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05

琳:霸权经纬度——从黑奴谈到诺贝尔奖

琳:霸权经纬度——从黑奴谈到诺贝尔奖

                 ·琳·

“非洲土人竟然会炼钢!”

在锋利的铁矛偷袭下,殖民先驱开拓者吓了一大跳,没想到土人会织粗布外竟然会炼钢,只好暂时撤退了。几天后,在火药的威力下,土人弃矛而逃。几年后,整个非洲分别地被划进欧洲国家的版图,一串串的铁链把土人送上了拍卖场,一串串的奴隶上了船。

一望无际的海洋,黑奴们梦想着那年那月能再见家园,水手们想着要多少钱才能买到个好手表,船长想着航线的偏差,他把六分仪(Sextant)拿了出来,对向天空。黑奴心理纳闷着:“第一个白人到来时,也用那弓弧状东西射向天空,是不是什么诅咒仪式呢?”

坐,请坐,您请坐!我来给您倒杯咖啡,给您讲这个经纬度的故事,也就是六分仪和钟表的故事。您听说过“日不落帝国”,也听说过卖鸦片的东印度公司,但是您可能不知道帝国版图扩张跟六分仪和钟表的关系。当然,枪炮火药也很重要,这是后话,我们先说说六分仪吧。自从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之后,旅行探险和航海为了定位,必须借助于天空星体的观测,1731年Hadley发明的六分仪简化了纬度的测量,他利用一个半透镜将水平线与旋转镜反射的星体对准,再由底下圆弧上的游标刻度读出星体仰角,参考星相位置表即可算出所在南北纬度。小时候,我读过一个美国穷小子勤奋学习的故事,他数学好,很会用六分仪,后来他上船打工逐渐地上爬造就,老时代的欧美理工学生很多会用六分仪,让我很羡慕,猜想那六分仪一定是个奥妙的宝贝。我后来进了大学读物理,学校里竟然连个六分仪也没有,真的有点失望,只好做做白日梦,梦想赚到很多钱,给学校捐献天文望远镜、六分仪、计算尺。真的是白日梦,无趣的教授在黑板上导他那无聊又无用的方程式,学生们还不如看着窗外往上爬的太阳。

图一: 19世纪初的六分仪

1856年,去非洲“传教”的探险家李文斯顿(Livingstone)回到伦敦,他带回的非洲地理知识使他成为帝国英雄。在尼罗河探源等数次旅游中,他每到一地,即用六分仪和钟表确定当地经纬度,并用煮食水沸温度估算大气压和海拔高度。虽然他是个尊崇宗教美德、反对黑奴买卖的善心传教士,但其跨越非洲失踪被寻和测量维多利亚瀑布的新闻名声,地理游记写作等的广大影响,使得列强加紧对非洲的瓜分和掠夺。帝国海外大开发时代的钟表误差有限,属地版图绘制已经可以相当准确。钟表的准确度,影响到行军调兵、战争胜负,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科技发展。我们相信李文斯顿的手表是当时英国的最佳产品之一,皇家地理协会不可能让开路先锋用一个秒针不稳的手表。(按:李文斯顿得到数次奖励,其中有金表,他探险队的经费是国会批准的。)

图二:李文斯顿的六分仪和他给大众看的黑奴铁链

来,大家喝口咖啡,我们接着讲英国的时间钟表故事。地球自转24小时,每一小时的时差就是整整的15度经度差,只要能确定观测点当地时间(local time)正午与伦敦正午的时差,乘以15即是以伦敦为基准坐标的东西经度。经度的测定比纬度困难得多,为了避免海难的一再发生,并且维护各自的海权区域优势,英法西各国均寻求准确实用的经度测定办法。在陆上,人们可用木星四月常蚀现象等来测定时差,在航行中如何测定经度是当时的科技大挑战,各国精英们多多少少关注着这个项目。在牛顿等人主事下,英国成立了经度委员会(Board of Longitude),1714年悬奖“寻求经度”两万英磅的“经度奖”,相当于现今1200万美金以上,远比诺贝尔奖优厚。

木匠出身的哈里逊(Harrison)后来得到了这笔大奖,他的钟表采用了温度膨胀互补的双金属摆锤,他最后的作品是个直径五英寸的表,首次航试到牙买加岛的误差为一海里,1764年第二次的跨洋六星期航试误差低于十海里,准确度达到经度奖的得奖要求。由于英国经度委员会的成员偏好天文观测法,辛劳一生的哈里逊只得到一半奖金,最后的一半还是经“科学家”国王乔治三世的介入才得到的,哈里逊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Longitude”,您可以到图书馆借来看。

图三: 获经度大奖的哈里逊表

六分仪和精准钟表的普及,造就了英国海权扩张和庞大商机。由于国际地图绘制多数采用英国系统,法国只好放弃经由巴黎的本初子午线(经度0度),1884年全球决议使用格林维治标准时间和时区,本初子午线订定经过检验钟表准确度的格林维治天文台,国际日期更新线定在经度180度的太平洋上。在哈里逊之后,英国钟表制造成了国际龙头老大,成千上万地行销全球,法国随即加强钟表制造能力,并采用近邻的瑞士原件来降低成本。因为弹簧钢材等必须从英国进口,瑞士悬奖鼓励本土货源,钢材奖金的效益和批量生产的工艺,很快地让瑞士成为世界钟表王国,瑞士表的产量直到石英电子时代才受到日本和香港廉价手表的威胁。

图四:1905年大英帝国版图(from MS Encarta)

1828年,英国经度委员会解散,它曾资助奖励了多项天文及机械的科技发展。法国的经度委员会仍则继续探讨时间分秒的测量问题,这些法国科学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数学家庞加莱(Henri Poincare),他长任法国经度委员会主席,明白远距异地时钟同步和瞬时校对的问题,明白当地时间(local time)在相对坐标系的物理意义,他是当时极少数明白罗伦兹转换(Lorentz transform)的人之一,虽然相对论是由年青的爱因斯坦发现说明的。爱因斯坦是德国专利局的审阅人,他办公室对街就是挂了同步时钟的火车站,在那儿他提出了解释时空坐标的相对论。罗伦兹是1902年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是1921年奖得主。诺贝尔奖和经度奖的数额并非该项科技对人类实质贡献的衡量,重要的是对该项科技承先启后里程碑的认知。是的,就算他们没发明温度补偿的时钟,没发明相对论,自然会有其他人发明出来相同相似或更好的东西,比两百多年前的宝石表更准的电子表现在只要几块钱,卫星定位GPS的价码也降到大众化程度,可是,站在时间前端抢先探讨取得成果的人,才能争夺相关行业的局势控制权,并主导后续发展。

无烟火药的发明人诺贝尔在英法德各国建立了火药工厂,后来他清理所有产权,1895年遗嘱建立基金,将利息用来鼓励科学发展与世界和平,他是个善良伟大的人,明白炸药的最大用途是争夺区域霸权。(二战时纳粹扩建了诺贝尔德国原厂,员工达九千人,美国也应用了他的发明把那厂炸毁。)诺贝尔大额奖金的睿智远见,的确达到了对科学基础研究的引诱或推动。诺贝尔奖之外,各式各样发明奖成就奖也不少,但是针对特定实用问题的悬奖中,再没有经度奖那样巨大奖额的。

东方有个古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给工匠或读书人颁发过数额像样的发明奖,年前新闻报导说他们的科学院取消原先奖项,新设立“杰出科技成就奖”,“两年一评,没有一分钱的奖金。只是荣誉性的,和日常科研工作并不挂钩”。因为国家科技大奖连续多年出现空缺,他们认为这样就免于尴尬了。奖金累积生利息也可以嘛,英国的经度奖等了五十年才颁出去,人力飞行奖也等了十八年,人家都不认为是尴尬。跟民生经济效益直接有关的题目,难道连一项也不能主动悬赏提出?喔,不给一分钱的科技成就奖?如果只给荣誉不给钱是对的,那么人家诺贝尔奖额为什么不降低?

霸权与奴役的差别,是一分一秒相对快慢的时间问题。科技成就的引诱或推动,是不是奖励和报酬的问题?

=====

這一篇我喜歡﹐有知識﹐有內容。木匠出身的哈里遜﹐錄像我曾看過
原來以為英國可以有一位歌劇英雄了﹐結果還是不夠。

海子短?十首

海子短詩十首

雲朵

西藏村莊
神秘的村莊
憂傷的村莊
你躺倒在路上
你不姓李也不姓王
你嫁給的男人
脾氣怎麼樣
神秘的村莊
憂傷的村莊
你生了幾個兒子
有哪些閨女已嫁到遠方
神秘的村莊
憂傷的村莊

當經幡吹響
你多像無人居住的村莊
當經幡五顏六色如我受傷的頭髮迎風飄揚
你多像無人居住的村莊

當藏族老鄉親在屋頂下酣睡
你多像無人居住的村莊
像周圍的土墻畫滿慈祥的佛像
你多像無人居住的村莊

九月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一個叫馬頭 一個叫馬尾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鏡高懸草原映照千年歲月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隻身打馬過草原

喜馬拉雅

高原懸在天空
天空向我滾來
我丟失了一切
面前只有大海

我是在我自己的遠方
我在故鄉的海底--
走過世界最高的地方
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

你是誰
饑餓
懷孕
把無盡的
滾過天空的頭顱
放回天空

我從大海來到落日的中央
飛遍了天空找不到一塊落腳之地
今日有糧食卻沒有饑餓
今天的糧食飛遍了天空
找不到一隻饑餓的腹部
饑餓用糧食餵養
更加饑餓,奄奄一息
草原上的天空不可阻擋

嘴唇和我抱住河水
頭顱和他的姐妹
在大河底部通向海洋
割下頭顱的身子仍在世上
最高的一座山
仍在向上生長

七月的大海

老鄉們,誰在海上見到你們真是幸福!
我們全都背叛自己的故鄉
我們會把幸福當成祖傳的職業
放下手中痛苦的詩篇

今天的白浪真大!老鄉們,他高過你們的糧倉
如果我中止訴說,如果我意外地忘卻了你
把我自己的故鄉拋在一邊
我連自己都放棄更不會回到秋收農民的家中

在七月我總能突然回到荒涼
趕上最後一次
我戴上帽子穿上泳裝安靜地死亡

海子小夜曲

以前的夜裏我們靜靜地坐著
我們雙膝如木
我們支起了耳朵
我們聽得見平原上的水和詩歌
這是我們自己的平原,夜晚和詩歌

如今只剩下我一個
只有我一個雙膝如木
只有我一個聽得見平原上的水
詩歌中的水
在這個下雨的夜晚
如今只剩下我一個
為你寫著詩歌
這是我們共同的平原和水
這是我們共同的夜晚和詩歌

