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November 2005

紫红烟雾的天空

紫红烟雾的天空

一百多年前,莫奈
把伦敦的天空涂成了紫红
人们觉得奇怪
天空怎么能涂成紫红?

泰唔士河边再一看
威斯敏斯特教堂上的天空
果然紫红一片--
工业污染的天空!

如今,这一团烟雾
紧紧罩在北京城的上空
工地、内燃机车、一望无际的建筑
大大小小的烟囱……

清早太阳就闷出一身汗!
姑娘们眼睛臃肿
这该是多么鲜活灵动的水呀
却断了郁葱葱的山

2005/11/30

=====

这几年夏天频频来往北京,发现空气污染一年比一年严重,清晨的太
阳闷在紫红的烟雾中,乏鲜乏力。。。街上许多人都臃肿着眼睛,面
色都烤得焦黄,包括女性。

最近想学白居易的乐府,写一些绿化的诗,不够含蓄就不够含蓄吧。

白说:“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我
这里只是“为民、为物、为事而作”。

可惜不能歌,只能算乐府的伪托。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

This is the text of the Commencement address by Steve Jobs, CEO of Apple Computer and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delivered on June 12, 2005.

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Truth be tol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I dropped out of Reed College after the first 6 months, but then stayed around as a drop-in for another 18 months or so before I really quit. So why did I drop out?

It started before I was born. My biological mother was a young, unwed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 and she decided to put me up for adoption. She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should be adopted by college graduates, so everything was all set for me to be adopted at birth by a lawyer and his wife. Except that when I popped out they decide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they really wanted a girl. So my parents, who were on a waiting list, got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sking: “We have an unexpected baby boy; do you want him?” They said: “Of course.” My biological mother later found out that my mo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at my fa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refused to sign the final adoption papers. She only relented a few months later when my parents promised that I would someday go to college.

And 17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i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 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 And here I was spending all of the money my parents had saved their entire life. 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 It was pretty scary at the time, but looking back it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ever made. The minute I dropped out I could stop taking the required classes that didn’t interest me, and begin dropping in on the ones that looked interesting.

It wasn’t all romantic. I didn’t have a dorm room, so I slept on the floor in friends’ rooms, I returned coke bottles for the 5¢ deposits to buy food with, and I would walk the 7 miles across town every Sunday night to get one good meal a week at the Hare Krishna temple. I loved it.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Let me give you one example: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 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 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ten years later.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I was lucky — I found what I loved to do early in life. 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 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 ha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 — the Macintosh — a year earlier, and I had just turned 30. And then I got fired.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started? Well, as Apple grew we hired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run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and eventually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sided with him.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felt that I had let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own – that I had dropped the baton as it was being passed to me.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apologize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dawn on me —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 ha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During the next five years, I started a company named NeXT, another company named Pix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an amazing woman who would become my wife. Pixar went on to create the worlds first computer 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and is now the most successful animation studio in the world. In a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Apple bought NeXT, I retuned to Apple, and the technology we developed at NeXT is at the heart of Apple’s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Laurene and I have a wonderful family together.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

When I was 17, I read a quote that went something like: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It made an impression on me, and since then, for the past 33 years, I have looked in the mirror every morning and asked myself: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About a year ago I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 had a scan at 7:30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early showed a tumor on my pancrea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a pancreas was. The doctors told me this was almost certainly a type of cancer that is incurable, and that I should expect to live no longer than three to six months. My doctor advised me to go home and get my affairs in order, which is doctor’s code for prepare to die. It means to try to tell your kids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d have the next 10 years to tell them in just a few months. It means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buttoned up so that it will be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your family. It means to say your goodbyes.

I lived with that diagnosis all day. Later that evening I had a biopsy, where they stuck an endoscope down my throat, through my stomach and into my intestines, put a needle into my pancreas and got a few cells from the tumor. I was sedated, but my wife, who was there, told me that when they viewed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doctors started crying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 very rare form of pancreatic cancer that is curable with surgery. I had the surgery and I’m fine now.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 is quite true.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n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 It was created by a fellow named Stewart Brand not far from here in Menlo Park, and he brought it to life with his poetic touch. This was in the late 1960’s, befor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desktop publishing, so it was all made with typewriters, scissors, and polaroid cameras. It was sort of like Google in paperback form, 35 years before Google came along: it was idealistic, and overflowing with neat tools and great notions.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

Steve Jobs is kind of computer guy I like.

记俳句翻译家林林

记俳句翻译家林林

汪方挺 林本椿

  一.林林生平简介

  林林,原名林印山,1910年生于福建省诏安县桥园村,现在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了。他笔耕多年,长期从事外交、对外联络工作,报纸上常常出现他的名字,广大读者对他是很熟悉的。但是,读者尽管知道他是一位老诗人、老作家、外交工作者,却未必知道他生活道路的概貌。林林的生平,就是不说具有传奇色彩的话,最少,也应该说是”大有特色”的吧。
  林林父亲的文化水平只能记账,母亲是文盲。他在子女中是老二,大哥早逝。他三岁时过继给三叔父。家里给养过童养媳,小他一岁。林林幼时多病,上学较迟,在本县的兢业小学毕业后入私塾读些古文,读诗从《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开始。林林学名林仰山,”林林”是在东京开始写诗时起的笔名,取自柳宗元的”总总而生,林林而群”。1924年,林林在诏安中学(初级)读书时,有一次参加作文比赛,获得校方奖励,得到冰心的《春水》、《繁星》两本诗集为奖品,从此开始接触新文学。1927年,林林在漳州龙溪第三高中学了一学期后,被召回家乡当校长。但他自感学力不足,当了一段时间,便争取再读大学。1930 年,林林在北平中国大学读书,读的是政治经济学。1933年夏,他通过朋友的协助,进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读书,因对所授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没有兴趣,转向文学方面。1934年春他参加左联东京分盟,任干事会干事,参预《杂文》(后改为《质文》)、《东流》、《诗歌》三个刊物的编辑工作。1936年夏回上海。抗战爆发后,在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主编的《救亡日报》工作。1941年他从香港去菲律宾马尼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和当地人民并肩抗击过日本侵略军,有一次在和俘虏谈话的时候,还几乎被日本人拉响的手榴弹炸死。 1943年,林林主持抗日地下报纸《华侨导报》,马尼拉光复后《华侨导报》公开出版,林林继续领导《导报》工作,直至1947年10月被迫停刊为止。1947年冬林林回香港任《华商报》副刊编辑及达德学院、南方学院中文系教师。1949年冬回广东参加文教单位接管工作,先后供职于中央华南分局文艺处、华南文联、文化局等单位。1955年夏他担任我国驻印度大使馆的文化参赞。1958年冬,从驻印度使馆回国,调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亚非司司长,后来,亚、非两司分开,林林任亚洲司司长,经常访问日本、泰国、伊拉克等国。这样的经历,本来已经够使他成为”亚洲通”了,加上他工作上的需要和业余的爱好,除了诗歌外,就是研究亚洲各国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交流。
  林林是一位生活严谨,毫不苟且的人,生就的一身学者气质。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年轻时不仅结交了许多日本的文学界名人,国内的著名作家像茅盾、夏衍、秦牧、艾青等也都是他的至交好友。艾青曾为其诗集《雁来红》作序,秦牧为他的散文集《海和船》作序,序中写到”去过他家的人肯定会惊讶于其书房、客厅的雅洁,其间张挂和陈列着不少日本的绘画、书籍,以及日本文学的中文译本。任何人只要参观一下这个书房和客厅,就会想到它的主人必然是和日本有过密切关系的。” 不错!林林青年时代,在日本求学。那时,他就开始探讨日本的文学、艺术,以及政治、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并翻译介绍日本的文学作品。解放之后,他长期从事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工作,先后15次访问日本,从而对日本文学艺术有了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1979年,林林任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致力于研究和翻译俳句,撰写了不少关于俳句及中日文化交流的散文和评论。他翻译的《日本古典俳句选》、《日本近代五人俳句选》等成为脍炙人口的读物。1981年四月,他应日本俳人协会邀请访问日本,在樱花盛开的京都平安神宫,与大野林火、山口誓子对坐吟句。鹰羽狩行在《俳句》七月号上发表此次访日的日志,介绍林林的吟句”花色满天春,但愿剪来一片云,裁作锦衣裙”。翌年,日本文学辞书收录了”汉徘”一词,用林林的这首汉俳作例句。后来,林林多次访问东京,出席俳句、短歌会并讲话,介绍了中国学习俳句、短歌的情况。在访问琦玉县秩父、熊谷时,写《秩父行》汉俳七首。1995年七月,林林出版《剪云集》,收录了自己写的汉俳和短歌,袁鹰作序(林林,2002)。

