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08

中国人的表情在消失——专访诗人杨键(南方周末)

中国人的表情在消失——专访诗人杨键
来源: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 发自马鞍山

杨键,因其第二本诗集《古桥头》,成为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诗人 王寅/图

像每一座城市愧对乡村,
我零乱的生活,愧对温润的园林,
我恶梦的睡眠,愧对天上的月亮,
我太多的欲望,愧对清澈见底的小溪,
我对一个女人狭窄的爱,愧对今晚疏朗的夜空,
我的轮回,我的地狱,我反反复复的过错,愧对清净愿力的地藏菩萨,
愧对父母,愧对国土也愧对那些各行各业的光彩的人民。
1993

我最厌恶高跟鞋的声音
南方周末:你的这种生活方式,会有很多人羡慕你,但是让他真正去实行的话,还是很困难,因为会失去很多城市生活的东西。
杨键:城市生活我一直都是很反对的。我不喜欢城市生活。我在城市的生活,最多买一点盐,买一点酱油,买一点书。
南方周末:你在城市生活中享受它的便利是不多,不舒服的感觉却是不少。
杨键:城市生活关键是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不舒服了,越来越没办法聚精会神做一样事情了。干扰你的东西非常非常多。比如各种各样的噪音,机器的噪音、妇女的噪音、小孩的噪音……现在城市已经成为噪音的一个集散地,你会处在一个很分心的状态。你要付出很大的精力来抵御这个东西,才能进入比较凝神的状态。
我最厌恶摩托车声音,还有高跟鞋的声音。我对报纸的声音也挺厌烦的。我觉得人世间最枯燥最单调的声音就是翻报纸的声音。这种声音都不是中国式文明的标志。我们小时候穿的布鞋,用的完全是针线,走起路来静悄悄的,颜色也非常单纯。不像现在的高跟鞋,高跟鞋下楼梯的那种声音简直受不了,那里面有一种炫耀,有一种特别固执的强调自我存在的东西,不论是声音还是形体都不能接受。布鞋特别特别棒,我小时候穿过布鞋,黑面白底,跟中国山水画是很接近的。白和黑,是对世界非常高度、非常简洁的一种概括。
南方周末:其实现在已经把这种古典的审美抛弃得差不多了。
杨键:这种抛弃是全方位的,各个方面抛弃得非常彻底。我最讨厌相声。他们已经完全成了工具了。每个时代都会有这种东西出来成为工具。他们实际上不如民国时期或更远时间的一些民间艺人。
南方周末:戏曲你可以接受吗?
杨键:我能接受。我很喜欢戏曲。
南方周末:西洋音乐呢?
杨键:不能接受。(不论什么乐器?)不能接受。听西方的什么交响乐、钢琴都不喜欢。(身体上会有反应吗?)有反应,听了就要关掉。听听二胡就差不多了,我就觉得非常亲切。中国这种音乐跟中国这种自然有一种呼应关系,跟我们内心世界有一种互动关系。这种声音我一听就跟我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吻合的。
南方周末:再比如说西方的绘画艺术?
杨键:更不行了,都不喜欢。我早年接触过,现在也看。现在已经明显觉得中国的东西要比他们的好多了。中国的绘画和西方的绘画,两者对自然的认识差别太大。西方在画山水这一块,跟中国没法比。西方对景物的认识还停留在写生的阶段,没有太大的变化,境界跟中国伟大的山水画不能相比。
南方周末:中国的山水画高明在什么地方?除了让你在视觉上、感官上很舒服,还有哲学上的意义?
杨键:对对对。主要有哲学上和视觉上的意义,人在其中不重要,西方绘画中人是第一位的。东方天地精神是第一位的,人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南方周末:你讲的是古代的中国画。
杨键:对,古代的中国画。今天的中国画跟今天中国很多领域一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单纯发生在绘画这一领域,所有领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改头换面,完全变调了,不是西方的,就是苏联的,原原本本的中国的东西所有都消失掉了。真实的中国人的身份已经完全置换掉了。这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已经不存在了。
南方周末:但也有人认为,如果中国传统的东西有生命力的话,自然会生存下去;如果说已经寿终正寝,自然有被消灭的道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杨键: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国文化肯定会再生的,现在已经有这种端倪了。我觉得中国文化有一个生老病死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中国文化实际上是非常自然的一个文化,他有出生的那一天,也会成长壮大最后走向衰落,消隐无声。中国文化是恪守自然之道的。我觉得中国正处在一切都回归到零,但同时也在成长、复苏的状态。