是誰這麼說過﹐海子
要走了﹐要到處看看
我們曾在這兒坐過

給你

1.
在赤裸的高高的草原上
我相信這一切:
我的腳,一顆牝馬的心
兩道犁溝,大麥和露水
在那高高的草原上,白雲浮動
我相信天才,耐心和長壽
我相信有人正慢慢地艱難地愛上我
別的人不會,除非是你
我倆一見鍾情
在那高高的草原上
我相信這一切
我相信我倆一見鍾情

2.
我愛你
跑了很遠的路
馬睡在草上
月亮照著他的鼻子

3.
愛你的時刻
住在舊糧倉裏
寫詩在黃昏

我曾和你在一起
在黃昏中坐過
在黃色麥片的黃昏
在春天的黃昏
我該對你說些什麼

黃昏是我的家鄉
你是家鄉靜靜生長的姑娘
你是在靜靜的情義中生長
沒有一點聲響
你一直走到我心上

4.
當她在北方草原摘花的時候
我的雙手駛過南方水草
用十指撥開
寂寞的家門

她家木門下幾個姐妹的臉
親人的臉
像南方的雨
真正的雨水
落在我頭上

5.
冬天的人
像神祗一樣走來
因為我在冬天愛上了你

謠曲

之一
你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
你不是我的哥哥你走你的路

小燈,小燈,抬起他埋下的眼睛

你的樹叢大而黑
你的轅馬不安寧
你的嘴唇有野蜜
你是丈夫--還是兄弟

小燈,小燈,抬起他埋下的眼睛

你是我的哥你招一招手
你不是我的哥哥你走你的路

之二
白鴿,白鴿
紮好我的頭巾
風吹著你們的身子
像吹我白色頭巾

白鴿白鴿你別說
美麗的腦袋小太陽
到了黑夜變月亮
白鴿白鴿你別說

之三
南風吹木
吹出花果
我要親你
花果咬破

之四
月亮月亮慢慢亮
照著一隻木頭床
河流河流快快流
渡過我的心頭肉

白馬過河一片白
黑馬過河一片黑
這一條河流
總是心頭的河流

白馬過河是月圓
黑馬過河是月殘
這一隻月亮
總是床頭的月亮

給B的生日

天亮我夢見你的生日
好像羊羔滾向東方
——那太陽升起的地方

黃昏我夢見我的死亡
好像羊羔滾向西方
——那太陽落下的地方

秋天來到,一切難忘
好象兩隻羊羔在途中相遇
在運送太陽的途中相遇
碰碰鼻子和嘴唇
——那友愛的地方
那秋風吹涼的地方
那片我曾經吻過的地方

哭泣

哭泣——一朵烏黑的火焰
我要把你接進我的屋子
屋頂上有兩位天使擁抱在一起
哭泣——我是湖面上最後一隻天鵝
黑色的天鵝像我黑色的頭髮在湖水中燃燒
用你這黑色肉體的穀倉帶走我
哭泣——一朵烏黑的新娘
我要把你放在我的床上
我的淚水中有對自己的哀傷

我感到魅惑

我感到魅惑
天上的音樂不會是手指所動
手指本是四肢安排的花豆
我的身子是一份甜蜜的田畝

我感到魅惑
我就想在這條魅惑之河上渡過我自己
我的身子上還有拔不出的春天的釘子

我感到魅惑

美麗女兒,一流到底
水兒仍舊從高向低

坐在三條白蛇編成的籃子裏
我有三次渡過這條河
我感到流水滑過我的四肢
一隻美麗魚婆做成我緘默的嘴唇

我看見,風中飄過的女人
在水中產下卵來
一片霞光中露出來的長長的卵

我感到魅惑
滿臉草綠的牛兒
倒在我那牧場的門廳

我感到魅惑
有一種蜂箱正沿河送來
蜂箱在睡夢中張開許多鼻孔

有一隻美麗的鳥面對樹枝而坐
我感到魅惑

我感到魅惑
小人兒,既然我們相愛
我們為什麼還在河畔拔柳哭泣

=====

很喜欢“海子小夜曲”,“我感到魅惑”。这些篇章可见看出海子的
练笔,向太阳评评,这些诗好还是不好?

略评辛笛的《手掌集》(肖毛)

“手掌”七谈之一:诗的触须

             ——略评辛笛的《手掌集》

              ·肖毛·
 
             献给诗人辛笛
            
            献给岭南沈胜衣先生

          一、海外学者评辛笛

  在“九叶派诗人”中,辛笛并不十分突出,这是因为穆旦的辉光太强了。尽
管如此,我觉得,辛笛的《手掌集》(上海书店1988年4月影印,定价1.2元),仍
有其价值。“辛笛本来就是我喜爱的诗人,诗的内容,也多可吟味。”——我的
朋友,岭南沈胜衣先生(以下简称沈胜衣)更这样认为。

  那么,辛笛及《手掌集》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呢?手中的资料不多,这
里仅能抄录两种,一种来自海外,一种来自国内,且一旧一新。

  司马长风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史》下卷(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12月初
版)第二十八章“诗歌的歧途和彷徨”中,对辛笛诗的评价并不高。兹将谈及辛
笛的半节全录如下: 

  辛笛,是与何其芳、卞之琳等同时代的人。抗战时期留沪经商,遂与文坛脱
节,战后恢复活跃。诗集有“手掌集”(1948)。此人洋味十足,有些诗竟放肆
地用英文为题,如“FAREWELL”、“RHAPSODY”为题;但他确有诗才,为聊备一
格,选录短诗一首。

  二月
 
  “HT,你喜欢家吗?
  ——隔院的花开过了墙。”
  但我更爱北国春日之迟迟,
  看高风下,
  晕了酒的月亮安心。
  你知道,
  当轻马车轻轻碾着柳絮的时候,
  我将是一个御者,
  载去我的,或是你的,
  一蓑风,一蓑雨。
  “是的,朋友,二月雨如丝,
  ——二月的好天气。”
 
  这首诗朦胧不晦涩,清纯精致,有隔帘望月之美。
 
  我认为,司马先生的这些意见是偏颇的;他选中的这首“二月”,既不能代
表辛笛诗风,也不是《手掌集》中的代表作;而且,用英文为诗题,也不是不可
容忍的。

        二、大陆学者评辛笛

  国内的学者怎么看?近二十年后,在由杨义先生任主笔的《中国新文学图志》
下册(人文社1996年初版,上下册,定价52元)中,对辛笛及“九叶诗派”有了
一种相对更客观的看法:

  1947年7月杭约赫(曹辛之)等人在上海星群出版公司创办《诗创造》月刊,
出版……《创造诗丛》十二种;由于内部意见分歧,杭约赫等人另办《中国新诗》
月刊,并发行“森林诗丛”八种,至1948年11月两刊被查禁。……三十余年后由
于他们编选了诗歌合集《九叶集》,而获得了一个迟到的命名“九叶诗派”。这
九位诗人是:辛笛、陈敬荣……杭约赫……穆旦……袁可嘉。

  《中国新诗》第一集《代序:我们的呼唤》,可以看作他们的流派宣言:

  “我们现在是站在旷野上感受风云的变化。……我们首先要求在历史的河流
中形成自己的个人风度……而我们必须进一步要求在个人的光耀之上创造一片无
我的光耀……”

  九叶派诗人……在捕捉对时代的个人感觉中,……构成他们诗神怀抱中的综
合现实、象征、玄学的三弦琴。

  这种诗性智慧的形成,当然是与时代的经验,与八年民族解放战争之后对民
族命运的沉思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比如九人中的长者辛笛,在战前的一些诗篇
中带有晚唐温庭筠、李商隐的婉约细丽,那篇诗情非常浓密的《门外》写岁暮天
寒时节“一颗怀旧的心”……是没有呼吸着多少时代的风云的。但是四十年代后
期写《布谷》的时候,却以托物寄兴的方式,展示了……与现实世界息息相通的
心灵世界。

  ——《九叶派的三弦琴》

  这里,作者用温李来形容辛笛“战前诗”的风致,确是恰当,但是,辛笛诗
的特点却不止于此,估计是限于篇幅的原因,杨先生才不及多言吧。下面,就结
合着《手掌集》中的几首诗,试着谈谈我的浅见。

            三、《手掌集》总揽

  上海西门路60弄43号,一个普普通通的地址。然而,对中国的新诗坛及“九
叶诗人”来说,这个地址又是不平常的,因为它是上海星群出版公司的所在地,
更出版过穆旦等人的诗集。

  1948年1月,《手掌集》亦由星群出版公司出版。有趣的是,它既不属于
《创造诗丛》,也不属于《森林诗丛》,尽管“九叶诗人”的许多诗集都在这两
个“诗丛”中。倪墨炎先生在《九叶诗派的诗丛》一文中,曾介绍说:

  星群出版社由曹辛之筹办……,1946年春在上海成立的。……在《创造诗丛》
和《森林诗丛》中,“九叶派”的作品约占一半。……没有在两套诗从中出集子
的辛笛,星群出版社单独出版了他的《手掌集》……

  ——《现代文坛内外》(倪墨炎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98初版,定价16.6
元)
 
  为何“单独出版”,不是本文要猜测的问题,下面还是谈《手掌集》本身。
 
  《手掌集》是一本“自选集”,共分“珠贝篇”、“异域篇”、“手掌篇”
三部分,略按写作顺序编排;其中,“珠贝篇”的创造年代最早,在1933-1936
年间;“异域篇”约创作于1936-1938年间;“手掌篇”则多半是在1946年创作
的,如《手掌》、《布谷》等。
 
  《手掌集》的后记作于1947年12月,从中可见辛笛对这些作品的意见:
 
  “奥登在1945年出版的诗集冠有小序。他说:……自己过去的作品大抵分为
四类。类一,是不堪卒读的东西……。类二,一些很好的意思,……由于才华短
拙或率尔操觚而糟蹋了……。类三,一些自认为还看得过的篇什,但缺乏重要性。
任何集子无可避免地必以三者为主。……我很喜欢奥登这一段……文字……,我
写了这些年来的新诗,……却大体属于奥登所列举的前三类的东西。”
 
  辛笛的谦逊,由此可见。即便如此,除去显然的缺陷外,集中仍有“一些很
好的意思”,不仅“还看得过”,更有一些精彩的诗篇及诗句。

        四、晚唐缠绵——谈《手掌集》之“珠贝篇”
 
  周克希先生在《译边草》(百家出版社2001初版,定价18元)一书的第89
则中曾云:
 
  “王辛笛先生得知我在译普鲁斯特,就要我读读废名的作品。辛老还用诗的
语言给我提了译文的要求:缠绵。”
 
  这里的“缠绵”一词,既表明了辛笛先生对普鲁斯特作品的理解之深,也可
以用来评价辛笛先生的某些早期诗作,如这首写于1933年的《夜别》:
 
  再不须什么支离破碎的耳语罢,
  门外已是遥遥的夜了。
  憔悴的杯卮里,
  葡萄尝着橄榄的味儿呢。
  ……
 
  从这前半首可知,该诗写的是离别的场面。与谁别离呢?恋人。“耳语”一
词,便泄漏了这个夜里的秘密。
 
  一般来说,在别离前,我们心里是怎样的?与旧友话离时,“劝君更尽一杯
酒”,哀而不伤;与恋人离别,往往却“唯觉樽前笑不成”了。在这首诗中,表
现的就是这种悲伤的情绪。当时,他们喝的是什么酒呢?时代变了,当然不能再
喝老酒,红红的葡萄酒才更得恋人们的亲睐。可惜,由于分离在即,酒的味道竟
然变得苦涩,带有“橄榄的味儿”了。
 
  总的来看,该诗的意境同杜牧的“赠别二首之二”何其相似: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可是,凭着通俗的白话,新的形式,它却成为一首缠绵的现代诗,因此,你
不能不佩服辛笛的“推陈出新”。

  除了“晚唐的缠绵”,辛笛诗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凭着色彩的对比而营造出
诗的美感,如他在1934年创作的《航》:
 
  ……
  风帆吻着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与白蝶
  ……
 
  这两句诗,难道不像黑白对比强烈的,具有艺术韵味的木刻版画吗?
 
