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ne 2010

跳房子

一树青核桃
暴雨打落十二颗
一颗,又一颗
落地归根

根底有你掩埋过的鸟儿
蝉的幼虫
长年在酣睡

蜗牛、蚂蚁筑窝
蚱蜢跳!
跳上蛙的舌

蛙,跳入蛇口
蛇身紧密
禁不住捕蛇者的诱惑
谁知盘中餐?

只有蝉
黎明兑下暗沉的壳
喘鸣……

那时我们跳房子
女孩跳绳:
七五六七五七
七八七九八十一

绳子跳累了
欢迎你们来跳房子
房子都买下了
走大马路
不用提单足

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
汽车少
楼也不高

06/16/10
===

今天端午节,一直想给十二位跳楼的兄弟姊妹们写一首诗。一般谈来,都说他们白白
死去,是弱者。台湾人都这么说。我却以为不然,我觉得他们此举了不起。

故而要写一首诗。歌和泣,就落入俗套了。落蒂归根,送他们一路小谣曲。

&
2010年5月25日凌晨 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1跳”,坠楼者不幸身亡。
2010年5月21日4时50分 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0跳”,死者为21岁男性员工。
2010年5月14日晚10时50分许 富士康没能阻止第九跳,死者姓梁,安徽籍男子。
2010年5月6日凌晨4时许 富士康员工卢新跳楼身亡。
2010年4月7日 富士康再亡两员工 其中一男员工猝死家中。
2010年4月6日15时许 富士康4坠楼事件 又一女工7楼跳下生死未知。
2010年3月29日4时 富士康23岁员工坠楼身亡 1个月3人坠楼。
2010年3月17日8时 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田姓女工从宿舍楼跳下摔.伤。
2010年3月11日晚 富士康龙华基地内的生活区,一男子从五楼坠亡。
2010年1月23日4时许 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
2009年8月20日 富士康23岁员工郑鑫崧在游泳池溺水身亡。
2009年7月15日 富士康25岁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
2008年3月16日 富士康烟台工业园28岁员工李某猝死在出租屋内。
2007年9月1日 富士康员工21岁的刘兵辞工两小时后突然死亡。
2007年6月18日 富士康一名侯姓女工在厕所上吊自杀。

http://haiboboke.appspot.com/?p=656002
富士康25号6时20分发生第11宗员工坠楼事件。死者名叫李海,男,湖南醴陵人,中专学历,年仅19岁,入职富士康42天。

灯光、布景、舞蹈,舞台的语言

灯光、布景、舞蹈,舞台的语言

在浮生那一京剧线谈灯光布景,总觉得寒伧了些。前两周看了两部舞剧,一部是经
典印度戏La Bayadere,一部Don Quixote,都是俄国的作曲,Ludwig Minkus,
编舞Marius Petipa。 最初都是Imperial Bolshoi Theatre of Moscow。

印度与西班牙都是很舞蹈的国家,俄罗斯也不例外。

舞剧语言是很抽象,原则上来说,身体语言应该最直接。直接又抽象的语言便可以
称为诗意,一切艺术都应该这样。如果说舞剧语言不太明确,象音乐语言,怕表达
剧情不够用,这就更要借助灯光道具,舞台布景,服饰车马激光干冰之类。西洋歌
剧服饰一般女性穿裙子,象犹太女人一样。大凡穿裤的女子便是男子,象玫瑰骑士,
蝙蝠中的俄王子,还有《费加罗婚礼》中的凯鲁比诺等。别的一切还直接,男高音
总是真诚一些的浪漫英雄,男低就国王祭司一级。女高音总还是悲剧女英雄,女王
偶尔也用,如夜女王、巴比伦女王,透一点真情。但真权威一级的女性角色还是低
音些,就连卡门,还是女中音。

舞剧与歌剧关系紧密,就象音乐与舞蹈关系紧密,舞剧还牵涉到哑剧,牵涉到剧情,
还不是太简单的剧情。这种严厉的条件下要表达一个经典剧情,综合提炼自然重要。
歌剧提炼一般的戏剧,比如把奥赛罗提炼成歌剧,当然比原作省略得多,但在剧台
上一样的效果,也许还胜过一些。

记得跟小孩一起看过一些舞剧入门的小戏,说舞剧语言,行礼,致歉,指着手上的
戒指,订婚,婚礼舞会。舞剧很爱演梦境,上面两部舞剧中间一场全是大片的梦。
这给编舞者随意造作,舞蹈演员也随心所欲,无须服务于剧情。还有就是主人组织
来客观尝歌舞,又是一场剧中剧,此来源于法国大歌剧。

法国是西方舞剧的源祖(维也纳是音乐,园舞曲),后来者应是俄国。最近看了一
盘法国星星舞蹈学校的纪录片,极端严肃的训练,层层筛。记得里面舞者讲的几句
话,特别值得沉思一番:女人都是要打扮,身姿,谁都要训练。