  二.林林对俳句的研究

  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的一种,是由五、七、五共三句十七个音组成的短诗。日本的俳句,作为一种独立诗体,始于十五世纪,流传至今。在这方面曾经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和作品。可以说,它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直到现在仍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在国际诗歌界中也有相当的影响。俳句的形式短小,它的音数和句数都有着明显的限制。因此,它所表现的事物和情思,常是简练的、含蓄的、暗示的、凝缩的,它像含苞欲放的花朵似的,那些花瓣未曾完全展开,色香未曾完全发出,但却有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余香缭绕,余味无穷。
  关于俳句的特点,林林在《俳句与汉诗》一文中,扼要地阐述了日本近代俳句的发展情况,接触到已故著名评论家山本健吉提出的三种类别:酬唱、即兴和滑稽。这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我国的一些评论文章,往往只论其酬唱和即兴两类作品,并把二者合在一起加以阐述,而不提滑稽的一类。然而,近世三大俳人之一的小林一茶就有”小便浇成一直洞,门外雪莹莹”和”又来评比放屁声,同围灯火度寒冬”等作品,被认为是”虽然粗俗,却是喜人的游艺”。其它俳人与此相近的作品,也不在少数(李芒,1990)。
  有人曾询问林林,为什么写起汉俳(中国式俳句)来?林林觉的自己”学习写诗,已经多年,由于读过俳句,和俳人往来,就引起了兴趣。既然有诗人学西欧商籁体,写十四行诗,我们也可以学日本俳句,写三行诗。这是文学交流的产品,也是’以文会友’之道。既然叫做汉俳,当然与俳句有关,不能只按形式上五、七、五音节,同时也须注意俳句的艺术特点。因为汉语是单音,日语是复音,中国的十七音比日本的十七音,内容意思就多了,这就得照顾我国读者对汉语三行诗审美的习惯。如果把三行汉俳译成俳句,那就不是一首俳句所能容纳的。两者之间,还有所差异。”
  林林在论及汉徘同俳句的关系时,曾经指出,两者”在酬唱和即兴方面具有相通之处”。我们知道,汉诗在日本历史悠久,第一部汉诗集《怀风藻》早在751年就编成。819年空海以中文写成《文镜秘府论》,介绍中国诗艺,在日本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古以来俳人多懂汉诗,有的还会作诗。就拿松尾芭蕉来说,他十分喜爱杜甫的诗,不但在俳句中有所涉及,而且还根据杜甫的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把自己那座在深川六间崛的草庵命名为”泊船堂”。正冈子规年轻时,憧憬汉诗的神韵境界,在他的全集第八卷刊有大量的《汉诗稿》。《夏目漱石全集》第二十三卷中收有很多汉诗,也都严守格律,饶有韵味。子规、漱石的名字都取自汉诗的词汇。河东碧梧桐幼时和子规一样受过汉文的熏陶。这些是举其特殊性而言。日本俳人的作品里,时有与汉诗类似的意境出现,甚至直接采用汉诗词汇。例如:
  芭蕉的俳句:
  寒鸦宿枯枝,秋深日暮时
  这与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意境相近。
  子规的俳句:
  舟行在莲塘,莲花碰触小鬓上。
  这与梁武帝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意境相同,只把”过”该为”触”。
  秋樱子的俳句:
  柿叶飘零人径绝。
  ”人径”取自王维访香积寺的诗句”古木无人径”。
  以上,可见俳句与汉诗的密切,中日文化之间有这个传统,是难能可贵的。然而,中国与日本,由于大陆与岛国的地理环境不同,还有文化、诗歌传统的差异,中国人不像日本人对于季节转变的感受那么敏锐和细微。在俳句的格律上,必用一个季语来限制,这是汉诗与俳句的差异点。关于这个问题,山本健吉在他的几本岁时记著作里面,多方阐发,增加了我们的理解。他说”可以说没有像日本那么季节变化多姿的国土。”以此形成了俳句是国土的诗这个论点。他还说:”我们的祖先在悠长的岁月之间,磨练出来的美意识、美知识的精髓,全在那里”,”传统的短歌几乎没有不和自然对话的”。因此,日本人对于季节微细变化的感受,分门别类给予许多名称,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些季节现象深入他们的生活、感情之中。这就是俳句要有季题、季语的根本原因,也是汉诗和俳句的差异点(林林,1990)。

  三、林林的俳句翻译

  中国诗歌,在很早以前就流传到了日本,并在那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日本的俳句、短歌等,比较认真地介绍至中国,却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其翻译的形式也各有不同。如周启明译的《日本的诗歌》,是用白话自由体翻译的;后来又有钱稻孙译的《日本诗歌选》,基本上是采用文言文和旧诗词句调翻译的;而林林译的《日本古典俳句选》,则是两种都用的(檀可,1988)。
  林林在《试译俳句的体会》一文中写到”要翻译日本的俳句,首先要理解俳句这种短诗体的特点,即它的精神与形式,因为要在压缩成文体很小的字句里,贮藏丰富的感情,深远的意境,故必要用暗示含蓄的手法,留给读者欣赏它的余情余韵。艺术性高的俳句,的确像一枝出墙的红杏,可以联想到满园春色;又像满楼的风,联想到即将来临的山雨。钟敬文教授在拙译《日本古曲俳句选》序文中说得更形象,认为’它像我们对经过焙干的茶叶一样,要用开水给它泡出来,这样,不但可以使它那卷缩的叶子展开,色泽也恢复了,更重要的是它那香味也出来了。’读者如能这么去理会俳句,那才是懂得俳句的三昧。”
  综观林林同志的俳句译文,可以看出,他首先注重原作的内容,兼顾形式,如句读、节奏等,采取相当自由的方法。他虽然力求押韵,并适当地照顾平仄规律,但并不勉强从事,也有些译文并未押韵。加之,无论在汉诗和汉俳的创作方面,他的文笔风格,大致可以用从容委婉、典雅有致加以概括。因此,他的俳句译文往往同所译的原作,在风格方面相当吻合,读来自然舒展,没有牵强之感,只觉得仿佛是在吟味中国的有韵或无韵的短诗。表面上看,译者似乎是信手拈来的一组相应的词语,缀成秀句,实际上乃是几经雕琢,方始凝成的结晶,个中的甘苦,同道者才会有所体会。
  出门走十步,秋日海天阔。
  拂晓时分,白帆驶过蚊帐外。
  听得蔷薇剪刀声,正是五月梅雨晴。
  一角庭边,嫩竹青青四五竿。
  正冈子规提倡写生论,更侧重于客观写生。这一点为高滨虚子的花鸟讽咏论所继承。但是,写生,特别是客观写生,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上举四首,可以看出长期卧病的子规,躺在房中闻得修剪蔷薇的声音,望见驶向曙光的白帆,引起思动的情怀。偶尔出得屋门,眺望秋日的海天,倍感辽阔;庭角的嫩竹,也发人对青春活力的怀念。这一切,都蕴含着主观感情。林林同志译来,得心应手,把原作的精神确切地再现出来 。(李芒,1990)
  水原秋樱子正面提出主观写生论,同乃师虚子诀别,咏出不少佳句,林林译来,也颇具原句情趣。
  燕子飞鸣到山家,正是春祭时节。
  深谷莺声美,晚霞照眼明。
  芜菁花蕊欲开时,偏遇风和雨。
  在谈到具体的翻译时,林林认为应该审察原俳句的风格,是什么精神与形态,如用文言合适就用文言,如用白话合适就用白话,不固定用格律诗式,五言二行或七言二行(虽然这种形式,较适合汉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如固定下来,便使那些口语俳句,无法更好地传神,不如用长短句更自由些。如:
  我と来て遊ぺゃ親のなぃ雀 一茶
  到我这里来玩哟,没有母亲的麻雀。
  若以四言”孤雀无哀,与我嬉来!”或作五言”孤雀毋心忧,偕我共嬉游。”稍作比较,容易看出还是用自由式的白话,更能够传达原作的精神。
  还有像下面的俳句:
  瘦蛙まけるな一茶是にぁり 一茶
  瘦青蛙,别输掉,这里有我!
  那是很难用文言的传统格律诗(不管五言或七言两句)来活现这种神态。
  比如译十七音的俳句,如按五、七、五三行来译,而且要成为定式,势必添加原作所没有的字面,句意说尽或说过头,画蛇添足,违反俳句短小而含蓄的特质。只有在那些不加点什么,就难以传神的句子中,这才能被容许。如一句俳句里面,上五或下五,它与中七意思不联贯的,才不得不加点字面。如果译成五绝或五古,一句俳句变成一首汉诗,恐怕可能成为译者自己的作品了。有的俳句,按原句的意思,只用七个字可以概括,在中国的诗学的习惯看来,这就是断句,但如再加油添醋,便会觉得走味了。如:
  六月や峯に雲置くぁらし山 芭蕉
  六月岚山云蔽峰。
  柿落葉して人径絕ぇにけり 秋樱子
  柿叶飘零人径绝。
  也有的俳句,句子有略似双声的形式,照译出来,能带点声美。如:
  ほろほろと山吹ちるか滝の音 芭蕉
  激湍漉漉, 可是棣棠落花簌簌?
  还有的俳句,句中有略似叠句的形式,照译出来能表现该俳句的加强语气。以一茶的句子为例。
  春めゃ薮ぁりて雪ぁり雪
  春天来了,竹林还有积雪,还有积雪。
  雀の子そこのけそこのけ御马が通る
  小麻雀,躲开躲开,马上就要过来。
  林林还探讨了翻译俳句的一个原则性问题,那就是,译俳句,如何表现异国情调问题?”异国情调总有它的内容和形式,要表现它,得通过译者的语言,在译法来说,已如上述,诗不宜逐字直译,应该是意译。至于用白话或用文言,主要是看哪一种能够把原作的格调、神韵表现出来。用白话、散文体是较自由些,但必须重视俳句精练含蕴的特质,不宜直露。日语俳句没有平仄押韵,但有它的句调美,因此译时,稍微押押韵,可以表现些音美。此外,俳句的感叹助词有调节句感的作用,为传神不能不加注意,并适当译出。不过,在一本俳句集里,这类的句法一多,将会使读者感到雷同。”
  林林不仅对俳句的研究造诣很深,而且对整个的日本文化有深刻的见解,对中日文化的交流起着积极的作用。他的俳句翻译堪称翻译界的一朵奇葩,对后人的对俳句的翻译和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他还创作过颇有份量的诗歌和散文,以及翻译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文学作品。早在1945年,林林在马尼拉《华侨导报》工作时就翻译过菲律宾民族英雄何塞o黎萨的绝命诗《最后书怀》,为中菲人民的友谊作了见证①。 最使我们感动的是这位九十高龄的老人还笔耕不辍,继续研究和翻译俳句。中日文学和俳句的交流,对于加强中日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好,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林林无疑将为此做出更多的贡献。
  2000年9月27日是林林同志九十华诞。国内外许多亲朋好友前往他家祝贺。9月26日夜林林同志应中国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邀请参加与日本知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等四人座谈会,座谈会进行两个半小时,(座谈会情况发表于29日《环球时报》上)。大江健三郎知道翌日是林林同志的九十岁生日,就赠书祝贺。笔者有幸于2002年12月份拜访了这位九旬老人。老人很高兴地接待了我。在老人娓娓的叙述中,我深切感受了一位世纪老人对沧桑历史的感慨,看到了他那颗乐观向上的诗心。之后,老人还赠送我一些资料和他刚刚出版的回忆录《八八流金》。他鼓励我多读书,多长见识。我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衷心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享尽天年。

