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4,5,6)

四﹑舍棄行為結果真諦瑜伽

薄伽梵
1
這個永恆的瑜伽﹐
我曾告訴過毗婆藪﹐
毗婆藪告訴摩奴﹐
摩奴告訴甘遮王。
2
就這樣互相傳授﹐
王仙們都已知道它﹔
但由于歷時太久﹐
這瑜伽又失傳了。
3
你是崇拜者和朋友﹐
因此我告訴你﹐
這個古老的瑜伽知識﹐
這個最高的秘密。

阿周那
4
你是出生在後﹐
毗婆藪出生在你之前﹐
我怎么能理解﹐
你先宣講這瑜伽﹖

薄伽梵
5
你和我﹐阿周那啊﹗
都經歷了許多世﹔
我知道所有的這一切﹐
而你卻不知道。
6
盡官我靈魂不生滅﹐
是一切眾生之主﹐
我依然依據自己本性﹐
憑籍自己幻力出生。
7
一旦正法衰落﹐
非法滋生蔓延﹐
婆羅多的子孫啊﹗
我就創造自己。
8
為了保護善人﹐
為了鏟除惡人﹐
為了維持正法﹐
我一次次降生。
9
誰真理解﹐阿周那啊﹗
我神聖出生和行動﹐
這樣的人拋棄身體之後
歸依我﹐不再出生。
10
摒棄激情﹑恐懼憤怒﹐
沉浸于我﹐尋求我庇護﹐
通過智慧苦行得淨化﹐
許多人進入我存在。
11
這種人走向我﹐
我就會接納他們﹐
到處都有人﹐
追隨我的生存方式。
12
渴望事業有成的人﹐
在世上祭祀天神﹐
因為在這人類世界上
行動迅速生成果。
13
按照性質和行動區別﹐
我創造了四個種姓﹔
盡管我是種姓創造者﹐
我依然不動﹑不變。
14
一切行動不沾染我﹐
我也不貪求行動成果﹐
誰能這樣理解我﹐
他就不受行動束縛。
15
你知道以前古人們
追求解脫﹐如此行動﹐
那么﹐學習古人﹐
你就如此行動吧﹗
16
什么是行動和不行動﹖
甚至智者也感困惑﹔
我將告訴你這種行動﹐
知道後能擺脫罪惡。
17
應該知道什么是行動﹐
什么是錯誤行動﹐
還有什么是不行動﹐
而難點是行動方式。
18
在行動中看到不行動﹐
不行動中看到行動﹐
無所不為的瑜伽行者
他便是人中智者。
19
如果從事一切行動﹐
擺脫欲望和企圖﹐
行動經過智慧之火焚燒﹐
聰明人稱他為智者。
20
如果從事一切行動﹐
摒棄對成果的執着﹐
永遠知足﹐無所依賴﹐
即使行動也沒什么。
21
控制思想和自己﹐
摒棄貪欲﹐無所企求﹐
他只是活動身體﹐
不會犯下什么罪過。
22
滿足偶然的所得﹐
超越對立﹐毫不妒忌﹐
對成敗一視同仁﹐
他不會受到束縛。
23
思想依托智慧﹐
拼棄執着﹐擺脫束縛﹐
為了祭祀而行動﹐
這樣的人能達到梵。
24
梵即祭祀,梵即祭品,
梵將祭火投入梵火,
誰能夠沉思梵即是行動,
如是之人能達到梵。
25
有一些瑜伽行者﹐
用祭祀來供奉天神﹔
另一些瑜伽行者﹐
用祭祀供奉梵火。
26
有人用耳聞等感官
祭供抑止之火﹔
又有人用聲音等對象
祭供感官之火。
27
也有人用生命活動﹐
連一切感官活動﹐
祭供由智慧點燃的
自我控制的瑜伽之火。
28
有些人用財物祭供﹐
用苦行﹐用瑜伽祭供﹐
一些發誓嚴酷的苦行者
用學問和知識祭供。
29
一些人專注呼吸﹐
控制呼氣吸氣的方式
用吸吶來祭供呼吐﹐
用呼吐祭供吸吶。
30
一些人節制飲食﹐
用呼吸來祭供呼吸﹐
所有懂得了祭祀的人﹐
用祭祀消除罪衍。
31
享受祭祀剩余甘露﹐
這些人達到永恆的梵﹔
這世界不屬于不祭祀者﹐
何況另一個世界﹖
32
種種祭祀展現于梵前﹐
它們全都產生于行動﹔
你應該知道這一切﹐
知道後﹐就能獲得解脫。
33
智慧的祭祀遠遠勝于
一切物質的祭祀﹔
一切行動只有在智慧中
達到圓滿的極致。
34
你要知道﹐通過謙卑
虔誠﹑詢問和侍奉﹐
洞悉真諦的智者﹐
就會把智慧教給你。
35
知道了這些﹐阿周那﹗
就不會再這樣愚痴﹐
你就會看到一切眾生都在
自我之中﹐也在我中。
36
即使你犯有大罪惡﹐
比一切大罪人更有罪﹐
只要登上智慧之船﹐
就能越過一切罪。
37
如熊熊燃燒的烈火
將木柴化為灰燼﹔
阿周那啊﹗智慧之火
燃一切行動為灰燼。
38
這世上哪裡也難尋
像智慧這樣的淨化者﹐
通過瑜伽獲得成功的人﹐
自己在自我中找到它。
39
懷抱信仰﹐控制感官﹐
專心致志﹐獲得智慧﹐
這種獲得智慧的人﹐
很快達到最高平靜。
40
沒有智慧﹐沒有信仰﹐
自我懷疑﹐走向毀滅﹐
此世﹑彼世和幸福﹐
都不屬于自我懷疑者。
41
用瑜伽棄絕行動﹐
用智慧斬斷疑惑﹐
把握住自我的人﹐
不會受行動束縛。
42
因此﹐用智慧之劍
斬斷心中無知的疑惑﹐
婆羅多子孫阿周那
立足瑜伽﹐站起來吧。