现在的教育让你变成异乡人
南方周末:你在马钢工作了13年?
杨键:学校毕业以后在新疆待了半年,完了以后招工。
南方周末:这工作不是你喜欢的工作?
杨键:我肯定不喜欢。
南方周末:你在工厂做什么工作?
杨键:我是压缩机工。
南方周末: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杨键:就是一个大机器啊,把空气吸进来,通过什么过程把空气压进气缸,把炭就很快地烧着了。我的工作具体就是看那个机器啊。有时候出问题了,给它加加油。很轻松的。
南方周末:上班还可以看书?
杨键:对,可以看书。我大部分的书就是在工厂里读的。这个机器我干了十三年也不会开,不知道怎么搞,对,根本不知道。
有一次让我当小组长,当了几天就差点弄得那个机器爆炸。不知道怎么搞的,突然机器全部停掉了。
南方周末:跟你有关系吗?
杨键:肯定是跟我有关系。不知道怎么处理,还去把高压闸阀拉下来,那是非常危险的。根本就不懂,非常非常危险。
南方周末:后来就把你的小组长免掉了?
杨键:对,就免掉了。然后我就谴责这个组长,你干嘛让我做这个,我又不会。工厂13年,我通过这个工厂也认识到自然的珍贵。工厂这个地方确实是非常糟糕的。
南方周末:你是完全反对工业文明的?
杨键:完全反对。我不知道他们搞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完全不清楚。不知道他们炼钢炼铁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后来他们弄什么下岗,一下就下三年,就下回家去了。厂里要考试,通过考试决定你是上岗还是下岗。考试那天,我跟车间主任车间书记说,我不考了,我可以回家了吧?他说,你不考,就可以回家了,不用再来了。因为在这之前,我就跟母亲说过,我说可不可以不做了。我母亲也同意了。当天我就把工具箱里面的棉袄带回来了。厂里的同事觉得非常奇怪。
南方周末:你在工厂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生活?
杨键:我没有能力改变。
南方周末:那时候为什么不读大学?
杨键:读不上,考过,考不上。我对理工科完全没有兴趣,什么数学,物理,我觉得像恶魔一样。从小就无法接受。我小时候就逃学,不喜欢数学,不喜欢政治,不喜欢物理,化学。我觉得从这些东西进入中国以后,中国人的表情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过去中国人的表情不是这样的。
南方周末:中国人表情的变化跟物理化学有关系?
杨键:有关系。现在中国人的表情都是数理化的表情,管理者的表情、老板的表情、车间主任的表情。过去的那种经过真正的中国式文明教育的表情消失了。看清代学者像,看那些古人的画像,你会感觉到中国人的表情都不在了,他们的表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土地的表情,那种纯朴的东西,真的在消失。
南方周末:你对中国目前的教育很有意见?
杨键:中国教育问题太大了。中国教育是没有心的教育,没有心存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现在不是有德智体美?
杨键:他那个也停留在身体教育上,没有认识在内心是怎么回事。中国教育是泯灭人性的教育。像我侄儿,儿时心灵非常发达。送到学校,过了几年,心灵完全埋没了。学校是个大沙漠,一天到晚狂风乱卷,他回来以后已经满身尘土,不知道学了什么东西。中国的教育连谋生都不能教给你。现在的孩子从学校毕业以后,什么都不会,谋生都不能掌握,不要说对内心世界的发现。
南方周末:但是你也不能说太绝对。你自己也受过现代教育。
杨键:我在学校里认识几个字,我后来完全靠自我教育,和学校没什么关系。我对老师没什么感情的。古代的尊师重道我没有尝到,古代老师是道的象征,尊严所在,我所接受过的教育,我所接触过的老师,我对他们没有什么敬畏。老师不再是传道,就教你认识几个字,这个字背后的含义他也无法传达。中国教育实际上可以恢复人的本来面目,或者保护着你的性灵,小孩小的时候就有性灵,保护你不丢失。中国教育是一种养正的教育,保护你,朝非常正的方向发展。现在就斜着了,朝功利的方向发展,不正,离人的本来面貌日趋遥远,认不得家了。古代的教育是教你回家之路,他教你怎样回到故乡;现在的教育让你变成异乡人,最终成为你自己家乡的一个漂泊者,所以这个教育是非常失败的。

我跟秋天和冬天的关系是最深的
南方周末:从你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你对四季有一种特别偏爱?
杨键:我比较喜欢初春,非常喜欢冬天刚刚结束那种苍老的感觉,同时也有腊梅开了,嫩嫩的那种东西出现。既有苍老又有鲜嫩的感觉。
南方周末:是对一种特别有节制的美的特殊偏好。
杨键:对。夏天我无法接受,尤其像现在的夏天,几乎是一种灾难一样。这种夏天跟我们小时候的夏天完全不一样了,小时候夏天没这么热,内心不会这么燥乱,不能工作。现在的夏天持续的时间特别长,比过去长很多时间。现在秋天也非常短暂。
过去我们江南整个四季的展开是非常舒展的一个过程,就像一个书画的长卷一样缓缓展开,这也是为什么江南这一块产生这么多伟大诗人的原因。因为它四季的展开太精妙了,不像北方、广州这些地方。现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已经把江南几千年的四季变化完全破坏掉了。现在春天不像春天,夏天不像夏天,秋天很短,冬天也不像冬天,也没有什么雪花。往年季节还是特别好的时候,秋天一来我就马上可以写东西了。我对秋天是最敏感的,我根据一阵风就知道秋天快来了。我对秋天情有独钟,冬天也是这样。
我写的诗大部分是秋天和冬天的诗,春天的很少涉及,夏天几乎没有。我跟秋天和冬天的关系是最深的。
南方周末:你有个说法说自己可能是魏晋时代的老僧、明末清初的遗民,那些都是特定的朝代,你对古代某些朝代有偏爱,还是一视同仁?
杨键:主要那个时代动荡。我的潜台词是,我可能还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像明末清初那些人。
南方周末:你觉得你的国家其实已经不存在了?
杨键:对,已经不存在了。
南方周末:中国古代你最欣赏哪一位诗人?
杨键:最欣赏应该就是陶渊明。他的创作、他的生活方式我都很喜欢。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诗人。他的道德修养也是极其高尚的,他的道德修养完全跟他的位置融为一体。他是一个有神韵的诗人。他的诗歌的声音已经接近天籁了,这是中国诗歌史上少见的接近天籁的诗人。真正可以接近陶渊明这种天籁之声的人在文学界比较少,我估计一些出家人可以达到他这样的境界。
南方周末:还有一种说法,韩东说你是现代汉语最伟大的诗人,你同意吗?
杨键:我不同意,这个称号太大了。
南方周末:你自己有一个说法,现代汉语并没有出现伟大的诗人。
杨键:对,我就是这样认为的。
(实习生李邑兰对本文亦有贡献)

====

这杨键转过一次的,有点意思。上回是柏桦:
http://www.mayacafe.com/forum/topic1sp.php3?tkey=1132181552

雁来红

雁来红

雁来时节
鸡冠花
还是红艳艳

鸡,抬起头来
侧目望天
寻思…

今年的雁
是否往年雁?