  辛笛的诗里,有时还带有一种难得的天真与稚气,如这首《印象》(1934):
 
  流流
  蒲藻低下头
  微风摆着得意的手
  满河的星子
  涨得和天一般高
  ……
 
  读到这里,人是很容易坠入童话的世界,且不愿自拔的。
 
  在这一辑中,沈胜衣比较爱读这一首:
 
  怀思(1934)
 
  一生能有多少
  落日的光景?
  远天鸽的哨音
  带来思念的话语;
  瑟瑟的芦花白了头,
  又一年的将去。
  城下的路是寂寞的,
  猩红满树,
  零落只合自知呢,
  行人在秋风中远了。

  这首诗中,也有着古诗词的影子。如,“瑟瑟的芦花白了头,又一年的将
去”,会让人油然地想起“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这
样的唐诗;“零落只合自知呢”这句,很容易让人想起“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
香如故”这样的宋词,然意境已变,情绪也统一了,变得令人感怀与惆怅。诗的
用词虽浅白,但却是值得玩味的,难怪网友沈兄喜欢。
 
  这次重读时发现,除了“承前”,该诗还有“启后”的作用:
 
  北岛的新诗名句“路啊路/飘满红罂粟”,似乎又是从“城下的路是寂寞的,
猩红满树”化解出来的,但意境更阔;沈胜衣在为某报的专栏“书房花木”撰写
《紫荆寂寞红》一文时,将“又一年的将去/城下路是寂寞的/猩红满树/零
落只合自知呢”这几句诗作为引文,可见他对该诗的喜欢程度。

  “一生能有多少/落日的光景?”这两句,在Beyond的歌词中也能看到影子,
如《坚持信念》(黄家驹词曲):“一生中可拥有几多/人人期望一刹可拥有最
多”。 
 
  可见,凡较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都是容易互相渗透的。
 
  另外,司马长风先生在他的书里提到的“竟放肆地用英文为题”的《FARE-
WELL》,即为本辑之作,因风格与前述诸诗近似,故不赘述。

        五、渐行渐远——谈《手掌集》之“异域篇”

  这一辑里,开始出现了一些稍长的诗。可是,辛笛对“长诗”的驾驭能力却
嫌稍弱,这一类诗,往往难以引起人一气读完的欲望,但诗中的某些“炼句”及
更深层的象征意向,仍值得留意,如诗人在1936年作的长诗《休战纪念日所见》
的前四句:
 
  钟声召唤一些人去了
  号声召唤一些人去了
  他们在白色的花里的
  会有着白色的安息
  ……

  这里,辛笛将声音与颜色结合,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片更广阔的诗境。与其相
比,诗人一年后在伦敦创作的长诗《再见,蓝马店》更好些,但动人的仍只是其
中的一些段落,如诗的结尾及下引的前面数行:

  走了,蓝马店的主人和我说

  ——送你送你
  待我来举起灯火
  看门上你的影子我的影子
  看板桥一夜之多霜
  ……

  这里,词语的简朴,感情的真挚,都是令人惊叹的。比起来,徐志摩的“再
别康桥”反显得太精致,乃至有些做作了。不过,从这几句“白话”里,仍能看
到辛笛难以割舍的晚唐气息,“看板桥一夜之多霜”及全诗中的许多意境(甚至
诗题),显然是从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中化用出来的: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然而,辛笛却将几丝现代气息成功地植入其中了,故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
鸣。沈胜衣有几句对该诗的评论,讲得很好,请允许我将其摘抄于此:

  “大学最后日子里点录的那盒《当再见已成为一声客套……》,盒带套纸上
还抄了一句好话,是……《再见,蓝马店》里的:‘再见,就是祝福的意思’。
现代社会,人们对离别已看得淡漠,加上科技的发达,远在天边要见面也有了客
观上的可能,于是,人们说‘再见’已成为不必动心的礼貌、敷衍的客套。但辛
笛这句诗,却在俗世扰扰、客套掩盖了诚挚之时,可喜地突出了‘再见’的心意。
当年我就是怀着这份心情,去向那值得珍怜地回味、却又明知永不会再现的一切,
一遍遍用心地说着‘再见’……明知道有些只恐怕永不能再见到……”

  辛笛先生在《手掌集》的后记中,曾借用奥登的话,将自己的诗也分成四类,
其中的一类是“类二,一些很好的意思,……由于才华短拙或率尔操觚而糟蹋
了……”。的确,从该辑的《秋天的下午》(1936年作于巴黎旅馆)中,便能看
到“一些很好的意思”:
 
  阳光如一幅幅裂帛
  玻璃上映着寒白远江
  那纤纤的
  昆虫的手昆虫的脚
  又该粘起了多少寒冷
  ——年光之渐去

  全诗的前两句,意蕴难得的高远,可惜,写到后来,境界却渐变狭窄了。不
过,却不能说辛笛将“意思”给“糟蹋”了:不同的诗人,因美学观点及境遇的
不同,在诗中追求的意向也不同。在《手掌集》的诸诗中,它已是极其精致的小
诗了。
 
  辛笛1937年创作的《卖轻气球的人》,开头两句是这样的:
 
  桥上站着你
  桥下站着卖轻气球的人
  ……
 
  可惜,卞之琳的《断章》已是珠玉在前了。
 
  在这一辑里,辛笛诗中的天真分子仍在,虽然其中渗入了一丝落寞与苦涩,
但诗味反而更醇,如《短意》(1937)中的这两篇:
 
  一
 
  有云的天
  近来我爱它
  歪仰着头
  你好吗
 
  三
 
  远灯微火
  有喑哑犬吠
  夜,你湿一湿它的声音吧
 
       六、旷野感受——谈《手掌集》之“手掌篇”

  这一辑里,开篇就是诗人作于1946年的长诗《手掌》。与“旧作”相比,它
有了许多明显的变化。首先,“行气”连贯了,虽属长诗,一气读下去,也不会
觉得太累;其次,如《中国新文学图志》所言,诗人开始“托物寄兴”了;最重
要的变化是,辛笛正在试图凭借此诗,“站在旷野上感受风云的变化”。诗的艺
术感染力如何呢?先读读部分原诗吧:

  形体丰厚如原野
  纹路曲折如河流
  风致如一方石膏模型的地图
  你就是第一个
  告诉我什么是沉思的肉
  富于情欲而蕴藏有智慧
  ……
  洒上一匙清水
  你立刻就凹成照见自己的湖泊
  轻轻放下你时可以压死蚊蚋蜉蝣
  高高举起你时可以呼吸全人类的热情
  ……
  从今我要天天拼命地打你
  打你就是爱你教育你
  直到你坚定地怀抱起新理想
  不再笃信那十个不诚实的
  过于灵巧的
  属于你而又完全不像你的
  触须似的手指
 
  原诗太长,这里仅抄出片断,但由此亦可管窥出该诗的特点。诗中的新奇比
喻及想象力,仍是值得肯定的;全诗的“浑然一体”,对辛笛来说则更为难得。
 
  然而,“寄兴”过多,有时又出现一些浪漫得过火的“豪语”,如“高高举
起你时可以呼吸全人类的热情”,给人的感觉,似乎更像口号。而“从今我要天
天拼命地打你/打你就是爱你教育你”这样的诗句,与《尝试集》中的那些分行
的散句又没多少区别了:读来顺口,诗味无几。

  至于“直到你坚定地怀抱起新理想”这样“不堪入诗”的词句,显然是强行
“在旷野上感受风云”的结果。因此,从中可以看出,辛笛的“诗的触须”,正
面临着被摧折的危险。反映惊心现实的好诗,不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辑中的第二首,就是《中国新文学图志》中所肯定的《布谷》:
 
  布谷,布谷
  你在呼唤些什么
  你是说割麦插禾
  你是说百姓好苦
  ……
 
  看,在这里,诗人竟然主动替布谷鸟说起话来!“感受风云”的心情,实在
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种急躁的情绪下,连诗歌的味道都难保了,又怎能做出好
诗呢? 

            七、“诗的触须”

  《手掌集》的优点,前面已经谈过,这里,再补充几句对《手掌》、《布
谷》一类的“寄兴诗”的感受。

  我认为,诗人创作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这些诗的艺术感染力却不是很高。

  也不光是辛笛,除穆旦外,别的九叶诗人的“三弦琴”,多半也没能弹出理
想的韵味来,这大概同他们的这句新艺术纲领有关:“我们现在是站在旷野上感
受风云的变化。”
 
  在诗歌中“综合现实”、“创造一片无我的光耀”,本不是坏事,闻一多、
戴望舒、艾青、臧克家等诗人,在这方面都有成功的表现。可是,要想在诗中反
映现实,需要诗人的身心真正溶入现实才行,像九叶诗人那样,仅仅以刻意地
“站在旷野上感受风云”的方法来“综合现实”,却容易落到“为呐喊而呐喊”
的地步。这样创造出来的诗,艺术效果却未必佳。

  现实是在心中的,写诗即是问心——忽略了心,艺术也就背弃了你。
 
  若舍此不谈,从这本薄薄的、仅有45首诗的《手掌集》看,将辛笛的诗比作
一滴圆润的露珠或一叶新鲜的青草,终不嫌过分。所以,如果说戴望舒、卞之琳
等诗人的名诗是“诗的大树”,那么,辛笛的佳什,至少也可以称为“诗的触须”
了。
 
 2003年12月20日~21日12:05写;2004年1月10日12:07改

=====

这一篇可以了解了解“九叶派”的风格。

北岛的两首旧诗

收获

一只蚊子
放大了夜的尺寸
它带着一滴
我的血

我是被夜的尺寸
缩小了的蚊子
我带着一滴
夜的血

我是没有尺寸的
飞翔的夜
我带着一滴
天堂的血

写作

始于河流而止于源泉

钻石雨
正在无情地剖开
这玻璃的世界

打开水闸,打开
刺在男人手臂上的
女人的嘴巴

打开那本书
词已磨损,废墟
有着帝国的完整

=====

北岛这两首旧诗蛮刻骨的。

再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莉内克与“拜阳具教” (俞力工)