  四、林林主要著译年表
  [1] 1945 年 [译] 黎萨尔:《最后书怀》
  [2] 1948 年 [译] 海涅:《织工歌》(香港人间书店)
  [3] 1974 年 [译] 《鲁迅致增田涉书信选》(文物出版社)
  [4] 1981 年 [译] 《鲁迅全集》第一版书信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5] 1982 年 [著] 《扶桑杂记》 (百花文艺出版社)
  [6] 1983 年 [译] 松尾芭蕉等:《日本古典俳句选》 (湖南人民出版社)
  [7] 1987 年 [著] 《海和船》 (花城出版社)
  [8] 1990 年 [译] 《日本近代五人俳句选》 (外国文学出版社)
  [9] 1990 年 [著] 《雁来红》 (中国文联出版社)
  [10] 1996 年 [著] 《扶桑续记》 (百花文艺出版社)
  [11] 2002 年 [著] 《八八流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注释
  ①1999年中菲人士合力考证,黎萨的祖先是在福建晋江罗山镇上郭村柯氏。该年5月13日菲总统埃斯特拉达关临该村,举行为黎萨雕像奠基典礼。

  参考文献
  [1] 林林. 海和船[M]. 广州: 花城出版社,1987.
  [2] 林林. 扶桑杂记[M].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3] 林林. 扶桑续记[M].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4] 林林. 日本古典俳句选[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5] 林林. 日本近代五人俳句选[M]. 北京: 外国文学出版社,1990.
  [6] 林林. 试译俳句的体会[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2).
  [7] 林林. 八八流金[M]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
  [8] 檀可. 日本古典俳句诗选[M]. 河北: 花山文艺出版社,1988.
  [9] 郭著章. 翻译名家研究[M]. 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10] 林辉等. 中国翻译家词典[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

找正冈子规的俳句,找着了林林,林林就林林吧。看来还是得自己敲
。我这里有林林译的包括他的三大弟子夏目漱石、高滨虚子和河东碧
梧桐的俳句。都现代主义了,正冈的好,别的要多加注释,这还能算
是俳句么?

林林的译笔每况愈下了。。。

敲不敲,我还很犹豫,不想敲那么多注释。

江水污染了,怎么办呢?

江水污染了,怎么办呢?

— 给松花江

江水污染掉了,大冬天的
从远方运来罐装水
城里的人吃喝拉撒有了保证
乡下人怎么办呢?

还有江里冬眠的鱼虾
水上飞的候鸟,各类水禽
河岸上洞穴中的兽
它们都怎么办呢?

被污水浸染了的土地
农田里的菜蔬、牧场上的牲蓄
滋饮江水的冬小麦
它们又怎么办呢?

“江水被染污,还有空气”
一只神龟奄奄一息,叹一口气
“这人折腾得鸟兽都没法活
自己将怎么办呢?”

2005/11/28

=====

中国大陆的工业污染确实太严重了。有时也觉得身在国外,没有资格
说三道四的。但宏观的环保,即使对整个地球也很重要。

我也学白居易的新乐府写些绿化的诗,一和废名。

Suzanne — Leonard Cohen

Suzanne

by Leonard Cohen

Suzanne takes you down to
her place near the river
You can hear the boats go by
You can spend the night beside her
And you know that she’s half crazy
But that’s why you want to be there
And she feeds you tea and oranges
That come all the way from China
And just when you mean to tell her
That you have no love to give her
Then she gets you on her wavelength
And she lets the river answer
That you’ve always been her lover
And you want to travel with her
And you want to travel blind
And you know that she will trust you
For you’ve touched her perfect body
with your mind.

And Jesus was a sailor
When he walked upon the water
And he spent a long time watching
From his lonely wooden tower
And when he knew for certain
Only drowning men could see him
He said “All men will be sailors then
Until the sea shall free them”
But he himself was broken
Long before the sky would open
Forsaken, almost human
He sank beneath your wisdom like a stone
And you want to travel with him
And you want to travel blind
And you think maybe you’ll trust him
For he’s touched your perfect body
with his mind.

Now Suzanne takes your hand
And she leads you to the river
She is wearing rags and feathers
From Salvation Army counters
And the sun pours down like honey
On our lady of the harbour
And she shows you where to look
Among the garbage and the flowers
There are heroes in the seaweed
There are children in the morning
They are leaning out for love
And they will lean that way forever
While Suzanne holds the mirror
And you want to travel with her
And you want to travel blind
And you know that you can trust her
For she’s touched your perfect body
with her mind.

=====

I have Peter Gabriel’s version, seems sadder…

http://blog.bmzw.com/blog_u1571/p_full/21095.html

“正典”与偏见(朱也旷)

“正典”与偏见

南方周末   2005-11-24 21:37:21

  20世纪下半叶的重量级批评家布鲁姆的名著《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中译本甫一出版即受好评,一时间“冒犯”、“陌生性”等术语成了国内不少作家和批评家的口头禅,作家朱也旷对这部试图恢复西方经典文学尊严的著作进行了剖析———
  “正典”与偏见
  
  □朱也旷
    
  尽管译文偶有瑕疵,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仍然是2005年最值得一读的文学理论书籍。这是一本由大学教授撰写的文学批评著作,但在很多时候,作者所表现出的基于阅读经验的审美洞见使他根本就不像一位学院派批评家。
  在西方知识界,传统的文学批评已经演变成充斥着主要源自欧洲大陆的各种主义与时髦术语的文化批评,文学经典的地位在各种力量的消解、冲击和颠覆下也变得岌岌可危。为了对抗已经走火入魔的“文学研究的巴尔干化”倾向,布鲁姆祭起了文学批评的传统法宝,用略加改进的审美冷兵器来捍卫已遍体鳞伤的经典作家的尊严和荣誉。
  但是布鲁姆所面临的问题和他自己在书中所提出的问题完全一样:人生有涯,书海无边,哪有时间去阅读400位作家的1200本书(这个数字已经被大大压缩了)?
  时间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问题是,个人的审美经验和理论素养如何拥有足够的包容性与辨析力,以统摄和识别从个性到风格如此不同的作家?即便加上一个“西方”的限定语,且在时间上把但丁之前的作家排除在外,这仍然是一件以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阅读固然需要时间,直面经典的伟大则更需要时间。很多人一辈子都摸不准、悟不透一个作家,布鲁姆先生何以能拥有如此的伟力或神力?
    
  在莎士比亚阴影下
  因此偏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很快被发现的偏见是,英语作家占据了过多的位子,相形之下,俄语作家只有一席。算上贝克特,法国人虽然分到了四个席位,但“民主时代”的法国作家如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雨果、波德莱尔等无一入选26人的核心名单,且在书中受到了整体性的轻视。偏见还不仅于此:例如,当很多伟大作家只能委曲求全地呆在作为附录的大名单中时,一个心理学家却堂而皇之地端坐在殿堂之上;还有,与诗人所受到的巨大青睐相比,以短篇小说建功立业的作家则在整体上被忽视了;还有,“混乱时代”(主要指以卡夫卡、普鲁斯特等20世纪作家所代表的时代)的作家显然人数过多,选择标准也有问题;等等。
  据此可以认为,布鲁姆的偏见与武断一点也不亚于他所抨击的“憎恨学派”(the School of Resentment;主要指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拉康学派等意识形态化的批评理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可以原谅的缺点,就像服用抗生素会带来副作用一样,这是从个体阅读经验出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喜爱的作家的落选而批评布鲁姆,或者对其开列的名单——从核心名单到数百人的大名单——肆无忌惮地嘲笑一番,但是当你独自面对如此绵长而又如此辽阔的文学之河时,顾此失彼、手足无措的窘迫通常只会更严重。
  决定哪个作家的入选或落选虽然是个问题,却不是可以起支配作用的关键问题。本书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为了反击“憎恨学派”对经典的消解与颠覆,布鲁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不但努力重树经典作家们的威信,且给他们当中的某个人戴上了冠冕。此人就是莎士比亚。假如布鲁姆一口咬定莎士比亚就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家,或者至少是中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作家,其他人大概也不好特别反对,尽管这一说法本身是否有意义值得存疑;但在布鲁姆所捍卫的经典体系中,莎士比亚不仅安享“最伟大”之殊荣,似乎还有成为文学专制帝国的绝对君主的架势;而且这位君主的权力不是继承来的,而是天生的。他就是标准,就是最高裁判,就是自然本身。他几乎不受他人影响(只受了一点乔叟的影响),他人却无法逃脱他的影响,而只能在他的阴影下喘息度日。如果一个作家已经等同于自然本身,如果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全部奥秘都向一个人敞开了,那么这个人就不是莎士比亚了,而只能是上帝比亚。
  
  约翰逊与弗洛伊德
  初读此书的人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位充当裁判员的批评家以及一位与文学并无太大关系的半吊子科学家能够进入布鲁姆的文学政治局呢?这个并不奇怪的问题现在有了答案:简言之,为了巩固莎士比亚的地位!
  本来,在关于莎士比亚的专章中陈述萨缪尔·约翰逊博士的观点和贡献———当然是对莎学的贡献———就可以了,事实上布鲁姆先生也是这么做的,但他惟恐读者不知约翰逊是何人,又为这位批评家另开一章。既然博士先生的观点此前已有介绍,说太多的重复话大概也没意思,于是布鲁姆便顺便介绍起他的性情和喜好来。
  至于弗洛伊德,他的身份更是既暧昧又可疑。作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对外宣扬的那些病例并不像他所吹嘘的那么成功,他的学说依然属于离实证科学相距甚远的哲学或心理学范畴。他对人类性本能的强调的确表现出了一定的洞察力,但即便是在这方面,也完全不必理会诸如“力比多”之类的东西,而应该直接追溯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及其有关人类起源的伟大著作那里。与拙于言辞的达尔文相比,这位奥地利人不但文学修养深厚,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这一巨大的优点使他尽管在治疗现实中的人物失败了,却在治疗文学中乃至神话中的人物那里取得了成功。“我这里的讨论是将弗洛伊德视为一位作家,并将精神分析学视同文学。”布鲁姆直言不讳地解释说。精神分析学是哪门子的文学呢?布鲁姆看重的当然是弗氏运用此法对莎士比亚剧中人物尤其是哈姆雷特的心理分析。他还认为:“弗洛伊德的著作描述了人类本性的总体,它远比日薄西山的弗氏疗法更具生命力。”这一回布鲁姆先生大概是押错了宝,稍微了解一点当代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对人类天性的总体描述在今天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进化心理学的范围,弗洛伊德在其中并无地位可言。
  但弗洛伊德对布鲁姆的影响还不仅于此。有趣的是,当他在痛批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解构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时髦主义时,自己却受到另一种曾经时髦过的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左右,且浑然不觉。于是摩菲斯特递给浮士德的钥匙成了男性生殖器,而《浮士德》成了一部“充满性渴望的诗剧”,歌德与惠特曼则是“二十世纪之前公开谈及自慰的仅有的两位重要诗人”。
  