雁来红
开了又谢
鹤,提一只足
休眠

花千日红
苋老少年

04/29/08

===

雁来红,是张爱玲很喜欢的花,我更喜欢其名,尤其是英文拉丁文名
Amaranthus,想伊也是。
http://baike.baidu.com/view/58713.html

今天早晨查花谱,还有一个老少年的名字,便可以写诗了,为了这个
日子。把秋天的花搬到春天,也因为另一种秋天。

Amaranthus,苋科,原产热带美洲。张爱玲喜欢苋菜染的红饭,够
市俗。我却最喜欢童趣中的Global Amaranth,小名忘了,大名叫千
日红,万年红的:


Gomphrena globosa ‘Strawberry Fields’

http://www.mayacafe.com/forum/topic1sp.php3?tkey=1182821746

拼揍一些好名词,图个喜气!

俾路支

俾路支

凌晨,夜班车到达扎黑丹
“米尔贾韦”,出租车叫唤
“边关,一千五百托曼
再加一千托曼,包你出关”

关口这边,伊朗米尔贾韦
那边,是巴基斯坦的塔夫坦
两面国旗,一道白墙廊
“欢迎你,来俾路支斯坦”

装饰俗丽的奎达长途车
稀疏几个乘客,马可波罗羊
无精打采。货物已塞不下
午后日迟迟,客车始发

一路除了黄沙,就是戈壁
野兽的足迹,战士,蛇与嬉皮
风沙,热气浪,挥汗如雨
漫长的黄沙路最好夜行

黄昏天银河,天蝎,织女
分明,把我带回过去
亲人远去,朋友,远方的云
独望深邃时空令我畏惧

马达停熄,回民手捧沙
朝麦加的方向,以巾为席
跪倒,作一日最后一次礼拜
拉伊拉,咳,伊拉拉……

车灯中牛羊退缩的身影
村庄将近,人饥渴,乏味
锅羊肉,恰巴底,一壶热茶
嚼两片杏仁干,阿细细

高原上一片似锦繁花
紫罂粟,白罂粟,红罂粟
月光下的纳克西斯,达芙妮
绿洲一个梦,世界太平

市散人静,马达声起动
倾刻间繁华美景尽逝
车厢沉浸入更深沉的鼾睡
星宿韶美,罩一层被单

04/18/08

===

写“摩享佐达罗”,便要把“俾路支”写完,都搁了七八年了,算是
波斯纪行之尾,巴基斯坦的始篇。因为人文修养不够,只能写一路零
零散散的小东西。其实一路够艰苦了,我后来写信跟赋格说,欧美人
行,日本人行,还打鼓弹琴,我们为什么不行?

结果还是在写路,行,说实在的,那时并不知道一路有什么人为的危
急。旅行中我从来都是不知不畏的人,除非危险就在眼前。

阿弥陀佛。

那是两千年夏至前后两天,车辆横穿整个Sistan Va Baluchestan
(伊朗) ,Baluchistan(巴基斯坦),多是夜行。伊朗的车上还发水洗
脸,巴基斯坦只有吃灰。

阿细细,是一种浓缩大麻制品。

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秦仁昌

秦仁昌

(1898—1986)

秦仁昌,植物学家。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蕨类植物系统学家。从事蕨类植物学研究60年,1940年发表的《水龙骨科的自然分类》,对国际蕨类植物学界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其科属概念大都被世界蕨类植物学家所采用;1978年发表的新系统,形成了秦仁昌系统学派;1959年编辑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二卷),是《中国植物志》这部历史性巨著的第一本,为其他卷册的编写起了典范作用,对发展中国和世界的植物系统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秦仁昌,字子农,1898年1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的一个农家。1925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林学系林科,获学士学位。20年代曾任东南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植物学助教、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植物学讲师、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部主任。1929—1932年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植物学博物馆进修,在当时世界著名的蕨类植物学权威C.科利斯登生(Christensen)指导下研究蕨类植物分类学,在此期间他还访问了瑞典、德国、法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标本馆,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标本馆和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过。1930年曾代表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参加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植物学会。回国后任静生生物调查所研究员兼植物标本室主任。1933年和其他中国植物学老前辈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植物学会,被选为副理事长。1934年创建了静生生物调查所庐山森林植物园并任主任。抗日战争期间辗转流亡到云南,又创建了静生生物调查所云南丽江植物工作站并任主任。1940年发表的《水龙骨科的自然分类》,解决了当时世界蕨类植物系统分类中的最大难题,当年获荷印隆福氏生物学奖金委员会颁发的奖金。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8年到云南大学生物系和森林学系任教授兼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植物分类与植物地理学研究室主任,并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及华南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79年以后一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顾问、《植物分类学报》主编。先后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副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1954年以后被连续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为国家科委林业组成员;1958年被聘为新疆综合考察队植物组组长,并赴新疆进行考察。1959年被选为《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委员兼秘书长。曾被选聘为国际植物学会分类和命名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及蕨类植物学小组成员,被印度蕨类植物学会授予名誉会员。此外,他还出席过全苏植物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

立志研究,奋发学习

秦仁昌于1914年考入江苏省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林科后,在校长陈嵘、教授钱崇澍的熏陶下,立志学习植物分类学。1919年农校毕业后考入金陵大学林学系,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在毕业前两年就被陈焕镛教授介绍到东南大学任助教。那时现代植物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才刚刚传入我国,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中国的蕨类植物全是外国人在研究,包括英、法、美、德、意、日、俄、奥、瑞士等国的学者、军医、传教士、外交官和旅行家等,涉及中国蕨类植物的文章有250篇,全是用拉丁文或英、法、德、日、俄等国文字发表的,模式标本也全都分散在国外,而我们的学校却连腊叶标本都没有。他决心白手起家,锲而不舍地把蕨类植物的研究工作搞起来。他希望研究蕨类植物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陈焕镛的支持,并于1926年随同陈焕镛到香港植物园标本室工作,查阅了许多标本和文献资料,更坚定了他研究蕨类植物的信心。为了研究各国的文献,他努力学习外语,熟练地掌握了英文、拉丁文和法文,还能阅读德文和俄文,他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并与外国学者和书商通信,通过交换、购买或照相等方式,搜集和积累文献资料,并采集标本。