再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莉内克与“拜阳具教”

世新大学新闻系客座副教授 俞力工

此次﹐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为奥地利女作家耶莉内克(Elfriede Jelinek) 。耶莉内克芳龄58﹐奥地利犹太人﹐1991年退出共产党﹐属68年代的逆反文化人。也就因为如此﹐长期与奥地利保守政府交恶﹐并受到极右派政客的恶毒攻击。如今取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自然使右派政客坐立不安。笔者以为处于后现代﹑后冷战﹑极右势力不断膨胀的当前﹐能够把如此殊荣颁给一位主流文化圈内的“次文化圈” 的女作家﹐反映出诺贝尔评审委员会还有其公正﹑圆融的一面。

据报导﹐耶莉内克即将以为题﹐出版一本短篇著作。见此组合﹐不禁令人叫绝。笔者尽管还没有机会拜读耶之新作﹐却愿首先就“巴贝尔塔” 的寓意﹐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

“巴贝尔塔”典故出自“创世纪”篇。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亚当﹑夏娃之后﹐又赋予他们控制﹑支配万物的能力。尽管如此﹐他们还偷食禁果(智慧果) ﹐取得可与上帝比拟的智慧。上帝为防止他们继续偷食可导致长生不老的“生命果” ﹐便毫不犹豫地将他们驱逐出伊甸园。

一日﹐上帝巡游各地﹐见亚当﹑夏娃之子孙为了“试与天公比高﹐使自己声名永垂不朽”正在烧砖﹑搭建一个“巴贝尔塔” 。上帝一怒之下﹐迫使人类操不同语言﹐并使其无法通力合作…。

寓意一﹕语言﹑语文不外是人类思维的物化符号﹐但是否不同思维之间果真就无法产生愈越性和通约性﹖

如果从整个人类发展史加以观察﹐人类社会的确在任何时期﹐都有自诩为“高等文化”的族群﹐凭借“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优越性” ﹐对其他的不同文化群体进行侵略﹑围堵与羞辱。以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Samuel Hungtinton) 为例﹐他就认为西方世界之具有民主﹑自由﹑人权﹑科技等“文明优势” 与“道德优势”﹐原因在于同属于基督教文明圈﹐由是与伊斯兰教﹑华夏文明圈(包括台湾)之间没有任何融合﹑调和的可能﹔同时为了防止来自这些“次文化”的威胁﹐他建议对该两世界采取围堵办法。如今﹐仔细观察伊拉克战争发动之前﹑美国高层内部的争论﹐即主张以滚雪球(roll on) 办法﹐造成伊斯兰教国家相继崩溃﹑骨牌效应的一派﹐压倒主张以“单纯一击”(one bullet) 重创伊拉克的另一派﹐我们不只看到文化间通融﹑和解的困难﹐甚至“文化的批判” 转变为“武器的批判” ﹐也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有趣的是﹐当西方文化保守派沉醉在“基督教文化优越论” 的当头﹐竟忘记了基督教最初源自﹐源自由希伯莱文传承的犹太宗教﹔佛教则源自印度东北某小国的地方宗教﹔伊斯兰教也是由麦加一个弹丸之地发展到遍及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教。如果语文﹑文化间没有通约性﹐这些世界宗教﹐包括基督教又是如何发展出来的呢﹖鉴于此﹐笔者认为需要顺便强调的是﹐人类的思维内容绝对有通约性﹐至于各群体的独特文艺表现形式﹐则可能无法用其它语言翻译或取代。因此﹐人世间的问题似乎不在于文化﹑思维通约与否﹐而在于各个文化的自以为是。

如果进一步追究上述“文化沙文主义” 的根源﹐不难发现这些谬论多带有刻意挑选本文化的“强项” 与避重就轻的毛病﹔其次就是把自己当作“主体” 时﹐倾向于把他人排挤至“客体” 及“次等” 地位﹔再有﹐就是将“主体” 的任何行为无边地“神秘化” ﹐譬如唱首国歌的民众也都可升华为“英雄”(见阿扁双十演讲) 。也就由于这种“主体至上” 思想作祟﹐群体之间互不相让﹐甚至纷争不断。因此﹐人类社会是否有朝一日能够摆脱上帝加诸的诅咒﹐纠正自己的狭隘性﹑劣根性﹐建立一个大同世界﹐起码在目前还不得而知。

寓意二﹕如果烧砖﹑建巴贝尔塔代表着“科技力量的僭越”﹐那么﹐驾驭世界﹑向生态挑战﹐以至于破坏大自然的冲动又当如何遏制﹑如何疏导﹖

其实﹐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无论双子座大厦﹑101摩天大楼﹐都系出于男性阳具攀比﹑暴露的原始冲动。只要具备技术与财力﹐筹划者便毫不考虑环境的合宜性﹑安全性以及寿终正寝时的善后问题﹐而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展示它的“高﹑大﹑全” 和“独一无二” 的阳刚霸气。而纵观近代史﹐往往“后起之秀”(如日本﹑纳粹德国) 的暴露狂更甚于老帝国﹑旧势力。

如果把视野进一步拓宽到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核子发电﹑世纪大坝…﹐则挑战生态﹑把可长达上亿年的后遗症(尤其指核废料的储存问题) 加害于后代的 “科技暴力” 所体现的“阳具攀比狂” 更是一览无遗。

不言而喻﹐“征服伊斯兰教世界” ﹑“不使石油资源落于次文化圈之手” ﹑“高科技外科手术战争” ﹑“数码战争” ﹑“贫铀弹” ﹑“否定联合国的作用” ﹑“独霸天下”…也都直接﹑间接地反映了男性“拜阳具教” 的原始冲动。至于春宫﹐更加是一丝不挂地展示男子图借一根阳具征服妇女的狂想﹐而如果对成年妇女无法得逞﹐也会肆无忌惮﹑得寸进尺地向未成年男女孩童伸出魔掌。

处于男性中心的世界﹐我们不能不对贯穿整个人类历史的纷争与变态提出严正控诉﹔也不由得对耶莉内克的一身胆识与一世执着给予喝彩。值得注意的是﹐就世界范围﹐无论南北或东西﹐促进女权的呼声尽管此起彼落﹐但就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向妇女提供50%公职人员的名额。于是乎﹐出面点缀的女性﹐与其说是“代表妇女的女强人” ﹐不如更加确切地说是“代表男人利益的强女人” 。除了提高女权之外﹐不能避免的问题是﹐科技力量就像市场经济一样(网际网络就是最佳的例子)﹐不得对其听之任之。必要时﹐社会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干预与疏导﹐以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和自然的和谐﹔而如果民选产生的政府缺少尽责能力﹐则必须把他们“攀登巴贝尔塔”的冲动拖回原地。

2004/10/16

=====

瑪雅說這裡太嚴肅了﹐轉一篇活潑一些的﹐又不知道合不合時宜。

圣修伯黎(五十法郎)

这里还有一张钱,五十法郎,是圣修伯黎(Saint Exupery)的。

钱上有他的飞机,后期飞行路线图,小王子,还有小王子中蛇吞大象
的图。其来源是阿根廷的一个叫鸟岛的外形,这里有其照:

我一直以为蛇吞象是中国的古传说,山海经里就有巴蛇吞象。

四川的蛇胃口很大哟!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情结(陈小文)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情结

陈小文

 在19世纪,荷尔德林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一方面,他特立独行,终至疯狂;另一方面,他的诗作不为公众所知。其实作为诗人,他并不寂寞,因为在行家眼里,他有着崇高的地位,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的热爱者。小说《许佩里翁》在1797年出版时即受到席勒的激赏。20年后,1814年,克莱门斯·布伦塔诺读到此书时,致信友人也称赞说它是德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再过20年,1839年,格奥尔格·赫尔维格撰文说荷尔德林是“最纯真的青春诗人”,“他偿还了德国最大的罪责”;1840年贝蒂娜·冯·阿尼姆说荷尔德林的诗作“体现了语言的神圣本质”。再过20多年,1861年,弗里德里希·尼采在致友人的信中向荷尔德林表示了崇高的敬意,称荷尔德林的诗歌“涌现出的是最纯粹、最柔美的情感”,它“出于自然之手,佳作天成,没有任何斧凿雕刻的痕迹”;“他向德国人民说出了苦涩的真理”;小说《许佩里翁》“用深刻、犀利的语言来反对德国人的野蛮习性”;“他对现实的厌恶是源于对德国的深切的爱”,“荷尔德林是真正的具有高品位的诗人。”

到了20世纪,荷尔德林声名鹊起。1905年,狄尔泰出版了他的著作《体验与诗歌》,其中收录了一篇论述荷尔德林的文章,得到了公众的理解,大获成功,形成了一股荷尔德林热。但是这种热情与其说是狄尔泰的佳作揄扬之功,还不如说是时代精神在作祟。因为狄尔泰的这篇文章早就于1867年发表过,尽管文章洞见深刻、文辞优美,但是在当时却无人喝彩。1913年罗伯特·赫林格拉特借着荷尔德林热开始着手编辑出版《荷尔德林全集》(1846年,荷尔德林去世3年后,曾经出版过2卷本的全集),其后赫林格拉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殒命疆场。1916年泽巴斯和皮格诺特续编,至1923年出版了6卷本的全集。海德格尔爱屋及乌,对赫林格拉特表示了极高的敬意,“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一文就是题献给他的,“论艺术作品的本原”一文中感人至深地提到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荷尔德林的赞美诗与士兵的换洗衣服装在一起”的那位士兵就是他。1943年-1985年拜斯勒又编辑出版了一个8卷本的全集。

随着全集的编辑出版,荷尔德林愈来愈热。1916年,瓦尔特·本雅明在致友人的信中说荷尔德林是“黑夜中的光芒”;斯蒂芬·格奥尔格则更是颂辞潮涌。1919年,他在一篇名为“荷尔德林”的短文中,把荷尔德林誉为德国民族的“伟大看护人”,一批即将出现的诗人的“缔造者”和“先驱”,誉他为“恢复语言活力和复苏灵魂的人”,“德国未来的基石”,是“呼唤新的上帝的人”。

不过在上述所有的评论者中,没有一个人的评价超得过海德格尔。1、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是诗人之中的诗人,“他受诗之天命的驱遣,直写诗之本质”,是诗之本质的化身;2、他将荷尔德林的诗作提高到哲学的高度,说他的诗与自己的哲学是“相隔很远的两座山峰的彼此接近”;3、他以一个大哲学家的身份,在大学课堂上公开讲授荷尔德林,从此在德国的大学课堂上树立了荷尔德林的丰碑。海德格尔为什么对荷尔德林具有如此高的热情呢?这是因为海德格尔心中的荷尔德林情结。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是同乡。他们同是康斯坦茨地区的人。一方面自己家乡出了这样的一个大名人,海德格尔从小就心存景仰;另一方面,荷尔德林对家乡莱茵河和康斯坦茨湖周围风光景色的赞美,海德格尔从小就口诵心维。上高中的时候,荷尔德林诗作就是海德格尔最爱读的书籍之一。尤其是,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的青年经历极为相像。他们的家人都是希望他们成为牧师,而他们自己最后都选择了哲学作为心中的最爱——尽管海德格尔最后成了诗人哲学家而荷尔德林则成了哲学家诗人。