  “制服”托尔斯泰
  为了强调莎士比亚的影响,最应该入选的俄国作家应该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而非托尔斯泰。谁都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挖掘深度堪与莎士比亚相比,即便认为在某些方面超过莎士比亚亦不为过。还有,如果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也就能派上用场了,且肯定比用在《浮士德》那里更恰当。陀氏善于写梦,而弗氏善于释梦,著有一部《梦的解析》专著,仅此一点,就可以让弗洛伊德在文学政治局的出现更具说服力。但布鲁姆选择托尔斯泰也有一个重要理由,这个理由是,托尔斯泰公然蔑视莎士比亚,且为此写了一篇《何为艺术?》的长文。为了建立一个以莎士比亚为核心的专制帝国,布鲁姆需要制服很多人(对于那些根本无法与莎士比亚扯上关系的人,布鲁姆干脆佯装不知),这个托尔斯泰伯爵尤其需要制服。如果不能制服这个浑身上下散发着野人气息的俄国巨人,整个帝国就有土崩瓦解的可能。
  对托尔斯泰的定位与解读或许是本书最具策略性的部分,这种策略甚至会令人怀疑,是否这也是一种基于意识形态考虑的政治手段。“19世纪的小说家中无人能比得上狄更斯,即令托尔斯泰也比不上。”布鲁姆说。
  这话在贬低这位俄国巨人的同时,还悄悄地贬低了一位法国巨人:托尔斯泰尚且比不上,何况巴尔扎克乎?虽然他多次提及托尔斯泰的伟大,但对他的承认总的说来显得颇为勉强;有一次,这种承认是在与次一等的诗人华兹华斯相比时才给予的:“当我步入老年时,这些诗(指《康柏兰的老乞丐》、《荒屋》及《迈克尔》)在表现个人苦痛时精心控制的悲情与审美尊严让我比阅读其他任何一首诗都更受感动。它们散发着华兹华斯早期创作的气息,这种气息惟有在托尔斯泰晚期及莎士比亚的某些阶段出现过,即一种普遍的共同哀伤,简单质朴,没有沾染任何的意识形态痕迹。”显然,这话不是为了赞美托尔斯泰,而是为了抬高华兹华斯。
  布鲁姆花了很大的篇幅分析托尔斯泰的《哈吉·穆拉特》,对它的吹捧不遗余力,目的当然是为了使人相信,《哈吉·穆拉特》才是托尔斯泰最伟大的小说。托尔斯泰晚期的中短篇小说,几乎篇篇都是杰作,《哈吉·穆拉特》也在杰作之列,然而在大多数人眼中,它并非巅峰之作,布鲁姆对此心知肚明,他之所以敢于坚持异见,是因为他认定“《哈吉·穆拉特》是托尔斯泰作品中最具莎士比亚特色的叙事之作”。一个憎恨莎士比亚的大人物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反驳了他对莎士比亚的批评,还有比这种自打耳光的事情更能说明莎士比亚的绝对伟大及其无所不在的影响力吗?
  
  但丁和“混乱时代”
  除了托尔斯泰之外,但丁是另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人物。但丁比莎士比亚早生三个世纪,不可能受后者影响,既然包括荷马在内的整个希腊-罗马文学都排除了,为什么惟独要给一位中世纪的诗人保留一席之地呢?为了这个但丁,布鲁姆只好采取权宜之计:让他成为仅次于莎士比亚的核心。这样做看似破坏了体系的完整性,其实不然,因为事实上这个体系从来就没有完整过:除了泛泛而论外,布鲁姆从来就没有令人信服地指出过,莎士比亚对其身后的24位作家有着怎样的具体影响,更谈不上明确的内在互文性(intratextuality)。
  但布鲁姆确有必要为但丁设立专章,不仅仅因为《神曲》十分伟大和独特,也不仅仅因为但丁上承古罗马的维吉尔,下启文艺复兴的先驱彼特拉克,更重要而又说不出口的原因或许是,布鲁姆必须和另一个人竞争,此人就是在布鲁姆之前影响甚大的诗人兼批评家T.S.艾略特。布鲁姆不但憎恨文学界大谈主义的后辈,同样也憎恨这位不谈主义的前辈,一有机会就捎带地蔑视他一下。然而我们知道,艾略特对但丁的论述相当有力,堪称一颗强有力的心灵对另一颗更有力的心灵的感悟和探索;非但如此,他还下了一个显然会令布鲁姆不快的著名论断:但丁代表了探索人类情感之高度和深度的极限,莎士比亚代表了探索人类情感之宽度和广度的极限,两者的工作同样艰难,不存在谁比谁更伟大的问题。布鲁姆要建立以莎士比亚为核心的体系,这个论断就必须被推翻,至少被部分推翻。布鲁姆在但丁身上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心血和才力,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强悍的对手站在他面前。
  对“混乱时代”的作家难以判断的一个原因是距离过近,时间之筛还未发挥它应有的神奇作用。因此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显得单薄、局促、底气不足和人云亦云是必然的。但对布鲁姆而言,还有一个特殊的障碍即审美包容性问题需要克服。布鲁姆早年是研究英国浪漫派诗人起家的,在我看来,一个喜欢雪莱、拜伦、济慈的人如果要充分领略20世纪文学的全部妙处,必定要经过一种特殊的内心磨练,在审美上获得质的变化才行(以我的个人经验,一个人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分别喜欢雪莱和卡夫卡,却不大可能在同一阶段同时喜欢这两个人);说得夸张些,就像孙悟空必须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上一段时间,才能拥有一双火眼金睛。那么布鲁姆是否拥有这种火眼金睛呢?好像没有,至少炼得还不够,尽管他的审美视野与研究雪莱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
  可以证明这一点的例子不在少数,我们甚至不必从他对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等人的论述中去寻找;以我个人的看法,他对托尔斯泰的分析就是一个例子。布鲁姆对《哈吉·穆拉特》的赞美看上去极其雄辩有力。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布鲁姆做出如此越轨的判断呢?在很大程度上,是残存的浪漫主义审美观加上一点英雄主义情结使然。这种审美上的局限使他对托尔斯泰笔下的这位鞑靼英雄一见倾心,而对像伊万·伊利奇这样的平庸官僚以及在灵与肉之间挣扎的谢尔盖神父等视而不见,或重视不够。
  像爱德华·吉本满怀激情地凭吊由大理石、花岗岩等材料建造的罗马帝国的遗迹一样,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满怀激情地凭吊了另一种遗迹———由西方主要语种的文字所建造的文学帝国的遗迹;带着对帝国式微的伤感,以及对文化哥特人(“憎恨学派”与大众文化)大举入侵的憎恨,布鲁姆的理论叙事获得了一种不可多得的阅读效果;部分章节,尤其是论述20世纪以前的英语作家的章节,接近于达到审美直觉与理论发挥的平衡点,值得人们像对待经典作品一样至少再读一遍。

======

这一篇谈到布鲁姆,这咖啡里以前常谈到他的。

这个人好象吞吐量大得惊人,另一个黑格尔(美学上的)?

白居易:与元九书

白居易:与元九书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於今,凡所赠答诗仅百篇。每诗
来,或辱序,或辱书,冠於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
年月之远近也。仆既爱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
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累岁已来,牵故少暇,间有容隙,或欲
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率不能成就其志,以至於
今。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馀事,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
开卷得意,忽如会面,心所蓄者,便欲快言,往往自疑,不知相去万里也。既而
愤悱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

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
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
自圣贤,下至愚呆,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
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
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於
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
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也。故闻“元首明、股肱良”
之歌,则知虞道昌矣;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言者无罪,闻者足
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
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於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於时六义始元刂矣。国风
变为骚辞,五言始於苏李,苏李骚人,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故“河
梁”之句,止於伤别,泽畔之吟,归於怨思,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然去诗未
远,梗概尚存,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
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於时六义始缺矣。晋宋已还,得者盖寡。以康
乐之奥博,多溺於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於田园;江鲍之流,又狭於此;如
梁鸿《五噫》之例者,百无一二焉。於时六义浸微矣。陵夷至於梁陈间,率不过
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
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
之华”,感华以讽兄弟也;“采采芣莒”,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於此,而义
归於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别
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於时六义尽去矣。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
诗》二十首,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之才矣
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馀篇,至於贯
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於李,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
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
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