赴欧洲进修和考察,收集资料一丝不苟

1927年他受聘于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任植物学技师。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基本上掌握了180多年来外国学者发表的有关中国及邻近国家(特别是日本、中印半岛和印度)的蕨类植物文献。但因中国植物的模式标本都保存在欧洲各国的标本馆内,许多问题在国内无法澄清,于是他决定要到欧洲进修和考察。在胡先骕的支持下,1929年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植物学博物馆,在当时世界著名的蕨类植物学权威科利斯登生指导下研究蕨类植物分类学。在学习期间,他和导师讨论并共同认为,当时世界流行的Diels和胡克两个分类系统都是不自然的,这一点可以说是秦仁昌1940年建立新系统的思想启蒙。其间他还经常与其他蕨类植物学家广泛交流联系,并得到他们的帮助,如美国的C.B.科泼兰特(Copeland)、C.U.摩尔通(Morton)、瑞士的H.克利斯特(Christ)和英国的R.E.霍尔通(Holttum)等,奠定了他研究蕨类植物的坚实基础。翌年秋,他代表中央研究院出席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植物学会议,会上又结识了许多国家的植物学家。会后,为了彻底查清中国蕨类植物的模式标本,他又到瑞典、德国、法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标本馆作了短期访问研究,查阅标本。最后在英国皇家植物园标本馆及大英博物馆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了发展中国的植物分类学,他查阅了皇家植物园标本馆所收藏的全部中国产的蕨类和种子植物标本以及邻近国家的蕨类植物标本,拍摄模式照片18300张,并作了详细记录,大量阅读了该馆珍藏的植物学名著和各种刊物,积累了大量珍贵资料。经过几年的努力,自1753年林奈首次发表中国蕨类植物以来,180多年以来各国学者所发表的中国蕨类植物标本,除了一张存放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地下室无法找到以外,其余全部都被秦仁昌观察过,作了详细研究并写了笔记或卡片。这些宝贵的资料为产生他的新系统以及今天中国的植物分类学研究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采集建园,功绩卓著

要研究好中国的蕨类植物就要充分掌握中国的蕨类植物标本材料。从1923年到1928年他调查了江苏南京附近、浙江南部、安徽南部、湖北西部、青海、甘肃、内蒙古、广西及广东等地的植物,实地考察和采集了大量标本,探索蕨类植物的特性与生长条件,并对标本进行鉴定。1932年回国后任静生生物调查所研究员兼标本室主任期间,他将从国外收集的资料综合整理,结合自己采的标本资料,修定了他1930年编写的《中国蕨类植物志初稿》。此志的打印稿虽然一直未正式发表,但这是中国人研究蕨类植物最早的两本专著之一。全稿70多万字,参阅了280多篇有关文献,记载了11科86属1200多种中国蕨类植物,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蕨类植物专著,被永久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图书馆供国内外学者参考。1934年他被胡先骕派去江西庐山创建森林植物园,任植物园主任,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引种栽培了国内外植物7000多种,并完成了约30万字的《中国与印度及其邻邦产鳞毛蕨属之正误研究》一文,第一次清晰地阐明了这群植物的发育系统和亲缘关系,这篇专著中颇为新颖的见解立即引起了各国蕨类植物学家的重视,也为他日后在世界性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打下了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年,科研停顿。1938年他辗转流亡到云南,他久闻云南植物惊人的丰富,一直想亲自去看看,正好趁此机会对云南植物调查一番。在云南,他又建立了庐山植物园丽江工作站,充分利用云南这个“植物王国”的有利条件,不畏山高水急、路险人稀,广泛进行蕨类植物调查和采集,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批珍贵的标本为他以后对那些以我国西南山地为分布中心的蹄盖蕨、鳞毛蕨、水龙骨等几个大类群的世界性研究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秦仁昌却在昆明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蕨类植物研究中心,困难在一个强者面前变成了他取得更大成就的阶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创立震动世界的《秦仁昌系统》

没有对中国植物的了解就不可能对世界植物更好地研究,没有对世界植物研究的了解也不可能更好地研究中国植物。经过多年的标本资料积累和对蕨类植物的外部形态、解剖结构以及生态环境的比较研究,他没有局限于前人之见,也没有局限于研究中国植物,而是对当时包括有全世界1万多种的“水龙骨科”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在自1930年以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科属概念的重要文章以后,终于在1940年发表了“水龙骨科的自然分类”一文,大胆而科学地把100多年来囊括蕨类植物80%的属和90%种的混杂的“水龙骨科”划分为33个科249个属,清晰地显示出了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解决了当时蕨类植物学中难度最大的课题,在世界蕨类植物系统分类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突破,后来被称为“秦仁昌系统”。文章一发表,立即引起了国际蕨类植物学界的重视和争论,有力地推动了蕨类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发展,当年即获荷印隆福氏生物学奖。这个系统结束了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被胡克系统统治的沉默状况,使蕨类植物分类系统的研究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此以后,蕨类植物的新系统在国际上相继出现,但它们都或多或少地采取了秦仁昌的一些科属概念,受到了秦仁昌系统的影响。例如,科泼兰特1947年发表的巨著“真蕨属志”中一些属的概念和自己1929年的“水龙骨科的东方的属”文章中的概念有很大不同,就是因为他汲取了秦仁昌的许多概念作为他的新思想的重要基础。50年代以后,蕨类植物细胞学迅速发展,积累的染色体资料也证实了秦仁昌系统中的许多见解是正确的。