其次,他们都对古希腊有着深切的眷恋和赞美。荷尔德林希望做古希腊的隐士,海德格尔总是说其后的时代遗忘了存在,要跳过它们回到古希腊思想的丛林中作林中路的寻觅与歌吟。

第三,1933-1934年海德格尔做了一段短暂的“哲学王”的美梦之后,心意阑珊。45岁的海德格尔自此不再有1927年《存在与时间》中的那种“人上人”的锐气,更没有1929年初得大名时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中的那种“科学的一切根株都死掉了”的狂妄。1966年,在回答《明镜》周刊记者的问题时,海德格尔还特意提到“……在1934—1935年冬季学期,我第一次讲授荷尔德林。……这是一次和纳粹主义的分手。”其实,这次分手与其说是思想上的,不如说是情感上的。海德格尔阐释荷尔德林不是思想上的奋进,而是出于情感上的发泄。他阐释的不是荷尔德林的那些至情至性的“祖国颂”,而是那些孤独的、带有理想与哀怨气质的、多少有点幽深莫测的诗作——“莱茵河”、“归家——致亲人”。一方面,像在外受过挫折的孩子,情感上总希望回家寻找温暖和安逸;另一方面,他要回到自己作为“哲学家”的“家”中,安身立命。就像陶渊明做不了官要唱一首“归去来兮辞”一样,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就是他失意之时“诗意栖居”的心灵安慰。

荷尔德林诗的前奏-《许培荣》与近代哲学(戴晖)

荷尔德林诗的前奏-《许培荣》与近代哲学

戴晖

      
  《许培荣》是诗人荷尔德林唯一的小说创作,主人翁许培荣的成长经历实则是诗人荷德林的成长的历史。在1795年第五稿的前言中荷德林说许培荣是他本身的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的爱。“希腊是我的第一爱,而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说,它将是我最后的爱。”1爱,正如它在近代由卢梭呼唤而来,首先是自由的情感,这自由之爱在《许培荣》中作为对自由之理想的绝对冲动被置入行动之中,它贯穿整个人性教养的历史,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思想形态。

  “自由!谁解此言 - 它意味深长。”2
  “希腊”是对自由之理想的一种称呼。理想有一个地名,荷德林也把理想在自然中时间化并且扎根于自然。“理想将是自然所曾是,...理想就是自然所曾是。”3

        
  正如卢梭从诗性的想象出发思自然的原创性,这里的自然首先是在所有人为加工之前的纯粹自然。它作为理想由古典希腊来体现,因而,保藏在历史记忆之中。“...真正步入青春之人性的墓穴,这属于我最心爱的梦想。”4爱曾是理想的自然,这是处于自然自足性中的直接的自爱。女主人翁笛奥玛带着这第一爱的光采,同时也承载着其作为理想的幻灭。

        
  然而,“理想将是自然所曾是”,再生的理想是这样的自然,它自身中有贫脊与富饶的区别。贫脊的是坠入命运之时间的自然,富饶的是遁入精神的原始自然的神圣性。由于历史现实的这两种因素,在近代产生了自然与精神之间的爱的关系。自然在近代完全工具化了,堕落的自然应该把自己造就成为精神的自然。教养的进程表现为一种混乱,一种酝酿着成熟的无序状态。许培荣经受了这场爱的斗争。

         “在美的世界为我们开始的白昼,
         那里也为我们开始了生命的贫乏,
         而我们换得了
         纯洁和自由的觉悟。-”5
        
  在自身中相区别的自然表现为两个不同的世界。精神世界显现为美的世界,作为和谐的自然统一性得到回忆。因为它离开了自然性,与之相对照的是那贫脊的生命,它只随着意识的前行而不断地接近与自然的统一,却永远达不到目标。

        
  显现的美在教养过程中起典范的作用,“因为人一旦偏离了自然的纯一而听任他的理性的危险引导,那么,在一个纯粹的榜样上再度观照自然之立法,这就变得无限重要,他能够在这面忠诚的镜子中洗净艺术的腐败。”6美成为一种知的形态,从中人们认识自然的立法。在席勒那里自由直接在自然的美中露面;因为宗教和科学作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工艺术,破坏了让自由获得观照的美,所以必须由诗人的创造来重新赢得美。同时这并不否认自然科学之知的真理,因为美的艺术服务于人的理性教养,它更新科学,把科学置于更高的目的之中。

         “我们内心的冲动要把那无形
         按照我们心中的神圣来塑造,
         让桀骜的自然〈工具化的自然 - 译者注〉
         臣服于统领于内心的精神,
         这决不应该半途而废。”7
        
  原创的自然在美之中显现为理想,它让我感觉到自身的有限性,激起教养的意志。现存之自然应该成为美的自然,精神再造出的自然。以贫脊和富饶双方在斗争中的不同位置,教养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意识阶段,爱关涉原始的自然性。这种自然性成为神圣并且表现为不同于我的他者,而自然降而为外部的对象,变成我的有限世界。所以,“专横地对待自然”8是意识的最初信号。成为对象的自然是合乎意识的观念;我作为感觉的我没有自由。对自由的爱才刚刚是人的精神的不自觉行动。行动出自精神同一性的必然,这一本质的同一性起初只是昏暗的情感,一种失落感。

        
  在自我意识阶段,我与神圣达到齐一。爱要独立并且作为对心中神圣的追求表达出来。这是一条离心的轨迹,以对立面的斗争为特征。“我们和自然一道分裂了,人们相信曾经为一的东西,现在自相矛盾,主与仆双方转换。我们往往如此,仿佛世界是一切而我们为无,可往往也如此,仿佛我们是一切而世界为无。许培荣也在这两种极端下分裂。”9统一极端是一种征服。纯粹的精神将粗劣的自然收复为自己的产品,同时也造就了自身。再造的自然呈现出在我心中寻求的人的人性。

        
  感觉和行动相通为一。自然的陌生力量被扬弃了,作为一种撞击,它为行动所要求,得到积极的肯定。力量化为教养的冲动而置身于行动,把自身提升到与思想的一致中。它成为理性之人的合乎法则的意志,也就是道德律令。与此相应,世界成为我的精神行动的事实,也就是我自身的产品。自然不再是意识的对象,而是信仰之事。作为值得信仰的,它自身无限并且让自身释放为美。

         “我们在此,这不是秘密,
         这里自然的美的形式
         为我们昭示神圣的现在,
         世界只因我们的精神而获得灵魂。
         然而,亲爱的异乡人,告诉我,
         如果不是因为我们而如此,何物存在?”10
  荷尔德林把宗教规定为“美之爱”11,费希特在《人的规定》中也有相应的表述,他认为只有宗教的目光才能探入真正的美的领域。
         就何而言自然仍然贫脊呢?
         “从痛苦中解放出来的精神
         并非没有对物和自身的觉悟,
         但却纯粹得不沾带物质,
         对于他没有世界,因为在他之外
         无物存在。 - 然而,我所说的只是思想。 -”12
        
  贫脊在于费希特意义上的意识。在反思的思想形态中,意识固守我和对象的界线,因而阻碍了自由直接的完整的实现。美的自然仍是由观念之思作中介的观照。

  它以反思为基础,而反思把自由理念植根于我-有限的理性本质。于是,自由在本质上是纯粹思想的自由,理想始终停留于自身。于是,对自由的爱变成在思想的孤独中的爱。
        
  理想为了实现自身而扬弃自身。美本身必须上升为神圣。荷尔德林对美的理念的发展超越了席勒和费希特的视线:“赫拉克利特说的这句话,在自身中与自身相区别的一,只有希腊人才会发现,它是美的本质,在发现它之前,没有哲学。”13荷尔德林的探索伸向最初也是最高的理念。在《判断和存在》一文中,他提出“最初的区分”和“最终的统一”的思想,前者由判断一词标识(德文的判断一词字面上就是泰初之区分:Ur-Teilung),后者为绝对的存在。两者互为必要条件,是如此地通融合一,“没有一种区分的假定不会损伤本质存在,而正是这一存在应该被区分”。14这一本质存在是美的本质,它不是思想的存在,而是所有理性追求的最高目标。区分是哲学的思想,“人们可以在精神中拆散它,分解它,将分开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如此这般可以逐渐认识至高至善的本质,将所认识的作为法则置于精神的多种领域。”15

        
  在费希特的超感性世界里至上的一是不可把握的秘密,与此不同,荷尔德林这里谈到对至上者的认识。在费希特那里,永恒意志由良心的声音来传达,凡人服务于这种语言的每一句话。义务的呼唤赋予我们的性情一个善的世界,作为宗教的世界,它让我们去信仰。人与我们心中的神圣达到齐一,但齐一局限于人格的个别性。我们相信它的普遍性是理性的规定,但这一规定没有实现。正是个别和普遍的矛盾使自我意识成为不幸的意识,从而瓦解。

  荷尔德林把绝对存在与同一性区别开来。“我怎样能够说:我!无须自我意识?”16自我意识以我与非我的相互规定为前提条件。黑格尔在《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差别》中这样评论:“在这一合题中客观的我和主观的我不同;主观的是我,客观的是我+非我。在合题中呈现的不是原始的同一性;纯粹的意识之我等于我,而经验之我等于我+非我及其构成自身的各种形式,纯粹之我与经验之我依然是相,峙的。”17精神观照是理性的自主行动,但作为“绝对应该”这样一种理性的要求,它区别于理性本身。“以这样一种方式,通过超验的观照产生的不是哲学之知,而是相反,如果反思占有观照,将之与其他观照相对峙并且坚持这种对峙,那么,哲学之知就没有可能。”18进而“可以这般明确任务,哲学应该扬弃作为概念的纯粹意识。”19

         在费希特提出同一性的地方,荷尔德林进一步问:“然而在何种程度上自一?”20
         不再驻足于对理想的信仰,荷尔德林追问:
         “如此深藏于内心的宝藏,
         爱怎样才能认识它?”21
         代替精神的“于自身-存在”,荷尔德林宣告曙光的来临:
         “神圣朝着爱走来。
         身内为无,身外才是万有。”22
        
  于是有一种更高的奢求:“与万物合一,一切生命,在至乐的忘己中重新回归自然的万有......”23它不以绝对之我为终极,而是回到绝对本身。

        
  至高的爱是对自然的爱,这意味着从整个意识哲学的结局中绝对地解放出来。纯粹情志走出美的心灵之圉,将自身释放为自然。这一自然是自然的神圣性。与自然赋予的理想不同,它是人的人性赠予自身的自然。神和人不再分离,而是相向走来:“人是神,只要他是人。他是神,他才如此美。”24美升华为神圣。美不再是美的幻相,而是绝对的存在 - 自然和人之人性的统一。HEN KAI PAN,在万有中树立实体的统一,这是荷尔德林、谢林和黑格尔共同的言。
        