舞蹈语言不足,要表达复杂的剧情,周边配套愈齐全愈好。不然舞蹈是舞蹈,观众
是观众,就没有观众了。故而布景,衣饰,神色,包括哑语示意,可以一再重复。
La Bayadere中场是失意中的Solor吸食鸦片,进入梦境,场上烟雾腾腾,指望闻
见烟味,怕只有是干冰。记得有一回看歌剧闻见哨烟味的,也记不清哪部了。

后面是一段极精彩的舞蹈:Entrance, Kingdom of Shades


the next scene the depressed Solor smokes opium. In his dream-like euphoria
he has a vision of Nikiya’s shade (or spirit) in a nirvana among the star-lit
mountain peaks of the Himalayas called The Kingdom of the Shades.

可惜怎么样的录像可以全息映现出呢?

to be continued…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

白天的芝麻
黑芝麻
广场上人头缵动
光天化日之下
你被报露

黑夜的芝麻
白芝麻
守在红墙后的瞳孔
眼白逐渐放大
白色恐怖:

是谁屠杀了儿子
强暴了母亲?
广场任其喋血,喋血…
死不瞑目。把
门窗合上!

他们开庆功宴
新一轮权力谱
换三十年稳定

06/04/10

====

最近对那事有了些新的认识,就用洛尔伽的芝麻开启一首小诗。

也是补我多年未敢从事的一件功课!

读史笔记:赛马场

读史笔记:赛马场

蓝党合并了白党
绿党改组红党
马车竟赛场与大皇宫相通
皇帝高坐包厢

节庆、皇家诞辰
军队凯旋而归
君士坦丁堡马车竞逐
即使公粮中断日

蓝党右,绿党左
无党派只有残余座
蓝党固执传统
信东正教。绿党

爱闹事,充满敌对
信耶酥一性说
竟赛激烈,两党冲突
查士丁尼收渔利

两党尼卡联盟
皇帝危急。变赛场
屠宰场:“皇袍
只是美丽尸衣”

06/02/10

====

这么多年过去,伊斯坦布尔一直没写过几个字,也是读不进去。

一到那要下跪的中世纪,就头晕晕。查士丁尼蓝党绿党一直也搞不清楚底细,直至
左派右派分析,也看明白一点党派真伪。英国玫瑰战争的红白之争,也很有意思。
那时人们只以颜色区分,不象现在左右化。

其实颜色要有意思一点,蓝党,绿党,红党,白党,赛马场。
Nika riots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ka_riots

zt赵振江:蹬三轮车的文化骑士

赵振江:蹬三轮车的文化骑士
http://www.tac-online.org.cn/ch/tran/2009-11/24/content_3259995.htm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

不久前,因公事进谒北京大学赵振江教授,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海内外大名鼎鼎的诗歌翻译家,周身上下并无想象中的名家气质、大师风范,言语、衣着均朴素平凡如邻家大叔,如果不是交谈中信手拈来的巧妙典故和看到满屋著作,令人几乎忘却今日晤对的竟是国内西班牙语言文学界泰斗级的学者。

满腹诗情化做强健肌肉

赵振江退休前是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出版过《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诗歌导论》、《拉丁美洲文学史》(合著)、《山岩上的肖像:聂鲁达的爱情·诗·革命》(合著)、《拉丁美洲文学大花园》、《马·菲耶罗》、《拉丁美洲诗选》、《西班牙黄金世纪诗选》、《西班牙当代女性诗选》等重要著作。鉴于他卓越的学术成就,智利-中国文化协会曾于1995年授予他鲁文·达里奥勋章,西班牙国王于1998年授予他伊莎贝尔女王勋章,阿根廷总统于1999年授予他五月骑士勋章;智利总统于2004年授予他聂鲁达百年诞辰勋章。2004年,人事部和教育部评他为全国模范教师。

尽管获得过这么多的荣誉,赵振江依然保持着平凡的外表和朴素的心情,始终将自己定位在一位普通的教师的位置上。每年新生入学,他总是蹬着三轮车跑前跑后地帮着学生们搬运行李,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北大的校工。直至开学典礼,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几天前那个非常好的“老师傅”,竟然是他们的系主任。

谈到这则轶事,赵振江难掩得意的心情,他对记者表示:“知识分子要靠贡献去换取价值,而不能靠架子去体现身份。其实适当地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对每个人都有好处。我现在70岁了,但每天还能到操场上去打几个小时的篮球,许多学生都打不过我。”不是一味地困守书斋低吟浅唱,反将满腹诗情化做强健肌肉,这无疑极大地延长了赵振江的学术生命,增加了他的创造力。这也就是为什么10位西班牙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他一个人就翻译过其中的5位的原因吧!