仆尝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辍哺,夜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嗟
呼!事有大谬者,又不可一二而言,然亦不能不粗陈於左右。仆始生六七月时,
乳母抱弄於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後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仆宿习之缘,已在设计院文字中
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
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
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致,又自悲矣。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试。既第之後,
虽专於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
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
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
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
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於指言者,辄咏歌
之,欲稍稍递进闻於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
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又请为左右终言之。凡闻
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
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
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
不相与者,号为沽名,号为诋讦,号为讪谤;苟相与者,则如牛僧孺之戒焉,乃
至骨月妻孥,皆以我为非也,其不我非者,举不过三两人。有邓鲂者,见仆诗而
喜,无何而鲂死;有唐衢者,见仆诗而泣,未几而衢死;其馀则足下,足下又十
年来困踬若此。呜呼!岂六义、四始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耶?抑又不知天
之意,不欲使下人之病苦闻於上耶?不然,何有志於诗者不利若此之甚也!
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
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
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於利足之途,张空於战文之场,十年之间,三
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入侍冕旒。始得名於文章,终得罪於
文章,亦其宜也。日者又闻亲友间说,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传为准
的,其馀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仆恧然自愧,不之信也。及再来长安,又闻有
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娼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
由是增价。又足下书云,到通州日,见江馆柱间有题仆诗者,复何人哉?又昨过
汉南日,适遇主人集众乐娱他宾,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
《长恨歌》主耳。”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
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此诚雕虫之
戏,不足为多,然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虽前贤如渊、云者,前辈如李、杜者,
亦未能忘情於其间。古人云:“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仆是何者,窃时之名
已多。既窃时名,又欲窃时之富贵,使已为造物者,肯兼与之乎?今之厍睿
固然也。况诗人多蹇,如陈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遗,而匕至死;李白、孟浩
然辈,不及一命,穷悴终身;近日孟郊六十,终试协律,张籍五十,未离一太祝。
彼何人哉?彼何人哉!况仆之才,又不逮彼。今虽谪在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
俸四五万,寒有衣,饥有食,给身之外,施及家人,亦可谓不负白氏之子矣。微
之微之,勿念我哉。

仆数月来检讨囊箧中,得新旧诗,各以类分,分为卷首。自拾遗来,凡所遇
所感,关於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
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
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务牵於外,情性动於内,随感遇而形於叹咏
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短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
百馀首,谓之“杂律诗”。凡为十五卷,约八百首。异时相见,当尽致於执事。
微之,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
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
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
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
其馀“杂律诗”,或诱於一时一物,发於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但
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
者,略之可也。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
州歌行,清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
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後,然後人贵之。今仆之
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至於“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千百年後,安知复无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
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
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如今年春游城南时,与足下马上相戏,
因各诵新艳小律,不杂他篇,自皇子陂归昭国里,迭吟递唱,不绝声者二十里馀,
樊李在傍,无所措口。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何则?劳心灵,役
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偶同人当美景,或花时宴罢,或月夜
酒酣,一咏一吟,不知老之将至,虽骖鸾鹤游蓬瀛者之适,无以加於此焉,又非
仙而何?微之微之,此吾所以与足下外形骸,脱踪迹,傲轩鼎,轻人寰者,又以
此也。当此之时,足下兴有馀力,且欲与仆悉索还往中诗,取其尤长者,如张十
八古乐府、李二十新歌行、卢杨二秘书律诗、窦七元八绝句,博搜精掇,编而次
之,号《元白往还诗集》。众君子得拟议於此者,莫不踊跃欣喜,以为盛事。嗟
乎!言未终而足下左转,不数月而仆又继行,心期索然,何日成就,又可为之叹
息矣。又仆尝语足下,凡人为文,私於自是,不忍於割截,或失於繁多,其间妍
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後繁简当否,得其
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之,况他人乎?今且各纂诗律,粗为
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各出所有,终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在何地,
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微之,知我心哉。

浔阳腊月,江风苦寒,岁暮鲜欢,夜长无睡,引笔铺纸,悄然灯前,有念则
书,言无次第,勿以繁杂为倦,且以代一夕之话也。微之知我心哉!乐天再拜。

http://down.jxxydd.com/ReadNews.asp?NewsID=6565

=====

白居易这篇诗论很大方,白居易写诗的精神(勤奋)很可贵。白自称
其讽喻诗为最,现在读起来,确实是的。

历史学家陈寅恪就把这些诗拿来当证史用。。。

我喜欢诗经中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以为汉语诗歌无论
从形式还是内涵(意象)都在一步步萎缩。

现在也好不了多少。

北京论坛:学者PK学者(石岩)

北京论坛:学者PK学者

南方周末   2005-11-24 21:33:03

  
  □本报记者 石岩
  
  面对英语世界建立的显学“东亚学”,各国学者从坚持用汉语发言开始,纷纷打量已经形成“定论”的历史
  
  “如果中国能够和平崛起,我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81岁的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北京论坛的开幕式上说。本届北京论坛总共花费100万美元,其中的十分之一花在老布什的出场费上。“信心论”是老布什在20分钟长的演讲中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
  奥运会4年一次,由北京大学主办、立志成为“世界一流学者的学术奥运会”的北京论坛每年举行一次,今年是第二届。与上届共设14个分论坛、几乎把所有人文社会学科一网打尽的姿态不同,本届论坛仅包括6个学科。
  在公共卫生论坛上,与会专家们紧贴时事,直面亚洲不断出现的健康危机;国际关系论坛上,中国学者谈“中国人心目中美国在亚太地区之作用”,美国学者谈“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之作用”;经济论坛聚焦东亚制造业,“以前,我们谈论这个问题更多的是针对中国自身,这次我们还会探讨中国可能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影响。”论坛召集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洋说;哲学论坛上,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和西方哲学名宿瓦狄姆分居讲台东西两侧,一方提出以儒家的“天人合一”和“和而不同”解决当代世界的争端,另一端开出的药方则是基督教———“基督教的精髓,是爱自己的同胞而不强迫他接受真理”。
  在谈论亚洲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时候,学者们的话题直截了当,谈论“过去”的时候,历史却显现出谜一样的错综复杂。
  
  乡村老师Vs.周杰伦
  “当时,乡下音乐老师的待遇跟今天的周杰伦差不多。他每周往返于江苏与无锡之间,河道两岸都是等着看他的人。这不是我编的,是钱穆看到的,钱穆总是能看到比较愉快的事情。”在历史论坛上,北大教授罗志田提交的论文是《科举废除在中国乡村的后果》,他像一位深谙抖包袱之道的说书人,不时博得与会者的哈哈大笑。转述完钱穆看到的愉快事实之后,他转而叙述自己从当时的报章上辑录到的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事实:“废科举之后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大大提高了农村的教育成本。科举时代,乡民视自己的财力向私塾先生送一条干肉、一篮鸡蛋、几把青菜就可充学费。至于教材,一本《四书合讲》和《诗韵》可以祖传使用。用当时《中外日报》的话说:‘由是而作状元宰相不难。计其本,十金而已……故读书者多也。’”
  新学校科目增多,每一科都需添置文具,再加上固定的学费,引得《中外日报》惊呼:新学校一件仪器就得上千块,老师的薪水也不是小数目,靠一个村子的财力是供养不起这样的学校的,非得一个县的力量,可是县衙门也没钱,有点儿钱的,都被抽上去赔洋人款了。集一县之力办起的新学堂往往坐落于城镇,教学内容也往往贴近城市生活经验,而非乡村生活经验。这样一来,对于乡村子弟来说,不仅教育成本提高,上学不便,学到的东西也不见得适用,其结果是乡村失学率的增加和识字率的降低。而那些有幸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乡村子弟,反而觉得自己与乡村生活格格不入,只能到城里讨生活。杨开慧的堂兄、留美归来的社会学家杨开道感叹:“农村社会费了金钱来教育他们的优秀分子,本想他们来做农村社会的领袖和改造者,但是他们放弃他们的责任跑了,剩下一班没有知识的农民,让他们怎么样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罗志田参与的是历史论坛第三小组的讨论。这一组的议题是从政治史和社会史两个角度观察近代亚洲社会的转型和重构。社会史采取从下而上的民间视角,政治史采取从上而下的视角,以政治革命为研究历史的主要线索。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一直强调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结果却经常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没有太大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一种表象,而不是实质。这两方面的研究结果放到一起去,就好像是在说两个国家。”北大历史系教授茅海建是这一组的第一位发言人,他的观点一经抛出,就在与会学者中引起激烈的反响。
  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尔南德·布罗代尔认为,历史分为三层。最下面一层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一层好比河床,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中间一层是“社会”,好比河的潜流,有变化但是不易被观察到;最上面一层是“政治”,好比流动不已的河流表面,变化最为频繁。废除科举考试之后的乡村就是一个“巨变”中蕴含“不变”的例子。废科举一举破坏了中国社会存在几千年的“耕读”传统,读书人都往城里跑,乡村中那些在官方机构之外、管理地方事务的“士绅”不复存在——这与今天中国农村的状况仍有极强的相似。
  纠缠“变”与“不变”的分界点并不是讨论的主旨,讨论的价值在于,在“社会史”和“政治史”双重视角的打量之下,某一段早有“定论”的历史,会呈现出更加多元的阐释空间,“历史”也因为变得更加饱满、有温度、有弹性,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
  
  说汉语的Vs.说英语的
  “历史并不是这样一个规规矩矩的东西。”———日本学者岸本美绪一边跟记者解释她的历史观,一边用手指在旁边的墙壁上划方块,“在某种程度上,历史更像这个。”她在记者递过去的本子上,画了一条枝杈横生的河,“历史并不一定非向哪个方向发展,历史有趋势,但是没有必然。”
  岸本美绪有一个看似细小的出发点:中国的近代史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研究把中国的近代史拉长了300年。她的工作是在延续东亚史学界自20世纪前半叶开始的一种努力:在东亚传统社会里发现“现代性”。
  学术意义上的东亚,是一个西方学者发明的概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东亚系”在欧美的大学里遍地开花,在亚洲的大学里却很少有这样的学科单位。传统东亚研究的研究语汇和研究方法都是西方学者建立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
  在“西方中心”的历史叙事中,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很明确:从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之后,中国开始按照西方模式走上现代化的自强之路。
  岸本美绪不同意这个“定论”,她提出以“当时世界各地面对的共同问题以及对其进行的不同的回答”为线索,对中国历史重新断代:唐宋之交,政治体制上的集权、商品经济和都市的发达、庶民地位的提高、学艺上的革新等一系列动向,都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媲美———文艺复兴被认为是欧洲近代史的开端。与此同时,中国与欧洲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将存在宗教、习俗差异的人进行统合;如何控制市场经济,以确保财源;如何对社会的政治秩序进行重组……17世纪到18世纪是建立新秩序的时期,各个地域都对这些共同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在这种视角的打量之下,16世纪的明朝,频繁的战争和活络的贸易共存于南北方边境。全世界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白银从欧洲和日本涌入中国,但中国内陆的农民仍然负不起政府的徭役,因为相当的财富都被抽去巩固南北方边境线,南北边境的“战争带”同时也是活络火热的“贸易带”。在繁荣的边境贸易中,在北方威胁明朝统治的女真族和在东南沿海威胁明朝的“倭寇”,势力渐渐强大,而明朝则被日益掏空。与此同时,百余年的开采之后,日本的银矿被采空了,日本丧失了继续进行国际贸易的资本。于是,几乎在同一时期,刚刚建立起政权的清朝和资源耗尽的日本一起采取了“闭关”政策,一个通过国际贸易与世界融为一体的机会就这样擦肩而过。然后,两个国家又以不同的方式寻找着重新融入世界的机会……
  对岸本美绪来说,从东亚传统社会中寻找“现代性”是对以西方发展模式为参照的历史叙事的一种逃离。而这种逃离不仅是姿态上的,也是技术细节上的———整个论坛期间,岸本美绪一直用汉语发言。
  “对于使用汉语还是英语工作,日本研究中国史的学者中长期存在两种看法。一种当然主张使用英语,另一派主张使用汉语,因为如果我们用英语写作,就不可避免地使用西方学者的概念,而这妨碍我们真正认识我们的研究对象。我是汉语派。”岸本美绪说。
  与岸本美绪同处一个讨论小组的日本学者狭间直树,汉语说得磕磕绊绊,但他也坚持用汉语发言———他手边一直放着一本1984年版的《新华字典》。事实上,汉语是这一小组内,来自瑞典、法国、美国、日本的学者们一致采用的工作语言。
  这似乎是本届北京论坛体现出的一种共识:要解决亚洲的问题,先要认识亚洲的历史,而认识亚洲的历史,必须使用真正的亚洲视角。