===
4.1
毗婆薮是太阳神。摩奴是他的儿子,是人类始祖,第一位立法者,参看《摩奴法典》。摩奴的儿子就是甘蔗王。太阳世系的第一位国王。
4.2
王仙指国王中的圣贤。

五﹑行動瑜伽精義,真舍棄与真放下

阿周那
1
你贊揚了棄絕行動﹐
又贊揚瑜伽﹐黑天啊﹗
請你明確地告訴我﹐
兩者中哪種更好﹖

薄伽梵
2
棄絕行動和行動瑜伽﹐
兩者都導向至福﹔
但兩者之中﹐行動瑜伽
比棄絕行動更好。
3
無怨恨﹐又無渴望﹐
被稱作永遠的棄絕者﹐
因為擺脫對立的人﹐
很容易擺脫束縛。
4
愚者區別數論瑜伽﹐
而智者不作截然劃分﹔
正確依據其中之一﹐
就能獲得兩者的成果。
5
數論能達到的地方﹐
瑜伽同樣能夠達到﹐
看到數論瑜伽同一性﹐
這樣的人有眼力。
6
但是﹐沒有瑜伽﹐
棄絕很難達到梵﹔
牟尼只要實行瑜伽﹐
很快就達到梵。
7
實行瑜伽﹐淨化自己﹐
控制自己﹐制服感官﹐
自我與眾生的自我同一﹐
即使行動也不受染。
8
瑜伽行者洞悉真諦﹐
認為自己沒做什么﹔
看﹑聽﹑嗅﹑嘗與身觸﹐
行走﹑睡覺和呼吸﹐
9
說話﹑釋放和抓住﹐
睜開眼與合上﹐
他認為是這些感覺
活動在感覺對象中。
10
將一切行動獻給梵﹐
摒棄執着﹐從事行動﹐
他不受任何罪惡的污染﹐
猶如蓮葉不沾水珠。
11
為了保持自我純潔﹐
瑜伽行者摒棄執着﹐
用身體﹑思想和智慧﹐
甚至只用感官行動。
12
自約束﹐摒棄行動成果﹐
達到持久的至高平靜﹔
不約束自己﹐聽任欲望行﹐
執着成果﹐就會受束。
13
心中已摒棄一切行動﹐
內在自我安作主人﹐
樂于安居于九竅之城中﹐
不行動﹐不引發行動。
14
這位主人不為這個世界
創造行動者和行動﹐
也不創造兩者的結合﹐
只自己的本性活動。
15
這位主人不接受
任何人的善與惡﹐
而無知會蒙蔽智慧﹐
導致人們迷惑。
16
人們只要用智慧﹐
消除自己的無知﹐
智慧就會像太陽﹐
照亮至高的存在。
17
以它為智慧﹐為自己﹐
以它為根基為歸宿﹐
他們用智慧消除了罪惡﹐
走向不歸返的地方。
18
品學兼優的婆羅門﹐
對牛﹑象以至狗和屠夫﹐
無論面對的是什么
智者們都一視同仁。
19
他們的心安于平等﹐
這世就征服造化﹔
梵無缺點﹐等觀一切﹐
他們立足于梵中。
20
不因可愛而高興﹐
不因可憎沮喪﹐
智慧堅定不會迷惑﹐
知梵者立足梵中。
21
不執着外在事物﹐
在自我之中發現幸福﹔
用梵瑜伽約束自己﹐
他享受到永福。
22
接觸產生的享受﹐
即有起始﹐也有終了﹐
它們終是痛苦源泉﹐
智者不耽樂其中。
23
在身體獲得解脫之前﹐
這世上﹐能夠承受
欲望和憤怒沖擊﹐
他是有福的瑜伽行者。
24
他具有內在的幸福﹐
內在的歡喜和光輝﹐
這樣的瑜伽行者
與梵同一﹐至梵涅磐。
25
仙人們滌除罪惡﹐
斬斷疑惑﹐控制自己﹐
熱愛一切眾生利益﹐
他們獲得梵涅磐。
26
苦行者理解自我﹐
控制住自己思想﹐
擺脫欲望和憤怒﹐
他們走向梵涅磐。
27
摒棄外在的接觸﹐
把目光固定在眉心﹐
控制吸氣和呼氣﹐
均衡地出入鼻孔。
28
控制感官思想智慧﹐
一心一意求解脫﹐
摒棄願望﹑恐懼憤怒﹐
牟尼獲永久的解脫。
29
我是一切眾生的朋友﹐
是一切世界的主宰﹐
祭祀和苦行終極享受者﹐
知我者達到平靜。