  小说《许培荣》历经数稿,荷尔德林把对神圣自然的爱当作最终立足点,以此把握整个人性的发展。小说的情节随着爱的关系而展开,爱是诗人的自我教养。用荷尔德林的话说:“从少年到男子汉的本质,从情绪到理性,从想象的王国到真理和自由的王国,这是巨大的跨越,无论如何我觉得值得这样持久的探讨。” 25在这一跨越中,许培荣逐渐耗尽了费希特思想的基本特征。诗人在《许培荣》之后开始他的戏剧尝试:《恩培多克勒斯之死》。哲人直接地成为诗人的主题,然而它又是怎样从整体上与哲学划界的呢?黑格尔为意识教养史所描绘的“思辩受难日”在这部同样历经数稿、却未完稿的悲剧中得到充分体现。然而,一如戏的内容是死亡 - 一种断裂,荷尔德林从此告别自我意识的诗人,以新的法则表现人的人性。
  诗人向自身告别,以便神圣能够自身发言。“我看到,神圣是我的话。”26
        
        注释:
        1.荷尔德林全集,第三卷,斯图加特版 1957,235页,7行。
        2.同上,119页,50-3行。
        3.同上,63页,112-15,112-18行。
        4.同上,235页,6行。
        5.同上,194页,127至130行。
        6.席勒全集,第二卷,汉瑟出版社1966,518页。
        7.荷尔德林全集,第三卷,斯图加特版1957,189页,61至65行。
        8.同上,187,3行。
        9.同上,236,18行。
        10.同上,193页,107至112行。
        11.同上,79页,142-5行。
        12.同上,195页,131至135行。
        13.同上,81页,145-12行。
        14.荷尔德林全集,第四卷,斯图加特版1961,216页,24行。
        15.荷尔德林全集,第三卷,斯图加特版1957,82页,146-1行。
        16.荷尔德林全集,第四卷,斯图加特版1961,217页,4行。
        17.黑格尔全集,第四卷,汉堡,38页,71-73,28行。
        18.同上,36页,66-69,5行。
        19.同上,35页,64-66,26行。
        20.荷尔德林全集,第四卷,斯图加特版1961,216页。
        21.荷尔德林全集,第三卷,斯图加特版1957,196页,172行以下。
        22.同上,196页,181行以下。
        23.同上,9页,10-13行。
        24.同上,79页,141-8行。
        25.荷尔德林全集,汉瑟出版社1970,第二卷,619页,第88封信。
        26.荷尔德林全集,汉瑟出版社1970,第一卷,254页,20行。

悲壮的还乡——读荷尔德林(刘小枫)

悲壮的还乡——读荷尔德林

刘小枫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便会欣喜地
  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可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荷尔德林 
  
  
  
  高古的哲学诗人荷尔德林,是浪漫派的先驱。但为什么我要把它放在最后来叙述?这首先当然是由于他早年忧郁成病,没有更多地参予浪漫派运动。在当时和直到本世纪初,都不被人重视。但更重要的是,他更深刻地预感到现代人的处境和现代人应该趋往的未来,他刚步入中年,就患了精神病,这只能理解为他那颗高古的心灵绝对无法在一个失去了神性的世界中栖居的缘故。病魔反而保护他不受沉浊世态的浸渍,⑴而潜心于自己的神灵之乡。 
  
  本世纪初,狄尔泰以及新浪漫派诗群(盖奥尔格、里尔克、特拉克尔)重新发现了他。于是,他与陀斯妥耶夫斯基、克尔凯戈尔、尼采同被视为四颗耀眼的明星。狄尔泰说,荷尔德林有如人的尊严、人性的纯粹与和谐的理想的化身。他对宇宙的美与和谐极富充满诗意的激情,他那纯洁的心灵奉献给了万物的神性根基。 
  “他从不间断热情地倾听自己内心里和自然中那使他与神性的幽秘同在的声音,神性的幽秘在万物中沉睡,所以,他预先得知许多未来的可能性:人类更高的形象、德国民族未来的英雄事业、生活的崭新的美,即那在我们身上实现神的本性的意志的美,表达那难以言说地围绕着我们的生命本身的永恒节律的诗。”⑵盖奥尔格称他为德国民族的“伟大预言家”,是未来一代诗人之父,是“语言的青春再生之力,因而也是心灵的青春再生之力”。诗人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是一片倾心:“荷尔德林的诗作受诗的天命的召唤身不由己地表达出诗的本质。对我们来说,荷尔德林是真资格意义上的诗人之诗人”。⑶“我的思想和荷尔德林的诗处于一种非此不可的关系”。⑷
  
  哲学诗人荷尔德林究竟唱出了什么?如此令人神往?
  
  首先,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唱出的是,人离弃了神灵,离弃了那给人类行为以力量和高尚,给痛苦带来欢乐,以默默柔情沉醉城市和家庭,以友谊温暖同胞的神灵,离弃了充满神性的自然。从此,人畏惧死亡,为维持牡蛎般的生活而甘受一切耻辱。在《莱茵颂》中,他唱出忧悒之歌:
  
  ……阿尔卑斯山峦鬼斧神工,
  那是远古传说中天使的城寨,
  但何处是人类  
  莫测高深的归宿?
  
  人离开了神灵,就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陷入无家可归的状态;有如孩儿失去了母亲,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家人、情人,失去了自己的恋人,那是一种何等令人若有所失的痛苦!“我像无家可归的盲目的俄底甫斯,……而我的遭遇却是多么不同啊!这些人从古以来就是蛮子,在从事辛勤的劳动,科学,甚至有了宗教后变得格外野蛮,他们不可能感到神性的感情,由于腐入骨髓也享受不到优美女神的礼物……”⑸他深深感到,在德国,只看得见手艺人、思想家、教士,却看不见人。每一个个体被困窘在一种专业范围内,而在这个范围内根本不能叫灵魂生存。“在这个民族里,没有任何神圣的东西是不被亵渎的,不被贬为可怜的随随便便使用的东西的”。⑹现代人的无家可归感,就是由于技术把人从大地分离开,把神性感逐出了人的心房,冷冰冰的金属环境取代了天地人神的四重结构的天地。“要是有谁看到你们的诗人,看到你们的艺术家以及所有那些还在尊重神灵、喜爱和保育美好事物的人,就会伤心。这些好人们!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是异乡人在自己的家里一样,……。⑺
  
  无家可归感正是本世纪西方社会中那些追求价值生活的人们的普遍感觉,并成为普遍吟唱的主题。在一百年前,荷尔德林就预感到了这一灾难会出现。所以,在《徐培里昂》中,他几乎是在吁请:从摇篮时代起就不要去干扰人吧!不要把人从他的本质的紧密的蓓蕾中驱赶出来吧!不要把他从童年的小屋里驱赶出来吧!让人知道得晚一些,在他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东西,其他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成为人。人一旦成其为人,也就是神。而他一旦成了神,他就是美的。然而,人灵已在人世的匆忙中岌岌可危了! 
  
  
  
  实际上,荷尔德林所敏感地觉察到的,正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不断扩展而带来的人的灵性的丧失。技术、功利、实用把人引离故土,上天入地,冥思被遗弃了。内在灵性的丧失使人不再能感受到给人以慈爱的神灵。在荷尔德林那里,以古希腊的神性精神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新的历史的普遍分裂的出现,即人与自己的创造物的分裂,入的价值生存与技术文明的分裂。人通过百般努力所创构出来的东西,却是与人自身的神性本质相异的东西。
  
  固然,早在席勒就已经提出在今天被称为异化的现象了。他的《美育书简》中对人变成机器零件的分析,是很有预见性的。荷尔德林的预感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他预感到,技术功利的扩展,将会抽掉整个人的生存的根基,人赖以安身生命的精神根据,人不但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流落异乡,而且会因为精神上的虚无而结束自己。本世纪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的自杀,就是一个绝对的证明。各种政治、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还只是一种外部现象;失落自我,没有归属,空虚孤独,才是更为根本的。到本世纪,经验与超验、现实与理想、自由与必然、存在与思维的两重对立的矛盾,都集中到人的价值生存与技术文明的两重对立这一矛盾上来了,它成了现代浪漫美学思考同一性问题的新的历史出发点。
  
  由于荷尔德林过早地对这种因新的普遍分裂带来的人的无家可归的苦境有所感悟,因此,作为一位诗人,他极其孤独。他多么盼望能早日重返与神灵同在的故乡。在《致流浪者》中,他唱道:
  
  我寂然一身,但祖国之父,
  你就在我头上,超然于云雾之端!
  呵,万能的苍穹!
  还有你们,大地与光明!
  你们三位一体,永恒无极,
  宰割万物,施与慈爱。
  那把我紧系于你们的丝带永不断裂。
  我自你们溢出,
  追随你们而浪迹他乡,
  现在,我已饱阅人生,
  又与你们,与欢乐的神明同返故国。
  荷尔德林早年醉心于康德哲学和古希腊哲学(柏拉图主义)。他在致黑格尔的信中说:“康德和希腊是我唯一的功课。我的目的主要在于弄通批判哲学中的美学部分。”⑻他企求着一种带有诗意色彩的千年太平的社会理想,认为人必须是自由的,这应是一条准则,为了达到这一点,就要重建上帝和人的原始统一。与席勒一样,他充分认识到,不仅是专制权力的外部压迫,而且主要是人自己的精神和心灵的不自由使自我意识的和能动的革命热望不可能实现。⑼因此,重要的在于确立人类本性中的神,上帝的儿子与人类的儿子的同一,确立美的爱,没有这美的爱,国家和个人都只是没有精神的骨架。他在《徐培里昂》一书中所推崇的希腊人性,就是这种尊重神灵的美的爱。 
  
  
  在早年,他还提出,理性不是最高的原则,高于知性和理性的,是“生命”的认识完成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存在”。这一存在不是被思维或从概念上被认识到,而是被确信。在《徐培里昂》中,他讲,理性是人性的藩篱,只有美学、美的经验和爱的宗教,方能使人达到无对待的统一。即使自然界和诸神也被迫屈从于命运,屈从于历史,美的东西也面对它的命运,神性的东西也不得不屈从,但他认为,这只表明人必须离开理想的自然状,否则就不可能有文化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只有被迫离家流浪,漂泊异乡,饱尝浪子的艰辛和
  
  离家的苦涩,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故乡。正如海德格尔后来所体会到的:“惟有这样的人方可还乡,他早已而且许久以来一直在他乡流浪,倍尝漫游的艰辛,现在又归根返本。因为他在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索之物的本性,因而还乡时得以有足够丰富的阅历。”⑽
  