=====

这篇读不出头绪来,转过来细细读。。。

蛮有内容的!

诗鸿:俳句、盆景及其它(CND)

俳句、盆景及其它

·诗 鸿·

前年夏天,在日本松山市(Matsuyama)住了几个月,使我真正感到日本人对俳句的狂热。松山是近代俳句巨匠正冈子规的故乡,雕刻着他的俳句的石碑处处可见。靠近道后温泉的地方有一条俳句街,走不远就有一根刻着俳句的石柱。电视台充斥了俳句讲座,连公共汽车上都设有俳句箱,突来灵感的人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投进去,参加各种各样的俳句比赛。一年一度,松山还要举办世界俳句大奖赛。来到这么一个地方,不能不对俳句多注意一下。于是就去买了一本俳句集,查着《日汉字典》,硬着头皮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

我的寓所,离道后温泉仅仅数步之遥。清晨长跑之后,就到温泉旁边的古迹公园去做拉伸活动。那里,池塘里青荷摇弋,小山上翠竹飒飒,古城残垣下夏草萋萋。

夏草啊,武士们的梦痕。

这首松尾芭蕉的俳句,原文是5-7-5的音节,读起来琅琅上口,挺好听的。可是,我总觉得有点儿突兀,甚至不知所云。

日本是一个尚简的民族,神社的牌坊(鸟居——Torii)就是一例。鸟居的结构来自中国的牌坊,不过中国牌坊充满了繁琐精细的雕刻和绘画,而日本鸟居则只是平平淡淡的几根梁柱,有的甚至连油漆都不涂。汉诗与俳句的区别,很像牌坊与鸟居的区别。这首“夏草”,本来是感慨古战场的。跟唐人五六百字的《吊古战场文》对着读,最能体会日本人惜字如金的程度。不光古代文字,现代小说也常如此。图雅就曾赞叹过这样的小说对话:

  本田:请原谅,受到约束,不能告诉。
  侦探:本田君不愿意说出来,是怕黑社会报复吧?
  本田:……
  侦探:那么,就进监狱吧。

这种简洁的风格有时挺吸引人的。不过到了俳句,就很极端了。日语本身并不是音节简短的语言,一个词常常占了两三个以至四个音节,还有大量音节重复的拟音词(onomatopeia),这使俳句的十七个音节显得非常窄小拥挤。于是俳人不得不一再压缩词量,用堆砌形象来完成创作。所以,俳句没有枝蔓,只有主干。研究英文和日文俳句的专家认为,用英文翻译俳句,一般有十二个左右音节就足够了。而中文有时只需要七八个字。有些俳句为了追求孤寂空旷的日本风味,过分剪裁删削,不免威胁主干的完整,弄成无头无尾之蛇。

因此,俳句难读,更难写。

俳句的形象堆砌,是从汉诗学来的。看看李白的句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和游子意,落日与故人情,本没有逻辑关系。简单地划等号或不等号,或进一步臆断浮云载有游子意,落日勾起故人情等,都显得勉强。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隐藏在景物背后,寓“意”于“像”,其他的一切都由读者自己去联想。一切皆在言中,又尽在不言中。这种似有若无的关系和感觉,恰是俳句所追求的。

于是,就有了“春去何匆匆,怀抱琵琶犹沉重”(与谢芜村)。

俳句跟汉诗的渊源极深。“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得力于汉诗之故”(正冈子规)。芭蕉得益于唐人绝句,芜村则得益于南宋文人画。俳人在创作时常常有意无意运用汉诗的素材意境或手法。有时简至就是抄袭汉诗。比如芭蕉的“今秋已十霜,却指江户是家乡”,就是唐人《渡桑干》的改头换面,只不过把中国地名改成日本地名而已。两相比较,芭蕉的俳句显得有点儿没头没尾,而《渡桑干》则短小精悍又饱满厚实。

正是因此,每当听到有人说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诗体,代表了东方文学的特色,就忍不住要跟他们谈谈中国的古诗。两千多年前荆柯赴秦行刺前慷慨高歌的《易水歌》只有十五个字,至今读起来让人感慨不已。仅仅十六个音节的四言古诗,完整而优美的作品也很多,如: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北朝无名氏:《陇头歌辞》)

文学评论家吉田精一说,日本文学蕴含着某种“盆景情趣”。这种文学,看上去单薄零散,刻意避免雄伟壮阔的气息。俳句是典型的盆景文学,这是很多日本人也承认的。初读俳句,我的感觉就是把大树缩成了盆景,又好像是把汉诗肢解了,从中随便拎出一句来。

可是在日本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仔细想想,事情好像并不那么简单。

大多数日本人认为俳句的基础是禅,并常举松尾芭蕉的名句来说明这种禅意:

古池,青蛙跳进水里的声音。(周作人译)

静寂的古池塘,青蛙一跃入水。刹那间,水声打破寂寞,俳人似有所悟,心境大开,禅意就在其中了。

这种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禅机。我曾在《天籁》一文中引用过《传灯录》中的一个故事:僧人智闲依沩山禅会,师从灵佑禅师。灵佑和尚有意激智闲说,我不问你平时学的和经卷上记着的学问,只要你把你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的“本分事”讲一句给我听。智闲百思无对,于是泣辞沩山而去,发誓今生不再学佛法,只作个粥饭僧。他到了南阳,“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木,以瓦砾击竹声,俄失笑间,廓然省悟。”

竹声也好,水声也好,棒喝也好,公案也好,都可以用来敲开心智的门户,令人豁然开朗,顿悟禅理。这种禅悟,因人而异。据说,《古池》这十七个音节在世界上有一百多种译法,可见人们理解的见仁见智。

禅宗主张对自然采用“山林水鸟皆宗佛法”、“我心即山林大地”的理解和观察方式,鼓励修行者从自然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达到空寂的禅境。唐人的“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依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等,都使人领略到诗人对于周围静谧的自然,空寂的宇宙的深刻静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俳句其实是中国古禅诗的滥觞。

于是,就有了“此径无人踪,晚秋暮霭浓”,有了“万籁闲寂,蝉鸣入岩石“(松尾芭蕉)。这些俳句跟唐诗的渊源是很明显的。——不过这个“入”字,用得也真是好!

禅宗追求自然淡泊朴素简练,强调自悟,反对长篇大套的说教。正冈子规把俳谐删减到只有十七个音节而独立成俳句,其用意大概与禅宗风格相符。禅宗讲“梵我一体”,“以心观物”,力求在知觉观照中达到物我之间界限的泯灭,时空限制的消失。俳句在构思上,也是强调反映客观表象,而不做主观表述,也是试图打破时空界限,甚至湮灭物我之间的区别。子规的弟子高浜虚子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与花开叶落的自然活动、天体运行一样,与宇宙现象共生共死。”

于是,就有了“美乎哉,纸窗破洞看银河“(小林一茶),有了“他洗马,用秋日海上的落日“(正冈子规)。

反过来,也不妨试试把一些唐诗的“牌坊”装饰全部刮掉,只剩支架梁柱。你会发现那里有很多相当好的俳句(不拘格式,即所谓散俳)。如: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

红叶晚潇潇,长亭酒一瓢(许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李频)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刘长卿)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

铃木大拙说:“感情达到最高潮时,人会默不作声,因为任何语言都是不适当的,或许连十七个音节也嫌太多。无论在什么场合,多少受到禅宗影响的日本艺术家们,为了表现自己的感情,产生了用最少的语言的倾向。假如十二分地去表现感情,就失去了暗示的余地,而暗示力是日本艺术的秘诀。”这话当然也适用于古汉诗特别是绝句。

正是因此,俳句极多地采用象征和比喻,崇尚简洁、含蓄,和精练。它所描述的,多是一些微小的事物,很多俳人甚至忌讳直接对七情六欲进行描述。为了达到禅悟的效果,尽可能删削壮美景观,用以体现单一景物的“孤寂之美”和刹那间的心情,是俳句所追求的境界。

这么说来,俳句的简洁具有其独到的智慧,贵在读者对作者暗示的领悟。在这种意义上,俳句更像禅家的“机锋”,犹如谜语,越短越好,不能给人提供太多的线索,否则便无味道。

再回过头来看看开头那首“夏草”。它有点儿像一小块晶莹的雨花石。既然小就容易携带,而且能随时随地拿出来玩赏一下。那美丽的颜色是如此的模糊变幻,让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心情场景体会出不同的味道来。悲也好,壮也好,胜也罢,败也罢,那感觉,好像是看的人跟雨花石一块儿来创作。所以布里特(Blyth)说,俳句是似关实开的门(an open door which looks shut)。

