真的。

香港:水边的观照(赋格)

香港:水边的观照

乘坐夜间渡轮来往于离岛和港岛之间,是一种极富戏剧性的体验。
从静谧朴素的渔村出发,驶入中环的万丈红尘,短短几十分钟的航行跨过了香港的前世今生。

  除了香港本岛,香港地区海域另有234个被称作“离岛”的岛屿。一个“离”字凸显了它们在地理和文化上的边缘性质,但也正是在这些离岛上,至今还居住着古代南海船民的后裔,保存着早期香港的渔村风貌。离岛所展现的“乡土香港”和人们印象中的那个后工业国际都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赶醮不遇长洲岛

  在中环6号离岛码头坐上“新渡轮”公司的慢船,西去45分钟,渡船进入长洲北部的避风塘,眼前已是另一个世界了。避风塘内碇泊着无数小渔艇,整齐地列成方阵,空气里散发着晾制中的海货的咸腥味道,岛上不见高楼、车流、人海等典型港式“景观”,取而代之出现了两种香港罕有的景象:头戴竹笠的渔民,和穿街而过的自行车。

  机动车辆在长洲是禁止通行的。除了个别作运输之用的柴油小平板车和接载老人往返医院、安老院之间的小面包车于指定时段及路段允许行走外,只有消防车、救护车在紧急状况下可以出动。面积仅有……5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岛上住着2万多居民,人口密度不算小,路边店铺、摊档密集,却没有拥塞、嘈杂之感,想来是因为这里跟汽车、噪声、废气绝了缘。

  现有的2万多岛民据说大都是中环上班族。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新渡轮”公司的气垫快艇是否也像香港地铁一样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但即便如此,水上通勤仍有一种独特的悠闲意味,和地下铁不同。在工作日,人去岛空,长洲变成退休老人的天下,安老院附近的树阴里搭起了露天麻将桌,戴着老花镜的牌客们认真地砌着方城消磨时间。

  年轻人也没有完全绝迹,他们多是一副游手好闲的“古惑仔”打扮,肤色比都市青年略黑一些,三三两两踩着自行车在海旁路上晃过来荡过去。

  不巧的是,没赶上长洲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太平清醮”。北帝庙(海神庙)广场上,打醮时搭起的“包山”支架已拆了大半,竹竿零乱散落一地,不远处用竹棚搭成的戏台倒是保留完好,四周插满彩旗经幡,正上方贴着彩纸横幅,写有“恭祝玄天上帝”、“敬奉蒲觞祈上帝请将艾剑镇群魔”等大字标语。细看舞台上的戏牌,上演剧目却是一出《烈女报夫仇》,可见打醮所唱的大戏也不一定都是神功戏,大众喜欢的毕竟还是“寓教于乐”的世俗题材。

  究竟何物为“醮”?古书有言:“醮诸神,礼太乙。”所谓“醮”就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祭神仪式。《隋书》中提到,“夜中于星辰之下,陈放酒脯、饼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乙,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之为醮。”道教、佛教盛行后,原始的醮会发展成有僧侣设坛念经祈祷的民间传统节日,名为“打醮”,再往后,除祈神谢恩之外又增添了祭鬼告魂的内容。在醮会上,和尚、道士与鬼神沟通的媒介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醮”分为平安醮、瘟醮、庆成醮、火醮四种,太平清醮属于谢神庇佑、祈求平安的“平安醮”。依照惯例,长洲醮会在每年农历四月举行,建醮期持续五天,届时每家每户挂出“醮灯”,全岛要斋戒三天,北帝庙前立起三个高大的纸扎神像(大士王、土地公及山神),神棚内点燃螺旋形的塔香,饼家加紧蒸制素豆沙包以应付“包山”所需——蒸包穿成一串串,垒成三座巨型玉米棒似的“包山”,在节日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午夜,身手敏捷的年轻汉子互相比拼着攀上包山抢摘包子,装入腰间的布袋,这就是著名的“抢包山”了。有时人们在半空中打起架来,比戏台上的大戏还好看,由于这项民间“体育比赛”的危险性太大,近年已被废止。