  因此,荷尔德林在预感到人的不可逃避的无家可归之境的同时,也预感到人类必将重返故里,重返童贞。他在《帕特莫斯》中吟唱道:
  
  神近在咫尺,又难以企及。
  当使者过于雄浑,
  危机反倒潜伏。
  ……
  既然时间之峰厌倦了相隔天涯的山峦,
  密集聚居,相偎相依,
  那么,圣洁浩瀚的水波,
  请赐我们以双翼,让我们满怀赤诚衷情,
  返回故里。
  “还乡”成为荷尔德林晚年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还乡就是返回人诗意地栖居的处所,返回与神灵亲近的近旁,享受那由于偎伴神灵而激起的无尽的欢乐。这就是诗化,就是诗意的人生。
  
  根据这一理论,真正的诗人,应该是在神性离去之时,在漫无边际的黑夜中,在众人冥冥于追名逐利、贪娱求乐之时,踏遍异国的大地,去追寻神灵隐去的路径,追寻人失掉的灵性。这正是贫乏时代(丧失人灵,神灵隐遁的时代)中诗人的天命。他必然在神圣的名字无处可觅时,担当莫大的忧心,给人间引入一线诗意的青光。在《盲歌手》一诗中,他唱道:
  
  追随他,我的竖琴!
  宛如溪涧眷恋江河,
  我的歌与他生死相依,
  紧随他沉思的足迹,
  在这漂泊的路途,
  ……
  
  这里的竖琴,就是指诗。诗不是一种工具,不是神的传声筒,也不是枯乏的理论加以技术分析的对象,诗应是人的本性。诗人才是人类的榜样,做人的楷模。他必须无畏地伫立在神的面前,孤独一身,不管他愿意与否,他的灵魂都必须时时承受沉重的愁绪,但他的纯真,他的挚爱,他的温情,使他无需武器,无需巧智,却能向尘世中的他人发出充满隐秘的召唤,要他们倾听诗的倾诉,使他们开天辟地第一次洞悉故乡的真谛。诗人唤醒人们去沉思,沉思那若即若离的接近中的奥秘。诗人激发人们去温爱,温爱那矜持温柔的人灵。诗人最亲近的亲人“只是那些虽然远离故土,却一直凝视、眷恋、光耀自己的故乡的游子,是那些为了寻求那自我隐匿的发现而献身,乃至无私地牺牲、奉献自己生命的故乡的儿子。他们执着的牺牲向故乡的亲人们发出了诗意的呼唤。”⑾只有那为人类的苦难主动担当痛苦的人,就像安徒生笔下那些隐忍着不能言说痛苦、不能表白情思而又坚持把默默温情奉献出去的少女(《海的女儿》、《天国花园》),才能成为真正加诗人。
  
  哲学诗人荷尔德杯预感到:
  
  你梦寐以求的已经临近, 
  它正前来将你迎候。 
  附:
  介绍:约翰.克里斯蒂安.弗利德利希.荷尔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eidrich Holderlin)1770年5月20日生于尼喀河畔的劳芬,1843年6月7日卒于杜平根。早年在杜平根学习神学,和黑格尔,谢林友善。1796年在法兰克福的银行家恭塔特家里当家庭教师,和银行家的妻子相恋,他在诗歌里称她为“狄奥蒂玛”。1798年往法国的波尔多,1802年归国。从1806年以后发生精神错乱。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的生活历程,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精神导师的倾向.在生活中,总是从精神上苛求自己,追求人类精神自由完美的巅峰状态.

=====

昨天读洪堡,说他是德国浪漫派的,并把歌德奉为德国浪漫派科学鼻祖。

还有莱布尼茨,还有康德,一直到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

看来德国人爱做梦,都是浪漫型的,除了现在。。。

故乡与神―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的理解(awha)

故乡与神―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的理解

awha

也许是因为太多人误解了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所进行的阐释,所以海德格尔不得不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的增订第四版前言中率先说明:“本书的一系列阐释无意于成为文学史研究论文和美学论文,这些阐释乃是出自一种思的必然性。”海德格尔正是希望通过这一场思与诗的对话中,进入他所期待的存在的意义,让早已让存在者所遗忘的“故乡”与“神”重新昭显于大地上。虽然海德格尔在本书中并未很显明地直接言说“故乡”与“神”,而把重点仅仅放在了诗人的返乡活动以及诗人对神的祈祷和追寻上,但显然,在海德格尔运思中,种种对过程的描写与思考都无疑在为纯粹意义上的故乡与神的显露做准备。我们在河上荡着人生之舟向着故乡艰难的前行,并用最虔诚的内心向处于高空之上的至高无上者――神作最纯洁的祈祷时,都仅仅是为了最终极的目标:诗意地栖居于故乡的温暖草地上,在神的近旁,享受着那由于偎伴神灵而激起的无尽欢乐。于是,我在这里尝试着依靠《荷尔德林诗的阐释》能够去道说出“故乡”与“神”。

但在言说故乡与神之前,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去否认这样的一个提问:我们为什么要返乡?在当下时代和处境的生存不是挺好的吗?在当代,虽然贫困和战争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远离我们,但至少已经不是那个人心惶惶、为生存担惊受怕的年代了;互连网可以让我们在地球两端而自由沟通;我们可以通往太空去了解人以外的东西;我们还可以下海去缓解紧张的能源供应;我们人类甚至在地球上可以为所欲为,控制所有非人类的东西,这样的世界图景难道我们还要为之担忧吗?这样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去称颂它吗?

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但更为重要的却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却是一个“上帝缺席”的“贫困时代”。对于荷尔德林的历史经验来说,随着基督的出现和殉道,神的日子就日薄西山了,世界时代的夜晚便趋向于黑夜。“世界黑夜弥漫着它的黑暗”⑴。于是,上帝从我们身旁离去了。“上帝之缺席意味着,不再有上帝显明确实地把人和物聚集在它周围,(因为)由于这种聚集,(可以)把世界历史和人在其中的栖留嵌合为一体。”⑵诸神逃离我们,神性光辉也随之在世界历史中黯然熄灭。失去了神,失去了能够启示我们的神性光辉,在世界的黑夜中我们尤如失去引领者的盲人般,各自孤独地承受着这个贫困时代带给我们的贫困,而且它甚至在一味地变得更加贫困。离弃神的结果导致“世界的图景非基督化了,世界的根基成了无限、无条件的绝对,实际上也就成了无根基的深渊。”⑶这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黑暗,以致我们几乎看不到希望的出口在哪。世界之夜将达夜半。

但也许我们并未真正丧失希望。荷尔德林在赞美诗《回忆》中写道:
“天神之力并非万能
正是终有一死者更早达乎深渊
于是转变与之相伴
时代久远矣,而真实自行发生。”
贫困时代诸神远去但其踪迹依然存在着,正是终有一死者达乎世界的深渊,才能循着这条逐渐远去的踪迹去探讨神圣,才能在这踪迹上建立起一条新的通往神圣的道路。而在海德格尔看来,这先行的终有一死者正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诗人,“在贫困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⑷所以我们必得返乡,从贫困时代中把自身抽离出来,在诗人的吟唱中追随着存在的脚步,回到“风情如故,欣荣昌盛,在这儿生活和相爱的一切,从未抛弃真诚”的故乡。

可并不是仅有诗人才承担着返乡的重任,作为在贫困时代的每一个人,都理应把返乡作为他的存在世界黑夜上的首要任务,只是,诗人比我们走得更靠近故乡,更清晰地领承着神性光芒的照耀。而在返乡之前,我们必得了解与体会故乡之为故乡的伟大和荣耀,必得需要我们预先认识故乡最本己和最美好的东西。于是,我们就必得来知道和理解故乡究竟是什么。

但故乡不是“什么”!

这是一个应该事先明暸的根本性问题,在对于由海德格尔引荷尔德林所说的故乡的领悟,故乡绝对不是一个“什么”!首先我们不能在现成化的识度上去意谓故乡,不能说它是一个可以经由普遍性原则推导出来的至高无上者,而它也不是作为一个终极目的让我们去达到的对象性的“什么”。故乡应该是一个“如何可能”的问题,它是“不能被任何一种意义载体(表达式、语法规则、理念对象、物理对象)穷尽的纯意义、在一切规定状态(包括行为状态)之先的纯可能、在一切分叉之间的纯居间”⑸的神秘的、非理性超越的非现成性场所。故乡理应只能是一切作为对象性的“什么”都被穷尽之后,人与世界相互构成、无二元对立的缘发生境域的终极形态,它是人类“思”的根源所在。

因此,对于故乡的体验和求索就是称之为“形式指引”的问题。⑹“‘形式’在这里意味着心灵的生命感受力、敦厚的精神品质、深切的价值感、明晰的理性审辨力。‘形式的’主观性把偶然的自我化解为普遍的自我,因而是价值普遍有效性的显现的基本前提。”⑺只有通过完全有别于传统的逻辑思维和概念思维,在一种“大道混成”、缘构的境界来指称故乡才有可能为我们开启出故乡如其所是的本来面目。

故乡就是这样一个敞开的场所:它开启着神圣者的光辉,居于其间的诗人感受到恬然澄明之境所带来的愉悦;故乡是一切具体法则的终结处,在那里并没有存在着更高级的存在者或法则;故乡本身也不是法则,它只是一种构成态意义上的“大势”;故乡居有天道,天道唯在故乡中才得以澄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21章)故乡将每一事物都保持在宁静和完整之中,它让每一事物在它的作用下自由地徜徉着。故乡就是神圣,是众乐者之源,是澄明之境,是极乐;在故乡的怀抱中,“一切纯净之物都沉浸于明澈之光华中,一切高空之物都矗立于高超之威严中,一切自由之物都回荡于欢悦之运作中。”⑻故乡允诺给每一事物以本质空间,使每一事物按其本性属于这个本质空间,以便在它那里,在故乡神圣光辉的照耀中,满足于本己的本质。

此时,海德格尔突然说:”故乡最本己和最美好的东西就在于:惟一地成为这一本源的切近――此外无它!”⑼这是不是说故乡并不是诗人在返乡过程中通达的最终极场所呢?是不是说还有一个比故乡更应称为本源的场所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本源”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但显然不是这样,海德格尔接着说:“与本源的切近乃是一种神秘。”⑽于是,故乡最本己最美好的东西成了这种“切近的神秘”。不过神秘早在它去蔽之前就已经有所隐匿:                       “但那最美好的,在神圣和平彩虹下的发现物/却已经对少年们和老人们隐匿起来”《返乡——致亲人》。而我们却不能用语言来揭露和分析神秘,仅仅只能把神秘作为神秘给守护起来,于此我们才能真正通晓神秘。维特根思坦说:“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应该保持沉默。”所以当诗人刚一说出关于有所隐匿的切近之神秘的话后,就不得不马上说:“我在讲蠢话!”