汉俳(汉语俳句)作者们常常硬搬俳句的格式,用5-7-5十七个汉字来作俳句。殊不知汉字所能表达的意思比十七个日本音素要多很多,这使汉俳看起来像牌坊而不像鸟居。更重要的是,作者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使俳句的味道尽失。例如香港汉俳名家晓帆的《琴手》:

自从那一夜/弹响了你的心弦/我才算琴手

诗不错,但不算好俳句。

至于那首《古池塘》,中文译文更是五花八门。凡是用中文硬套五,七,五格式的,如:

幽幽古池畔,青蛙跳破镜中天,叮咚一声喧
悠悠古池畔,寂寞蛙儿跳下岸,水声轻如幻
幽幽古池塘,青蛙入水扑通响,几丝波纹荡
幽幽一春潭,蛙跃击破水中天,声波潋滟间

都是画蛇添足,把“机锋”的感觉全部丢掉了。

好的俳句言短意深,固然令人回味,可是,一旦全民皆俳,就不免粗制滥造,生吞活剥。加上格式拘束,还要斤斤于自我控制,让人觉得日本人活得真累,连作诗都没有一刻能够丢开规矩,完完全全放开来,当一回真我;哭也好,笑也好,醒也好,醉也好,叫一回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哭一声长生殿上,此恨绵绵。就连年轻的子规因肺病行将弃世的前夜,也只是淡淡叹了一句:“喉头痰一斗,瓜汁难解忧。”

其实,俳句也有它的另一面。日本的全民皆俳,几乎人人都能做几首歪诗,就是因为俳句是一种文字游戏,有点儿像中文的对联和字谜。更有一点独特之处,俳句源于俳谐,也就是诽偕,滑稽。俳句后来发展成专门一枝称为狂句(川柳)的,就专以讽刺滑稽为主,如:

媚药,——过了十天,还是没有什么信息。(如果把“媚药“改成“伟哥“,现实意义就更深远了)

只有脸不是名牌,我家老婆(希望爱买名牌的太太们不要对号入座)

终于到来了,我也周休七日(下岗职工的幸福生活)

至于“一泡尿浇成一直洞,门外雪莹莹(小林茶一)”之类,就免谈了吧。

有些现代的散俳也很有意思。几年前的冬天在佛罗里达Everglades国家公园里看到两首英文散俳《大地的心情》(The Mood of Earth,by AnnAtwood),挺有意境的(笔者拙译):

Clouds of heaven and trees of earth /Merge into one/Inthe still river.

宁静河水里/天上云与地上树/合而为一

Through dripping branches/The woods and I are one/Inthe eyes of the rains.

雨珠眼里/透过滴水的枝干/森林与我合而为一

现代中文短诗也有非常成功的,如顾城在八十年代的诗作: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远和近》)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

在这些广义的散俳里,禅意已经被某种现代意识所取代了。

八十多年前,周作人曾著文介绍俳句,认为这种抒写刹那心情印象的小诗颇适合现代人。在网络时代,注意力越来越短暂的今天,散俳可能会越来越流行吧。

=====

这一篇谈俳句的有点意思,正冈子规比起松尾巴蕉,又是差了一个数
量级的。。。

黄杨:闲话感恩节(CND)

闲话感恩节

   ·黄 杨·

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美国人过感恩节比中国人过中秋节还要热闹,家家大摆火鸡宴。平时各奔东西的美国人,此时大都像回巢的鸟儿一样拼命往家奔,好与家人团聚。所以说,美国的这一节日和中国的中秋节春节多少有些相似之处。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有着许多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情人节,等等。然而,许多节日都是从欧洲带过来的,这是美国早期移民大都来自欧洲的缘故。但“感恩节”则是美国本土的节日,它是美国早期移民自己创造的一个节日。

提起感恩节,人们往往联想起“五月花”号帆船,最早移民北美的英国清教徒(Puritans),印第安人和火鸡。有人甚至认为这个节日是早期来美的英国移民为感谢帮助他们在北美安家的印第安人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感恩节这一习俗的原创者的确是早期移民北美的英国清教徒。但说它是感谢印第安人的节日就不大对劲。

“五月花”和清教徒

1620年11月11日,经过66天在大西洋上的艰苦航行,“五月花”号木制帆船载着102名英国移民抵达麻萨诸塞州的普列茅斯(Plymouth),这批人上岸后安营扎寨,建立了英国人在北美的第二个殖民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定居于这里及后来整个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徒及其文化奠定了美国早期社会的根基。

其实,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是佛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顿(Jamestown),建于1607年。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往新大陆大量移民,大批的往国内倒腾黄金,法国人也跑到北美跑马占地传教做买卖,具有商业头脑的英国人看见这阵势,能闲着吗?因此,英国人也跑到北美做生意,暂时在詹姆斯顿落脚的英国人都是以做生意为主的,没想在那儿扎根。

可是,乘“五月花”号来美的这批英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逃避在英国遭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他们离开英国的目的就是想跑到新大陆来定居,寻找一片自由的天地。

清教徒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是一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但在英国属于少数派激进改革团体。在十七世纪初的英国,詹姆斯一世(James I)宣扬“君权神授”,大权独揽,推行绝对君主专制。虽然,经过宗教改革的英国属于新教一边,但是,以詹姆斯国王为首领的英国国教会并没有代表人民意愿进行尊重圣经而非依靠僧侣的宗教改革,而是实施一种尊重僧侣,注重圣事,代表君主意愿的宗教改革。说白了,就是利用原有的神权机制为实施绝对君主专制服务。

清教徒认为,尽管英国教会同罗马教廷分了家,但其改革的步伐迈得不够大。他们要求以新约圣经来制定教会的准则,摆脱所有与罗马教会的传统关系,反腐倡廉,净化(purify)教会,因此,被人们称作“清教徒”(Puritans)。但是,他们的改革要求不但未被采纳,反而还遭到镇压。于是,一部分人便脱离国家教会而建立起以新约圣经为指南的新团契,以家庭教会和秘密教会的形式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因而,他们又被称为分裂主义分子(Separatists)。他们原期待新国王詹姆士一世会比前任统治者宽容,没想到他却宣告所有的异议分子必须认同国家教会,同中央保持一致,否则严惩不贷。

您瞧瞧,改革改了半天,整个一换汤不换药,所不同的是,君主取代了教皇。真正有信仰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信仰的。清教徒在宗教信仰上受到压制和迫害,但又不准备改变自己的信仰。得,咱惹不起还躲不起?于是,1607年,一批清教徒逃往荷兰。过去之后,旧的矛盾解决了,又出现了新矛盾。当时的荷兰也是居亦不易,一天到晚得忙着挣钱填饱肚子不说,没工夫教育孩子,孩子长大了说荷兰话,一点儿不像英国人了。

清教徒既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又要保持民族文化,荷兰对他们来说就不是理想的定居地。比较来比较去,还是美洲“新大陆”最理想,就是忒远了点儿,去一趟不容易。但是,为了理想,为了孩子,咱豁出去了,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认了。反正“新大陆”有的是地方,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咱走!远走高飞,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去,省得在这儿受这份窝囊气。

于是,有个叫威廉·布莱福特(William Bradford)清教徒牧师,就联络了几十家去意已决的清教徒,秘密组织起去美洲大陆的移民之旅。没盘缠怎么办?有风险资本家嘛,人家负责把人运到美洲大陆,条件是过去之后你得给人家白干七年活儿。现如今,中国的偷渡集团要的价码也没这么高。不管怎么说,对清教徒们来说,能离开英国去新大陆,花多钱咱也不在乎。

1620年9月6日,第一批44个清教徒拖家带口地挤上了开往美洲的“五月花”号帆船。虽说清教徒在全船人口中也就占三分之一强些,但是,属于秘密教会的人就是心齐,船到美洲登陆之前,先制定个“五月花公约”,甭管您是不是清教徒,咱们一律平等,对外统称“Pilgrims.”现在是天高皇帝远,除了上帝,咱就得靠自己了,怎么着也得成立个政治组织不是?11月11日,当“五月花号”在马萨诸塞州的Cap Cod登陆,这些人对天发誓,成立了一个殖民者自治团体(政府),威廉。布莱福特牧师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这个团体的领导(Governor),大家遵守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

后来,威廉·布莱福特于一六二二——一六五六年间,三十六次被选为自治政府的领导人。不堪在英国忍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陆续移民,使马萨诸塞湾区成为清教徒文化发展的基地,也对美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说佛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顿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但是,它对美国文化的影响就远不如麻萨诸塞州的普列茅斯,今天,人们庆祝感恩节的习俗则起源于1621年普列茅斯清教徒移民的一次庆祝丰收的活动。

说实在的,第一批乘“五月花”号帆船在普列茅斯登陆的清教徒运气不是太好,来到新大陆刚好遇上个严冬,那年的天气特别冷,再加上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来的时候准备又不充分,赶上这么个冬天,实实在在的体验了一回什么是真正的饥寒交迫。死挨活挨地熬了一冬天,就有一半儿的人到上帝那报道去了。剩下来的人,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但在北美大陆站稳了脚跟,还在新大陆打出自己的江山,为一百多年后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感恩节和印第安人

感恩节和印第安人没什么直接关系。只是由于第一次感恩节庆祝活动有印第安人参加,而且,印第安人的的确确曾给予英国新移民极大的帮助,所以,很多人总是把感恩节和印第安人扯到一起。清教徒举办第一次感恩节庆祝活动对印第安人是表达谢意,很难上升到感恩的高度。

1620 年英国清教徒来到普列茅斯的时候,当地的印第安人不是很多。这是因为1614年曾有一批英国探险者来过马萨诸塞湾区,他们把能够抓到的印第安人抓来当奴隶卖了,留下的天花病毒将整个新英格兰地区的印第安人消灭得所剩无几。可是,这些清教徒好像并不清楚这码事,心里还一劲儿犯嘀咕,从英国跑到人家的家园来逃难,占人家的地盘,人家能答应吗?所以,一开始,清教徒们最担心的就是印第安人会不会袭击他们这些不速之客。