====
5.13
九门之城指身体的九个器官:两眼、两耳、两鼻孔、嘴、肛门和生殖器。

六﹑禪定瑜伽

薄伽梵
1
做應該做的事﹐不執着
行動成果﹐阿周那﹗
這是棄絕者﹐瑜伽行者﹐
他不摒棄祭火和祭禮。
2
要知道﹐阿周那﹐
所謂棄絕也就是瑜伽﹐
因為不棄絕欲望﹐
成不了瑜伽行者。
3
牟尼想要登上瑜伽﹐
行動是他們的法門﹔
牟尼已經登上瑜伽﹐
平靜是他們的法門。
4
不執着于感官對象﹐
不執着任何行動﹐
棄絕一切欲望﹐
這稱作登上瑜伽。
5
應該自己提高自我﹐
不應該自己挫傷自我﹐
自我是自己親人﹐
自我也是自己敵人。
6
如果自己把握自我﹐
自我成為自己的親人﹐
如果不能把握自我﹐
自我便充滿敵意。
7
把握自我﹐達到平靜﹐
至高的自我沉思入定﹐
平等看待快樂與痛苦﹐
冷與熱﹐榮譽與恥辱。
8
自我滿足于智慧與知識﹐
制服感官﹐不變不動﹐
平等看待金與沙石﹐
這是把握自我的瑜伽行。
9
對待朋友﹑同伴﹑敵人﹑
中立者﹑仇人﹑親人﹐
甚至對待善人和惡人﹐
他一視同仁﹐優異杰出。
10
瑜伽行者永遠應該
把握自我﹐獨居幽境﹐
控制思想和自己﹐
無所企盼﹐無所貪求。
11
選擇一片清淨的地方﹐
安置好自己的座位﹐
座位不高不低﹐鋪上布﹐
鹿皮革或拘舍草。
12
控制意念和感官﹐
思想集中在一點﹐
坐上座位修瑜伽﹐
以求靈魂得淨化。
13
身體﹑頭顱和頭頂﹐
保持端正不動搖﹐
目光固定在鼻尖﹐
前後左右不張望。
14
自我平靜無所懼﹐
恪守誓言行梵行﹐
控制思想修瑜伽﹐
一心一意思念我。
15
瑜伽行者終始如一﹐
把握自我﹐控制思想
達到平靜﹐以我為歸宿﹐
以涅磐為至高目的。
16
瑜伽不能暴食﹐
也不能絕食﹔
瑜伽不能貪睡﹐
也不能不睡。
17
控制飲食娛樂﹐
控制行為動作﹐
控制睡眠覺醒﹐
瑜伽消除痛苦。
18
一旦控制思想﹐
真正立足自我﹐
擺脫一切欲望﹐
方為瑜伽行者。
19
瑜伽行者控制思想﹐
運用瑜伽把握自我﹐
好比無風之中一盞燈﹐
火焰靜止不動。
20
在那裡﹐勤修瑜伽﹐
思想受控變平靜﹐
用自我觀看自我﹐
始終滿足于自我。
21
在那裡﹐憑借智慧﹐
可獲得超感官的至福
這樣他更堅定不移﹐
決不願脫離真諦。
22
他認為﹐獲得了它﹐
再也沒有別的需要了﹔
哪怕遇到深重苦難﹐
立足于它﹐不會動搖。
23
要知道﹐所謂瑜伽﹐
就是擺脫痛苦的束縛﹔
瑜伽行者意志堅定﹐
不應該精神沮喪。
24
欲望產生于意志﹐
徹底摒棄不留情﹐
同時要運用思想﹐
全面控制感官群。
25
依靠堅定的智慧﹐
他漸漸達到平靜﹐
思想固定在自我﹐
不思慮其他一切。
26
思想游移不定﹐
隨時都會躁動﹐
需要加以控制﹐
接受自我約束。
27
思想平靜﹐激情止息﹐
純潔無邪與梵一﹐
至高無上的幸福就會
走向如此瑜伽行者。
28
始終這樣把握自我﹐
徹底摒棄一切罪惡﹐
瑜伽行者很容易
獲得感觸梵的至福。
29
自我接受瑜伽約束﹐
在自我中看到眾生﹐
在從生中看到自我﹐
無論何處﹐一視同仁。
30
在一切中看到我﹐
在我中看到一切﹔
對于他﹐我不消失﹐
對我﹐他不消失。
31
瑜伽行者立足于一﹐
崇拜寓于一切的我﹐
他無論怎樣活動﹐
都活動在我手掌之中。
32
以自我來作比照﹐
無論苦樂﹐一視同仁﹐
阿周那啊﹗他堪稱
完美的瑜伽行者。