不懈地追求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1945年他被聘为云南大学生物系和林学系教授兼主任,还兼任了一些其他行政职务,对云南省农林业方面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1949年后,他又兼任云南省林业局副局长,领导并计划云南省金鸡纳和橡胶宜林地勘察及育苗造林工作。在此期间,他仍坚持不懈地研究着蕨类植物,1954年发表了“中国蕨类科属名词及分类系统”,为当时全国各大标本室所采用。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调任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植物分类与植物地理学研究室主任。秦仁昌利用北京的优越条件把蕨类植物的研究中心转移到了北京,对中国的蕨类植物研究的发展作了宏伟的新布署。为了使我国的分类学研究与世界上日趋发展的实验分类学同步,他认真研究世界上有关蕨类植物分类和进化的细胞学、配子体形态学、孢粉学以及人工杂交实验等最新的著作和文献,大力培养人才,招收研究生,率先开展结合蕨类植物分类的形态解剖和细胞学等实验研究,使我国的分类学研究从单纯的标本观察逐渐扩大到形态、解剖、孢粉、细胞、生态、植物地理、古植物和栽培利用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1959年他被选为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委员兼秘书长,他日以继夜地工作,在年轻同志的协助下于当年首先出版了《中国植物志》(第二卷),这是《中国植物志》这部历史性巨著的第一本,为其他卷册的编写树立了一个典范。按计划《中国植物志》中蕨类植物共五卷(第二至第六卷),到1964年,他已为其他四卷蕨类植物中的近三卷准备了初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他受到了冲击,但对于一贯酷爱自己事业的秦仁昌来说,他从来没有停止蕨类植物研究工作,仍然密切注意国际植物学研究动态,收集分类学、形态学和细胞学等各方面的有关资料,不断充实和修改自己的分类系统,于1978年发表了《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一文,使他的蕨类植物系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该系统已为全国植物学界和各标本室所采用,1989年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秦仁昌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除了现在全国各地的蕨类植物学工作者都是在他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以外,他还培养了不少林业和植物学人才。为了使年轻的中国植物分类学工作者能更快成长,他翻译了80多万字的《植物学拉丁文》一书,编译了《现代科技辞典》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植物学部分,组织和审改了《韦氏大辞典》植物学部分的译稿。他编写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的蕨类植物部分和杜鹃花科部分被广为使用,其中杜鹃花部分在美国已被译成英文本。60多年来他共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和翻译书15本。
  秦仁昌是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是作出卓越贡献的世界蕨类植物系统学权威之一。正如美国蕨类植物学权威科泼兰特1947年在其巨著《真蕨属志》一书的序言中所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秦仁昌不知疲倦地为中国在科学的进步中赢得了一个新的地位。”秦仁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为中国和世界的植物学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作者:王中仁)

简历

1898年1月16日 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
  1914—1919年 在江苏省第一甲种农校学习林业。? 
  1919—1925年 在金陵大学林学系林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24—1925年 任东南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植物学助教。
  1926—1927年 任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植物学讲师。
  1926年 访问香港植物园标本馆。
  1927—1932年 任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部主任。
  1929—1932年 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植物学博物馆进修;访问了瑞典、德国、法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标本馆,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标本馆和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
  1932—1934年 任静生生物调查所研究员兼植物标本室主任。
  1934—1938年 创建静生生物调查所庐山森林植物园并任主任。
  1938—1945年 创建静生生物调查所云南丽江植物工作站并任主任。
  1941—1944年 任农业部丽江金沙江流域国有林区管理处主任。
  1945—1948年 任云南大学生物系和森林学系教授兼主任。
  1948—1950年 任云南省建设厅农业改进所所长。
  1950—1954年 任云南省农林厅林业局副局长。
  1955—1979年 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植物分类与植物地理学研究室主任。
  1979—1986年 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顾问。
  1986年7月22日 在北京因病去世。
  

主要论著

1 Ching R C.Some New Species ofFerns from Kwangsi.Sinensia,1929,1(1):1—13.
  2 Ching R C.The Monograph of Chinese Ferns.打字本,1930,450页,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图书馆.
  3 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图谱,第一、二、三、四卷.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1931,1934,1935,1937.第五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4 Ching R C.A Revision of the Chinese and Sikkim-Himalayan DryopteriswithReferenceto Some Species from Neighbouring Regions.Bull FanMem Inst Biol Botser,1938,8(4):157—286.8(5):275—334,pl.6—7.8(6):363—507.
  5 Ching R C.On Natur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Family ‘Polypodiaceae’.Sunyatsenia,1940,5(4):201—268.
  6 Ching R C.Report of the Expedition in Southern Mongolia and KansuProvince,ChinaContr U S Nat Herb,1941,28(4):573—593.
  7 秦仁昌.中国的铁线蕨属以及邻邦有关种类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57,6(4):301—355.
  8 秦仁昌.原始观音座莲属的正误研究.植物分类学报,1958,7(3):201—224.
  9 秦仁昌.中国植物志,第二卷,蕨类植物门,瓶尔小草科—条蕨科.北科学出版社,1959.
  10 秦仁昌.关于胡杨林和灰杨林的一些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条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73—200.
  11 秦仁昌.亚洲大陆的金星蕨科的新分类系统.植物分类学报,1963,8(4):289—335.
  12 秦仁昌.关于蹄盖蕨科的一些属的分类问题.植物分类学报,1964,9(1):41—84.
  13 秦仁昌,王铸豪,吴兆洪.海南植物志,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14 秦仁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三册(杜鹃花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15 秦仁昌.中国现代蕨类植物地理分布概况——《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第一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16 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植物分类学报,1978,16(3):1—19.16(4):16—37.
  17 秦仁昌.喜马拉雅—东南亚水龙骨科植物的分布中心.云南植物研究,1979,1(1):23—31.
  18 秦仁昌,武素功.西藏植物志,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19 Ching R C.Problems in Indian Ferns.Indian Fern Journ,1984,1:47—50.
  20 秦仁昌,邢公侠.中国植物志,第三卷第二分册,蕨类植物门,蕨科—水蕨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