  我在长洲见到的只是热闹过后的残景。包山拆掉了,神棚内三座纸扎神像也已被运往海边焚化升天,空留下一圈圈燃烧了一半的塔香和写有善信姓名的彩纸。

  只有大戏还没有唱完。天黑后,撤去了《烈女报夫仇》的戏牌,换上一本新戏《江元龙中元》,由海陆丰“老班白字剧团”演出。坐在棚里看了一会儿,发现它不是声腔绵软的粤曲,而是高亢粗砺的潮汕戏。据说长洲街坊原住民多是惠(州)、潮(州)府人氏,看来真是这样。

  长洲地形狭长,从码头到岛背面的海水浴场步行只消数分钟,海边有几座度假屋,大半空着。近年这里发生过几起青少年情死事件,方式都是在密闭的室内点燃烧烤炉,吸入煤烟双双中毒身亡。年轻的都市情侣选择了来离岛结束生命,是不是因为寂静的小岛有一种别样的况味?从中环到这里仅仅10公里之遥,几十分钟的航程隔开了两个世界。长洲太平清醮有个节目叫做“超幽”,岛民于夜间在海边设下36席美酒佳肴招待水陆野鬼,超度亡灵。被盛宴款待的群鬼们想必不只是历年溺死海中的船民吧,大概也包括了那些死于度假屋的年轻自杀者。

  出世入世神乐院

  位于香港西陲的大屿山面积达142平方公里,比香港岛还大,是最大的离岛,岛上居民却仅有2.5万人,不及香港一个零头。香港新机场和青马大桥落成后,大屿山已有公路、铁路与九龙、香港直接相连,严格地说不能再算作离岛了。不过,在这个惟一允许机动车辆通行的离岛上,至今仍有一个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角落,从大屿山的“首府”梅窝步行去那里需要一个半钟头,是一处理想的隐居地。

  选择在那里隐居的是十几名天主教熙笃会的神职人士,他们的修道院叫做“圣母神乐院”,坐落在大屿山东南部的山坳中,背山面海,与另一座离岛坪洲隔水相望。

  我从坪洲码头乘一种叫做“街渡”的小艇前往神乐院。上岸后,走过长长的栈桥,一条弯曲的水泥小径带我上山。山路坡度很大,在每个转弯处,树上都悬挂着一个咖啡色的木十字架,上面画有耶稣胸像,一路上去,数下来一共有12个。据说这段坡路有个别名叫“拜苦路”,路上一个个十字架都在教人驻足反思,追想基督受难的事迹。

  我无所思,亦无所想。宗教组织一方面无孔不入,另一方面又要刻意远离世俗,有些令人费解。这里的山海景色倒真是清幽宜人,怎么看都跟那位背负十字架奔赴骷髅地的中东受难者联系不到一块儿。

  追根溯源,熙笃会的这一支教派始创于法国一个叫LaTrappe的地方,1664年,针对修道院里出现的松懈、享乐风气,300多名天主教修士建立了一个基督教史上最严谨刻苦的修道院制度,苦修者必须遵从极为严格的清规戒律,每天除了祈祷、静思、阅读之外还要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他们互相之间是不能说话的,只允许使用最简单的手语。熙笃会的信念是要从这个俗世隐退,遁入荒山野岭,在祈祷和劳作的过程中寻求内心的平安。

  香港熙笃会来自中国北方。1950年代,中国内地解放后,藏在北方穷山僻壤里的熙笃会修士再也无法安心隐居了,不得不南迁香港,在大屿山一隅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在这个世外桃源,出世的精神与入世的实践并行不悖。熙笃会的修士们坚持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虽是粗茶淡饭、土布衣裳,却无一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但如此,他们还利用劳动创收,经营牧业,饲养乳牛,生产一种“十字牌”鲜奶和奶油饼干,在香港市场上行销多年,被人们称作“神父牌”牛奶、“神父牌”曲奇,神乐院也因此出了名,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我没能见到奶牛四处游荡,或是身穿素色长袍、神情严肃的男人辛勤挤奶的情景。牧场早已不存在了,很多年前神乐院就停止了鲜奶的生产,工场全部空置下来,有些地方改建成了访客招待所。“十字牌”牛奶目前仍在市场上流通着,产地据说转移到了新界元朗,也有人说是迁去了劳动力更低廉的广东省。

  神乐院四周林木蓊翳,流水潺潺,通往修院的桥头挂着“保持安静”、“请勿打扰”的告示,路边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圣母亭”,庭院门楣上写着拉丁文paxintrantibus(进入此处得到安宁),令人失望的是,铁门紧闭,闲人不得进入。

  转身离去之际,一则寻人启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名50多岁的英籍男士于某年某月某日在大屿山径走失,一去不回。这仿佛是一篇充满悬念的小说的开头,引人遐思连翩。焉知这位先生不是得了熙笃会的启发,遁入山林深处修炼去了呢?