阿周那
33
你講述的這個瑜伽﹐
具有平等的性質﹐
而我煩躁不安﹐
看不出它有堅實根基。
34
因為思想本身浮躁﹐
沖動﹐有力而且固執﹐
黑天啊﹗我認為
它像風一樣難把握。

薄伽梵
35
毫無疑問﹐阿周那﹗
思想活躍﹐難以把握﹐
但只要摒棄貪欲﹐
反復修習仍可把握。
36
我認為不控制自己﹐
確實難以獲得瑜伽﹐
但努力控制自己﹐
便有辦法獲得。

阿周那
37
有信仰而無自制力﹐
思想從瑜伽游離﹐
他還未能完成瑜伽﹐
路在何方﹖黑天啊﹗
38
在梵路上迷惑動搖﹐
不定﹐隔絕﹐沮喪
他會不會象撕裂的雲﹐
從兩邊墜落毀滅﹖
39
黑天啊﹗你能為我
徹底解除這疑惑﹐
除了你之外﹐沒有人
能解除我這疑惑。

薄伽梵
40
無論今生還是來世﹐
他都不會遭到毀滅﹐
所有的行善之人
都不會走上惡路絕境。
41
他雖沒有實現瑜伽﹐
落入凡人世界﹐善行﹐
居住了無數年後﹐
終會降生吉祥人家。
42
或者﹐碰巧出生在
智慧的瑜伽行者家中﹐
這樣幸運的出生
在這世上十分難得。
43
在這裡﹐他又恢復了
前世的智慧瑜伽﹐
再次努力地爭取成功﹐
俱盧的子孫啊﹗
44
前生修習的瑜伽﹐
不由自主吸引他﹔
只要有心學瑜伽﹐
他就能超越聲梵。
45
勤奮努力﹐滌盡罪惡﹐
經過不止一次再生﹐
瑜伽行者獲得成功﹐
最終達到至高品境。
46
瑜伽行者勝于苦行者﹐
瑜伽行者勝于智者﹐
瑜伽行者勝于行動者﹐
你成為瑜伽行者吧。
47
真心誠意歸依我﹐
懷着信仰崇拜我﹐
一切瑜伽行者中﹐
我認為他最優異。

====
6.14
梵行是保持思想、语言和行为纯洁。

6.44
声梵是吠陀经典,即印度上古婆罗门圣典的总
称。

Leave a comment