中国是蕨类大国,可惜蕨类的标本命名基本是外国人搞的,至少日本。

秦仁昌后来者上,在蕨类五分亚门,水龙骨分三十三科,249属,创
造了秦仁昌系统,总是一件合本份的事。

可惜大辞海中没他的名,尽是陈玉成,李秀成,王小波李顺的名。

美法庭:邪教儿童须基因检验确认父母(BBC)

美法庭:邪教儿童须基因检验确认父母

耶稣基督末世圣徒原教旨教会一名女成员

美国得克萨斯州法庭裁定,前不久从一个一夫多妻摩门教派解救出来的416名儿童暂由国家管理并下令对他们进行基因检验。

儿童福利部门说,他们已经无法确认孩子们的父母。

福利官员此前对法庭表示,这个教派中有的女孩可能13岁就生了孩子。

这个教派受到调查和警方突袭的原因就是有报道说,教派中一名16岁的女孩受到身体虐待和性侵害。

据报道,她十五岁时就给丈夫生了第一个孩子,她五十岁的丈夫后来殴打并强奸她,使她又怀了八个月的身孕。

得克塞斯的合法性行为年龄是17岁。

这个教派,耶稣基督末世圣徒原教旨教会, 是一个多世纪前因为一夫多妻制被禁止而从摩门教分离出来的,他们称自己因为信仰而受到迫害。

该教派成员相信,男人必须娶三个妻子才能升入天堂,而女人升入天堂的途径就是顺从他们的丈夫。

“专制和侵犯”

教派成员以大家庭方式群居。一直有指称说,他们强迫少女嫁给已经有多个妻子的男性成员。但该教派否认这种说法。

福利官员周五的法庭上作证说,这个教派有鼓励年纪大男子让少女怀孕的文化。教派中的少女面临性侵害的危险,而男孩则受到为非作歹的”培养”。

研究邪教的文化学者说,这些少女和教会成员可能觉得嫁给岁数大自己几倍的男子是她们正常的自愿选择,因为他们已经受到了严格的精神控制。

因此尽管教派成员可能情绪和身体上看起来健康,这并不能改变教派”专制和侵犯性”的本质。

一夫多妻在美国虽然非法,但这次美国当局对耶稣基督末世圣徒原教旨教会表现克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1993年围困大卫教派时的流血冲突。

====

这事又成了美国媒体的香饽饽。

cult children, 中文译成“邪教儿童”,够马列的。摩门教=邪教?

这个咖啡里还没讨论,肯定能出新意的。

英国女性地位不如驴子?(BBC)

英国女性地位不如驴子?

女性弱势群体得不到有效救助

现代社会都讲究“女士优先”,英国更是如此。但最新调查却发现,英国弱势女性群体获得的救助还不如驴。
最新调查发现,三家专门致力于救助遭强奸、买卖或家庭暴力女性的英国慈善团体所收到的善款,都不及英国“驴保护协会”(Donkey Sanctuary)收到的资助。

调查报告指出,如果将所投入的警力、损失的收入和花费的医疗支出计算在内,英国每年因女性遭受暴力袭击而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0亿英镑。

与之相比,那些致力于帮助受害女性走出阴影、开始新生活的慈善机构,每年获得的资金支持却“少得可怜”。

这份名为《艰难生活》(Hard Knock Life)的报告指出,著名的女性救助慈善团体“避难所”(Refuge)、英格兰女性救助联盟(Women’s Aid Federation of England)和义福女性之家(Eave Housing for Women) 三家慈善团体的全年收入总和只有1,700万英镑。

但是,“英国驴保护协会”(Donkey Sanctuary)2006年一年的收入却高达2,000万英镑。

慷慨解囊

这份报告的结论是由英国慈善机构“新慈善资金”(New Philanthropy Capital)在对上述慈善团体的运营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评估调查后得出的。

调查结果还特别指出,10年前,英国妓院中85%的从业者都是英国人,但如今85%的从业者都来自海外,而在各类女性弱势群体中,被人贩子拐卖的女性获得的救助最少。

报告还说,伦敦希思罗机场的咖啡馆成了皮条客和嫖客达成所谓“先尝后买”性交易的场所。这些非法交易一般都会让嫖客们将妇女带回家强奸然后再商量价钱。

但可悲的是,能为这些女性提供庇护的慈善救助机构却只有The Poppy Project和Eaves Housing for Women两家,而两家总共的床位也只有35张。

此外,被强奸妇女能获得的救助也在不断减少。1996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强奸救助中心共有60家,而现在却仅剩38家。

英国慈善机构“新慈善资金”说,“我们呼吁大众和政府慷慨解囊,帮助那些急需援助的慈善团体开展更多的慈善工作。”

====

玛雅昨天贴子说到,经济不好,男盗女娼,那也是的。

要说弱势群体得到的援助,比驴还不如,倒也是的。我就觉得动物园
里大猩猩是世界上得到关爱最多的,总统千金都没得比。

比如纽约那位老哥,有多位配偶(猿世界是不讲乱伦的),子女与节
育都有专家负责。饮食,尤其是住宿,真个豪华,物以稀为贵。

又能够: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英国还有一个强势,是监狱与疯人院特别发达。我在伦敦时见不到无
家可归者,后来打听,都送到海边什么专门机构去了。

《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又作《长阿鋡经》。二十二卷。后秦·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佛
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北传四阿含之一。