  水乡情怀大澳村

  前往梅窝的渡客半数是外籍人士,有的西装笔挺,有的拖家带狗,“番鬼”就是懂得挑地方,当年长洲人口稀落时那里是他们安家落户的首选地点之一,后来长洲“发展”起来了,他们便撤往梅窝,哪里安静就往哪里去。据说,客居香港的一小撮外国人是呼吁保护离岛传统、反对无节制发展的热心分子,比香港人还起劲。有些事往往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梅窝是出过皇帝的。南宋末年儿皇帝赵从临安南渡到此避难,不幸驾崩,其弟便在梅窝(古称梅蔚)继位登基。鸦片战争以前的香港除了这件事以外,能载入史册的恐怕也不多了。

  从梅窝有巴士直达大屿山西端的大澳村。大澳由于位处边缘地带,接近珠江入海口东岸,历史上曾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的交通要津,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驻军乡镇。凭借这个地理优势,在20世纪下半叶大澳发展成了香港与内地之间走私人口、货物的一个中转站。大澳附近的浅滩适合晒制海盐,百年来一直是香港产盐的集散地,沿海土地肥沃,利于农耕,农业、盐业、渔业、商业均有相当规模。然而,20世纪60年代后香港经济起飞,传统农业、盐业却相继萎缩,渔业也在过去10年间逐渐式微。战前全盛时期大澳村水陆居民将近3万人,拥有500多条渔船,如今渔业衰退,大量青年人口外移寻找发展机会,人口只剩5500.这大概也是所有离岛渔村命运的一个缩影。

  不变的是,咸鱼仍是这里的名产,最有名的一种叫做“插盐咸鱼”。所谓插盐指的是腌制的方法:将鱼除去内脏后,以竹篾引盐填入鱼鳃和体腔,然后在大桶内灌满白盐,把鱼垂直插入盐里,头朝下,尾朝上。这种做法可以使鱼、盐交渗流出的咸水从倒置的鱼头排出,祛除腥苦。

  在大澳,十家店铺有九家吊着成排的咸鱼,堆放着瓶瓶罐罐的虾酱,小街上弥漫着一股咸鱼气味。大澳渔民的先人是古代越族,不事农桑,不隶征徭,历代封建皇朝不接受他们入册。渔民以船为家,居无定所,过着流离飘零的水上生活,粤人虽是后来的移民,却蔑称渔民为“家佬”,不容他们登岸定居。“户”畏威不敢抗衡,直到清雍正七年,皇帝终于动了恻隐之心,对船民下诏,把他们划为“良民”,准许上岸建房搭棚。

  有270年历史的渔民“棚屋”曾是大澳的一大特色景观,水边棚屋给大澳带来了“香港威尼斯”的称号。可惜在2000年7月,一场大火烧毁了90多间棚屋,新建住房多采用铁皮作为外壳,大澳的建筑风貌从此发生改变。

  大澳地势一河两岸,北面的小岛叫做“大澳岛”。在过去,与棚屋齐名的大澳另一景是一种人工牵绳操作的渡船,名叫“横水渡”。1996年,一座吊桥在大澳落成,具有百年历史的横水渡便在大澳绝迹了。

  旧时代一切有形、无形的痕迹都在迅速消失之中,这是无可奈何的现实。大澳岛天后宫旁的一间画廊中正在举办名为“水乡情怀”的民俗展览,主办者在前言中写道:“迁徙市区的后代并未放弃这个已渐老化的社区”,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是要“藉历史文物收集来保存大澳的文化与认同”。展出的各种鱼网、灯具和渔家女穿过的“竹布大襟衫”试图重新拼出往日渔民生活的场景,但在我看来,逝去的已不可复原,触动我的不是往日的生活,而是今日年轻人对它的珍惜、怀念之情。

  大澳岛北面有座侯王古庙,这位“侯王”就是传说中护佑两位南宋小皇帝南逃的国舅杨亮节。绕过古庙继续往海边去,高处建有一观海亭,站在那里极目远眺,可以望见东北方向的香港新机场,飞机时起时落,伶仃洋上烟波浩渺。

=====

这是赋格写的香港。两个岛我都没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