但诗人仍不得不说,因为这是一种欢乐。而这种欢乐不是一种关于某物的欢乐,也不是出于对神秘的揭示,那不是诗人所应该做和能做到的,这种欢乐仅仅是由于对本源切近这样一种神秘的亲熟,是对神秘的守护,因为“在这种切近中,明朗者于其中显现的那个朗照过程在祝福之际临近。”⑾没有必要再去刨根问底,而根据的根据也只是最终会导向“无”罢了,此时,我们在对本源的切近中去守护神秘,这就够了,神圣者的言语在神秘中向我们袭来,故乡的温暖也在神秘中得以笼罩我们。

除却故乡,在书中,海德格尔也多次言及“异乡”,返乡也只有在从异乡向故乡返回的意义上才得以成立,但是否就要把异乡与故乡给对立起来呢?是否故乡就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异乡的居住场所呢?故乡是否带有彼岸的含义呢?如果这样理解的话,也许就错了,其实故乡并不高于异乡而与异乡分离,恰恰相反的是,故乡与异乡竟然是同一的,仅仅是一种事物的不同状态,故乡仅仅高于或深于在现成者和现成状态上的异乡,在本质上却依然与异乡同处一世。这是因为作为个体生存者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笼罩下的大地上,我们每天都在被周围的社会圈子所包围着,家人、朋友、同学、同事,我们必须生活在自己的交往圈子、国家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天与地交融在一起把我们完全置于其内。我们没有彼岸的世界,没有一个仅有快乐与歌唱的天国,我们“只有这一个人生世间,此外再没有获得意义和理解的根和源。”⑿因此,所谓异乡指的是“生存于世间之中”,而故乡则指的是“生存于对此世间的领会之中”,两者差异极大,但两者的关系却又是如此紧密不可分。

返回故乡,诗意地熟稔于本己之物的法则,担保着诸神之到达和接近的光芒和火焰,不能忽视的是对异乡之物的热爱。“通过这种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东西,即冷静的自我把握能力,希腊人才占有了他们的本己之物。出于诗意的、运思的、构成性的把握的严格性,他们才能够迎向在一种命定明亮的在场状态中的诸神。”⒀这是说,对本己之物的趋近必须建立在对异乡之异己之物的完全控制上,亦即,想返乡绝不能通过抛弃当下生存而达到故乡之本源,相反,必须在对当下生活有了整体了解,可驾驭当下生活后方可抵达故乡本源之所。必须把“曾在的异乡和将来的故乡置回到其源始的相互归属关系中来思考。”⒁诗人决不是要离开此世间,而只是要脱开世间的体制形态而现成状态,而依身于故乡的“纯构成形态和纯自然的形态”。⒂故乡固然更接近本源,但对绝不能以抛弃异乡来返回故乡,只有在天地神人四者冲和的境界上把故乡与异乡交融在一起,在认识到异乡的重要性之后才能达到返回故乡的神圣任务,要不然,那些把异乡抛在一旁而达到的所谓故乡,就真的是一个无生存根据的乌托邦了。

当然,我在这里所言及的故乡都只不过涉及到它的一小点皮毛罢了,真正要达之对故乡的理解和体会,只有在每日的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生命带给我们的每一丝体验,故乡在这日常中才会得以昭显。而在这体验中,诗人或者说人的位置就得突显出来了

“永恒的诸神!我与你们的纽带永不断裂
我从你们那里出发,也与你们一道漫游
经历渐丰,我把喜悦的你们带回故国。”————《漫游者》
在海德格尔看来,诗人理应担当起这样一个责任:把喜悦的永恒的诸神带回故乡。而诗人荷尔德林正是处于神与人的中间,是这个贫困时代的引领者,也就是说,在神与人的中间,诗人站了出来,诗人从众人中凸显而出,成了半神。诗人的使命就是道说神性光辉,把久未挥洒在这贫困时代大地上的神性之光重新带回到大地上。不过正如前面所说,诗人道说着故乡,并不是把故乡作为对象性事物来把捉的,诗人不是一个主体,故乡之神圣不是一个客体,诗人言说诗的本质在于,让故乡之神圣在诗人自行开启;在诗的悦耳之声中,诗人让隐匿自身的神显露自身。

这样看来,诗人好象大有脱人入神的趋势,诗人好象抛离了人,诗人的语言成了带着神性的人话,诗人成神与人之间的一个转接站,他比众人更接近于神,是大地上最了解神的人。海德格尔把诗人立于这样一种半神状态,在神与人之间突凸地把诗人插了进去,也许用意只是用作一种联结,但如果单纯强调诗人的通灵神性而忽视诗人做为人存在这一方面又未尝不能是一种阻隔呢?诗人理应是神性的传播者,他却是在俯视而不是平视大地上受苦的人们。诗人与众人的差别难道竟有这么大吗?这倒底是一个众人可变诗人的世界还是一个众人只能安守其屈辱,负担其原罪而不能领略神性的世界?

于是在我们强调诗人确有高于人而近于神的特性的时候,我们应更为注意的是:诗人首先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着的!人是诗人的最不可剥夺的存在本性,即使诗人具有了大部份人所没有的通达神性的领悟力,但他并没有脱离他日夜为之操劳的伤感的人群,他依然居于人群的深处,比任何人更牢固地稳守在人群当中。纵然他通晓神性,但仅仅是为了把遭大家遗忘的神重新带回到充满创伤的人群当中,而不是自己一个领悟神性而抛离人群。诗人也同样相信,他对神的如此这般领悟,别人也一样可以通达,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本源地具有诗人的本性,只是大多数人当下仍受恶的蒙蔽而把爱遗失了。神性之心并非多么神秘而不可测,不是诗人才单独占有之它,而是因为大多数人的内心被厚厚的云层所掩盖,诗人之必然责任就是引来那一道自神领承的光芒,击碎云层的厚重,让天穹的光芒重又照亮曾经苦受生存折磨的人们,让他们与诗人同样去分享由神开启的喜悦和欢乐。由始自终,诗人一直与人们共在,并在人们的前头以自己半神一般的慈悲心怀去引领着人们而未曾抛弃他们。

但这里所说的一切,故乡的澄明,诗人的责任,对于那至高无上的神圣者――神来说,都是次要的,只有神,才是返乡与开启神性的最关键一环,无论我们作何种沉思,都必将最终指向这个无所不在但在当下却又隐匿自身的神本身。
“在光明之上,居住着那纯洁的
福乐的神,为神圣光芒的游戏而快乐
他静静地独居,容光明灿
这天穹之物仿佛乐于恩赐生命
创造欢乐,与我们一道,常常精通尺度
体察生灵,踌躇又关怀,神
把完好纯正的幸福赋予城市和家园
以绵绵柔雨开启田地旷野,送来笼罩的云朵
…………
当他更新季节,这位造物主
焕发又激动着垂暮之人的寂静心灵
深入那幽深之处,开启和照亮心灵
如他所爱,现在又有一种生命重新开始
明媚鲜艳,一如往常,当代神灵到来
而喜悦的勇气重又鼓翼展翅。”————《返乡》
正是因为有了神的存在,故乡之为故乡的存在以及诗人的返乡活动才被赋予了真正的意义;正是因为有了神的存在,在贫困时代的人们的希望才不至于泯灭而重新获得了生存的基础。

如果有人把这里的神指称为”有神论”跟”无神论”争论所涉及的神,或是通过基督教神学的语境和基督再临等问题来谈神,则无疑从根本上背离了神的真正含义。海德格尔在这里为什么要言说神呢?是因为“通过荷尔德林等诗人创构的诗境和现代技术造成的史境来阐发神的离去和再临的存在论含义,以及人应如何’等待’这个神或纯存在的生存势态”⒃这个神不是人格神或可以观念化的鬼神,而是在存在论的含义上的一种神性体验。

对诗人来说,神就是一切喜悦的根源,是极乐。神的本质是朗照。由于神的朗照,它才开启和照亮大地上的一切,神“把事物开启出来,使它们进入它们当前的令人欢乐者之中;通过欢悦的明朗者,它照亮人类心灵,使得人类的心情对田野城镇、空园的真谛洞开;通过高超的明朗者,它首先让幽暗的深渊张开而得到澄明。”⒄

海德格尔以为,人生来是有所欠缺的,我们必得时时禀受这种欠缺以心有揣揣不安之感,以一种恭顺的态度去承受神的缺席,去迎接神的重新降临。这种“恭顺”不应该意指在社会性中人之间在虚荣与羞感所做的一项比赛,而是一种向至高无上者倾心的一种态度。而且“(神)并非拿掉了悲哀,而是使悲哀者预感到即使悲哀也只不过源于‘古老的欢乐’,由此来改变悲哀” ⒅人的欠缺不能否认,但因为有神的存在,我们才不至于要在欠缺中维持自身,虽然我们必得终身领受这种欠缺,而至善的神所开启的神性光芒则让我们在欠缺中看到了希望。他没有拿掉我们的欠缺,却让我们的欠缺成为一种得以领受神性的根由所在。神因此是我们存在的根据,它强烈而柔和的暗示维系着我们存在的创建。

儒道文化及禅宗把人生的最终归向都指向恬然安静的“无待”“无住”之境,刘小枫说这必将导致“石头心”的后果,因为在这里神是没有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人的本然生命。⒆也许,神必然存在,但那不是指超越的神,不是要求人们以一种欠缺的态度去领承他的神,而是深深地居于每个人内心的无所不在的神。那是一种在内在的神,他要求人们向本心去求索神性,神在内心显赫,神真正在这里达到无所不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每个人都能求得神性光辉的照耀,每个人都能回归到神之神圣而无差别。

这是我的神,但或许我一开始就是错的。

————————————————

1. 见《诗人何为?》,《海德格尔选集》第405面,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6年第一版。
2. 同上。
3. 见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版第32面,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7月第一版。
4. 见《诗人何为?》,《选集》第410面
5. 见《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下称《海》,张祥龙著。第344面。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6年第一版。
6. 张祥龙在《海》一书中认为用“境域指引”或“境域揭示”来取代“形式指引”,我认为更为恰当,形式一词更多的是从主体形而上学的层面上来导出意义,而海德格尔的“形式”意义却是在反主体形而上学的意义来使用的;再者,“境域”比“形式”在我们中国人传统思维看来,更具有一种对现成者都无差别的、虚的、含有构成趋势的、并在其关系中来实现的纯意义,可以说,“境域”比“形式”更接近于故乡的本源构成。
7. 见《拯救与逍遥》修订版第19面。
8. 见《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第17面,海德格尔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第一版,孙周兴翻译。
9. 同上,见24面。
10. 同上,见25面
11. 同上,见26面
12. 见《海》第354面
13. 见《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第105面。
14. 同上,见120面
15.见《海》第298面
16 同上第379面.
17. 见《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第18面
18. 同上
19. 但刘小枫是否忽视了在儒道释文化中“势”的作用呢?无这源源不绝的“势”,人何能生生不息以致无穷?不生存在“势”中,人何能与天地和合而进入逍遥之游?动植物哪来的“势”?“势”仅也只有在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