转过年的3月16日,一个印第安人突然出现在普列茅斯定居点,清教徒们吓了一跳,以为下战书的来了,让他们又下了一跳的是,这个印第安人张口说英文。好在他说的是“欢迎”(Welcome),才让清教徒们放下心来。原来,这个名叫Samoset的印第安人跟曾来北美海岸打鱼的欧洲船员学了几句英文。没过几天,他又带来一个英语说得更好的印第安人,这个叫作Squanto的印第安人曾经作为奴隶被带到西班牙和英国,在英国学会了英语。

Squanto这人不但不记仇,反而非常热心地帮助英国新移民。这是什么精神!?整个一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嘛。据说,他手把手地教这些新移民怎样种庄稼,怎样识别草药和有毒的植物,怎样打渔摸虾,以及在新大陆的生存之道。他还帮助清教徒同普列茅斯定居点最近的印第安部落--the Wampanoag谈判达成和平共处协议,使清教徒们获得十多年和平发展的机会。很多历史学家都给予Squanto很高的评价,可以说,Squanto这个人的出现,对于清教徒在新大陆站住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年,新移民忙完秋收之后,都咧嘴笑了。丰收了,怎么也该庆祝庆祝吧。于是,威廉·布莱福特发话,选个吉日良辰,把Squanto和其他印第安朋友请来,咱们好好地吃一顿,谢谢人家帮忙。Squanto来了,印第安首领Massasoit带着九十个弟兄也来了,大吃大喝三天,共庆丰收。这个吉日良辰,就是后来的感恩节。这一天大约是在十月中旬,现在没人能够考证出它的确切日子,但它绝不是十一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这次活动虽然号称“感恩节”,但感恩的意味远不如庆祝丰收的意味。第二年收成不好,“感恩节”庆祝活动就没举行。第三年遇到大旱,威廉。布莱福特选了个日子要求全体新移民绝食祈祷一天,还真灵,第二天就喜逢甘露。这一年的收成又不错,为了庆祝丰收,当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又举办了一次感恩节庆祝活动,照例是大吃大喝一通。后来的感恩节庆祝活动大都是随机的,有了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全体同胞聚在一块儿,弄个仪式,把成绩归功于上帝,叩首谢恩。这种做法,实际上还是沿袭了基督教的文化传统。

由于第一次感恩节庆祝活动有印第安人参加,更由于清教徒的第一次丰收是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取得的,有些人往往想当然地以为感恩节是清教徒向印第安人表达谢意的纪念日。尽管清教徒同印第安人有过短暂的和平共处时期,但是,还没等感恩节成为传统节日,清教徒们已经对印第安人挥刀相向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英国清教徒为逃避宗教迫害跑到马萨诸塞湾区定居,和印第安人争夺土地的矛盾终于浮上水面,这一矛盾最终导致清教徒们反客为主。

照理说,清教徒跑到人家印第安人的地盘上建殖民地,设土围子,人家没说什么,不但没把你当成外来侵略者,反倒像对待搬来的新街坊一样热情帮忙,你怎么着也不能生出鸠占鹊巢的坏心眼儿吧?在这方面,如果能跟人家印第安人学学,联合国的和平目标早就实现了。不幸的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印第安人傻,文化落后,白捡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你印第安人不是没把自己的土地插上地标画上地界用法律的形式证明是你的吗,好,那咱就撒开了跑马占地,连你们家门口都给占了,叫你乖乖地滚蛋。这种做法,连一些第一批来的清教徒都看不过去了,提出反对意见。结果,这些人反倒被踢出教会:好你个内奸,跟异教徒穿一条裤子,阶级立场站哪去了?

就这么着,清教徒们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洋枪,开始从沿海地区向内陆武装扫荡。圣经给了他们精神力量,洋枪则保证了他们无往不胜。印第安人无不望风披靡,抓住年轻的身强力壮的,留下活口给咱当奴隶干活儿,其他的人,甭废话,格杀勿论。

当年鬼子进村都还是提心吊胆的,瞧人家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大地就显得大气多了,纵横驰骋,肩负上帝赋予的历史使命,开疆拓土。可是,也有的印第安人,脑子就是不开窍,对殖民主义的宏伟计划就是不理解,所以,在行动上就不配合。

1633年,在康涅狄格河谷地区的印第安部落—The Pequot Nation,竟敢自恃强大,顽固抵抗。那好,咱给你点儿厉害看看。要说打仗,还是人家英国人厉害。印第安人落后啊,没什么正经打仗的经验啊!这不,没几个回合,就叫人家打得稀里哗啦。英国人这回又乐了,这回不是庄稼丰收,而是俘虏大丰收。当时正是奴隶贸易火的时候,抓奴隶卖可比种庄稼好赚钱。所以,所有妇女和十四岁以上的孩子全都抓起来当奴隶卖,剩下的一律处死,一了百了。

杀人杀多了似乎上瘾。1641年,荷兰殖民地曼哈顿的首领倡议设立人头奖,看谁砍下印第安人的人头最多。英国清教徒积极响应,于是,英荷两国殖民者合兵一处,在新英格兰地区逐村扫荡印第安人,在一次重大胜利之后,曼哈顿教会提出再过一次“感恩节”。除了例行的大吃大喝外,他们在曼哈顿的大街小巷玩起踢球的游戏,那些球都是印第安人的脑袋。

如果非说感恩节和印第安人有什么干系的话,那就是每逢他们取得屠杀印第安人的“重大胜利”后,经常会举办“感恩节”庆祝活动。北美大陆上的欧洲殖民者同当地印第安人的关系除了早期那段短暂的和睦共处外,基本上一种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您可能会问,清教徒刚来时,Wampanoag部落的印第安人不是非常友好吗?第一次感恩节庆祝活动他们不是也参加了吗?您要想找到答案,最好看看马基亚维利的《君主论》,欧洲人倡导的现代文明只强调永恒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Wampanoag部落的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扩张中也没逃脱被消灭的命运,Wampanoag部落头人的脑袋被砍下来挂在普列茅斯的一个旗杆上长达二十四年。

说感恩节是新移民对印第安人的帮助表示感谢而设立的节日,至少是忽略了这段历史。有些中国人存在这种误解,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知恩图报的观点来想当然地诠释感恩节造成的。它不但忽略了美国早期历史,也辜负了党多年来的教育和培养。您要是个党员干部,工作做出了成绩,记者采访,您能不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党,而归功于党外人士(即使他真帮您搞出了成绩)吗?当然,有些人觉得印第安人今日的状况可怜,把感恩节和印第安人联系起来,这种愿望不能不说是善良的,但是,历史无法改变。

看看美国早期历史,可以多少了解一些现代文明的本质。要说这清教徒,在英国也属于弱势团体,受压迫,受迫害,挺可怜的,怎么跑到美洲来,对比他们更弱的印第安人出手就那么狠呢?人家是招你惹你啦?想当初您在英国受欺负的时候,心里不好受吧,您跑出来了,跑到美洲来欺负人家印第安人,您怎么不想想人家印第安人的感受呀?《圣经》上不是说了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人怎么就这德行啊?咳!

早期的殖民者过感恩节,感谢的是上帝给了他们传播文明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能够心安理得地屠杀印第安人。可能,他们确实认为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尽管用现在文明社会的价值观来衡量,他们的做法无疑是不人道的。西方文化很少强调人与人之间知恩图报,更多的倒是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设立感恩节的初衷完全没有向印第安人表达感恩的意思,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屠杀印第安人时毫无愧色的原因。

感恩节的历史

自从1621年清教徒在普列茅斯举办的第一次感恩节庆祝活动后,不管是庆丰收也好,庆胜利也罢,感恩节活动时常举行,但就是没个准日子。美洲大陆光英国的殖民地就有十三个,全都自治,谁听谁的呀?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大家信的都是一个共同的上帝。后来,有些殖民地政府就立法规定庆祝感恩节。不管怎么说,能有今天不容易,咱要感谢上帝!

美国独立后,华盛顿总统曾发布法令,规定感恩节,以感谢上帝,激励人们继承祖先的开拓精神。但是,碍于各州强调各自的主权,感恩节未能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感恩节最终成为全国性节日应该归功于萨拉·黑奥(Sarah Josepha Hale)。作为杂志编辑,萨拉为使感恩节成为全国性节日奋笔疾书,奔走呼号凡40年,终于促使林肯总统发布法令,规定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为全国性的感恩节。虽然,林肯以后的各位总统都萧规曹随,但感恩节的具体日期仍出现过变动。直到1941年,罗斯福总统签署国会提交的一份提案,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的感恩节才最终正式成为全国性的法定节日。

以上所讲,都出自正史。关于感恩节的起源,还有一些野史传闻。一说是1620年那个严冬,清教徒们饥寒交迫,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来了一群火鸡,解了他们的饥荒,救了他们的命。按说,火鸡也可以说是有恩于他们了。可我有时想不通,美国人在感恩节时干吗专吃火鸡呢?这不是有点儿“恩将仇报”吗?

每当过感恩节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它的来历,也就不免想起生活在保留地中可怜的印第安人。虽说过感恩节已成为一种民俗,但每当看到商店里一堆堆火鸡的尸体,我总会联想起印第安人,想起历史上的那一幕。社会达尔文主义,“白种人的负担”,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等等,等等,会不请自来,引起我对历史的思考。正像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写,“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我知道很多印第安人过感恩节的时候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今天翻发现丛书的《印弟安人》,想写一首感恩节的诗。发现这一篇
文章蛮有内容的。我书上说:

一六二零年,两百个清教徒在鳕鱼角(CAPE COD)登陆,来到PAWTUXET
的领土。他们把土著当作“残酷野蛮,心怀诡计的原始人”。移民在这
气候恶劣的地区定居。头几周,坏血病就取了许多人的命。接着饥馑又
来威胁。这时,一个印弟安人出现了。斯夸托(SQUANTO)成了他们的翻
译,也是上帝赐下的工具。他教他们怎样种玉米,到哪里捕鱼和采集。

一六一四年斯夸托被英国探险家俘往英国,回到马萨诸塞后,他对旧主
人没有抱怨。全靠了他,普利工茅斯殖民地才得以避免一场大灾。

书上提到一部印弟安的电影,DASTIN HOFFMAN的,叫LITTLE BIG MAN。
今晚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