佛陀耶舍,东晋译经师。罽宾国人,十三岁出家,至十五岁,日诵经二三万言,二
七岁始受具足戒。常以读诵为务,专精不怠,博通大小乘。鸠摩罗什游学时,曾师
事之。后应罗什之请,于姚秦·弘始年中(399/45)至长安,协助罗什译出《十住
经》,其后译出《四分僧戒本》、《四分律》,并译《长阿含经》,由竺佛念传译,
道含笔受,所译经典凡四部,八十四卷。师为赤髭,又善解《毘婆沙》,故时人称
“赤髭毘婆沙”,又为罗什之师,故有“大毘婆沙”之称。

竺佛念,东晋僧,凉州(甘肃武威)人。幼岁出家,志业清坚,于讽习众经外,并
兼习外典。符秦·建元年间(365/384)僧伽跋澄与昙摩难提等来到长安,受赵正之
请,跋澄翻译《婆须蜜所集论》,难提翻译《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增一阿含
经》、《中阿含经》等,其时师即担任传译的职务。

据《梁高僧传》卷一载,师于姚秦·弘始年间译出《菩萨璎珞经》、《十住断结经》、
《出曜经》、《菩萨处胎经》、《中阴经》等五部,誉为苻、姚时期的译经宗师。

本经是纂辑阿含经典中篇幅较长的经典而成。关于其名称的由来,据《四分律》卷
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等载,是以长经的总集,故
有此名;《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破诸外道,是为《长阿含》,《分别功德
论》卷一则谓,长者,乃说久远之事,意即历劫而不绝。

本经共四分三十经,略述各经大意如下:

第一分,以叙说佛行,称赞佛德为主。

(1)大本经:叙说佛陀神通威德广大,尽知过去无数劫事;记说七佛的要事及

诸佛常法等。

(2)游行经:叙说佛陀临入涅盘前,从罗阅城起,游行各地,化导四众及异学,

最后到达拘尸那竭城,于娑罗双树间入涅盘,八王分舍利等。

(3)典尊经:叙说帝释向忉利天众称叹佛陀八无等法,大梵王随喜说佛陀为大

典尊本生的诸大威德力。

(4)闍尼沙经:叙述佛陀为十六国中人民命终者记别,却不为摩谒国人记别,这是
欲借闍尼沙神从梵天,忉利天、毘沙门天展转得知摩谒国优婆塞因信受奉行佛法而
证果生善道,使摩谒国人生大信心。

第二分,是诸行的修习及佛陀说法的纲要。

(1) 小缘经:叙说佛陀以四法破斥婆罗门的种姓优越感。

(2) 转轮圣王修行经:说明理想社会的实现,端赖七宝具足的转轮圣王以正法
治世。并叙述社会变动的情况及其因缘。

(3) 弊宿经:叙说迦叶童女以譬喻敎化德高望重的弊宿婆罗门。

(4) 散陀那经:叙说佛陀为尼俱陀梵志及其五百弟子说外道的苦行法不是解脱
之道;能修习五戒十善、四无量心,才是第一苦行。

(5) 众集经:叙说佛陀因患背痛,欲暂止息,令舍利弗为诸比丘说法。舍利弗
倡议当集如来所说正法,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6) 十上经:叙说佛陀在瞻婆城命舍利弗说法,舍利弗说十上法,除众结缚,
得至泥洹,尽于苦际。共有五百五十法。

(7) 增一经:叙说佛陀依一增法为诸比丘说义味清净、梵行具足的真正微妙法。
共计有二百七十五法。

(8) 三聚经:叙说佛陀以三聚法为诸比丘说义味清净、梵行具足的微妙法。总
计有一百六十五法。

(9) 大缘方便经:叙说十二因缘法难知难见。

(10)释提桓因问经:叙说帝释请佛陀决疑。并叙帝释成为佛弟子后,于佛处所得
真喜乐。

(11)阿少兔夷经:叙说佛陀说有情世间的缘起,唯佛知之等。

(12)善生经:记叙佛陀为善生说示获得美满人生的六种正确人际关系。

(13)清净经:叙说佛弟子对句、义理不得诤讼是非,当共推求、尽共和合。为使
敎团和合清净,弟子当知有人解脱等法。

(14)自欢喜经:叙说舍利弗因净信佛、法而赞叹佛法。

(15)大会经:叙述佛与五百罗汉比丘在释翅提国迦维林中时十方天神皆来集会,
以偈赞叹佛陀及比丘僧,魔王及诸鬼兵前来娆乱。佛陀敎大众念无放逸于戒、定、
慧方能尽诸苦本。

第三分,收录对外道异学的论难

(1) 阿摩昼经:叙说佛陀为阿摩昼现三十二相,示现如来具足十号功德及说圣
戒。阿摩昼回报其师,师来诣佛,供佛受教,七日后命终,证不还果。

(2) 梵动经:叙说凡夫以佛陀持戒的小小因缘赞叹佛陀,佛陀的贤圣弟子则以
佛陀具甚深微妙大光明法照破异学本劫本见、未劫未见等六十二见网、魔网、梵网
的大因缘赞叹佛陀。

(3) 种德经:叙说佛陀与种德婆罗门共论成就婆罗门的五法。而度化种德婆罗
门。

(4) 究罗檀头经:叙说究罗檀头婆罗门率领弟子觐见佛陀请敎三种祭祀及十六
祀具法。佛陀为说本生时大祀之事,并说胜于大祀法果报的供僧不断、起建僧房堂
阁、三皈、五戒、慈心、出家等功德。婆罗门闻后,即放舍牛、羊等畜生,于佛所
受三皈五戒,并设斋供佛及弟子,直至证不还果。