阴差阳错走上翻译路

“我搞西班牙语言是半路出家。”面对记者,赵振江侃侃而谈,“小时候只对古典诗歌很感兴趣,因此考大学时报的北大中文系。”本来他已经被中文系录取,但当时国家需要外语人才,因此以硬被外语系老师作为“学生骨干”从中文系“挖”了过去。过去以后,先学了一年半法语,很快古巴革命成功,他听从组织安排,学习西班牙语。现在回忆起来,赵振江还是认为“是西班牙语选择了我”。

博尔赫斯曾说过,如果阿根廷有文学,那就是《马丁·菲耶罗》。这部拉丁美洲文学的经典作品,是三大高乔史诗中最完美的一部。全诗共7210行,描写马丁·菲耶罗一生的不幸遭遇和顽强斗争。这部民族史诗在阿根廷家喻户晓,“街上小孩打架之前,都先背诵几句《马丁·菲耶罗》”。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也有着很崇高的地位并被译成了多种文字。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始终没有中文版面世。

在大学念书的时候,赵振江就今天3行、明天5行,断断续续地翻译着《马丁·菲耶罗》。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初步完成了译稿。但在当时百废待兴的出版界,这部作品很难得到出版机会。直到1984年,机会来了。这一年恰巧是作者何塞·埃尔南德斯诞辰150周年,阿根廷国内要展出各个语言版本的《马丁·菲耶罗》,唯独没有中文版本。中国驻阿根廷文化参赞急了,连夜给国内写信,要求马上出版中文译本。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南人民出版社辗转找到赵振江,双方加班加点地工作,终于赶上了展览。

翻译《红楼梦》的“最佳人选”

1998年,赵振江得到了伊莎贝尔女王勋章,西班牙国王在致辞中讲得清楚,感谢他把中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翻译成西班牙文,让伊利亚特半岛的读者领略到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谈到这段经历,赵振江称自己是被赶鸭子上架。1987年,赵振江收到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邀请,让他去西班牙翻译这部中国巨著。考虑到自己不是红学专家,因此赵振江婉言谢绝。但西班牙方面却接二连三来信催促,说已经有了一个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译本,如果赵振江不来,只能直接采用这个版本出版。看到西班牙方面对介绍中国文学如此有诚意,赵振江也觉得不好再推脱了。于是起身前往西班牙,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中翻西的历程。

看到西班牙方面提供的原始译本,赵振江吓了一跳。“那真是满纸荒唐言,一场糊涂‘累’”。原来的译者显然欠缺中文功底,贾雨村竟然成了“下雨时候的房子”。没办法只能另起炉灶。在翻译过程中,小说里的诗歌、对联、题匾常常让他不知所措,人名的翻译更需煞费苦心。西班牙的老百姓几乎不知道什么是菱角,但小说中偏有一个角色叫香菱,如果翻译成原文,就只能在书里放一个拉丁文学名,给读者的感觉就像是吃花生吃到了一颗石子,一定会读不下去。踌躇旬月,赵振江想到香菱的小名叫英莲,而西班牙民族对莲花是熟知的,于是在正文中采用了睡莲这个名字。但在脚注中注明:她原来叫什么名字,拉丁文的学名是什么。通过这种折中的办法,赵振江即做到了忠实于原著,又照顾了读者的阅读感受。经过三年目不窥园的生活,一个三卷本的西语《红楼梦》全部出齐。虽然其间吃到了太多的苦头,但赵振江觉得很值得,“我前几天在北大遇到几个西班牙人,和他们聊天,他们都看过,还有一个人说现在第二本已经脱销,他们都盼着再版。”

越翻译越胆小

从80年代开始,赵振江平均每年都出版一本著作。尽管这样高产,他却说自己越翻译越胆小。“因为中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文化之间的差异太大,到底一首诗应该怎样翻?如果你翻译的是一位诗歌大家,你翻译成中文,那个诗歌至少也还应该是诗,让中国人读起来,如果能是好诗,那就更加好了。不过我自己把它翻译成好诗的并不多。”

赵振江认为,翻译要想做得好,首先要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然后便是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汉语来表述原诗的内容,同时要体现原文的风格与神韵。很重要的一点是“设身处地”,是“进入角色”,要体会原诗作者在彼时彼地要抒发的情感,要表明的意志,然后再用适当的语言将这种情感和意志转化为中文的诗歌。因而翻译有点像演员,都是二度创作。“舒秀文和李婉芬演的虎妞儿虽各有千秋,但都没有离开原作,都是老舍先生《骆驼祥子》里的虎妞儿。”

赵振江认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繁荣国内的诗歌创作,是为了给国内作家提供借鉴、启迪和参照物。中国的新诗就是借鉴外国诗歌的产物。许多二三十年代的大诗人,都是既搞创作又搞翻译。但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创作界与翻译界近乎“分道扬镳”,“井水不犯河水”,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赵振江建议,国内文学界和翻译界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因为两者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

====

很久前就读了《马丁*菲耶罗》,也许是在《熙德之歌》之后吧。一直也不觉得怎
么好。除了了解一些潘帕斯之外,那种未提炼的语句,工整排行,都让人难生喜欢。
《熙德之歌》是一直喜欢,现在迷上了《唐吉诃德》,但《马丁*菲耶罗》一直难
喜欢。

最近翻了两本青冈捎来的赵振江,一本是全部洛尔卡诗译,兼两种剧,其一是未读
过的。应该说译得不错,虽然诗味逊于戴望舒,但精确度和全面性较佳。有些东西
可以在自己脑中填补出来。我还有一本马岱良与董继平的洛尔伽诗选,近九十首诗
吧,文笔不太好。了解了赵振江也是最近发现译西班牙语诗的多不懂西语,就逐细
起来,也是跟张祈讨论诗。原来《马丁*菲耶罗》即是江译,现在手头又添一本洛
尔卡,青冈有心!

赵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诗歌导论》不错。

我手头《熙德之歌》的译者叫赵金平,《唐吉诃德》是杨绛译的,由此可解一些国
中西语译家的名录。现在中文世界有西语热,西语世界的文学还真不错。

从Guernica说起

老兵节,除了享乐一天的公假,一直没有写什么字。最近看西班牙语电影,看多了
也生烦,偶尔发现一个战争系列的纪录片。年初看了一个一战系列,相当好,我还
在咖啡一直点及。但二战就找不到好的纪录片,我说好纪录片,就是观点要右一些
的,或者至少公平。看过《哥本哈根》的戏,还是偏左。


那为什么要从Guernica呢,源于西班牙内战,那是二战提前一级的演兵,当然东方
日本当在上海也演习过了。就是科技战争的大实验,我想谈这些。


The First World War – The Complete Series

一战我是看的这个系列。二战,只能从下列抽成:

10. Blitzkrieg! 1939 – 1940
11. Britain Stands Alone 1940 – 1941
12. Sand and Sea War – War in the Mediterranean 1941 – 1944
13. Hitler Turns East – Eastern Front 1941 – 1943
14. The Long Road Back – Eastern Front 1943 – 1945
15. Normandy to the Rhine – Western Front 1942 – 1945
16. The End in Europe – Eastern and Western Fronts 1945
17. Oriental Blitzkrieg – Pacific Theatre 1939 – 1942
18. Jungle and Ocean – Pacific Theatre 1943 – 1945
19. The War at Sea 1939 – 1945
20. The Air War – 1939 – 1945
http://www.nugusmartin.com/centwar.html

我看的系列是这样的,前面可以推到1900年,及至海湾战争。整整一个世纪,但最
精彩的还是二战中的Blitzkrieg,The War at Sea, Sand, Air War, Jungle and
Ocean, etc.

Guernica被纳粹空军削平,促生了毕加索的世界名画。最近大都会还正有毕加索画
展,但多是女裸超现实梦臆的画,也许战争与艺术是隔离的,但艺术只是超现实也
很乏味。

我的临居Peter是位二战的老空兵,在印度与昆明服役。每日轰炸,两颗炸弹,再
俯扫一阵子机关枪,归队。老兵节前夕他跟我说了不少作战的事,高中才毕业两天
就收到征兵令,幸好他学过驾驶私人飞机,这样可以当空军。空军在亚洲战场的伤
亡率,尤其是他入战于1944-45年间,很低。他的支队二十九名飞行员,只两位伤
亡。不过,他回国并没有当英雄待遇,虽然在中国吃了一阵香。回来一样继承祖业
搞意大利餐馆。

要说什么呢?这战争的世纪,战争文明,空谈和平肯定不行。当战争之际,文明国
家涌越而上,那种科技大竟赛,全民皆兵,全面轰炸。我觉得谁也逃避不开的,德
国海上有优势的潜艇,一下就被英美赶上了。日本轰炸珍珠港,可惜军事解码不行,
也许吃得语言,或是没有计算机的亏,以至海军上将山本在飞行中被击毙。这放在
德国是不可能的。苏联最先有点一厢情愿,吃亏还不说,总是有些民族要在外难中
才团结一心,唉,这些民族性也让人感慨。

我看到日本在太平洋大面积的海域上与美军步步周旋,还是很佩服的。那么多海面,
地域岛屿,也只有一流的政治科技才能平伏。这是大战起间,日本才崛起多少时间
啊?说到滇缅战场,英军在泥凝中不行,史迪威将军,卫立煌,这里才提到一支中
国的军队。也就是在这里,Peter的那支美国空军在空中服役。

而在太平洋前线呢?原子弹是实验过了的,日军抵抗与美军登陆…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