(5) 坚固经:叙说佛陀不许诸弟子为婆罗门等现神足上人法,佛陀但敎弟子于
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6) 倮形梵志经:记叙佛陀为倮形梵志说示,或见苦行人有身坏命终堕地狱,
或见苦行人身坏命终生天善处,并非呵责一切苦行人。又佛陀为倮形梵志说戒具足,
胜诸苦行,微妙第一之法。

(7) 三明经:叙说二婆罗门各认己道真正,能自至梵天,互相诤论,后求决疑
于佛陀,佛陀以日月、梯、河、山水暴起等譬喻,说明执著五欲者不得生梵天,行
清净梵行沙门得生梵天。

(8) 沙门果经:阿闍世王受寿命童子劝,往诣佛求法。佛即为说诸法,阿闍世
王因而深信作业得报,于佛前忏悔弑父重罪,受三皈五戒。

(9) 布吒婆楼经:叙说布吒婆楼梵志沙门婆罗门所提出有关“想生灭”四种相违
逆论问佛,佛以是等言说皆有过咎,而说有因有缘而想生,有因有缘而想灭,如九
次第定的想生、灭因缘,佛陀又回答梵志及象首舍利弗所提的种种问题。

(10)露遮经:叙说佛陀劝化露遮婆罗门勿生恶见。

第四分,记载世界的起源相状。

(1) 世记经:叙述世界的形态,天地的成、住、坏、空,以及王统治世,四姓
分化,地狱、天道等情况。

最后,本经的特色在于着重社会的教化,并由破斥当时的婆罗门与外道,及摄化诸
天、魔、梵之中,表彰了佛陀的超越崇高,佛法的究竟。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bookintro/north4.htm
====

《长阿含经》的篇章义理都很成熟,翻译得也好。昨天半夜诵完,感
觉很实在,也是任何要了解佛理的人必读,尤以北传(大乘),因为
那些经卷已转述演绎多道,早已成了上上层的建筑。

而《四阿含》就是很好的基础,绝不能被忽视。以前我一直很难渗透
,现在也许火候到了,诵得很投入,这里转一下目录。

水杉歌(胡先骕)

水杉歌

余自戊子与郑君万钧刊布水杉,迄今已十有三载,每欲形之咏歌,以牵涉科学范围颇广,惧敷陈事实,坠入理障,无以彰诗歌咏叹之美。新春多暇,试为长言,典实自琢,尚不刺目,或非人境庐掎摭名物之比耶。

  纪追白垩年一亿,莽莽坤维风景丽。

  特西斯海亘穷荒,赤道暖流布温煦。

  陆无山岳但坡陀,沧海横流沮洳多。

  密林丰薮蔽天日,冥云玄雾迷羲和。

  兽蹄鸟迹尚无朕,恐龙恶蜥横駊娑。

  水杉斯时乃特立,凌霄巨木环北极。

  虬枝铁榦逾十围,肯与羣株计寻尺。

  极方季节惟春冬,春日不落万卉荣。

  半载昏昏黯长夜,空张极燄光朦胧。

  光合无由叶乃落,习性馀留犹似昨。

  肃然一幅三纪图,古今冬景同萧疏。

  三纪山川生巨变,造化洪炉恣鼓扇。

  巍升珠穆朗玛峰,去天尺五天为眩。

  冰岩雪壑何庄严,万山朝宗独南面。

  冈达弯拿与华夏,二陆通连成一片。

  海枯风阻陆渐乾,积雪冱寒今乃见。

  大地遂为冰被覆,北球一白无丛绿。

  众芳逋走入南荒,万果沦亡稀賸族。

  水杉大国成曹郐,四大部洲绝侪类。

  仅馀川鄂千方里,遗孑残留弹丸地。

  刼灰初认始三木,胡郑揅几继前轨。

  亿年远裔今幸存,绝域闻风剧惊异。

  羣求珍植遍遐疆,地无南北争传扬。

  春风广被国五十,到处孙枝郁莽苍。

  中原饶富诚天府,物阜民康难比数。

  琪花琼草竞芳妍,沾溉万方称鼻祖。

  铁蕉银杏旧知名,近有银杉堪继武。

  博闻强识吾儒事,笺疏草木虫鱼细。

  致知格物久垂训,一物不知真所耻。

  西方林奈为魁硕,东方大匠尊东璧。

  如今科学益昌明,已见泱泱飘汉帜。

  化石龙骸夸禄丰,水杉并世争长雄。

  禄丰龙已成陈迹,水杉今日犹葱茏。

  如斯绩业岂易得,宁辞皓首经为穷。

  琅函宝笈正问世,东风伫看压西风。

http://www.mophoo.com/Article/Science/80551.shtml

====

诗人,植物学家,水杉之父写的科学诗,当然比较扎实。

关于胡先骕(su4)与《学衡》,自立有一线:

http://www.mayacafe.com/forum/topic1sp.php3?tkey=1104729622

似淡却浓《学衡》云烟

李汝伦

石韦

石韦

乱石丛中
羊齿决决

盛夏日,草木深
石韦只一叶

背负孢子囊
面朝太阳

没有春华、秋实
依旧的模样

历冬不竭
强韧一叶

04/23/08

====

石韦(Pyrrosia sp.),是一种水龙骨科的蕨类,叶如长舌,不分裂回
羽。

蕨科植物的名称古奥,除了石韦外,瓦韦、贯众、海金沙、芒萁、里
白,石松、卷柏、问荆、紫萁等等都很有诗意。就是很难写,N年前
写了蕨,后来写了井栏边草。这回终于拼揍出一首石韦。

写石韦时,我想到庐山石韦,想到陈寅恪及其父散原,两位让人景仰
的诗人,都躺在石韦丛中了吧?

这里是石韦:


巧的是,陈寅恪的侄儿陈封怀(师曾之子)即是庐山植物园的创始人
之一。也在石韦丛中。。。中国植物学三老:

http://dv.ouou.com/play/v_38d7f5d9d040c.html

(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